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青石山再考‖陈春贵 蒋芸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20 14:55:03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5期

青石山再考

陈春贵 蒋芸徽

《益州记》云:“青石县出青石,可磬。”《九州要记》载:“青石县有青石山,天下青石无佳于此,可为钟磬。”可磬的青石在哪里?此山在哪里?值得我们进一步考证。

史志方家笔下的青石山,具体位置分歧大

青石县因境内有青石山、青石祠而名。青石县的县治位于今重庆市潼南区玉溪镇青石坝,史志方家、考古学家一致认同。对于青石山、青石祠的具体位置,历代史志资料记载不一,史学专家观点各异,主要观点有四种。

(一)青石山即龙多山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周味西修《蓬溪续志》曰:“广汉县地大,而涪外为僚居。至后汉,境辟,乃就东南德阳之旧垒,分置县曰德阳,亦处涪江两岸,而东南极于青石之山,唐以来龙多山也。” 指出古青石山即唐以来的龙多山。青石山即龙多山之说,后为潼南、合川等县修志者所接受。民国4年(1915)《潼南县志》关于《青石山考记》:“建德周味西先生修《蓬溪续志》直云龙多我心,惜未条列众说,发明折衷之理由,兹故详著之,庶后来谈地理者,免再疑误尔。”认定潼南与合川交界的龙多山即古之青石山。民国10年(1921)郑贤书主编《合川县志》卷之二曰:“龙多山一名青石山。”并特别注释:“《读史方舆纪要》青石山在蓬溪县南七十里,龙多山在县南二百二十里。隋置青石县即以青石山为名。《元和郡县志图》青石县西北至遂州七十里,历代地理志误编。今释青石县在今蓬南一百二十里,《龙多山志》以青石县遗址在今蓬溪县玉溪场,俗称浴溪口,舟人上下,犹谓其江水湍激处为青石县,则青石县在玉溪场审矣。”他还特别引用文师敬《游龙多山》以旁证:“龙多山,即青石山者。”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陈俊梁认为青石山即龙多山。他们在《古代巴蜀界山:青石山、龙多山异同考》一文指出:“青石山本是今龙多山汉唐时期流行的山名,当时龙多山的西北相连有九节岭(今九岭岗)。唐代开始青石山有了龙多山之名,特别是唐代孙樵《龙多山录》以后龙多山声名大振,今潼南青石坝北宋称青石县,元代划入小溪县。由于失去地名依托,青石山之名逐渐淡出。囿于乡土地理认知的粗疏,宋代以来历史文献中误将两山分别记载而使青石山反而无法确指。秦汉时期,巴郡和蜀郡在青石山(今龙多山)一带出现边界冲突,一度划定了巴郡与蜀郡的中部边界,后来成为唐宋遂州与合州边界线。”

(二)青石山即青岩子

四川大学教授刘琳校注《华阳国志》:“青石山即潼南青岩子。” 其校注《华阳国志》,在“德阳县”条目注二“青石祠”中:“合此诸说,青石山应即今潼南县西的青岩山(笔者注:青岩山,下临涪水,相传内有神鲤,每见必坏舟云),山在涪水南岸,北距青石故县(玉溪)水路约五十里,东南距合川水路二百余里,与诸书吻合;‘青岩’‘青石’,意亦相同。此盖古巴、蜀二郡之界,清末以来,蓬溪、潼南、合川等县志多谓青石山即潼川(笔者注:川为南)东北五十里、与合川交界的龙多山,误。”刘注否定了清末以来龙多山即青石山之说,另提出了青岩山(俗称青岩子)即青石山的新论。

著名民族史学家任乃强先生亦持此说,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认为“青石山即潼南青岩子”。他指出,1974年谭其骧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引用唐代《剑南道北部图》和元代《四川行省图》标注青石山的位置,互相矛盾。还说《四川通志》有青石山和龙多山两个词条,如青石山和龙多山系一山,则一词条即可。可见,青石山即今重庆市潼南区青岩山。

