【历史文化】浅说芦山茶马古道与历史文化‖李靖
浅说芦山茶马古道与历史文化
李 靖
途经芦山茶马古道,随“边茶”一同入藏的还有汉文化。汉文化在藏地影响深远,其中,农业、冶炼、制造、纺织、教育、建筑、饮食等对涉藏州县起到了推动历史进程的作用。从涉藏州县带出的马匹、牦牛、药材、矿石等战略物资,以及涉藏州县的畜牧、佛教、建筑、医学等促进了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交融。
1
芦山的地理位置与茶的渊源
芦山,夏为梁州之域,商为氐羌地,周属雍州,后为青衣羌国地(或说蜀国地)。自公元前316年建县以来,县名先后有青衣、汉嘉、阳嘉、始阳、卢山、泸山、芦山等,是一个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芦山位于雅安西部,地处北纬30°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温润的气候条件,使其盛产好茶。因此,这北纬30°线又被人称作“名茶出品黄金纬度线”。
芦山汉姜古城(芦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图源:四川日报)
我国第一部官方史书《尚书·禹贡》曾有这样的记载:“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
其中,蔡蒙一词是指蔡山与蒙山,蔡山是指雅安周公山,蒙山就是指罗纯山山脉了。“茶源之地”蒙顶山与马牛山均属于此山脉中。所以说,罗纯山脉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古便盛产好茶。
民国版《芦山县志》记载,罗城山,一名罗纯山,志名始阳山,在县东十里,盖山势绵亘如罗城,故名。上有瀑布,宛若白练,相传可卜晴雨。曰罗纯者,昔雅州罗纯荡土人之别称也。志名始阳山者,谓日出于东,若阳之从兹始也。其山路可通名、雅及邛崃诸县,森林蔽天,攀木缘崖,难于纵步。其最高处,声鸣谷应,云雾茫茫,四时多雨。
2024年4月,《芦山县志》(民国版点校本)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森林蔽天,攀木缘崖,云雾茫茫,四时多雨。正是出产好茶的关键因素与先决条件。“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居是蒙山”。世人皆知雅安蒙顶山产好茶,在距离蒙顶山50公里处芦山县的马牛山,与蒙顶山共属罗纯山脉,同样盛产好茶。
马牛山地处芦山县境内,隶属于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雅安市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北连大川镇,东靠邛崃市,西邻太平镇,南接龙门镇。马牛山平均海拔1300多米,因气候温润,潮湿多雨,终年云山雾罩,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此地生态优美,资源丰富,肥沃的土壤加上马牛山茶叶不施用人工合成农药化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形成了周围数百里无污染源的有机茶生态圈。
马牛山终年雨雾缭绕形成茶叶生长所需要的折射光和漫射光,从而使茶树新梢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形成较好比例,叶绿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也更高,这种环境中生长出来的茶树嫩叶,芽头肥厚紧致。经多道工序精细加工成茶后,色泽鲜亮,芽片肥厚,具有汤色清澈、香高持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等特点。
2
芦山茶马古道与茶文化的历史演变
(一)边茶贸易衍生出茶马古道
芦山出好茶。正是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悠久渊源的历史,成就了芦山茶马古道的辉煌与传奇。在满足藏族地区茶叶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藏族地区对茶叶口感、茶叶运输、茶叶保存诸多因素的要求。发明了特有的茶种“边茶”,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藏茶”。
藏茶采自雅安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茶叶叶片必须成熟,成熟的叶片才有与生俱来的苦涩味,正是这种苦涩味经过翻炒新茶、渥堆发酵、搓条、揉香、上蒸、打胚等32道严格工序后制成的茶,才是藏族群众最喜好的藏茶。藏茶是典型黑茶的代表,属于后发酵茶,成茶颜色呈黑褐色,茶体透亮,茶香浓郁。
