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自然生态】珙桐为何叫“鸽子树”‖胥晓

作者:胥 晓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19 15:45:57 浏览次数: 【字体:

珙桐为何叫“鸽子树”

在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珙桐成为贯穿闭幕式的主体视觉形象。珙桐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孑遗植物之一,有着极高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价值。

四川珙县的珙桐(曾朗 摄,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日前,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上,一棵3D大树扎根在舞台上,白鸽般的花朵在枝头绽放。这一贯穿闭幕式的主体视觉形象来源于珙桐,又称“鸽子树”;它的花,也被称为“鸽子花”。

珙桐是蓝果树科珙桐属落叶乔木,其花朵盛开时外形洁白、形似白鸽展开的翅膀,山风拂动时宛如满树白鸽振翅欲飞,故得名“鸽子树”。鸽子被赋予和平、希望和爱的意义,而形似白鸽的珙桐也被认为是和平的使者。汉语中,珙桐的发音与“共同”相近,因此常将珙桐与共同、和谐、团结等概念联系起来,视其为和平团结的象征。

生长于雅安龙苍沟的珙桐(雅安市荥经县林业局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与珙桐似乎有着不解之缘——珙桐最早的发现地和珙桐模式标本的产地,都在如今的四川宝兴县;从数量上来看,四川全省范围内共有上亿株珙桐,居全国第一。

你知道吗?颜值与实力并存的珙桐,还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孑遗植物之一,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仅在今天的四川、贵州、云南、湖南以及湖北等地区幸存。古老历史赋予了它极高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价值。珙桐之所以珍稀,不仅因为它经受了寒冷气候的考验,还在于它对生存环境的特殊需求。它们仅生长在气候温凉、湿润、多雨多雾的山地环境,喜酸性或中性土壤,不耐高温、干旱。

令人赏心悦目的“鸽子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花,而是由叶片特化而成的两片独特的、大小不一的苞片,其真正的花,是暗藏在苞片下面、呈暗紫色的头状花序。夏季花序初开时,这些苞片并不是白色的,而是如同叶片一样泛着新绿;随着盛花期到来,逐渐呈现为乳白色,而后在末花期转为棕黄色凋落。千万不要小瞧苞片的作用,它除了外形洁白优雅,其自然展开后的独特颜色和气味,还可以增加花序被传粉者发现的概率,有助于吸引昆虫前来传粉。同时,珙桐的苞片像极了花序的防护伞,能有效避免狂风暴雨和太阳辐射对花序的伤害,让昆虫有机会接触到更多花粉。

珙桐头状花序(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

珙桐与大熊猫一样,都是我国宝贵的物种资源。由于种子自然萌发困难、幼苗存活率低,再加上生存环境变化,使得珙桐的天然分布面积和数量急剧下降并濒于灭绝,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保护这一古老的孑遗植物,我国于1984年把珙桐列入首批8个重点保护的一级濒危物种,并把其多个分布区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珙桐的传粉特点,为其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珙桐树鸽子花(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作为宝贵的物种资源,珙桐在科学研究、园林应用和文化寓意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经过多年努力,一些地区的珙桐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一些园林单位也培育出大量珙桐树苗。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这一珍稀植物,保护多样的自然之美。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胥 晓(西华师范大学植物生态研究团队负责人、教授)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人民日报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