遂宁市文史专家杨世洪、胡传淮认为,青石山即潼南青岩子。他们合著《遂宁史话》,关于邓芝墓的几种说法章节里称:“青石山在涪水南岸,北距青石故县(玉溪)水路约为五十里,东南距合川水路二百余里,与诸书吻合。‘青岩’‘青石’意亦相同,此盖古巴、蜀之界。清末以来,蓬溪、潼南、合川等县志多谓青石山即潼南东北五十里、与合川交界的龙多山,误。”

(三)青石山在石镜坝

民国4年(1915)王安镇主编《潼南县志》认为,青石山大致位于今潼南区上和镇石镜坝。《潼南县志》载:潼南县“商周,蜀国地”“秦,蜀郡地”,周秦之际潼南涪江一带属蜀国,琼江一带属巴国,又曰,李膺《益州记》载青石山“昔巴蜀争界,久而不决。汉高帝八年,一朝迷雾,石为之裂,今犹如之,自上及下破处,直若引绳焉,于是州界始判”,青石山大致位于今潼南区涪江左岸石镜坝一带,以现在地域来看,巴、属分界线大致在从石镜坝向西北的琼江与涪江分水岭一线,向西北达今潼南区与安岳县分界线一带。

(四)青石山在洗布塘

清康熙《蓬溪县志》认为,青石山在观音场洗布塘。观音场洗布塘位于今潼南区桂林街道观音社区。《蓬溪县志》载:“青石山,蓬南百里许,与古遂宁相对,旧时置青石县于此。”里人相传又云:“古时曾出一青石,染布最佳,岁入贡,其石跳入河。”《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遂宁县,(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分青石县,今潼南县西北大佛场。”

部分史志文章所述的青石山位置值得商榷

(一)龙多山不是青石山

两山属地不同。《旧唐书》卷21:“青石,东晋晋兴县,后魏改为始兴。隋改始兴为青石,以县界有青石祠也。”《舆地纪胜》卷159载:“龙多山,在赤水县北五里”。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赤水县于北宋熙宁七年复置时,县治往北移至龙多山南五里之地。”

两山的高度不同。《太平寰宇记》载:“青石山其高九丈。”《读史方舆纪要》载:“山且高逶迤如蟠龙,故曰龙多,州境之大山也。”龙多山是合州境内的大山,海拔高度619米;青石山高九丈,小山岗,海拔高度229米。

两山地貌特征不同。《读史方舆纪要》载:“龙多、青石各为一山不可合矣。”龙多山山势陡峭秀拔,绵亘深远,上有龙多寺,下有放生池,文人登临刻石题咏甚多,山有八景,其名曰:鹫台献瑞、飞仙流泉、怪石衔梅、晴岚绕翠、黄龙吐雾、赤城旧迹、横江白练、群峰耸翠。《华阳国志·蜀志》载:“德阳县有青石祠,山原肥沃,有泽渔之利。士女贞孝,望山乐水,土地易为生事。”

两山和涪江的距离远近不同。《元和郡县图志》卷33载:“青石山在县(青石县)东南,水路五十九里。”可见青石山在涪江岸边,龙多山与涪江水岸相距30余里。宋嘉定甲戌青石文师敬《游龙多山》诗云:“我家龙多西,出门山在目,杖履三十里,兄弟穿云宿。”这里可见“我家”(青石)与龙多山的距离。

(二)青岩子不是青石山

虽然“青岩”与“青石”谐音,意亦相似,下临涪江,岩石有裂缝,且距青石县治50余里水路 ,与《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青石山大致吻合,但是青岩子和青石山的方位、属地、遗迹、高度、地貌等特征不同。《华阳国志·蜀志》载,青石山“山原肥沃,有泽渔之利”。经实地考察,青岩子在涪江右岸,不在青石县境内,周边未找到史志中记载的历史遗迹。青岩子从涪江水岸至山顶200米左右,此地山尖沟夹,土地贫瘠,不“易为生事”,无“有泽渔之利”,非“望山乐水”之地。