川藏茶马古道(雅安段)羊圈门路段(图源:雅安日报)
藏茶不能冲泡,要用山泉水,小火慢煮细熬。熬煮出的藏茶茶汤如脂,色呈淡黄红,继而转为透红,温润挂杯,幽幽茶香经久萦绕,闻味,通达五脏,沁人心脾。
藏茶要用饮而非品,大大地饮上一口,浓郁的苦涩味初感觉不适,难以下咽。但多饮几口后,回味则无比甘洌,让人神清气爽全身通泰。如再加入藏家自制酥油,熬出一壶地道的藏家酥油茶,搭配上藏家的糌粑、奶渣,最好再有几块牦牛肉干巴,那简直就是人间极致的美味和不可描绘的幸福了。
为便于长途运输,用独特的包装工艺,将藏茶压制成块,然后将茶块打包装进竹笼成条,这就是所说的“砖茶”“条茶”。藏茶压制、打包看似简单,其实极为讲究。压制必须松紧适度,既要让茶叶在长途运输后不松散,又要保证通风透气,更有益于藏茶后续发酵。独特的包装便成了藏茶特有的标签与符号。
(二)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厚重
茶马古道芦山段于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茶马古道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宋代,藏族人民饮茶习俗已经由上层普及到平民,加之宋代朝廷对战马的需求,因此茶马互市兴盛,两宋时期川茶3000万斤,就有1500万斤以上销售到藏族地区,官府规定“禁南茶勿入陕西,以利蜀货”。明代是茶马贸易的极盛期,川康古道,成都经雅安至康定的道路分大路、小路,大路从雅安南门出发经荥经到康定,因大路是官道,沿途驿站、客栈较多,商旅行人、马帮来往均很方便。小路指从雅安西门,经飞仙关到天全翻越二郎山后与大路汇合,大路和小路都是极其重要的交通要道。小路的历史比较悠久,从唐宋到民国,小路的茶叶运输一天也没有停止过。1939年,西康建省,由雅安到天全、泸定、康定的公路初步修成,虽说不能完全通车,但是道路平整,比原来宽阔很多,因此茶叶运输逐渐由大路转向小路。
茶马古道路线图(蓬州闲士 摄于荥经县黑砂博物馆,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说起芦山的茶马古道,不得不提及两个与古道息息相关的名人。
张骞,中国汉代杰出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之路。张骞在出使西域时,在大夏国(今阿富汗)意外发现了大量产自四川的蜀布、邛杖等物资,并将这一情况向汉朝皇帝做了详细汇报。在汉朝皇帝重视问询下,一条神秘的“蜀身毒道”得以浮出水面。“蜀身毒道”就是茶马古道的前身,而且还早于北方丝绸之路。
司马相如,中国汉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用口辞、礼物、货品、商贸、筑路工及赋文《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作武器,就让经营“西南夷”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文取柔治“西南夷”的经验,自临邛以西之松安镇马湖营出发,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经马崖顶、油炸沱、高家场、何家场、高兴场、越镇西山进芦山境,渡玉溪河,攀八步关,入青龙场,不畏艰难劳苦,镂出一条灵关古道,打通通往西南夷“蜀身毒道”的商贸。
司马相如塑像(蓬州闲士摄于蓬安县相如故城,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在对外商贸日趋繁荣的同时,“蜀身毒道”这个名词也逐步被“南方丝绸之路”替代。后来经汉、隋、唐、宋后渐兴,盛于明、清。特别是在“大唐盛世”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后,茶叶传入藏族地区。这条道路的贸易,也从最早的以物易物简单交易,逐步演变成政权参与其中、大型商队有组织的对外商贸活动。道路沿途多建驿馆、客栈、酒肆、车马店、饭馆等配套设施。政府也增设了茶马驿、茶马司,以及茶马都尉府等诸多行政机构进行管理,以便控制货物流通、维护治安、收纳税款等日常事务。这就是今天我们说的“茶马古道”。
芦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之物产丰富,无论是在“蜀身毒道”时期,还是在稍后的“茶马古道”,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交通枢纽与节点。无数的马帮与“背二哥”在芦山境内的罗纯山脉、邛崃山脉、龙门山脉,以及二郎山山脉上,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踏冰卧雪。将南来北往的茶、盐、布匹、丝绸等物资通过芦山多条“茶马古道”支道的运输,在芦山汇集,然后分流。或北上,或南下,或东进,又或西出,最终到达各自目的地。
