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日机轰炸三台县与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兴起(上)

作者:郭 静(三台县委党史研究室) 段 雯(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12 16:42:07 浏览次数:810 【字体:

日机轰炸三台县

与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兴起(上)

郭 静 段 雯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失利后,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确定以四川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1938年12月,蒋介石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要机关抵达重庆,标志着国民政府西迁工作结束,重庆成为名副其实的战时首都,其政治地位空前提高。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的工业、金融、商业、交通、文化教育和外交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盟国中国战区建立,重庆又成为盟国在远东的指挥中心,战略地位的提高,使重庆开始成为日军轰炸的主要目标。

1940年10月,各界人士聚集临江门夫子池广场,参加庆祝陪都建立大会(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面对这个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军事指挥中枢、外交中枢和“抗战时期工业的生命线”,日军企图用轰炸动摇中国政府的抗战决心,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决定以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消灭敌最高统帅和最高政治机关”并“直接空袭市民”,企图造成中国军民“上下震撼,极度恐怖”而崩溃求和,迫使重庆国民政府屈膝投降。为达到这一目的,日军精心炮制了《陆海军关于101号作战协定》,调集陆海军的航空部队主力,集中攻击重庆。从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根据“101作战令”“102作战令”等作战方案,对成、渝一线的重要集镇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不断对大后方进行侵扰。

1940年,被日军空袭成一片废墟的重庆一隅(图片来自网络)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涪江流域中部,绵阳市东南部,地域面积2660平方公里,时总人口96万余人。县内有澎润土、卤盐、石灰石等自然资源,主要农产有水稻、红苕、小麦、玉米、棉花,工、商业有井盐、纺纱、织布、丝、猪鬃等。这里物产丰富、商贸繁荣,交通便利,是当时川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北大学、国立十八中等一些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相继迁入三台县城。为解决战争物资的需要和因人口骤然增长而带来的民众生计等现实问题,依据国民政府一系列措施,三台县致力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涪江流域两岸的带状平原区和三台的南区被国民政府确定为粮棉战略重点后,一些专家、留学生和业务技术骨干充实到三台工作,并按生产发展需要建立起一系列农事指导机构、试验示范农场和促进农业生产的群众团体,因此,在转入全面抗战后的几年间,三台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成为支援前方抗战、解决人民基本温饱的重要粮棉后方基地之一。

国立东北大学校门(图片来自网络)

三台南距重庆330公里,西距成都153公里,军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军阀混战时期的1917年至1926年的十年间,各路军队曾先后12次争防、驻防三台,直到1926年川西北屯殖军总司令部进驻县城,战事才稍事平息。1931年7月,第29军田颂尧部为扩充军力,选址距县城东2里的东河坝,开始修建东外飞行场。该飞行场可容小型飞机二架。建有油弹库二小间,炸弹库约四十余间(可容一百磅内的各种炸弹、油约六十余箱)。1935年,国民党军政当局已侦觉到日军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企图。为适应军事需要,12月,四川省防空司令部决定新征地43亩,准备扩建东外飞行场。后派员调查,发现该飞行场地质为沙土,又无固定跑道、办公室、测侯所、电台、油料及其他供给设施,同时因碍于涪江不能扩建,遂即着手选择新址另建。(注1)

1936年冬,省防空司令部选址三台县刘营石鼓坝,征用土地542亩,开始修建飞机场。总指挥部设在三台县城内,下设大队、中队、小队。除设计和技术员由国民党军事当局指定人员负责外,施工人员由当地民工完成。民工由三台、射洪、蓬溪等附近几个县分期分批抽调,每期约万余人。1937年3月,基本完成了机场修建。1938年12月,又陆续开始修建机库、推机道。该机场长1200米,宽320米,总面积37.4万平方米。机场竣工后,国民党空军司令部把它作为53站飞机加油基地,在刘营的观音寺,设置无线电台。把叶家祠、文家庙建成汽油库,机场里用数辆十轮卡车为降落飞机加送汽油(注2)。刘营飞机场及加油站实际成为川北地区重要的军事设施。

刘营飞机场防空洞(图片来源:三台县地情网)

自1938年开始,日机经常深入中国西部进行空袭和侦察,三台因其人口稠密,商贸繁荣,又有军事设施,逐步成为日军实施“101作战令”计划、企图摧毁中国抗战后方基地的一个打击目标。1939年,日机轰炸逐步升级,四川省防空司令部多次侦察到日机可能空袭三台。9月,川防空司令邓锡侯、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瓒绪分别给三台县长发来密电报:

“专员县长,此刻敌机有袭该地企图,应立刻准备强迫人民疏散,如违严惩。川防空司令邓锡侯”

“三台县长,根密敌广播称,资中宜宾泸州三台绵阳遂宁六县有军事设备,恐必来轰炸,仰该县长迅即督促加紧疏散为要,仍速电复。王瓒绪文。省密机印”(注3)

以上资料显示,轰炸的阴云即将笼罩三台上空。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1.三台县档案馆民国档案10-4-197卷

2.《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文选》,第21页,三台县政协编,1995年。

3.三台县档案馆民国档案10-6-461卷。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郭 静(三台县委党史研究室)

段 雯(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科)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