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亲情文化】我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里‖陆仲晖

作者:陆仲晖 来源:行脚成都 发布时间:2024-04-07 11:34:38 浏览次数: 【字体:

我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里

陆仲晖

今天回忆起来,我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而且还有确切可查的时间,应该是从1962年9月22日,这一天的凌晨开始的。因为从这个凌晨开始,我的母亲就去了位于北门上的彭县城关医院住了几天院,凌晨的时候我的奶奶从她居住的地方,来到了位于笆笆街2号大院我和父母的家里,接替我母亲陪着我度过了这个下半夜。天亮后,奶奶就带着我回到了位于东街居委会后面院子她的屋里。从此,我就和奶奶断断续续一起生活有9年时间。笆笆街2号院子和居委会后面院子的距离,其实只有最多5分钟的路程。但是这9年中除了逢年过节一些时间外,我就很少回到笆笆街我父母的家里。偶尔回去一次,我都不在家里吃饭。弄得母亲几次问我,是不是不认父母这个家了。我到奶奶屋里去生活的时候,我还没有满4岁,说起来也许没有人相信,我对那个下半夜开始的事情,还有我和奶奶一起生活的许多事情,确实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而这些深刻的记忆中,就有奶奶教我做各种食物和做家务。

我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过奶奶教我推汤圆粉子,其实春节过后不久,奶奶就又开始张罗做清明馍馍,她请乡下的亲戚弄来甜蒿或者棉花草还有玉米壳。有时候又是我到东南村菜蔬营一带去摘棉花草,我摘回来的棉花草老嫩不分,每次都要由奶奶重新清理一次。然后我帮着奶奶泡米、洗棉花草、洗玉米壳和推磨子等。到了新鲜玉米出来的时节,奶奶又会买来带着玉米壳的嫩玉米,仔细地将玉米壳剥下来,把玉米粒一颗一颗地抹下来用清水淘一下,可以是完全的玉米粒,也可以加上一些新鲜的青豆或者淘过的酒米饭米,一起上磨子推成细细浓稠的水粉子,再放入适量的糖精,用玉米壳包成三角形,上铁锅猛火蒸熟。在进入每年的7、8月份,奶奶还要用磨子推藕馍馍,这个藕馍馍是非常时令又可口的一道小吃。当年,只要有新鲜藕上街,我奶奶就会用鲜藕加上酒米饭米,用磨子推出藕和米的粉浆,加上糖精然后将其贴在铁锅边上,蒸熟后这个藕馍馍吃起来清香软糯。可惜,现在街面上根本看不到这种小吃。不管是推汤圆粉子,还是做各种馍馍,在推磨子的时候,每一勺上磨子的食物都不能多,只能少量而且必须有一定间隙后才能上第二勺。否则磨子就推不起走,磨出来的粉子就很粗糙。我这个干活急性图快的人,对我性格的磨练,就是从这一次又一次推磨子开始的。

到每年出来红辣椒的时候,奶奶就开始准备做豆瓣辣椒,又叫胡豆瓣辣椒或辣椒酱。这个过程就比较长,奶奶先是蒸灰面坨坨,彭县人叫作“羊盖劲儿”,这三个字究竟如何写?我无从考究也无法想象。还有就是炒一下胡豆用水泡胀后剥去胡豆壳,裹一层生灰面,也可以用黄豆炒熟后用水发胀裹一层生灰面,灰面坨坨和裹上灰面的胡豆、黄豆发酵出霉并晒干备用。红辣椒是逢场天在街上从农民手上,一背篼或一箩筐买回来的。我的任务就是帮忙将辣椒把子折去,和奶奶一道在井坎上把辣椒淘洗干净。应该是在我11岁的时候,有一次奶奶和我把辣椒淘洗干净以后,奶奶有其他事情就出去了,我就很自信地拿出菜刀菜板开始切起了辣椒。这种做法是先把辣椒切成比较短的节子,然后再舀进磨子把辣椒推细出来,所以切辣椒就是一道准备工作。我用双手切辣椒大约切了一背篼的时候,我的双手就开始火辣辣跳起跳起的痛。我只好停止切辣椒,双手抱着在屋里从这头跑到那头。初期还可以把双手浸泡在冷水里稍好一些,过了一会儿,浸泡冷水根本就不管用,这种辣椒刺激的痛,还让人心头发慌。我在想自己是一个男生要坚强忍住,可是双手是越来越痛难以把持,我顾不了一个男生的脸面,更是不管他隔壁邻居特别是同龄人是不是听得见,就哇哇大哭了起来。我奶奶一回来,见到我这个状况,马上明白是出了什么问题。她就一边给我讲注意事项,一边用清油还有酱油给我涂抹在手上。然后又用肥皂给我洗手,这样反复几次后,我双手的疼痛感才有所减轻。