当地人更喜欢称芦山的“茶马古道”为“茶盐古道”。曾经无数的边茶、蜀布、邛杖、盐巴、农具、铁器等货物途经这里进入藏族地区,然后藏族地区带出骡马、牛羊、毛皮、酥油、药材等物资,又再从这里流入内地。
雅安茶马古道背夫雕塑(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供图,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芦山境内茶马古道阡陌纵横四通八达,主路就有好几条,支路与密道更是数不胜数。主要道路:
1.成都—邛崃—油榨—南宝山—大川—大瓮顶—宝兴—新街店(小金)。
2.成都—邛崃—油榨—南宝山—大川——龙池岗—太平—围塔—双石—宝兴—新街店(小金)。
3.成都—邛崃—油榨—火井—镇西山—宝盛—青龙关(八步关)—龙门—县城—铜头峡—宝兴—新街店(小金)。
4.成都—邛崃—油榨—火井—镇西山—宝盛—青龙关(八步关)—龙门—县城—飞仙关—天全—泸定。
5.雅安百丈—中里—马鞍腰—龙王庙—县城—飞仙关—天全—泸定。
6.雅安—多营—大深溪—飞仙关—天全—泸定。
芦山境内的茶马古道上,行政机关在太平镇设有茶马驿,在龙门设有茶马司都尉府,并在青龙关、飞仙关、马鞍腰等关口要隘设有关门,关下都设有税房,管理着芦山全境所有茶马物资交易与征收过往货物的税款。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主要路线示意图(蓬州闲士摄于邛崃市临邛镇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三)雄关隘口凸显茶马古道芦山段的险、峻、奇
青龙关,又称八步关,是芦山八景之一。民国《芦山县志》载:“八步关在县东北五十里,与天全连界,可通邛崃。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邑令(按:相当于县长)张祜以地势险要,请建石关,因改名青龙关。”青龙关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时垮塌,后经重建修复,关上“青龙关”三字由当地著名书法家王晖所写。
青龙关,位于龙门山山脉,是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关隘,是沿玉溪河在万丈悬崖上硬生生凿出的一条栈道,一块硕大的巨石悬于岩壁,修路时底部也被凿去一块,如天斗悬于道路中央。人从斗下行走,必须弯腰低头方能通过。古道早已荒废,满目的枯草落叶一片萧瑟景象。据史料《天全州志·风俗》所记:“州出茶处多在凤头村一带地方。以三月社后采摘,一年出息最多。”在隋,从今宝盛乡凤头村将茶运到天全碉门,最好的路应是出金鸡峡,过八步关进县城青龙场这条路。因地势陡峭,运输茶叶的方式多为人背,少有马驮。青龙关山顶处有一亭阁,是后来修建的,供游人山上小憩之用。但在亭阁旁有处房屋的痕迹,据说是古老的茶马古道上,税房遗留下的残垣断壁,当地小地名就叫税房头。这税房应是官府设征收过往茶商和其他商人的机构,相当于今边境交通要道上的海关。
青龙关(图源:北纬网)
“岸桥危欲坠,峭壁险无双。鸟道盘山势,鱼肠荡石淙。天高悬一线,水激泻三江。猿叫空林月,云停破庙幢。汉番均得路,正待觅灵龙。”飞仙关地处芦山罗纯山脉南缘,在芦山、天全、雨城三地交界,有着“神禹漏阁”之称,与青龙关一样,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险关隘口,被誉为“川藏咽喉”,号称入藏第一关。关口的“东应夔门”四个大字威严霸气,同时也是芦山八景之一。
飞仙关,相对青龙关来说地势更为险要,它是茶马古道(官道)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
飞仙关,是峡谷断裂地势,山如刀劈斧凿般险峻无比,深涧峡谷中,四县之水(天全、芦山、宝兴、荥经)在此汇聚成青衣江,青衣江水在此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曾在这里常住并写生,感念此间山水的雄伟与险峻,有感而发挥毫题诗《题飞仙关》:“孤峰绝青天,断岩横漏阁。六时常是雨,闻有飞仙度。”
飞仙关,是马帮与“背二哥”的集散地,他们在此讨生活,与往来客商就背工费讨价还价,最终背驮货物南上北下。关内盛产的一种特殊竹编器具“茶篼子”(专门为茶厂生产的边茶做包装的篾篼)在这里大量买卖。关口设有官家的税房,关内人头攒动,店铺林立,茶馆、酒肆、马店子比比皆是。飞仙关现存“姚家大院”就是老茶马古道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商号“义盛昌”,因诚实守信,童叟无欺,茶叶、货品质量上乘,在茶马古道上享有“五美号”盛名。所以飞仙关又是茶马古道上一座极为重要的场镇,也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茶马古道。
