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剑州,蜀道上的千年古城‖蒲剑
剑州,蜀道上的千年古城
蒲 剑
古城是人类历史的珍贵遗产,每一座古城都承载着各自的历史与文化,如同闪耀的明珠镶嵌在神州大地上。剑州古城有着“天府名邑”“蜀道明珠”之美誉,它好似一位沧桑的老人,悠然地诉说着岁月的轮回和历史的风云,任时光荏苒,风华绝代。
风水宝地
群山莽莽,白塔巍巍,闻溪潺潺,古道悠悠。剑州古城就坐落在剑门蜀道上的普安镇汉阳山下,闻溪河畔,“西连省会,东南为保宁之镇,西北为龙安之镇,古称蜀川咽喉,全蜀要隘地也”,从南朝始建城至2003年县城迁移,一直是剑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中国古代筑城强调把城建于近水的平地,一般为方城。剑州古城选址在此,是充分运用风水,进而达到匠心独运的效果。整座州城,北靠大山,三面环水,披山带河,渐次递落。“五山围护,一水东去”,就是对古城地形的概括描述,即是说,城周的汉阳山、普翠山、天榜山、鹤鸣山、卧龙山五座山,似五马奔驰,气宇轩昂;闻溪河犹如天龙般环绕于汉阳山、卧龙山和鹤鸣山下,自西北向东南流去。这就是古人所言的能够带来富贵吉祥的“五马奔槽”风水宝地。
古城的建修,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由于汉阳山呈阶梯状向上攀升,又因“二水”(闻溪、龙泉涧)围绕而成弧形,故使城池外貌呈扁圆形,状如“仙桃”。城市街道建筑物既遵循“中轴线、对称式”规律,但又不囿于古法,按照左祖右社,文东武西,寺观对置布局形制的规划进行营造。它主从有序,严谨对称,依山就势,以火神庙为中轴线,钟鼓楼为中心,形成七街七巷的道路网络。历代建设者们,在汉阳山塶的坡地上“因天材,就地利”,背枕山坡,拾级而上,有曲有直,有高有低,有方有圆,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格局。
最初的南安郡城因经费、技术等原因,“垒土为垣,建立城池,以资防守”;明正德年间,知州李璧提出“拓而西”“辟而北”“东南缘溪为阻”的拓修方案,加高城垣,包筑以石,建望楼,设六道城门,城市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清乾隆年间,知州李枝昌主持维修州城,封北门,筑城垛,整修城门,重刊门额(东门蜀北雄州、南门秀分阆苑、西门文星西拱、小东门闻溪古渡、小南门南熏适予),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至民国时期,城墙宽阔高大,州署及城门箭楼、寺庙、楼台巍峨雄壮,主街一头连着西门外的安乐泉,幽静古朴;一头接着小东门的小东街,热闹非凡。
城中曾有七街七巷、八大戏楼、十五道牌坊、四十余座寺庙宫祠,这些古建飞檐翘角、琉璃碧瓦、朱栏雕栋,尽显古朴庄重、秀丽雅致,其中最生动鲜活的是民居,它们随地形曲直而分布,房屋就着地势高低,错落组合,与寺庙、道观、楼阁建筑,交互呼应,构成了立体、舒展的骨架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络,整个建筑空间,规整有序,和谐律动。
军事重镇
剑州古城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在冷兵器时代,战略意义很高,素为朝廷所倚重,建府立州,安营驻军,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军事重镇。
古城依山傍水,山环水绕,三面为河流与溪涧,构成天然护城河,有虎踞龙盘之势。它北连剑门关,南至阆中,西到成都,从东走闻溪河水道可至嘉陵江,在州城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十字形军事体系。
据《剑州志》载:“城居剑阁之南,为入蜀孔道。自古用兵者必出剑阁,则州为首害之地。”唐代剑城为节度雄镇,北宋初置普安军,南宋驻泊东军360人。绍熙元年(1190)升为隆庆府后,府治的驻军达数千人;清初置剑州汛把总一员,带领马战守兵77名。驻军数量最多、规格最高的时期是民国剑阁专员公署暨保安司令部时期,司令部设参谋、副官、军法三室,领辖一个保安大队和一个直属中队,四个派出中队,司令长官由专员兼任。民国三十年,剑阁团管区升为剑平师管区,初有两个团和一个暂编营的兵力,后又成立一个基干团和九个中队,第二任司令邱开基为中将。民国三十二年又在剑阁成立了新三师,总兵力达数千人。
剑州城曾经战马嘶鸣,狼烟滚滚,演绎出一个个传奇的战争故事,突显其军事地位的重要。在南安郡城刚建不久,北魏伐蜀进攻南安,梁朝派遣秦梁二州刺史鲁方达坚守南安。鲁与魏国前线主将王足激战数日,最后魏军攻破剑门地区,鲁方达等39人败死,“蜀人震恐”。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十月,氐酋杨德琛背梁投西魏入据黎州(今广元),并兵入南梁州,攻下武连。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蜀公尉迟回起兵相州讨伐北周丞相杨坚,益州总管王谦调遣兵将镇守始州,又命将军敬豪门守剑门;杨坚任命梁睿为行军元帅,率军20万讨伐王谦。两军在剑门、始州等地大战数日,王谦战败,被斩杀于成都。隋、唐、五代十国和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在剑门关和剑州城的战事更多。964年12月,王全斌受宋太祖之命平后蜀,于965年1月破剑门,趋汉源;2月6日,取剑州,杀蜀军万余人。北宋初李顺起义,宋廷命昭宣使河州团练使王继恩,率兵讨伐,994年6月2日,从小剑路入,破义军于研石寨,又越过青强岭,平剑州。明清时期出现多次农民起义,其中尤以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清代中叶白莲教起义和晚清李永和、蓝朝鼎起义与剑州、剑门关最为密切。
