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影视】“四川造”影视剧持续发力 多产业联动实现“拍在四川”

来源:封面新闻 发布时间:2025-03-16 18:48:33 浏览次数:60 【字体:

“四川造”影视剧持续发力

多产业联动实现“拍在四川”

封面新闻记者 雷蕴含

当《蜀锦人家》以山河为幕,用蜀韵入魂;当《驻站》以细腻笔触描绘人间烟火;当《白色橄榄树》用都市情感表达和平追求;“四川造”影视剧的宏伟版图,正以磅礴之势令全国瞩目。从历史革命题材的厚重叙事到都市情感的温度表达,从文化符号的创新演绎到多元题材的破圈尝试,四川影视产业在政策扶持、生态构建与人才培育的合力下,已形成一条精品创作的加速引擎,成为中国影视行业中不可忽视的“西部力量”。

图片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骏率队调研《白色橄榄树》取景地(乐山沙湾红房子外景地)

好剧“四川造”:精品创作的加速引擎

《一路向前》在央视八套黄金档首播,播出期间平均收视率时段位居前3,掀起新一轮“四川造”电视剧的收视热潮和全网热度;《走向大西南》更以硬核数据印证市场号召力——首播期间播放量超过2.41亿,峰值收视率创最高纪录3.74%,平均收视率2.76%,收视份额平均11.83%,始终占据全部频道收视率第一,创造了近年来央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的收视新高。可见,在“四川造”影视剧的创作中,历史与革命题材始终是最深刻的精神底色。以《一路向前》《川流》《走向大西南》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正以宏大的历史视角、细腻的人物塑造和精良的制作品质,用影像为炬传递红色基因,以历史为脉激荡时代强音。

从职场奋斗到家庭伦理,从悬疑推理到情感治愈,四川都市剧以现实笔触映照社会脉动,以多元视角切入当代生活,既展现地域特色,又传递人间温暖。《驻站》通过基层民警的故事,演绎四川本土市井烟火;国安题材剧集《宿敌》致敬隐蔽战线无名英雄,成为首例“三刷”央视的四川网剧作品;《白色橄榄树》以都市情感为切口,探讨和平与人性,引发共鸣;《做自己的光》在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播出,中国职场女性的魅力飘洋过海......此外,《好运家》《今天的她们》《故乡,别来无恙》等剧集也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

图片

《白色橄榄树》海报

“四川造”影视剧接连出圈,佳作不断。何以四川?四川编剧界“五朵金花”之一的苏晓苑谈到:“对于从出生、读书、工作都没有离开过四川的我而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蜀文化让川人具有了热爱生活,追求美好,豁达豪爽,幽默乐观、吸纳包容、悠闲放松的气质和敢为天下先,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斗志。这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和精神土壤,这种文化已经融入在身体里,以至于我笔下的大女主们都自然而然有了这样的品质。”

除了历史与都市题材,四川影视剧还在以文化IP挖掘和类型化探索开辟新赛道,形成“百花齐放”的创作格局。《蜀锦人家》《边水往事》《离歌》等作品,都取得了热烈的反响。

图片

《边水往事》海报

同为四川编剧界“五朵金花”之一的张勇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四川给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很舒适的创作环境。不论是人文环境、地理环境还是政策扶持,都给优秀的创作者们提供了机会,让大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她看来,四川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富矿,值得创作者们深入挖掘。

《宿敌》导演奇道表示,正是得益于四川省方方面面的支持,剧组才能够心无旁骛,上下齐心,专心创作,最终顺利拍摄出这部作品,实现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

图片

《宿敌》海报

《驻站》导演刘雪松在采访中谈到,这部剧涉及公安部门的特殊警种,需要得到公安部的审核意见,对此,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主动帮助剧组协调对接,为本剧的顺利完成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四川是我的家乡,也是我拍摄的福地,四川既有时尚现代的一线城市风采,又有浓浓的烟火气,温暖迷人。我作为四川的导演,更愿意在创作中体现四川的人文,风光等元素,多讲一些,讲好一些四川故事。”刘雪松这样说道。