(三)石境坝无青石山

经了解当地风俗、百姓传说,认真分析地形地貌、历史印记,潼南上和镇石境坝与古籍记载有关青石山、青石祠的地貌特征、风土人情、水路距离完全不相吻合,石境坝区域没有古籍记载的青石山的痕迹。石镜县,西魏恭帝三年(556)改宕渠县而设置,据《元和郡县图志》卷33合州石镜县:“石似镜,因以为名。”

长岭岗就是青石山

1993年版《潼南县志》中《青石山考》一文提出,青石山在潼南境内,是古代巴、蜀二郡分界处。他们还从史志资料的分析中提出当时潼南县境内与青石山相吻合的4处地方,一是在东风乡洗布村的洗布塘,二是在安兴乡与双江乡交界处的跳石溪,三是在新林乡姬家坝的九节寺,四是在东风乡与桂林乡交界处的九岭岗(九节岭)。他们对青石山的确切位置没有提出具体意见,“望来者商证探寻”。

事实上,《华阳国志》《九州要记》《益州记》《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读史方舆纪要》《蜀中广记》等地理方志中,先后零散记载了青石山的区域属地、水路距离、地貌特征、巴蜀分界及民间传说。

根据古籍典藏记载,我们在龙多山、青岩子、石境坝、下县坝和长岭岗、大岩洞、洗布塘、观音场、莲花寺以及桂林溪、九节岭、风门山(人形山、八面山)、铁钉寺、油草沱等地多次踏勘,特别是对长岭岗、大岩洞、站观音、洗布塘、高坎子、大坟包等遗址反复比对考察,结合地形地貌、溪河流域、历史记忆、民间传说、风土人情分析研判,认为长岭岗就是史志记载中的青石山。它位于今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观音社区,背靠九龙山,面向大佛寺,濒临涪江河,地理范围包含大岩洞、佛耳岩、高坎子、洗布塘、观音场、五虎石等临江石崖,青石祠在佛耳岩之上。

(一)青石山位置的史志依据

民国元年(1912)由蓬溪县划出下东乡11个场镇,遂宁划出上安里、中安里、下安里17个场镇,成立东安县。民国3年(1914),更名为潼南县。蓬溪、遂宁两地的地方志记载,对我们确定青石山的位置十分重要。

清康熙《蓬溪县志》明确指出:“青石山在观音场洗布塘。”观音场属于蓬溪县东乡划入潼南的场镇之一,地处潼南区桂林街道观音社区,洗布塘是远近闻名的老地名,在今金佛大桥北桥头向东300米的涪江边。

《九州要记》载:“天下青石无加于遂宁府,可为钟磬。”清康熙《蓬溪县志》又载:“青石山,蓬南百里许,与古遂宁相对。”潼南区桂林街道观音社区地处蓬溪县南,距蓬溪县城约百里,与县志所述相符。古遂宁县治在今潼南区大佛街道下县坝,坝中的小街称为“老场”。民国《潼南县志》卷2:“遂宁废县在今县西五里下县坝。其城垣故址今为道路。土人犹以城墙呼之。滨江一带有焦巴石,土人传为旧县堤址。”由此可见,古遂宁在今潼南城区金佛大桥南桥头人称“老场”处,“与古遂宁相对”的青石山,正是长岭岗。

青石祠已被毁,其遗址位于今“佛耳岩”之上,即今大岩洞旁冲沙闸指挥部楼房处。刘琳校注《华阳国志》德阳“青石祠”条文中云,青石山“北距青石故县(玉溪)水路约五十里,东南距合川水路二百余里”。据测,青石坝至佛耳岩水路约50里;佛耳岩至合川县城水路约200里,实际里程与《华阳国志》记载相符。

