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宜宾南溪:数百年桂溪文化故事‖黄川模
宜宾南溪
数百年桂溪文化故事
黄川模
500年的石桥和楹联,400年的文章,300年的诗作,涉及明代状元杨升庵、巡抚牟志夔等名人,宜宾市南溪区的桂溪河是怎样一处流淌数百年文化浪花的“桂花源”呢?
桂溪河贯穿的南溪古街景区(图源:宜宾文旅)
碧水弯弯桂溪河
民国《南溪县志·舆地》载:桂溪“发源本邑外西区之牛角岩。其地丛木深箐,乱水争流,下为深潭。由千邱塝溢出,循山岸曲泻,绕朝阳洞,约二十余里径(向)双溪桥,一自龙头铺小溪,径(行)麻母滩东下长腰山,曲折至双溪桥会焉,二水合流。经邑西五里许桂溪桥,斜绕城西岸,汇大江。”
桂溪河中下游地域,大致1929年属外西乡,1940年属桂溪乡,1992年属罗龙镇,2019年属仙源街道。
明清古桥桂溪桥
桂溪桥位于今宜宾市南溪区仙源街道石岭村,西经罗龙可达叙府宜宾,历来为陆路通道。桥左原有桂溪寺,桥东头原立桂香亭,亭柱有明正德状元杨升庵所题楹联。桥西头原立桂溪桥坊,南溪籍正德进士刘景寅书“关公桥”三字。此桥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继修于明天启元年(1621)春夏。1621年,南溪知县王硕辅(字斗瞻)捐俸倡修,耆民陈本洪等共成义举,并邀南溪籍进士牟志夔撰成《桂溪桥碑记》。康熙《南溪县志》初载此文。
桂溪桥(嘉庆《南溪县志》书影)
此桥为三孔石桥,桥长80米,宽6.7米,高16.3米。桥身十分坚固,自明天启初至民国中期300年完好如故,至今400年了仍可正常通行。桥墩造型独特,形如船舫,桥下溪水清可鉴影,鱼游上下,常有垂纶者沉醉于此。
禅院书香桂溪寺
桂溪寺在桂溪桥畔,明代为候馆(接待过往官员的驿馆),后倾圮。清康熙十八年(1679)重建,嘉庆三年(1798)乡人募资重新之,同年南溪文人包宽撰《桂溪寺重新记》,并题“桂溪禅院”四字于山门。1931年,始作小学校址。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扩建,残存的古寺正殿才全部拆除。2013年,因城市拓展之需,此地的桂溪中心校、桂溪初中全部搬离,融入他校。
桂溪钓艇古八景
“桂溪钓艇”为南溪古八景之一。同治《南溪县志·形胜志》载:“县西五里许有大溪,源头活水,汩汩乎来,清可鉴影。游鱼泼剌其中,真纤鳞不隔也。昔两岸多丛桂,秋月花开,香闻数里。明新都杨升庵偕邑人刘景寅昆季,尝泛舟垂纶于此。”桂溪,以溪、桥、亭、坊、寺五者相映成趣,构成县城西郊官民游赏景区。明清以来历代文人常有诗文佳作歌咏此景,载于史册。20世纪50年代修公路时,桂香亭、桂溪桥坊即被拆除。如今,随着城市扩容、经济发展,桂溪桥虽还坚固可用,但已“隐退”江湖,独守晨昏了。桂溪河畔又点缀了宜宾国际高职园、碧湖大院、丽雅兰宸、宜源学府等单位建筑,河水最后流经国家AAAA旅游景区“南溪古街”(千米长街仿古建筑),才注入长江,因此,新时代的桂溪又重获新生,展现了新的风韵。
桂香亭联状元题
桂香亭联
明·杨升庵
泉引天墀流碧空,石驱东海神功,唯有英雄题驷马;
矫若游龙横巨浸,锁断西郊春色,不放烟波下五湖。
