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宋理宗题额、张之洞亲拟办学方针……以前的成都人就读于哪些“名校”?
宋理宗题额,张之洞亲拟办学方针……以前的成都人就读于哪些“名校”?
书院起源于唐,盛于南宋,繁荣于明清,具有教学、藏书、祭祀、刻书、教化等多种功能,是古代东亚文明和儒家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宋、元、明、清以来,成都所建书院有27所。以历史最长的鹤山书院,规模完备、影响较大的锦江书院、尊经书院为代表,成都的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理宗题额
“中国历史上唯一连锁书院”
鹤山书院
清代乾隆蒲江县城图中的鹤山书院(图片来源:蒲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著名理学家魏了翁,因父丧解官返乡,在蒲江城北大鹤山下创办了鹤山书院。鹤山书院藏书达10万卷,多于宋初崇文院8万卷的国家藏书,是仅次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的全国著名书院,宋理宗赵昀甚至还赐御书“鹤山书院”匾额。
魏了翁曾两度在此授业,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其中亲自讲学四五年。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魏了翁在邛崃城西创办又一鹤山书院。此外,还在眉山、泸州及湖南靖州、江苏苏州建有鹤山书院。到清朝末年,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朝代修建了很多以“鹤山”命名的书院。虽历经朝代更迭,“鹤山文脉”仍得以传承而长盛不衰,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连锁书院”。
在长期的教学和学术活动中,以魏了翁为代表的鹤山学派也由此形成,使宋代蜀学与理学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学术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学生生活费由政府学田供给
彭端淑等著名学者掌教
锦江书院
锦江书院 (图片来源:《华阳县志》)
康熙末年,清廷允许各省在重建官学的同时,也开始发展书院。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在文翁石室旧址,建立锦江书院。
锦江书院学生从全省秀才以上生员中挑选,采用王安石创立中央太学的三舍法,实行正课、附课、外课升舍考试制度。
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廷令京师设金台书院,各省城设书院一至二所,锦江书院被确立为省立书院,学生生活费一律由政府拨给的学田供给。
书院也因此得到省政当局重视,聘请主持书院讲学的通儒、学者先后数十人,彭端淑、高白云、杨彦青、姜尔常、敬华南、张普生、易简、杨锡麟、李惺、顾汝珍等均先后掌院,执教讲席。著名学者如彭端淑(雍正十一年进士)、李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掌教锦江书院各达10余年。
乾嘉年间,书院成绩显著,造就众多人才,如“己卯(乾隆二十四年)七月,是科院中诸生中试者十余人”。时称“蜀中三才”、“锦江六杰”之一的著名学者李调元等也出自锦江书院。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全国废书院、兴学堂的背景下,川督岑春煊宣布结束锦江书院。师生符合规定条件的,准许转入新办的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尊经书院改办)任教或肄业;财产、图书、校具拨归高等学堂;院址、校舍划归成都府中学堂(今石室中学)。
至此,影响四川文化教育198年的锦江书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以研习儒家经典为宗旨
张之洞亲拟办学方针
尊经书院
尊经书院旧照
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月,丁忧在籍的工部侍郎薛焕联络官绅15人,上书川督吴棠及学政张之洞,以锦江书院主习制艺八股,不合时势要求为由,请予再创书院一所,继承文翁之教,以“通经学古课蜀士”。光绪元年(1875年)春,尊经书院校舍建成,招生开学。
筹建工作及书院首任山长虽为薛焕,但办学方针、课程设置、学规、章程等重大决策,均由学政张之洞悉心拟定。张之洞十分重视教育,认为:“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尊经书院不同于锦江书院的地方在于尊经,以研习儒家经典为宗旨。治学上,张之洞明确要求尊经书院学生以经史为根底,经学要熟悉《学海堂经解》,史学要熟读《史记》《汉书》《三国志》等。
光绪二十四年,进士、翰林院检讨、原尊经书院学生宋育仁出任书院山长。宋育仁掌院后,组织“蜀学会”,创办《蜀学报》,宣传维新变法。19世纪80年代,改良主义思想开始在四川抬头,基地就是尊经书院。
书院存在的近30年中,虽只以崇尚经史词章闻名,但在四川甚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培育的学生中有不少爱国志士,如杨锐、宋育仁、吴之英、廖际平、彭家珍、罗伦、张澜、吴虞、吴玉章等,也还有如骆成骧、徐炯、顾印愚、王瑞征等文人学者。
复子云之遗迹
补锦江书院之不足
墨池书院
墨池书院与芙蓉书院 (图片来源:《成都县志》)
墨池书院始建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为驻成都都元帅纽磷出私财所创办的三个书院之一。这座书院历经元明清三代,至清初,已为民居。
道光元年(1821年),学使聂铣敏游览“扬雄(子云)洗墨池”,为“继文翁之兴学,复子云之遗迹”“补锦江书院之不足”,复建墨池书院。“绵亘三院,内屋二百余间,外空地四亩,后有洗墨池”,建成后的墨池书院花木繁茂,是一个环境清幽的读书之地。
咸丰三年(1853年),芙蓉书院从帘官公所街迁来此处,院内中间划墙,右为迁入的芙蓉书院,左为墨池书院,外仍悬墨池书院匾额。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芙蓉书院全部及墨池书院部分,改办为成都县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擢办为成都县中学堂,小学仍保留在芙蓉书院处称成都县第一高等小学堂。高等小学于抗日战争时期疏散到茶店子钟家祠(后称万福乡中心小学),原址全部划归成都县中。成都县中,解放后更名成都七中,1954年迁磨子桥新址,青龙街旧址由成都十三中迁入。
举人、贡生执教
名字是为纪念明初大臣
潜溪书院
书院图 (图片来源:看度时政)
清朝年间,华阳知县安洪德(山东聊城人)十分重视人才,鉴于虽有锦江书院但求学的士子较多,于是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清理出外东五养乡静居寺僧侵占的祠舍、田产后,设立书院。
书院后有明初大臣、文学家宋濂墓,侧立二贤祠,祭祀宋儒赵抃、明儒方孝孺。为纪念宋濂(字潜溪),于是将书院取名“潜溪书院”。“延名师,设讲席,集生徒,朝夕肄业其中”“一时负笈者户外之履满焉”。
执教书院的有不少知名学者,如杨凤迁(新都人,乾隆丙辰举人)、马秉肃(江西上元人,贡生)、朱云焕(江陵人,乾隆戊申举人)、张向宇(遂宁人,乾隆戊申举人)……
道光十三年(1833年)华阳知县高学濂因为书院距离城区较远且阴雨天道路泥泞,于是募资购得梨花街房屋数间,改建讲堂,将潜溪书院迁入。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书院改办为华阳县高等小学堂。后学堂改为华阳县中学堂,解放后更名成都三中。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