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胡风在重庆创办的两份抗日杂志‖胡平原
胡风在重庆
创办的两份抗日杂志
胡平原
胡风(1902—1985),湖北蕲春人,原名张光人,笔名谷非、高荒、张果等。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
胡风
1920年起,胡风就读于武昌和南京的中学,1929年到日本东京,进入庆应大学英文科。1933年,胡风因在留日学生中组织抗日文化团体被日方驱逐出境。1934年,与青年作家梅志结婚。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胡风力主文化抗日,主编了著名的抗战宣传读物《七月》和《希望》杂志,在中国抗战文化宣传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
《七月》杂志
1935年,胡风与人合编《海燕》文学杂志,其作品《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引发“两个口号”的论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年9月11日胡风在上海创刊《七月》杂志,至9月25日出版第3期后停刊。
1937年10月16日,胡风又在湖北武汉创刊《七月》半月刊。因抗日烽火燃烧到武汉,1938年7月16日休刊。
1939年7月,胡风随大批文化人士转至抗战的大后方重庆继续出版《七月》杂志。 《七月》杂志复刊后,最先为周刊,后改为半月刊,每月逢1日和16日出版。之后将第1期至第6期合称为第一集,第7期至第12期为第二集,第三集同样共6期。从第四集起,改为双月刊,第四、五、六集各包含着四期,即总第19期至第30期。第七集于1941年9月仅出第1、2期合刊。
在重庆复刊后的《七月》杂志第四集第1期(总第19期)上,“七月社”发表了《愿再和读者一同成长》一文。文章回顾办刊经过时说:“《七月》,1937年9月11日在敌人炮火下在上海发刊,但继刊了三期以后,就不得不转移到汉口,由周刊改为半月刊,在10月16日又与读者相见。”“当保卫武汉的战争紧张了的时候,办刊人力不从心,不得不终止,迁延至今重新在读者面前出现。”
《七月》封面
报道抗战。《七月》杂志突出抗战特色,大量报道抗日前线、解放区、八路军、游击队的消息。例如,第1期刊登端木蕻良写的《记孙殿英》,路方的《走向战斗着的黄土层上》刊登在第2期,东平的《叶挺印象记》刊登在第3期,柳林的《一支游击队的发生》和李林的《鸟视晋西北》刊登在第10期。
这些文艺通讯报道,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记叙了抗日将士的英雄事迹,特别是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深入敌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情形。例如奚如在《从山西寄到武汉》中,记叙了他和丁玲以及抗大的学生、平津流亡师生一起,组织了一支直属八路军总政治部的战地服务团,徒步从延安出发,渡过黄河到了山西开展宣传工作的情况。刊登在第5期的西圣的文章《关于八路军的种种》,报道了八路军一二九师打了胜仗和老百姓夸奖八路军,拥护八路军的热烈情景。沙汀的《游击战》一文,以亲眼目睹的冀中游击区的紧张而艰苦的斗争事实,驳斥了国民党反动派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讴歌了八路军的忠贞和英勇。
《七月》杂志还刊登了许多陕北通讯,直接报道延安的消息。例如第5期《我们怎样生活的》报道了延安印刷厂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情形。第12期聂绀弩的《延安的虱子》,写了徐特立、何思敏、成仿吾等人的艰苦生活和乐观情怀。第21期周而复的小说《开荒篇》,描写延河边上开荒生产的一个生动侧面。
无论是休刊前,还是在重庆复刊后的《七月》杂志,始终保持着它一贯的抗战特色,即一面公开发表陕甘宁边区作家的来稿,一面刊登国统区进步作家的力作。刊登在第四集第1期(总第19期)的曹白作《在敌后穿行》和丁玲的《警卫团生活小景》,赞扬了八路军和游击队;绿川英子(著名反战义士,原日本名为古川照子)的诗作《失去了的两个苹果》,号召日军士兵参加反战同盟;另有3篇特写,记录了日军轰炸重庆的滔天罪行。
三次文艺座谈会。《七月》杂志还刊登了三次文艺问题座谈会的纪录。《七月》杂志第7期刊载了第一次文艺问题座谈会纪录,讨论的主题是《抗战以来的文艺活动动态和展望》,有艾青、东平、聂绀弩、田间、胡风、冯乃超、萧红等作家参加。会议具体讨论了四项内容:抗战之后的文艺动态印象记、关于新形式的产生问题、作家与生活问题、今后文艺工作方向的估计。在这次座谈会上,作者们都发言踊跃,纷纷表示要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艾青激动地说:“我要用诗歌吹响抗战的号角,激励人民抗战到底!”胡风说:“我们要办好这本杂志,为抗战贡献力量!”萧红说:“抗战是中国每一个人的头等大事,我要写好抗战文艺作品,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二次座谈会的纪录在《七月》杂志第三集的第1期(总第13期)刊载。会议讨论了包括宣传、文学、文艺形式该怎样利用,怎样写好抗战纪实文学,怎样以文艺作品形式办好刊物和如何扩大刊物发行量等问题。胡风、聂绀弩、欧阳凡海、鹿地亘、艾青、奚如、池田幸子等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大家紧紧围绕怎样做好抗日宣传工作进行热烈讨论。
胡风、端木蕻良、冯乃超、楼适夷、奚如、辛人、萧红、宋之的、艾青等人参加了第三次文艺问题座谈会。由于要探讨关于《七月》杂志的问题,胡风说:“希望大家多说些‘坏话’,因为,好的地方被说坏了,事实上不会变坏,但如果坏的地方被指了出来,那是有希望变好的。”楼适夷说:“《七月》能在最艰苦的处境里凛然屹立,这正是《七月》最大的功绩。”端木蕻良说:“我要深入抗战前线,报道抗战成果,宣传抗战英雄。”
《七月》杂志目录
这次会议上,作家们讨论了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怎样办好抗战文艺刊物、如何写好抗战文艺作品、怎样把抗战文艺宣传活动紧密结合《七月》刊物,让抗战文艺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等问题,表示要为抗战写出好的文艺作品。