《益州记》云:“青石岭有九折,亦名九节岭,溪水出焉。山下有九节镇,其东麓入合州界。”又“风门山四面峻绝,常有清风,因名”。民国30年(1941)《四川省潼南县地图》标注,“九节岭”在今桂林街道双坝村运河左岸,从王坝口至夏家坝之间绵延起伏的九个岭岗,又叫“九岭岗”,离大岩洞、观音场约2千米。“风门山”,今“九岭岗”旁的人形山,两山之间名高垭口,四季风疾,故有风门之说。“溪水出焉”,查阅民国30年(1941)《四川省潼南县地图》,九节岭确有多条溪水流出。桂林溪发源于玉溪镇的柳家巷至金堆寺到天福寺再到挡水坝、海螺坝、花园濠,经桂花园至人形山、九节岭、观音场,最后汇入涪江。另有桂花溪、龙潭溪经大岩洞流入涪江。

民国4年(1915)《潼南县志》卷5《艺文志》之48中《重修鹫台寺记》载有清人奚继徽文云:“青石废县在州北五十里……所谓州北者遂州之北也……俯瞰长江盈盈如带,青山百叠缭绕烟云,翠柏文竹交掩映,于轩甍户牖见玉溪之清波,风门之爽籁,隔岸锦屏……”此描述既介绍了古青石县的位置、涪江一带的美丽风光,又说明了青石县与风门山的关联性。

《元和郡县图志》卷33云:“九节溪,出县东三十六里,滩有九节,因为名。”《元和郡县图志》卷33具体记载了红岩嘴滩、谭罐窑滩、抬梁沱滩等。这些记载从侧面印证青石县滩多和频繁使用“九节”二字取地名的情况,青石县有九节滩、九节溪,九节滩岸有九节寺、九节镇,九节溪连着九节滩,九节滩连着九节岭。仅仅就滩而言,今青石坝有青石滩,下两里至珠玉溪到回龙坝地界,有响水滩、猪朝石滩、灌子口滩、鹫台寺滩、白鹿罐滩,回龙坝至观音场有狮子岩等滩。张问安(1757—1815)抵达潼南玉溪时,写下《晚次玉溪口》一诗:“岳云岭树海迷茫,梦里黄牛峡气长。破险到来成一笑,回头六百八滩长。”

(二)青石山区域的古今地貌特征

《华阳国志》载:“德阳县有青石祠。”《元和郡县图志》:昔巴蜀争界,历岁不决。汉高帝八年,一朝密雾,山为之自裂。”“其高九丈,遂为二州之界,巴蜀之民惧天谪罚,乃息所争,因其立祠,民将采石,必先祀之。”据考证,长岭岗,西起大岩洞,东至莲花寺山脚下长约1500米,高30余米,约为九丈,岭岗两边为坝地。潼南属丘陵地带,山、坡、岭、岗区分不明显,严格意义上,青石山不是人们常说的山,只能叫坡或岗,也就是人们俗称坡岭岗。临江岩壁有一洞穴,洞深10米许、宽4米许、高5米许,人们称之大岩洞。民国《潼南县志》记载,大岩洞“产石膏,用点豆腐,或调和漆内,均佳,并能入药,作汤服,或火煅磨细,用治疮毒”。

