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国庆特辑】行走将军故里‖杨正平

作者:杨正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0-02 14:53:32 浏览次数:578 【字体:

行走将军故里

杨正平

时令虽已进入秋季,太阳照在身上还是火辣辣的。

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走进苍溪县东溪镇。东溪是世界红心猕猴桃的发源地,也是开国少将吴忠的故乡。

开国少将吴忠

苍溪红心猕猴桃

东溪因水得名。水,沁透出生机与灵动,蕴含着温馨而亲切。东,即“东河”,发源于秦岭南麓的米仓山山脉,流经旺苍红城,进入苍溪境内,东河易名“宋江”。从此,一江清澈丰润的福水汇入嘉陵江,在重庆朝天门与滔滔长江汇合,直奔远方,流向大海。溪,由若干条娟娟溪水流进东河,这片神奇而秀美的山川,获得“东溪”的美名。

东溪早在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就设置“东石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建立东溪苏维埃区。因溪水交错,东河横贯,地势开阔,人口密集,商贸活跃,水陆码头繁荣,自古有“小山城”之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溪先后建立区公所、乡、公社、镇等政权机构,人口、面积和经济社会发展,居苍溪全县前列。

苍溪是革命老区,东溪是一片红色热土。1933年,苍溪全县28万人口,其中3万儿女参加红军,东溪片区仅有七千人口,就有近两千人报名参军。1933年参加红军、195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授予少将军衔的吴忠将军,就是从东溪大山沟走出的优秀红军代表。

1919年10月21日,吴忠出生于苍溪县小龙村一个叫石笋河的半山坡。吴忠本来家庭殷实,父亲是私塾教书先生,他5岁即进入私塾读书。后来家庭遭土匪抢劫,被洗劫一空。上告当地官府,不仅没有得到公正解救,还被处以罚款。不久父亲病逝,从此家境走向贫穷。父母养育四子,取名“碧玉珠宝”。大哥吴光碧,二哥吴光玉,吴忠为老三,老四吴光宝。吴忠与二哥吴光玉、四弟吴光宝同时参加红军。二哥在战斗中牺牲,四弟因与部队失散,后回家一生务农,现已去世。吴忠原名吴光珠,长征时改名“吴忠”。

东溪场镇沿江而建。1933年春,中国工农红军从南江经旺苍顺东河直下来到东溪。在场镇设立宣传点,动员青壮年男子报名参加红军。当时才13岁的吴忠,虽年龄小,但读过书,聪明伶俐,机灵勇敢,勤思好动。他懂得“红军是穷苦人民的队伍”“参加红军队伍,推翻旧世界,解放全人类”“跟着红军走,不缺吃和穿”的深刻道理。他与二哥、四弟暗地商量一起参加红军,不让母亲知道。一天大早,哥弟三人天不亮出发,脚穿一双破草鞋,步行十多里山路赶到东溪场镇,找到红军首长,强烈要求参加红军。红军首长看他和弟弟还小,身体也很单薄,只同意接收二哥。吴忠苦苦哀求首长“一定要参加红军,而且三兄弟一起去,如实在不行,二哥也不去了。”他再三表示“一定听首长的话,绝不掉队。”首长见他心情迫切,脑子机灵,嘴巴会说,就答应了他。弟弟吴光宝刚过12岁,年龄太小,不符合参军条件。吴光宝哭着不回家,二哥和三哥走哪里,他也跟到哪里。最终感动了红军首长,哥弟三人一起参加了红军队伍。吴忠从此离开家乡,走上南征北战的戎马人生。

吴忠被编入红三十军九十三师二六八团,在旺苍坝集中军事训练。1934年9月参加由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和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亲自指挥的黄猫垭战役。吴忠英勇顽强,冲锋在前,表现出超人的战斗能力,当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在黄猫垭战斗中,左腿负了重伤,治愈后任团政治处共青团委干事,1935年初转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吴忠参加万源保卫战、嘉陵江战役、广昭战役、剑门关战斗,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三过雪山草地。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任八十九师政治部共青团委书记。1936年夏进入延安红军大学政治队学习,1937年夏调入云阳镇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任排长、副连长,不久任绥东游击队大队长,深入日占区开展游击战。1940年至1947年,先后担任115师教导三旅八团副营长、营长和冀鲁豫军区第八分区团副团长、团长及中原野战军副旅长、旅长、师长,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斗争、阳谷战役、吕庄战斗、巨野战役,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率部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解放大西南等一系列战役和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吴忠任第18军52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指挥了解放西藏的昌都战役。1952年春,率部赴朝参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1师师长,参加了1952年冬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春季战役,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3年5月,吴忠回国,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机械化师师长,第四十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北京市委书记,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解放军最年轻的开国少将,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9年,中越边境发生战争,时年60岁的吴忠,勇猛和锐气不减当年,主动请缨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指挥第四十军全部和四十一军、五十四军两个坦克团协同作战,攻克高地,连连获胜。

