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深耕文化土壤 广播思想之光——《文化土壤论》的文史价值和实用推广‖冯俊龙

作者:冯俊龙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6-11 13:08:54 浏览次数: 【字体:

深耕文化土壤 广播思想之光

《文化土壤论》的文史价值和实用推广

冯俊龙

文化有哪些表现形式?文化与文明有什么区别?文明的发源地在哪里?文化如何影响人?文明如何传承?著名文化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经长期在新华社工作、西南财经大学流通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何大新教授集大半生心血,系统研究人与文化、人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其扛鼎之作《文化土壤论》,历经十年修改创作、三年艰苦编审,终于问世,目前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化土壤论》 何大新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部著作纵古论今,横贯中外,用理论和实践知识作支撑,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文化形态和文化根源,剖析“文化土壤”概念,指出“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是动物,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高级动物;而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人是植物。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就有什么样的人”,强调“人是从土里‘长’出来的”,说明“文化土壤是文化的母体,是文化的根”。

在中国发展处于将强未强的关键时期,何大新教授用广博的文史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维的社会经验,提醒并引导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做。他认为,“保护地球才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点”。(引自《文化土壤论》,下同)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部以“文化土壤”为中心话题的通俗社科读物,是一部经过科学考证、资料翔实的文史丛书,也是一部全景式指导和推广如何“优化文化土壤,夯实振兴中华文化基础”的实用百科全书。这部书集中了古今中外人类发展,特别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意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经深入研究而系统梳理,溯源世界文明发展史,解析人类发展历程,让读者全面了解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如何相处的书。

人类诞生需要特定的环境,人类社会进步需要相应的土壤,这就是何大新教授要阐释的“文化土壤”的要旨所在。但是,《文化土壤论》不是枯燥单调、故弄玄虚的学术论文集,而是一部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人类发展历史叙事集。

曾有过在农村、机关、大学工作经历,又在新华社长期工作,现为西南财经大学流通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的何大新教授,可谓人生阅历非常丰富,而且他思如泉涌、笔下生风,不但纵横古今,并且具有全球视野,站在人类发展新高度,将上古至今的人类发展历史条分缕析,最后指出了在人类未来发展趋势中应该抱有的正确心态。

人类发展依托的是文化,文化是“文”和“化”的组合。“‘文’是文化内容,是发动机;‘化’是影响过程,是表现形式,是影响半径。”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能‘化’出什么样的人。”文化是人类创造、积淀、发展、改变过程中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文化土壤是生成文化的“根”。

何大新教授在《文化土壤论》中指出:“先有文化土壤,后有文化;某种文化产生后,又成为催生新文化的土壤。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不同的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基因就会生成什么样的文化形态。”他从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说起,论证了“先有文明,后有文化”,文化涵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意识文化”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文化几乎具有同样的分量,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相互影响、彼此互生。文化的重要意义“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高度”,体现着“国家的品质、民族的性格和国民的素质”。

文化出现之前,文明已经存在。“文明是某一区域内一个群体在一定历史阶段内文化发展状态的总括。”“文明说的是历史的进程,文化讲的是历史的质量。”搞清楚了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自然就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文化土壤”对人类发展影响的重要性。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发展史,都受不同的文化土壤影响。

《文化土壤论》分别从文化起源、文化土壤的形成,全景式阐释了文化土壤的特征,更是对中华文化形成的文化土壤特征进行了详尽解读,逐一论证了文化土壤与民族、宗教、神话、哲学、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城市、科技、经济、政治、军事、教育以及传统国学、个人尊严等的关系。可以说,只要认真读过这部字数近38万字的皇皇巨著,就可以快速地全方位了解古今中外人类发展历史,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有深刻理解,并对人类未来发展有不同寻常的见解。这是《文化土壤论》对社会贡献的文史价值。

哪些人需要读这部书

对人类发展过程充满疑惑,对社会矛盾想深入了解,渴望人类社会愈来愈美好的社会各阶层,都可以读这部书。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特别是在目前社会普遍流行碎片化阅读的时期,涉及“人类发展”“人类未来”这样的话题,似乎太遥不可及,或者深奥晦涩,主动关心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和能力关心的人不少。《文化土壤论》这样的书名,作者又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好像其内容更是深不可测。恰恰相反,《文化土壤论》虽然是国内外学术界第一部从文化土壤角度阐述文化基因与民族、宗教、哲学、伦理、文学、语言文字和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文化形态之间关系的专著,但更是一部通俗性、趣味性、可读性极强的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普及性读物。