文化名邑
特殊的人文结构、风俗风情和特别的地理位置,闻溪、龙泉二水的滋养,白塔高标的昭示,一代代人的积淀与创造,熔铸了古城深邃悠远、厚重璀璨、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使它成为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
历史是城市的记忆和年轮,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根本。剑州古城就是千里蜀道上一处极其重要的文化集散地,南来北往的人们,络绎不绝,选择了这个物阜民丰的钟灵之地,世代定居,生息繁衍,创造着属于自己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历代官员和居民重教尊师、尚学崇文,因而古城人才辈出,俊彦云集。南北朝时期,剑州即有庙宇、官学,北宋庆历年间创设剑州文庙,元代创建亲民书院;明代又加葺学宫,改修兼山书院,清末建社学,迁建兼山书院,修葺考舍,改设高等小学堂;民国时期县城建有八所小学校,创办剑阁县立初级中学校和四川省剑阁师范学校(民国时川北唯一的一所师范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众多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宋明清三朝剑州产生进士80余人、举人160余人,明清两代入贡者150多人,其中黄裳、张行成、陈概、姜玉洁、李冕、赵炳然、朱采、李榕、王淑昭、李开元、温恭、王文渊等一大批先哲就是才华横溢的文化名人。这些文韬武略、大智大勇的乡贤,其功德,其言行,永留剑阁大地,与文峰比肩,伴闻溪长流。
古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风光,像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深深地吸引着外地精英汇集于此,或游历,或经商,或为官,虽文化迥异,风俗不同,但当地居民始终以包容的姿态予以接纳,多方文明与财富在此交流和沉积,文化随之汇聚和传承,有许多文化大家及帝王将相、社会贤达为剑州城写下流芳百世的诗文。晋代有张载(入蜀第一诗人),南北朝有萧纲、庾信,唐代有李白、杜甫、李商隐、岑参、王勃、王维、杜牧、李隆基,宋代有陆游、范仲淹、赵抃、文同、王安石、周敦颐、司马光,元代有王冕、虞集,明代有杨慎、方孝孺、卢雍、李璧,清代有乔钵、李梅宾、杨端、李调元、张问陶、曾国藩、张之洞,民国有黄炎培、刘咸炘等,计有100余人。现当代文化名人郭沫若、贺敬之、赵朴初、马识途、贾平凹、杨牧等也在剑阁留下了名篇佳作。出生于剑阁本地的名人黄裳、赵炳然、李榕、何寅生等均有诗文、书画流传于世。
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陵在城东鹤鸣山修道、传教,佛教等外来宗教又相继传入,古城成了宗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40余座宗教文化建筑和道教发祥地的文化背景,奠定了古城川北宗教文化中心的地位。
剑州古城,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钟鼓楼、箭楼、城墙、文庙、白塔、《大唐中兴颂》摩崖碑、“十大政纲”,以及古街区等散落在城中城周。城东鹤鸣山道教石窟寺及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剑州文庙、明代城墙、钟鼓楼是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文化以及当地的地域文化,就这样随着时光,相互融合,被直观地反映在了古城这些宗教、民居建筑和文化设施中,它于1991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当之无愧的。
在川北这片区域,无论从军事争战,文化传播,还是商贸往来,古城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始终氤氲着厚重的历史气息、浓郁的人文情怀,不断渗透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给古城人民以醇厚绵长的心灵滋养和生生不息的动力。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岁月的长河中,巍然屹立,在山水的画卷里,色彩鲜明,它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古城的神采神韵。伴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剑阁“双城并举”战略实施的加快,这个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剑州古城,正在走向新时代,迈向新征程。
作者简介
蒲剑,四川省剑阁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剑阁县散文学会会长。曾任剑阁县法建办主任兼司法局副局长、法制办主任、剑阁县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中华辞赋》《星星诗刊》《散文百家》《中国市容报》《国防时报》等报刊。出版有《心谷跫音》《剑门雄风》《廉政诗鉴》《历代名人剑阁情》《剑阁当代散文》等文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蒲 剑(四川剑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