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教育】翰墨飘香满校园——记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的书法教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18 14:55:59 浏览次数:356 【字体:

翰墨飘香满校园

记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的书法教育

杨明强 杨 莹

近日的一个清晨,当我们一踏进平地镇中心学校校门,就被朗朗的读书声和翰墨飘香的书法作品深深吸引。在这里,操场看台上的校园文化训词“彝风存古韵,平地竞风流”也异常醒目,引人入胜。

平地中心校美丽的主教学楼

平地镇位于川滇交界,是四川省少数民族所占比例最大的镇,曾被省文化厅(现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之乡”。平地镇中心学校始建于1917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寄宿制农村民族小学。现有学生797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达637人,占82.7%。该镇曾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汉朝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曾在此凿山修路,开疆扩土;三国时,一代名相诸葛亮曾从此挥师渡江,七擒孟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也坐落的这个小镇上。依托当地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该校确立了“彝风存古韵,平地竞风流”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将“俚濮民俗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展课题研究、组织特色活动、创编大课间操、完善校本课程、深入课堂改革、细化德育管理,走出了一条颇具民族特色的办学之路。

为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该校开展了“唱起家乡的歌、跳起家乡的舞、奏起家乡的乐、绣出家乡的美”特色文化传承活动,还开展了“遒笔挥洒书汉字,经典诵读强素质”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立足学校实际,对传统的书法教育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尝试,虽然条件简陋,但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

学生书法习作

整合资源 书法教育制度化常态化

首先,该校整合校内已有资源,把教室变为活动室,配备了16间学生书法活动教室,1间硬笔书法活动室,1间毛笔书法活动室,保证了学生的活动场地,学生课余参与书法活动达到了100%。

校长倪林兴表示,学校坚持每日常规活动抓落实。全校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住校,有部分还是留守儿童。把学校办成孩子们成长的乐园,还孩子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金色童年,是该校的办学初心。为此,学校每天开展各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习活动。其中,书法活动是每个孩子都必须参与的。

全神贯注

每周一,开展国旗下班级展示活动,活跃班队文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国旗下展示中,书法社团的孩子们当场展示书法练习成果。学校还积极组织孩子参加各级艺术人才比赛中的书法比赛,展示个人才艺。每年的各级艺术人才大赛,学校都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备战。

总之,书法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确保了该校书法教育的创新发展。

课堂书法教学

持之以恒 打造书法传承学习阵地

一是坚持天天练字,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创立教师、班级书法交流群,发放标准书法练习本,每周末回家在班级群中分享自己的硬、软笔书法作品。教师则严格每日练习硬笔、粉笔、软笔楷书打卡,学校将教师书法能力提升纳入绩效考核,根据教师打卡练习天数和书法比赛成绩确定得分。

一丝不苟

二是注重书法培训,提高专业素质。邀请书法专家多次到学校开展书法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书写指导能力,让教师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在培训中,教职工们虚心请教,认真聆听,积极训练,有效纠正了平时书写中的错误,切实提高了教师规范书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还坚持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硬笔、毛笔以及粉笔字的书写比赛,以赛促教。此外,在每年全省开展书法水平测试前,该校还统一组织师生开展集训,为参加书法水平测试做好充分准备。

师生互动 书法交流

三是学校将书法课列入课程表,坚持每天开展写字活动,每班设有读书写字活动室,配备书法基本功较强的教师日常辅导,开展常规教育。学校组建了“翰墨书香”书法社团,利用书法社团的辐射作用,带动全体师生参与汉字书写。在汉字规范书写与书法艺术熏陶下,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四是提供平台,积极展示成果。学校坚持每学期开展“汉字听写大赛”“优秀书法展评”等活动,优秀学生作品还装裱好挂在了每层教学楼走廊过道展示与交流。学校为师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培养学生感受美、表达美、鉴赏美、创造美搭建了平台,营造出了良好的艺术交流氛围,增添了学校的人文气息。这既给予广大师生艺术熏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艺术、勇于创新的热情和勇气。

书法兴趣小组

春华秋实 民族学校好榜样

近年来,平地镇中心学校努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坚持以艺术教育和非遗传承为突破口,高度重视书法教学,弘扬书法艺术,把书法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取得多项成绩,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多次表彰和社会各界好评。

该校以书法特色学校创建为载体,在活动过程中育人,和学校其他传统文化项目相融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的行为习惯明显比以前更好了,孩子们也变得更加阳光、自信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进一步增强了。

书法教育云平台进校园

仁和区教育体育局局长何松林评价说:该校通过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传承,通过全校师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坚持,真正达到了弘扬文化、德艺双修的效果。早在2003年,平地镇中心学校的书法社团就被评为“攀枝花市优秀学生社团”和“攀枝花市终生学习品牌项目”,是我们全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领头雁和好榜样。

据悉,从2010年至今,该校已有240余人次在省、市、区级艺术人才书法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近年来,学校还每年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四川省书法水平测试”,连年都有200多人参加考试,并取得好成绩。其中,教师均取得4级以上相应等级证书,促进了书法指导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学生90%以上获得报考的相应等级证书,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学生练好书法不断晋级的积极性。

充满朝气的校园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四川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鉴于地处川滇接壤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聚集学校,还能长期坚持书法教育,且事迹典型,成绩突出,2023年5月,全省在21个市州各遴选1所学校作为全省推广“书法教学云平台”建设的试点校,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以考核高分,荣获了“四川省书法教学云平台省级试点学校”称号,并因此成为全省民族学校书法教育的领头雁和好榜样。

2023年8月17日于成都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明强(网名晓风皓月,四川营山人,作家、摄影家、资深媒体人)

杨 莹(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副校长,中小学一级教师)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