1988年7月,吴忠被授予一级红星勋章。

吴忠是党的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毛泽东主席高度称赞“吴忠‘有忠’!”

从东溪小龙山走出,从“草鞋娃”成长为“大将军”,吴忠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他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转战南北,但始终不忘家乡,情寄家乡。东溪镇退休干部李思贵告诉笔者:吴忠将军自1933年参加红军离开苍溪后,曾回过四次老家。第一次是1953年暑期,吴忠从朝鲜战场回国利用休整空隙回到苍溪老家,在东溪石笋子河住了5天,看望乡亲,走访农家,察看农业生产情况。最后一次回来是1988年5月。那天中午在食堂就餐,饭后请来乡村组干部和几名吴家亲戚,举行简单座谈会。他嘱咐当地干部,要忠于党和人民,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多为老百姓办好事,把家乡建设好。要求吴家后人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公民。李思贵任东溪乡财政所所长,参与吴忠回乡的接待工作。他回忆说,吴忠个子高大、身材魁梧,外貌很有将军气质,说话客气,和蔼可亲。1988年吴忠时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州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他邀请家乡干部到广州考察学习。9月中旬,李思贵与时任乡党委书记暂少平、镇长沈文现应邀去广州吴忠家做客,吴忠亲自带他们参观广州市容市貌和乡镇企业,感受改革开放给广州城市和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时隔三十多年,李思贵对两次见到吴忠将军的情景记忆犹新。在他眼里,吴忠将军和夫人平易近人、热情好客、善于言谈,吴忠做人低调,艰苦朴素,轻车简从,清廉务实,对子女要求严格,具有很高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对家乡人民特别有感情。

谈话间看得出,家乡人民对吴忠将军充满着无比敬仰和尊重。

家乡人民没有辜负吴忠将军的期望,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奋勇争先,努力把将军故里建设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村。初秋时节,笔者有幸参加“红心传奇 甜猕东溪”文学采访活动,通过两天时间的所见所闻,大开眼界,收获满多。苍溪县不仅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中国雪梨之乡、中国红心猕猴桃之乡,境内还有白鹭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三溪口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亭子湖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景点。据东溪镇党委书记范永权介绍,东溪镇是世界红心猕猴桃发源地,是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镇。早在1986年,本镇英明村村民李兴德在山上发现一株野生猕猴桃,俗称“毛桃子”。经几十年精心栽培、种植和嫁接、改良,终于获得成功,猕猴桃种植全面推广,产量稳步提升,品质优良,脆甜可口,市场广阔,产品远销国内各地,为广大村民拓宽了一条致富增收之路。全镇种植猕猴桃面积达一万一千亩,亩产突破两千斤,每亩纯收入超一万元。

“红心传奇 甜猕东溪”文学采访团在东溪采风

丰硕的成果,丰收的家园,丰厚的收获。跨越东溪跨江大桥,直通“朝天门”河堤的古街,见证了一个古镇老街的沧桑与繁华;走过一片斑竹园湿地,茂密葱郁的竹林,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走过康寨村猕猴桃母本园和三花村猕猴桃家庭农场,挂满枝条的累累果实,见证了小果子大产业的规模与前景;走进双田高产有机猕猴桃示范园,果农脸上的喜悦,见证了肥沃田园的丰收与希望;走进吴忠将军旧居,三四间破烂土坯房,见证了一代先辈的艰苦与清廉;走进龙岗山红心广场,一幅巨型雕塑图案,见证了东溪深厚的红色文化和东溪人民的感恩情怀。

紫气东来,溪水长流;东河之溪,红心之源;将军故里,美丽东溪。

END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正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元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供稿: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