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每年,他们与山里娃有约‖江梓豪
每年,他们与山里娃有约
江梓豪
坚持,对关工人而言是关键词,高频词。2016年,他们开始赴山区看望孩子们。从那一年起,他们每年都要做这么一件事。也可以说,接下来的几年,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他们还将做下去。
一个念头,他们启程
2016年,金牛区金泉街道关工委的一次活动中,屏幕上播放着纪录片。山区孩子那黑黑的脸、明亮的眼,深深打动了互助社区关工人。几个“五老”志愿者随即向社区提议,社区既然叫互助,应该给予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帮助。
从那年起,每年互助社区关工委的活动中,都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单元,留给山里娃。2016、2017,社区工作人员和“五老”志愿者带着物资赴山区看望了当地孩子们,2018年6月,他们又前往地震灾区汉源县大树镇宜昌希望小学。2019年,他们开展了社区“99公益”活动,“五老”们放下面子,摆起了地摊,义卖所得捐赠给了贫困山区。2020年6月20日,他们前往理县上孟乡塔斯村,将社区党员、居民、爱心企业捐赠的书包、钢笔、彩色笔、作业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了山区留守困难儿童手中。
“行善只在一念间,他们当时说要做,我很感动,之后,他们每年都在做,做得那么好,我想,想法和结果之间的距离,是他们一步步走完的,”金泉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郝本国说。
“他们当时其实就是很简单的想法,想给山里孩子做点什么,一年又一年,就成了惯例,”互助社区关工委工作人员贺方绪表示。
2020年6月20日,星期六,也是贺方绪永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一大早,他们历经了3个多小时颠簸的车程,终于抵达塔斯村小学。孩子们早早在门口等着他们,下车后,社区工作人员和“五老”志愿者都想宝宝孩子们,然而,孩子们并没有迎过来,他们有些手上还有灰尘、泥巴,他们担心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会介意。
他们很懂事,因为很多是留守儿童,所以生活中常常与老人为伴,老人们告诉他们要学会说谢谢,他们就“谢谢,谢谢”说个不停,老人们要他们说话不要那么大声,于是,他们都很小声,就好像大声说话是一种打扰。
“我是2020年来到互助社区,之前的活动我没有参加,但就是参加过的这一次,我知道这些孩子很苦,不去实地看看,你无法感受到他们的艰辛,去过以后,我写了一段很长的日志,就是说走到哪里,都要记得当初是为何启程,这些孩子太可爱了,我们既然有时间、有余力,而且也已经迈出了步伐,没有理由不继续,”贺方绪说。
一次拒绝,他们明白
每年与山里娃有约,不少的故事。在郝本国眼里,最难忘的也是一位“五老”志愿者回来讲述的,他们一行到山区,把笔和本子给一个女孩,这时候女孩的哥哥从一旁站出来说,“你拿这些有啥用,反正你读了小学就和我一样,去打工。”男孩瘦瘦的,父母在外,老人上了年岁,下面两个妹妹,某种意义上,他是这一家的“主心骨”。“五老”志愿者当时蹲下来问他多大,读几年级。“12,六年级,这是最后一个学期了,我想去县上屠宰场,每天捡边角料,能够换钱,”男孩说。
郝本国说,这件事当时对“五老”志愿者而言,是挺大的触动。一是他们觉得,对于山区、落后地区的援助,除了物质上,更要有精神上的,因为落后观念是根深蒂固,形成了惯性,而要扭转几代人的惯性,并没有那么容易。二是他们看到了跟山里娃的对话需要时间,需要党委政府一如既往的支持,需要不断有“五老”志愿者加入关工委的队伍,他们才能够通过时间的叠加,最终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对于他们筹集善款、奔赴山区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们更为揪心的是,听到“读书有什么用”“大人们是这么说的”“我很想去打工”这样的话。虽然他们每年会去不同的地方,但这支社区、“五老”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始终力量有限,2021年、2022年,他们开始用抖音、短视频来记录,想让山外人看看山里娃,也想让山里娃能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个鞠躬,他们收获
还是2020年的那次,互助社区书记、关工委主任郭嘉带队准备返程,塔斯村受助的孩子们纷纷行队礼,整整齐齐,就在发动机开始轰鸣的那一瞬,郭嘉又挂回了空挡。一个蓝色衣服,扎着两条长辫子的女孩,忽然深深的躬下身子。郭嘉摇下车窗说:“孩子,你起来,你起来。”但是那女孩一直这么鞠躬,一直是这个姿势。车开出了很长一段,回过头,孩子们远远的看着他们,而那个女孩,还是鞠躬的姿势。
或许,在她的眼里,这就是表达感谢最好的方式了吧。
关爱山区、乡村振兴,是关工委的工作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互助社区关工委以每年一次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山区孩子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条路上,他们不断的奉献、走过许多山路,也吃过许多苦,然而,在互助社区关工人眼里,这一路,他们同样是受助者。
“我感受到了真挚的情怀,就是孩子们那种发自内心的感谢,那个孩子,他躬下来,背后是连绵的群上,那幅画面里,我想,我们成年人也会深受触动,”郭嘉说。
山里娃,有的是手上过早磨出了茧,写字,加上干农活,有的是眼睛出现了罕见的病症,因为长期照明条件不良,以及缺乏科学的用眼指导。他们在相对的贫苦里,表达着好好学习、好好生活的信念。“现在就说成年人,说自己多么辛苦,像林黛玉一样的,我觉得他们应该去看看,这些孩子所经历的,”郭嘉觉得,每次去山里,虽然是给孩子们提供帮助,但他们同样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而奉献带来的快乐,会让他们之后的生活更加充实。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江梓豪(成都市金牛区关工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