还有一年做辣椒的时候,我给奶奶说不做磨子推的辣椒酱,改成剁辣椒,就像酱园店里面卖的辣椒一样,奶奶同意了我的提议。于是我就很高兴地把菜板放在一个木盆里面,用菜刀剁起了辣椒。我的心里在想,这样不用切辣椒,双手也不会接触到辣椒,第一会儿双手就不会痛。我和奶奶轮流着把辣椒全部的剁完了,用今天的话来说,我此时非常的有“成就感”。就自告奋勇地提出来,由我去清洗菜刀菜板和木盆。我左手拿菜刀,右手去擦洗菜刀上的辣椒残留,不小心右手一滑,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被刀刃划破鲜血直流。伤口沾上了菜刀上和水中的辣椒,那个痛加上灼烧感,是一般人难以忍住的。于是我一声惨叫着实地把奶奶吓住了,奶奶赶快过来给我处理伤口。其实,伤口的疼痛我还是能忍住的,那个辣椒水在伤口上的灼烧感,才是令人无法忍受的。做辣椒中的两次经历,让我认识到就是做普通的食物,也是不容易要付出代价的。

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奶奶就开始泡盐蛋,鸡蛋、鸭蛋、鹅蛋都可以泡上。盐水是多年的老盐水,只不过在下雪的时候,奶奶和我都要去收集墙上和瓦上的积雪放在盐水罐子中,奶奶说盐雪水泡出来的盐蛋才好吃。奶奶还要收集斑竹叶,买香料和各种丝线,亲手做许多棱角香包。然后就是买粽叶子泡酒米,接着包粽子煮粽子煮盐蛋和准备雄黄酒。每次奶奶在包粽子的时候,我都会在旁边看,或者在盆子边上手拿叶子学着奶奶包粽子。我包了几个瓦片一样的粽子后,还要奶奶给我放在锅里一起煮上。往往是粽子还没有完全煮熟,我放在锅里面的瓦片粽子就全部脱线蒸垮,米粒散了一锅。我稍大一些,应该是12岁左右吧,奶奶就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包粽子。当我的第一锅粽子成功煮出来后,奶奶一边吃着我做的粽子,一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发现我包的粽子和奶奶包的还是有区别,奶奶包的粽子要矮胖一些,我包的粽子要瘦高一些。后来我发现,我的这种样式,其实就是大邑崇州一带椒盐粽子的样式,所以我就坚持了我的这种包法和样式。

在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奶奶还先后教过我如何做盐菜、泡菜、点豆花、做水豆豉、做萝卜干、发糟豆腐,还有做腊肉酱肉,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做“冲冲菜”和“激胡豆”。每年的冬月到第二年的春节前后,奶奶就会把棒棒青笋坨坨青笋的帮帮尖尖,用井水洗干净晾晒半天一天,然后将帮帮尖尖切成细颗粒。把铁锅烧烫,再把切好的帮帮尖尖,放在铁锅里快速翻炒一分多钟,迅速将其铲起来盛在碗里盆中并马上压紧,放上一张干净的白纸,用另外的碗和盆,趁热将炒好的帮帮尖尖盖上不透气。一个晚上以后,炒好的帮帮尖尖就有了很浓的芥末味道直冲鼻子,所以叫它“冲冲菜”。“冲冲菜”放上熟油辣椒、花椒面、酱油和醋及少许白糖味精,是一道非常好的下饭菜。有时候,奶奶还会带我去乡下,在田边路旁,将彭县人称之为野油菜的,带有花苞的苔茎摘下来,还有青菜青笋冒出来的花苞苔茎摘下来,用同样的方法做成“冲冲菜”,这些花苞苔茎做出来的“冲冲菜”,它的芥末味更浓一些。如果不想要“冲冲菜”的芥末味太冲,一个办法是炒熟后不要捂得太紧。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将菜品放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切成细颗粒放在碗里盆中捂紧,它的芥末味就没有那么冲。

“激胡豆”,根据我对这道菜的理解,我认为应该用这个“激”字。奶奶多次地做这道菜来就稀饭,还有成为逢年过节餐桌上的一道下酒菜。关于这道菜,我奶奶的做法是舀一碗泡菜水或部分泡菜水,依次放入切碎的生红辣椒,也可以是豆瓣辣椒,再放入大蒜末,切碎的藿香叶,适量白糖和味精,还要放入生清油,做成一碗调料水。胡豆根据碗的大小取量,在铁锅中炒熟后,趁热将胡豆铲入调料水中并将其盖严。一般一个多小时以后,胡豆在调料水中泡胀发软,各种调料味浸入胡豆中,确实是一道价廉物美的特色菜。生清油入菜的不多,但是在“激胡豆”中,生清油却是绝配。当然,生清油必须是纯正的菜籽油才行。在彭县和成都周边,还是见得到“激胡豆”这道菜,但是都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味道。这道菜是我一直都在做的一道菜,我也是经过多次的摸索,才把这道菜做成了有奶奶当年的那个味。而每一次做这道菜,我都觉得奶奶还在我的身边。

我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里,奶奶教会了我许多做食物的方法,还有洗衣服等做家务的方法。无形之中,也教会我如何把平淡的生活,怎样过得有盐有味的,还培养了我热爱劳动,能够吃苦的性格。在和奶奶的朝夕相处中,奶奶还给我讲了嫦娥吴刚、牛郎织女、贵贵阳、东湖西海南津北塔、祭魂庄、耍龙灯、打春牛等传说和民俗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好奇心,激发了我渴望学习的向往。大约在我读3年级的时候,我回到笆笆街2号院子父母的身边。和奶奶一起生活的那一段日子,是我经常回忆的一段经历,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最值得回味的一段岁月。

2024年2月18日

END

来源:行脚成都

文/图:陆仲晖

来源: 行脚成都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