省广播电视局赋能:从政策到生态的全链条支持

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一级巡视员彭佳在采访中表示,《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每年预算3个亿对重大文艺项目进行扶持,对精品进行奖励。三年来共扶持了《春天的故事》《走向大西南》《驻站》等19部电视剧,极大地激励了我省文艺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出品牌。“此外,我们还指导成都市郫都区、高新区、大邑县、遂宁市、大英县等出台了各类补充支持政策,不断健全完善‘拍在四川’一站式影视拍摄服务品牌建设,打造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组合拳,推动我省文艺事业进一步攀高原、登高峰。”彭佳这样说道。

图片

“拍在四川”宣传推介活动座谈会

对于众多影视企业而言,四川省广电影视扶持激励政策为企业带来了切实助力。在四川星空影视董事长周晓航看来,四川省广电影视扶持激励政策为企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着力打造的“视听四川”一平台和“百部川扬”、“神秘蜀韵”、“拍在四川”三品牌做优了发展环境,做实了高效服务,优化了营商环境。“星空影视既是‘拍在四川’的参与者,也是‘拍在四川’的受益者。”周晓航说,“扶持激励政策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锦上添花’,让我们更加敢于挑战高投入、高价值的精品项目。”

稻草熊影业总编审、副总裁申少峰接受采访时也告诉记者,网络剧《在人间》备案伊始,四川省广播电视局高度重视,询问难点,持续支持出品方和创作主体做好全流程服务。申少峰说,“四川推出的影视服务举措为企业营造了非常便利的发展环境。‘拍在四川’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搭建,简化了项目审批流程,以前项目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周期长,现在通过平台,能快速提交材料、获取审批结果,大大缩短了项目筹备时间。对影视拍摄场地的协调与管理服务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取景难的问题,像在一些热门景区拍摄时,相关部门的协调能让拍摄顺利进行,保障拍摄进度。”

除了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带给成都海映传媒首席运营官徐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资金支持。徐彬说到:公司出品的影片《漫长的告白》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并获得金鸡奖,离不开四川省广电影视扶持激励政策的资金支持。同时,他还表示,四川省通过打造特色拍摄场景库,为影视剧组提供了丰富的拍摄选择。四川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成为海映电影作品的重要取景地,这些场景不仅为作品增添了艺术魅力,还提升了作品的市场竞争力。他告诉记者,“四川省通过举办影视推介活动,推动影视产业链各环节资源整合。海映电影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更好地与国内外影视机构合作,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川迷镜文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傅鹏也表示,电视剧《宿敌》受益于四川省重大文艺扶持,资金直接用于剧本打磨、特效制作等核心环节,显著降低了创作成本,提升了作品质量。“政策不仅覆盖内容创作,还延伸至后期制作、发行宣传等环节。这种全流程扶持机制,为企业提供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傅鹏这样说道。

当本土企业正感受着这股扑面而来的扶持暖流时,来自北京的鼎盛佳和也是春风拂面,暖意融融。作为行业内顶尖的后期制作公司,鼎盛佳和目前已落户成都影视城。总经理李韵表示:“在政策赋能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国家广电总局广科院的科研赋能、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的战略引领、成都影视城的平台支撑以及四川传媒学院的人才输送,均为鼎盛落地四川成都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鼎盛未来将作为扎根成都的行业先锋,充分发挥自身在后期内容制作方面的核心优势,以技术创新为支点,为成都影视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辐射多产业:影视杠杆撬动城市经济

当《驻站》用镜头呈现出攀枝花的烟火气,游客手持“打卡攻略”,开启一场城市探秘之旅时;当《白色橄榄树》把乐山沙湾红房子影视基地作为主要取景地,大批游客争相打卡“剧集同款”时;当“五凤溪·水龙吟”作为成都首个影游联动沉浸式文旅景区,让大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影游融合的魅力时——影视IP与文旅场景的化学反应,正在将“取景地”升格为“文化新地标”。

攀枝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亚玲在采访中表示:“影视+文旅”既能达到场景与效能的双向成就,又能实现作品与产品的双向赋能。“攀枝花产”“四川造”的电视剧《驻站》自1月5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观剧总人数超5亿人次,全剧平均收视率达1.516%,实现全网收视榜日冠、央视收视榜日冠、CCTV-1收视日冠16连冠,CVB集均收视率达到3.381%,被央视推选为“影视+文旅+消费”融合案例。《驻站》播出期间,相关话题网络阅读量破5000万+,联合村、迤沙拉、锦府驿·观山、庄尚生活·水墨金沙等一批文旅新场景成为了乡村旅游打卡点,吸引到攀游客近8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文旅消费新热潮,央视新闻春节假期盘点特别报道“四川攀枝花游客增幅明显”。