天墀(chí),天上宫殿的台阶。此联大意是:这桂溪河水呀清澈极了,简直是从天阶引下来的清泉,在一碧如洗的蓝天流淌。这河中的石头呀,好像神仙将它们从东海驱赶到此一样。这桥呢?就像成都的驷马桥,是留来让南溪的科举英雄们题写奋进誓言的。此桥矫健若游龙,横卧在桂溪这条大河上,将县城西郊的无边春色锁定,不放烟雾迷蒙的河面流到五湖去。
杨升庵(1488—1559),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1511)状元,也是明代四川唯一状元。他一生对桂花情有独钟,曾在老家桂湖广植桂树。大约正德末或嘉靖初年,杨状元应南溪籍同科进士刘景宇之邀,同赏南溪“桂溪钓艇”景区,并撰此联。联语写景寓意,气魄宏大,确乎状元文才,同时对南溪读书人寄予深深的厚望。他在三十五年的流滇岁月中,数次取道南溪,会见或怀念南溪故人,并留下诗作。他的德行学识诗文楹联,永存南溪史册和百姓口碑。
桂溪诗文垂青史
桂溪桥碑记
明·牟志夔
出郭门向西,沃野平衍,四里许始有溪,发源龙湾。二十里数折,而溢于桂溪寺之趾,汇为巨浸,又数折而达于大江。相传,昔年丛桂扶疏,寺因之得名。因以为候馆,则所适郡城以上孔道也。
千岩万壑,若奔若束,至此开为大观。环视叠障摩天,层峦拔地,回互巃嵸,曾非一状。若乃红衬岭日,翠贮谷烟,幽岫呈姿,群籁吐响,景澄则天水一色,风生则莽卉齐芳。鳞游等于濠梁,渔唱埒于彭蠡。拱平盖、可卢、汉阳、桂轮,诸峰与之竞丽,为冠盖轮蹄之所辏焉。即花朝月夕、令节佳辰,倾城览眺,徘徊不能去。不啻冲接,往往骚人墨客之所赋咏,淋漓于琳宫、贝阙、纱笼、藓迹中。兹境真足称镇地之雄也。
寺之得溪,溪之得桥,相需以成其胜。桥亦以桂得名,袤二十四丈,广二丈有奇,崇四丈九尺。桥头立桂香亭。初建于中官吴贤,继修于耆民陈永伸、邓万高、殷仕玉等。而寺之门为堪舆家议迁者再。据今寺向,则桥列寺之左方矣。岁月既久,每夏涨,波涛汹涌,桥不任啮,中窦陷其一角,渐就倾圮。行者或以为苦。邑侯斗瞻王公经过其处,慨然太息,谋所以修之。适岁颇告稔,政通人和,首捐俸以为倡,一时乐义举,为捐施者纷相属也。于是耆民陈本洪、僧道厚,伐石鸠工,仆者竖之,损者易之,隘者扩之,阙者增之,视故址而加毖。始于天启元年正月十五日,成于五月十九日,咸公心计而指授焉,而以记属余。
余惟,事之废兴成毁,为人所造。桥之先,一荒烟蔓草渡耳。不有创者,其孰为兴与成?不有继者,竟归于废与毁,而漫以委于河伯之不仁。顾创焉者之踊跃,意气无难振,而继焉者之因循,故习率易狃也。以公悬鱼茹蘖之操,含膏饮醇之政,雷动风行之施,诸政体攸关,咸擘画其必到。是役也,在所必举,而期于底绩。异时担荷大任,以此诚一之念,运为普济,津梁宁有既也。余为之悉之,以传之永祀。
牟志夔(1574—约1648),四川南溪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曾任甘肃巡按、福建副使、佥都御史、山西巡抚等职,明崇祯十七年(1628年)因案去职赋闲。1621年春夏,南溪知县王硕辅捐俸倡修桂溪桥,牟进士应邀撰文,将胜地美景、溪桥相得、修桥始末、官民义举等,娓娓道来,付诸史笔。传承至今,实为南溪明代珍稀文献之一。
桂溪钓艇
清·王大骐
烟波选胜桂桥溪,绿柳斜阳系钓丝。
欸乃一声和月白,摩挲三弄遏云迟。
籊杆已插珊瑚树,野老犹传蓑笠时。
恃有悬鱼励劲节,行将还汝旧鸬鹚。