飞仙关茶马古道遗址(李贵平 摄,图源:雅安日报)
飞仙关历来是天、芦、雅、荥四县的货物集散地之一。古街分堰坎上、上关、下关三段,三段交叉场期开市。民国时期,场期为农历一、四、七。现下关古街古风貌尚存。街宽约4米,石板铺街面,石条砌阶沿,地势平坦,相当一部分街房为古木瓦房,街北口有戏台。20世纪90年代,农村经济繁荣,老街不能满足农贸摊位需求而迁到熊河坝,赶场场期仍为农历一、四、七。芦山“4·20”地震后又迁到多功,几经辗转,在飞仙关市场修好后重新回到飞仙关。
老飞仙关茶马古道历经千年洗礼,而今随交通、经济的发展已失去它故有的历史地位,只有上关、堰坎上、张家湾等处街道石阶上留下的拐子印记,还铭刻着千年历史的沧桑。或许还有芦山县南界石牌坊上,乾隆丙子春芦山县令李凌云所题对联右上角残存的“边徼茶”三个小字,还隐含着历代官方对其地位的肯定。
如今走在飞仙关关口,一座水电站横亘江中,汹涌的江水因大坝束缚,温顺了不少。一条公路(川藏公路)劈开了大山,一条隧道穿山而过,刚好穿越曾经的那道“东应夔门”,川藏铁路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建成后,飞仙关将成为川藏铁路第一关。川藏铁路建桥梁铁路飞跨飞仙湖,最终镶嵌横跨在古老的茶马古道上,这算是对老茶马古道情结的慰藉,也是对茶马古道精神的一个延续。
飞仙关,张大千 作,纸本设色,1947年(四川美术出版社 供图,图源:四川日报)
(四)茶马文化与古道精神演绎千年
茶马古道始于雅安,它是以马帮、背二哥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雅安段)遗存古迹类别丰富,时空跨度大,特色鲜明,独具魅力,承载着雅安(芦山)厚重的历史文化,沿途古城、古镇、古村落、古建筑众多,保存较为完好,各具特色,别具匠心;沿途石刻碑亭众多,碑记内容丰富,从不同年代不同角度记载了茶路茶史;古道遗迹清晰可循,部分路段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多路重叠,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十分鲜明。
历经千年的茶马古道(郝立艺 摄,图源:雅安日报微信)
茶马古道,并不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载体,沉淀着跨越千年的文化遗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古道上古镇星罗棋布,崎岖石路上的斑驳的拐子窝、马蹄印,以及淹没在历史岁月中的茶市旧貌、众多的历史遗迹、大量文化元素在此间汇聚、融合、传承。古道上民族各异的风土人情,异域文化,图腾崇拜,众多文化的交织,构成了斑斓绚丽的茶马古道文化。
茶马古道文化波澜壮阔,文化传播与扩散的媒介皆因背夫。背夫,又称背背、背脚、背子、脚夫等,当地人更习惯叫他们“背二哥”。“背二哥”都是穷苦出生,为生计所迫才走上这条路讨生活。“蹚古道”说的就是在茶马古道上背运物资的“背二哥”们。“蹚古道”如同北方人“闯关东”“走西口”,南方的“下南洋”“赴金山”一样,那是九死一生,千难万险,危机四伏。虽路途极其凶险,但架不住赖以维持生计的背工酬劳,所以无论男女老幼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加入茶马古道的背夫大军。
18世纪末伊莎贝拉镜头中的茶马古道背夫(伊 莎 贝 拉·伯 德 摄,图源:华西都市报)
众多“背二哥”平日里以种田、打鱼、狩猎或做小买卖为生,在农闲与旱天放下手中的活,偶尔也有些学生、教师利用节假日临时在古道上背驮运输货物以补贴家用。有的“背二哥”还有一点文化,把沿途的事物与对家乡的思念,编成山歌与号子边走边唱,边唱边吆喝。歌词简单易懂,朗朗上口,诙谐幽默,又激人奋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茶马古道”独特的一道风景“背夫调”。
“背二哥”把自强不息、倔强向上、坚韧生长、愈挫愈勇的精神烙印在茶马古道路程的山水之间,生根发芽,郁郁蔓延。他们不仅在茶马古道运送着稀缺的茶叶与物质,还传递沟通着汉区与藏地璀璨的文化。
如今,随着川藏公路与铁路的开通,“边茶”入藏早已告别人背马驮的时代,但氤氲在茶马古道上的茶味,随着茶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播,依然历久弥香。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 靖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