《旧唐书·地理志》青石县:“以县界有青石祠为名。”《太平寰宇记》 卷87青石县:“以界内有青石山为名。”“青石县……出青石,可以为磬。”“此山,天下青石无佳于此,可为钟磬。”事实上,大岩洞东侧的长岭岗周边除鲤鱼石、洗布石、五虎石、莲花石之外,其中段有长约500米、宽约60米巨石,如巨鱼脊背,石质坚硬,表面呈青灰色,纹理纵横交错,长岭岗也可以说是一座石山。1976年潼南举全县之力修建三块石水电站,从三块石至姬家坝、花滩桥、桂花口、姜家坝、大岩洞、观音场开凿引水渠道,渠长约15千米、宽约30米。长岗岭部分被开凿成渠道,该段工程由复兴团(修电站时全县以村为连、公社为营、区为团进行管理)负责,施工难度异常艰巨,其中一段长300米,石山下端10米深处石色为青黑,块状层层叠叠,石质尤为坚硬,铁锤钢钎开凿溅出火花,敲击发出清脆响声,石工周身沾满黑灰,洗脸、洗澡、洗衣之水均为青黑色。此外,三块石建设指挥部在大岩洞、五虎石等地开设石场,万名石工在此开凿3年,为三块石水利工程源源不断开采石料,长岭岗区域的多处巨石从此消失。如今,去冲沙闸旁的佛耳岩陡岩边、大岩洞旁音乐百花园内,还能看到当年开凿岩石的部分痕迹,在长岭岗段渠河两岸也能找到当年开凿留下的小块青石。

幸晓峰论文《三星堆遗址出土石璧的祭祀功能和音乐声学特征》指出:根据三星堆祭祀坑考古挖掘报告,发出声音石料的来源可能“取自古巴蜀境内制作玉石器的石料”“青石就是这种原料”。他还引用《华阳国志·蜀志》《九州要记》《太平寰宇记》等古籍中“德阳县有青石祠”“青石山出青石,可磬”“此山,天下青石无佳于此,可为钟磬”作为论据,明确提出青石山即今潼南县南的青岩山。

大岩洞、长岭岗两侧,是几片平坝,方圆3平方千米区域内有上坝、后坝、下坝、井田坝,这里“山原肥沃”“易为生事”;此处涪水三面环抱,内有龙潭溪、桂林溪、油草沱,与《华阳国志·蜀志》载“有泽渔之利”十分吻合。随着潼南城市的发展,长岭岗早已无岗,龙潭溪变成巴渝大道,井田坝、观音场也变为了多个居民区,修建在石头之上卓然水晶、柏林公馆、恒泰美庭等楼盘,人们争相购买,对梗石地基津津乐道。

(三)青石山一带的历史记忆

《太平寰宇记》载:“青石山在青石县,有祠甚严。”在大岩洞南百米许的佛耳岩,因摩崖佛像而得名,又称站观音,所建寺庙被毁,其遗址前身是青石祠。这里的寺庙位置极佳,雄伟庄严,气宇轩昂,香火旺盛,信众络绎不绝。世事沧桑,修葺间断,经书法器荡然无存。

1993年版《潼南县志》“青石山考”一文提出:“青石山,下临涪水,相传内有神鲤,每见必坏舟云。”佛耳岩下百米的涪江中有一巨石,人称鲤鱼石,高约丈许,涨水季节没入水中,这里水流湍急,乱石丛生,船夫稍有不慎,极易触石船毁人亡。传说中的神鲤,是指的这块巨石,可惜鲤鱼石在2008年修建金佛大桥时被毁,加之建设潼南航电枢纽,此段涪江水面早已变为湖泊,再无湍急之势。

鲤鱼石下200米的江岸人称高坎子,高坎子下百余米是洗布塘。洗布塘还有3块长七八米、宽五六米、厚三四米的巨石,一块悬在岩上鸟瞰涪江,一块斜立水边仰望悬崖,另一块紧靠前者斜躺江边,人们称之洗布石。洗布石旁的崖石层次分明、石质松软、五彩斑斓,有红、黄、紫、青、绿等色彩,是十分难得的天然矿物质染料。相传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吕后大权独揽,蜀中广汉郡青石县出现一方异石,长条形、青绿色、形似龟背,在石上洗衣,可达理想中颜色。吕后欲据为己有,派樊哙去取。樊哙刚把石头装上大船,涪江突然波涛汹涌,浪高八丈,石头滚入涪江,再也不见踪影。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中记录“诸葛亮,定黔中,从青石祠过,遂抽刀刺山,投刀不拔而去,行人莫测”。洗布塘的洗布石是否是樊哙搬运过的那块异石?诸葛亮未拔出的刀在哪里?已经无从考证。