延续文艺命脉。《七月》杂志的作者很多,譬如艾青、丁玲、萧军、周文、刘白羽、萧红、吴组缃、端木蕻良、聂绀弩、欧阳山、宋之的、草明等著名作家,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寄来诗歌、通讯、杂文、短剧,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反映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热烈情绪和英勇斗争事迹。还有李华、赖少其、李可染、魏孟克、力群的文学艺术木刻和版画。
胡风既是《七月》杂志主编,又是主要撰稿人,他在《七月》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诗文。在第四集第1期的《编完小记》中,胡风讲到《七月》杂志停刊了11个月之后为什么还要复刊。他说:“好心的友人给了一个忠告:《七月》在挣扎的时候,文艺活动还很消沉。现在不同了,阵势堂堂的刊物继续出现,没有再为一个小刊物费尽力气的必要,这好心曾经使我们在困难中动摇。然而,每当一看到敌人的文艺杂志或综合杂志的文艺栏被鼓励侵略战争的‘作品’所泛滥了的现象的时候,总不免有一种不平之感。”
欧阳凡海在《抗战后的中国文艺运动及其现状》(第三集第4期)一文中说:“抗战爆发后,由于军事上失利,一部分作家,尤其是文艺青年,没有工作所做,哀叹‘报国无门’,就抛弃了文艺工作。而‘坚决地、意识地从事这条命脉之延续的是《七月》’,它的存在,表明了一些作家在最危急、最混乱的时候,他们始终是确实认明了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没有动摇文艺的立足点,并且不因社会对文艺的一时的无视而降低……战斗的现实主义。”
再遭停刊。《七月》杂志的抗日宣传作品倍受山城人民喜爱,也为国民党所忌恨。1941年5月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致函国民党中宣部文:“《七月》企图通过文艺形式达到其谬意宣传之目的,本会审查该刊时一向极严格,总期设法予以打击,使其自动停刊。”1941年10月,《七月》杂志被迫停刊。《七月》杂志虽然在重庆又停刊了,但《七月》的作者和他们的抗战作品,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在中国抗战文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在主编《七月》杂志的同时,胡风编辑出版《七月诗丛》和《七月文丛》,还热心扶植文学新人,对现代文学史上“七月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希望》杂志
现代文学期刊《希望》杂志由也胡风主编。1945年1月创刊,共出两集计8期。第1集的4期在重庆编印,之后在上海重印;第2集的4期,从1946年5月至10月在上海编印。《希望》基本上继续《七月》的迅速地为抗日战争服务、努力参加现实斗争的编辑方针和创作倾向,坚持现实主义的传统。创刊号的《编后记》中写道:“抱有希望的心的人总不会失掉希望的”。但由于时处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区局势更加混乱,政治气氛日渐压抑,作者们对现实的认识也比较清醒和深刻,反映到刊物上,揭露和讽刺较多代替了前一时期的乐观和热望,创作基调趋向沉实。
《希望》封面
刊物发表作品的形式,也随之出现一些变化。诗歌这时占有重要位置,而短篇小说已较明显地取代报告文学的地位。另一重要特点是发表了较多的杂文和理论文章,论述内容包括文艺的及其他社会思想方面的问题。诗歌方面,除鲁藜冀、邹荻帆等经常发表作品外,先后出现了一些有成就的新作者,如绿原、化铁、胡徵、朱健、牧青、朱谷怀、郑思等;成绩较突出的是绿原,他发表了很多作品,包括《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终点,又是一个起点》等长诗。小说方面的突出代表是路翎,他从《七月》25期(1940年5月出版)起,以“新作家”身份登上文坛后,著作日丰,已发表了多种形式作品,仅发表在《希望》上的小说,即达17篇之多,其中有《罗大斗的一生》《王兴发夫妇》等。在《希望》杂志上发表的较优秀的小说,还有孔厥的《凤仙花》﹑晋驼的《结合》等。年轻的贾植芳也是活跃的作者之一。
胡风与梅志
《希望》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胡风的《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和舒芜的《论主观》两篇论文。前者是胡风先后一系列关于现实主义的论文中带有纲领性的一篇,强调了作家的主观力量在创作中的作用;后者则从哲学的角度宣传主观战斗精神等。这两篇文章的发表,使进步文艺界内部在此前已开始进行的论争更趋激烈与频繁。围绕着文艺现实主义这一中心,就主观和客观﹑思想和创作﹑文艺和政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辩论,许多文章对“主观战斗精神”等提法表示了异议和批评。这场论争从重庆扩展到香港等地,时间持续很久,直到1949年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召开才告一段落。
抗战时期,胡风全心文化抗战,主办的抗战《七月》和《希望》杂志,为中国抗战大业鼓与呼贡献了力量。由于胡风在抗战文艺宣传上有所建树,因此,从新中国成立起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其间又创作抒情长诗《时间开始了》,特写集《和新人物在一起》,杂文短记《从源头到洪流》等。1953年至1954年,胡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为中国的文学发展和党的文化事业做出来自己的贡献。
(参考资料:《重庆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胡平原(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重庆市中共党史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纪实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巴南区委党史研究室《口述巴南党史》编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