图片

《驻站》海报

影旅融合,不仅是文旅产业与影视剧的融合,也是与影视创作者的融合。据成都文旅集团下属成都天府宽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斌介绍,2023年,成都文旅集团联合优酷在成都正式启动了全国首个以创意研发、创作孵化为核心的影游联动项目——“中国故事村”。“剧本是一剧之本,是好内容的源头。好故事、好编剧其实是好剧本的核心要素,‘中国故事村’本质上就是要广开大门,寻找好故事和好编剧。”赵斌这样说道,“今年,我们仍然会启动“中国故事村”计划,并依托我们自己的平台“拍在四川”,把行业内的各个环节打通。‘中国故事村’将不仅仅培养编剧,还将吸引导演、制片人来到四川采风,让他们感受四川的壮美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从不同角度挖掘四川本土特色。”

图片

中国故事村“拔萃·编剧培训”结业照

谈到四川影视产业发展对于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翔在采访时表示,在产业布局上,四川省着力打造“一核多极”的影视产业格局。以成都为核心,建设中国西部影视制作基地;以峨眉电影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文旅集团等为龙头,培育壮大本土影视企业;以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等高校为依托,培养影视专业人才。目前,全省已建成影视产业园区15个,集聚影视企业超过2000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形成以成都为核心、多个市州联动发展的产业布局。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全省影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对地方经济、文化旅游、就业创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强有力的带动效应。

山不让尘,水不辞盈,不啻微茫,造炬成阳。四川影视产业的破局发展犹如一块石子扔向了湖面,一层层的涟漪随之荡漾开来。据成都影视城管委会主任何玉建介绍,作为“一核多级”中的“一核”,成都影视城是首批国家级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自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招引影视文创企业400余家,先后引进灵河文化、联瑞影业、壹同制作、春光好、慈文传媒等头部企业10余家,成功聚集成都影视硅谷集团、成都广播影视集团、成都文旅集团等影视川军10余家,吸引姜文、郭帆、陈思诚、白一骢、黄晓明等一批名导名演聚集发展。

图片

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

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作为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四川影视产业的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四川传媒学院副校长王家福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四川传媒学院与成都影视城产业园区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根植传媒、园校合一、产教融合、实践育人”的川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两个国家级视听产学研基地——成都影视硅谷国家级超高清基地和中国(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将校区与园区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相通、优势互补。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罗思也表示:高校应当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根植于在地文化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将他们讲故事的能力最大化。高校要持续为行业输送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人才,并且使其赋能于全省影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拿四川影视文创城来说,就是依托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产教融合联盟等优势资源,为四川影视产业发展及人才孵化,提供了重要场景。

展望未来:书写四川精品新篇章

四川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绝非偶然。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如今凭借系统性的产业思维和在地性的文化表达,以影视为支点,见证了一个庞大体量文化生态圈的诞生。未来,随着政策的精准滴灌,科技的赋能增效和区域的协同创新,将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化合反应,书写四川精品的新篇章,打造全国影视的新范式。很快,《春天的故事》《西进西进》《没有硝烟的战线》《战士荣耀》《灼灼韶华风禾起》《再青春》《暗恋者的救赎》《谷雨》《猎豹突击队》等多部“四川造”影视剧也将与观众见面。

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翔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政策引领、打造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全链条扶持体系,用资金与政策的双驱动推动更多“四川造”精品创作;聚焦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重大现实、重大未来等“四重大”题材,深挖巴蜀文化富矿,构建差异化的内容矩阵,鼓励影视IP与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一部剧带火一座城”;探索前沿应用、强调科技赋能,依托“一核多极”产业布局,在郫都区成都影视城建设虚拟制片创作基地,积极抢占影视工业新高地;利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四川电视节、成渝影视发展大会等节展活动,积极推动成渝协同与区域联动;积极参与“香港国际影视展”等活动,与长三角、粤港澳签署人才互认、项目互投协议,吸引优质资源“西进”,提升“四川造”影视剧的国际影响力。通过3到5年的努力,推出一批获得国家级常设文艺奖项和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象级爆款”作品,擦亮“川派影视剧”的金字招牌,让全球观众通过镜头和画面听见四川、读懂中国。

来源:封面新闻

采写:封面新闻记者 雷蕴含

来源: 封面新闻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