《华阳国志·蜀志》载:“士女贞孝,望山乐水,土地易为生事。车骑将军邓芝雅有终焉之思,后遂葬其山。”青石山附近,有宝珠寺、东禅寺、莲花寺、观音寺、铁钉寺、半坡寺、白庙子等。寺庙之多,香火之旺,足见当时村民生活富裕,信佛向善,古籍所载“士女贞孝,望山乐水”不无道理。这里山环水抱,风光旖旎,是古人心中追求的归宿之地,故“三国蜀将车骑将军邓芝雅有终焉之思,后遂葬其山”。经多次考察,现今百米大道东入口华逸酒店处,原有大坟包,据老人叙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置土造田,挖掘到一些埋葬品,有铜钱般大小的玉璧纽扣、青石样的石刀、石片等,可惜这些文物下落不明,邓芝之墓尚无新的考证记录。

《太平寰宇记》卷136载:“《华阳国志》以为青石神是也, 水旱祈请,颇为灵验”。古代村民对自然科学认知尚浅,把有可磬可染之功效的青石视为宝贝,乃至神石,争相采取,在山岗建祠供奉石神祈福,自然而然之理。随着地面青石采掘的枯竭,涪江流域洪水泛滥,泥沙堆积,沧海桑田,青石山和长岭岗的青石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记忆。

(四)青石山是巴蜀分界的重要地标

《益州记》载:“昔巴蜀争界……一朝迷雾,石为之裂,今犹如之,自上及下破处,直若引绳焉,于是州界始判。”据当地长者回忆,大岩洞、长岭岗一带,从江面至坡顶山崖陡峭,确有多条石缝从上而下,十分神奇。在涪水岸边,秋冬两季,水面雾气缭绕。从老人们的描述中,大岩洞、长岭岗就是古籍记载的“州界始判”所在地。长岭岗青石山,是古巴蜀二国分界的重要地标。

蓝勇、陈俊梁在《唐宋历史记忆与巴蜀分界线复原——兼论历史研究中的“后代记忆”的科学运用》一文中也指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巴与蜀之间存在着一条带状巴蜀分界,运用唐宋时人对巴与蜀的“后代记忆”,复原出巴蜀带状分界线的大致走向,其东线位于难江县(今南江县)西—苍溪县……青石县青石山(今重庆市合川区龙多山)—赤水县;西线在嘉川县(今旺苍县嘉川镇)北—葭萌……蓬溪县(今蓬溪县西北明月镇)—青石县(今重庆市潼南区玉溪镇青石坝)—遂宁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大佛坝)—大足县(今重庆市大足区龙岗)。由此可见,青石山、古遂宁县在巴蜀国、巴蜀郡县分界线上是肯定的,青石山是古巴蜀分界的重要地标是没有异议的。

潼南区域在周秦之际属巴国和蜀国。周代潼南涪江一带属蜀国,琼江一带属巴国。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潼南分隶巴、蜀二郡。西汉高帝时,今潼南涪江一带属广汉郡广汉县。武帝时,今潼南琼江一带属犍为郡。三国蜀汉时,今潼南涪江一带属广汉郡德阳县,琼江一带仍属犍为郡。根据潼南历史地属的变迁、民国三十年(1941)《四川省潼南县地图》的标识和青石山的位置,我们大致拟出巴蜀国、巴蜀郡县分界线。分界线从西充县至蓬溪县,由蓬溪县的蓬南镇延至潼南境内,接人和红花沟、古溪河双水磨、李家垭口、大竹湾、九节岭、高垭口、长岭岗(青石山)、文景山至柏梓琼江。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陈春贵(重庆市潼南区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

蒋芸徽(重庆市潼南区作家协会主席)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