王大骐,清康熙二十年(1681)到任南溪知县。籊(tì)杆,撑船的篙竿。此诗大意是:桂溪桥下,绿波盈盈;桂溪河畔,柳丝飘飞。明月东升,笛音清亮。渔船收网,野老挂蓑。一天最悠闲的时候到来了,好一幅烟村日暮的闲逸图画。诗人看到鱼,自然想到“悬鱼太守”的典故,想到当清廉好官,然后归隐江湖,以秉持令人安心的政德与官声。
桂溪钓艇
清·宋鉴
春涨水如泥,浮棹入桂溪。
平畴花错绮,路不辨东西。
红鳞次第降,以柳贯而携。
晒网日卓午,茅屋有鸣鸡。
一咏还一觞,仙乎仙乎兮。
归来系钓船,斜影夕峰低。
宋鉴,康熙五十七年(1718)到任南溪知县。诗人用诗记录一天桂溪垂钓的闲情逸趣和赏心乐事。正值春日,时花竞放。平畴绿野,铺锦罗秀。桃花水涨,桂溪鱼肥。诗人坐在船上,放眼四顾,心旷神怡。溪深鱼肥,柳条穿起。正午时分,闻鸡声,进茅屋,烹鱼置酒,一咏一觞,神乎仙乎。归来已是夕照暮烟,牛羊下山时分了。
桂溪夜月——调寄鹧鸪天
清·罗道达
两岸青山拥桂溪,月明清映雉城西。
波光潋滟晴云覆,秋气萧森晚树迷。
玉轮转,桂枝低,上下晶莹似火齐。
桥头剩有才人句,碧水幽香一笔题。
罗道达,乾隆时南溪知县,此为其《别拟仙源八景词——调寄鹧鸪天》之一。雉城:上有女墙的城墙。火齐:宝石名。此词写皓月当空时桂溪两岸的迷人美景。明月清辉之中,高耸的县城城墙西边,两岸青山簇拥着一条清清溪流。碧浪轻轻,波光潋滟,笼罩一层薄薄的晴云;晚树,在秋日凉风轻轻吹拂中,依然是那样繁盛丰茂,烟景迷离;皓月一轮,如白玉车轮,慢慢旋转;月光下的桂树,正当开花时节,芬芳飘逸。明月清辉中的桂溪,天上地下,一片晶莹,好个令人目眩神迷的宝石世界。桂溪桥的柱头上,遗留有明代大才子杨状元的锦绣佳句,将这一溪碧水、满城幽香一笔就说完了。
赋桂溪得雨溪声
清·包学松
山雨夜纵横,山溪风浪生。
翻盆添涧涨,出峡发滩声。
雷送千峰急,云分两岸平。
源疑逢左右,腔不合琴筝。
为藉滂沱遍,因之激荡成。
桃花冲水出,更忆武陵行。
包学松,南溪县嘉庆岁贡生,包宽之父。诗人笔下,雷轰,云乱,风大,雨狂。天若翻盆,大雨滂沱。山水横流,万流涌聚。溪水陡涨,溪声狂噪。暴风雨中的桂溪,完全失去平时的温柔娴静,妩媚多姿,而呈现出雄浑博大、威武雄壮的一面。
桂溪禅院
清·包本芳
一犬吠寒竹,数峰青到门。
溪烟肥碧霭,山月瘦黄昏。
石涸莲余子,霜干稻有孙。
留人丛桂里,还悟木樨源。
包本芳,包宽之子,包学松之孙,南溪县道光时诗人。稻孙,即再生稻。木樨,即桂花。翠竹蓊郁,望而生寒,山峰青翠,峰影倒映门上;因而连烟云也染上青碧的颜色。桂溪青烟袅袅,融进空中碧绿的雾霭;黄昏青天中一轮新月,疏影纤纤,清光明洁。秋意阑珊,荷尽无盖,只余莲子数枚;冷霜之下,稻尚有孙。诗人留在丛丛桂树浓荫之中,由“桃花源”忽然悟出:此处不就是清幽的“桂花源”吗?
宜宾市南溪区桂溪桥现状(黄川模 摄)
桂溪文化永传承
在宜宾市南溪区,桂溪作为水名,至少上千年历史;作为载入史册的寺名和桥名,至少500年历史;作为乡(公社)名(1940—1992),历经52年历史;而作为校名,1940年至今历经84年历史仍在使用。虽然,桂溪作为乡名1992年后就消失淡出了,但目前南溪区仍有以桂溪二字作为社区、小区、公交站、公司、中学等名称的。因为桂溪二字,传承着数百年的文化基因和密码,早已刻入历代南溪人的记忆和情结之中。
参考文献:
1.《南溪县志》.
2.《历代名人咏南溪》,罗应涛,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