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从考古看文明——太阳神鸟金饰: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作者:荆晓燕 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9月15日第7版 发布时间:2023-10-05 13:47:30 浏览次数: 【字体:

从考古看文明——太阳神鸟金饰

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荆晓燕

2023年7月28日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上,“太阳神鸟”穿越时空翩然而至,从开幕式倒计时到梦幻的点火方式,它的形象贯穿始终,实现了内在文化意蕴与外在观赏效果的完美统一。

“太阳神鸟”的形象源于何处?

1986年,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一醒惊天下”,成为举世瞩目的考古发现;2001年2月,成都市金沙村地下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被命名为“金沙遗址”。三星闪耀,金沙溢彩,作为古蜀文化的两次发展高峰,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犹如青铜时代的“双子星座”,共同呈现了中国西南早期青铜文化的基本风貌。两个遗址共同作为“古蜀文明遗址”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双方已签约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星堆遗址的代表文物包括大量精美神奇的青铜人像鸟兽、神树器物、纵目面具等,而金沙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一件用黄金薄片制作的圆形镂空饰品。2002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印的《金沙淘珍》一书把这件金片饰品称之为“金四鸟绕日饰”,后来人们更习惯称它为——太阳神鸟金饰。它目前收藏于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于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2001年2月,在成都市区发现的金沙遗址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距今约3200年—2900年)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图为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图片来源:金沙遗址博物馆网)

太阳神鸟金饰是一件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精品,总体为圆形,由金箔片经过精心刻画、切割而成,呈现出剪纸般的镂空形状,图案分为内外两层,外径12.53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约20克。内层图案由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芒饰构成,像一个转动的旋涡,又像太阳发出金光;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首尾相接的“三足鸟”构成,四只鸟向着同一方向逆时针飞翔,与内层旋涡的旋转方向相反。整个图案极富设计感,线条流畅,简洁明快,既有和谐平衡的秩序感,又有变化交错的律动感,让人印象深刻。除了构图精美外,它的工艺也很精湛,薄如蝉翼,切割细致,体现了古蜀先民娴熟精湛的锤揲与切割技术。古代冶炼水平有限,常见的金器含金量一般不超过80%,而太阳神鸟金饰在金沙遗址出土的所有金器中含金量最高,达到了令人惊叹的94.2%,体现出相当高超的冶炼水平。

太阳神鸟凝聚着古蜀人对光明的追求(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太阳神鸟金饰不是一件简单的装饰品,作为祭祀用品,它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体现出古蜀先民的宗教思想和信仰体系。三足鸟比较符合中国神话中“金乌”的形象特征,因而太阳神鸟金饰很有可能是“金乌负日”这一传说的具象展示,是古蜀先民太阳崇拜和神鸟崇拜的物化体现。另外,太阳神鸟金饰中的数字也是深有寓意的,有研究认为,外层四只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流转,而内层的十二道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如果这种推断成立,就说明当时古蜀先民已经掌握了年岁、四季、月份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从构图上来说,太阳神鸟金饰采用内外层双向旋转结构,旋转意味着循环往复,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有考古专家指出,“金沙先民们对于日出月落、四季更替,尤其是太阳所具有的强大力量有细致观察和深刻体会。他们所创造的代表日月崇拜、阴阳四季等概念的黄金制品,不仅是中华民族对于宇宙世界、天地万物最为朴实而自然的表达,更以其几近完美的艺术赋形,为世界美术史、上古思想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典范之作”。可以说,太阳神鸟金饰是古蜀先民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因为其别致的图案和美好的寓意,它在现代广受喜爱,已经成为成都城市形象标识的主题图案,其形象在公交、博物馆、机场、立交桥上随处可见,可谓深度融入成都市民的生活中。2005年8月,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从1600余件候选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因为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2005年10月,绣有“太阳神鸟”图案的蜀绣作品搭乘神舟六号进入太空;2023年5月,它的图案又随我国首个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进入深海。让“太阳神鸟”上天入海、自由翱翔,这是独属于中华文化的浪漫。

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场馆上的太阳神鸟图案(图片来源:成都世界大运会公众号)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太阳神鸟真的“活”起来了,它不仅仅是一件来自远古的珍贵文物,更凝聚着、传递着、赓续着中华文明向光而行、生生不息的美好追求。如今的太阳神鸟,已经飞出成都,飞出四川,飞出中国,飞向世界。“太阳神鸟”曾经见证古蜀先民的高超智慧与精神追求,它也将继续见证当代中国人赓续文明血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现场屋顶的太阳神鸟标志(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9月15日第7版

作者:荆晓燕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学习时报》2023年9月15日第7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