何大新同时兼具学者的严谨、教授的善教、记者的灵敏、农民的质朴、医生的胸怀、作家的深邃、诗人的浪漫,在他笔下流淌的文字也就具有了智慧和灵魂。只要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文明人,都能读懂这本书。而且,这样的书完全可以作为个人提高文化修养、增加谋生技能、对社会普施良善的工具书,应该反复读、经常读。

家族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的传承是文化的传承。无论什么样的家族,都会在千百年之后与其他家族相互融合,影响社会。个人作为家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素质决定家族未来的发展,个人素质也就深刻影响社会整体。《曾国藩家书》因为涵盖修身养性、如何做人做事,传递勤俭、好学、睦邻、明理等普世价值观,使曾氏家族数百年来人才辈出,对后世影响至深。世上没有单一来源的文化,也鲜有单一血缘的民族。《文化土壤论》从人类发展的高度,解读文化土壤如何培育出有利于人类向上、向善发展的人才,这是超越了家族、种族、民族,给全人类撰写的“世界家书”。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地理环境,有个人能力,还有性格行为。但是,很多人忽视了文化土壤对一个人的影响。文化土壤不仅影响一个人,还会影响一群人、一个区域的人。希望无数人改变,就有必要改良这些人所处的文化土壤。认识到改良文化土壤的重要性,就要知道如何改良文化土壤的方法。

改良文化土壤首先要“自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强”;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自信”。这一切的获得,从认识自己开始。如何认识自己?从了解自己的历史开始。

“最伟大的‘记者’是历史,它太冷静、太长寿,没有谁能够左右它。”《文化土壤论》是系统阐释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是作者精心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中提炼出来的精髓。反复阅读,我们不但能知晓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也能知道别国文化发展历史,更能清晰地明白我们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中所处的位置。了解人类文化发展史,小到可以有机调整个人人生前进方向,减少取得成功的障碍;大到可以利用自己的成功,去影响更多的人,为振兴民族、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这是《文化土壤论》实用推广的必要。

这部书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

凡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抱有积极心态的社会各阶层,阅读过这部书之后,都能从自身发现不足,从而萌发积极心态而着手改变。人类在思想之光普照下不断自省,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和谐美好。

世界因为多种原因发展并不均衡,每种文化的延伸和发展,都带有自己的目的与欲望。造就不同文明的文化土壤,对世界文明产生不同的影响。

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是人在无力对抗自然时产生的美好幻想。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物质的不断丰富,文化土壤也在不断改变。不断改变的文化土壤又不断孕育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改变着人,社会就不断发展变化。历史发展从“无农不稳”到“无工不富”,再到“无商不活”,直到今天的“无文不兴”,何大新教授指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繁荣昌盛,从根本上说先要发展文化和教育。”发展文化和教育的目的,自然是以强国富民为重要目标。

中国处于晚清衰败时期,屡次试图改革求变。同时期的日本,也如清帝国一样,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最后的结果,满清改革失败,清帝国坍塌,统治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终于终结,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也没有彻底成功,军阀混战致使中华民族继续沦入战争的深渊;日本军国主义大行其道,明治维新取得空前成功。但是,肆意膨胀的侵略野心,使“改革成功”的日本同样陷入苦难的泥淖,人民饱受痛苦。

在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土壤里,生成不同的制度,孕育出不同的思想,培育出不同的人才,产生不同的结果,人民最终沦为制度的受害者,接受文化土壤结出的恶果。这让今天的我们不得不正视历史,重新审视文化土壤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历史”,是“某些人‘看重历史’并非看重历史本身,而只是看重自己的历史观,试图以历史为论据去装扮自己的观点。”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培育出具有正确认知的人,有正确认知的人才能造就正常的文化土壤。中日在19世纪诞生的文化土壤,实在可以作为今日镜鉴。

《文化土壤论》上篇(共八讲)从“纵”的角度谈论文化、世界主要文化圈、中华文化形成的土壤特征,以及文化和文明的碰撞、困惑、发展趋势、保护与共存问题。下篇(共十六讲)则从“横”的角度论述文化土壤与各种文化形态与社会重大领域之间的关系,公正客观地评价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价值、影响,毫不客气地指出其中的不足,并对应该如何矫正缺陷和良性发展指出了方向。这对如何改良我们的文化土壤善莫大焉。

最难能可贵的是,《文化土壤论》的作者何大新教授说:“中国人需要认真研究和学习西方人的做法,虚心接受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但不能简单盲目听信西方人的说教。”而且,“不能因为爱国,人家的长处就不是长处,人家的优点就不是优点,人家的伟大就不是伟大。”如此清醒的头脑,如此清晰的认识,正是中国知识分子保持独立思考习惯使然,也是中华民族希冀世界和谐共生、人类和平发展闪耀出的思想之光。这也是这部《文化土壤论》存在的价值所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冯俊龙(文史学者,作家,评论人)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