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4-09-27 11:48:43

江西瑞金:从共和国执政预演到全面小康

作者:胡晓军 杨荣强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8日 06版) 发布时间:2021-01-28 10:19:21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杨荣强《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8日 06版)

瑞金叶坪乡黄沙村华屋新居与旧房。杨友明摄/光明图片

游客在谢家祠堂里查阅智能导览屏。杨友明摄/光明图片

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群。郭晶摄/光明图片

以江西省会南昌为起点,沿福银高速公路向东南而行,驱车约四个小时,有“共和国摇篮”之称的红色故都瑞金便出现在眼前。

92年前,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出发,逐步开辟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90年前,在瑞金叶坪谢家祠堂,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来自全国的610名代表一致推选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从此,瑞金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首都,一代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始了共和国建设的伟大预演。

今天,瑞金已经蝶变为一座中等规模的现代化城市。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指出,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牢记这样的嘱托,红色瑞金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绘就全面小康新图景。

“红井”活水润初心

1931年11月7日,位于瑞金城东6公里的叶坪村彩旗招展,人山人海。当晚,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一时间,“万人提灯,点亮瑞金”,数万群众聚会演戏、燃放焰火、发表演说,欢庆全国性红色政权的建立。

跟随着讲解员杨丽珊的脚步,我们步入叶坪旧址群,参观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一苏大”旧址。“一祠一家国,一村一首都”。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树木苍翠,河流依傍,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之一。

“一部共和史,开篇叙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何选择定都瑞金?专家分析,主要有四个原因。”杨丽珊介绍说,“一是地处中心,可居中指挥;二是物产丰富,能保障给养;三是民心向党,有群众基础;四是大局稳定,无反动军队。”

从叶坪出发穿过瑞金城区,便到了沙洲坝,这里有红井景区和“二苏大”景区。

群众路线广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著作雕塑;毛泽东与战士、群众一起劳动挖井的雕塑群落……眼前的一切,一一再现着当年的故事——1933年4月,毛泽东来到这里后发现附近地区没有水井,老表们饮用的都是池塘里的水。于是,他带着红军官兵为老表们挖了一口水井,并耐心传授了挖井的方法。这口井,被老表们亲切地称为“红井”。

这个故事被写成文章《吃水不忘挖井人》并选入小学课本。红井成了“共和国摇篮”最著名的景观之一,每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喝上一口红井水。“我们已经为红井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水井”。景区负责人梁霞告诉记者。

红井景区南出入口紧挨着步行街,红五星拱门上,“中华苏维埃提灯大会”几个字鲜艳夺目,这是瑞金最新开发的实景演艺项目“提灯大会”起点。苏区故事墙面彩绘、红色主题灯雕等,装点着一千余米长的街道,向“二苏大”礼堂延展而去。

1934年1月22日下午2点,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沙洲坝礼堂举行开幕式。当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鼎盛时期,先后统辖了13块比较大的革命根据地。讲解员梁莉介绍说,正是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表明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正式形成。

一条红井步行街,连接着红井景区和“二苏大”景区,也连接着历史和现实。瑞金市委书记许锐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想大家记得住,首先得‘挖井’。对共产党人来说,‘挖井’,就是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早已是瑞金历届党委、政府的共识。”

迈步奋进新征程

位于瑞金城西约20公里处的云石山,作为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长征的出发地,被人们称为“长征第一山”。

云石山乡党委书记刘应金带着记者走进了“长征体验园”。他介绍,这个项目刚刚建成,就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体验,“都是来这里想一想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受一下怎样走好自己这代人的‘长征路’”。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今天的瑞金不断做大做旺旅游产业。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长周景春介绍,近十年来瑞金红色景区面积翻了几番,达到4500余亩,“共和国摇篮旅游区”跻身国家5A级景区,瑞金获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红色旅游带来的,是爱国教育,也是脱贫契机。华屋是叶坪乡黄沙村的一个自然村。80多年前,村里17位青年一起参加了红军,全部牺牲在长征路上,只剩下他们离开家时在后山栽种的17棵松树。这“十七棵松”扎根大地、繁茂生长,已经成为理想信念之树,照亮了华屋人的小康之路。黄沙村党支部书记黄日生说:“这些年,我们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建设集红色教育、问寻乡愁、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农家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发展乡村民宿,吸引了许多游客,也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全村有16户贫困户因此脱贫致富。”

如今的华屋村,一边是66栋鳞次栉比、白墙黛瓦的客家小楼,一边是7栋低矮破旧、留作纪念的土坯老房,新旧对比跨越时空。“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铭谢党的政策好,百姓心安喜洋洋。”2018年7月29日,瑞金宣布脱贫摘帽当天,华屋村民华辉平在新家门口贴上了这副对联。瑞金人民不会忘记,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红都瑞金迎来了振兴发展的春天。

2020年,瑞金市经济总量突破18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五年翻了一番,入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实际利用外资9400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34.97亿元,分别增长7.18%、16.3%。

昔日的伟大预演早已变为现实。如今,瑞金“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红都儿女正赓续红色基因,发扬先辈精神,不断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