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间考

作者:史进平 来源:党史博采 发布时间:2025-03-23 15:09:42 浏览次数:41 【字体:

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间考

史进平

图片

在整理西柏坡有关历史资料时,发现诸多书籍、文章、当事人回忆,对毛泽东率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的具体时间是1949年3月23日的上午还是下午有着不同的说法,笔者略作梳理,作以辨析。

毛泽东离开西柏坡的时间认为是23日上午的说法较为广泛。在《毛泽东年谱》(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469页):“3月23日上午,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乘汽车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此种说法是3月23日上午。但在2013年12月新修订的《毛泽东年谱》修订本(下)中进行了模糊处理,改为“3月23日和周恩来乘汽车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那到底是上午还是下午呢?

在《杨尚昆日记》(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中记载:“3月23日,经考虑之后,我仍然决定先走,并带伍云甫同行。等摒挡清楚,已经12时了。”“书记处一行已分批出发,毛周(毛泽东、周恩来)尚未起床。”而杨尚昆自己则“12时1刻登车东行,经灵寿折向正定(不走唐县,因怕同一路上发生故障),再由正定北上,于夜12时后到达保定城”。

在文中,虽记述的是杨尚昆自己的行程,但可以看出三条信息:①23日中午12时1刻时,毛泽东、周恩来还没有出发;②中央书记处是分批出发的,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可能已走;③进北京人员分两路走。

图片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在《杨尚昆日记》的编辑说明里,注明“为了保持日记原貌,在编辑过程中只对个别错字、漏字、衍字以及明显有误的标点作了订正”。从此编写原则来看,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负责中央机关向北京转移具体事宜的杨尚昆所记日记应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笔者为此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和回忆文章,尤其是时任中央机要科人员梁守谦在《跟随主席从西柏坡到北平》(《西柏坡记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0版,第281页)一文中,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其中写道: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决定离开西柏坡进驻北平。这一天,天气晴朗,风力不大,温度正常,是出行的好日子。上午,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住处特别安静。毛主席在睡觉,另外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几位首长和家属,以及随行人员和机要科的同志们上午就出发了。由此可见,一是上午毛泽东还在休息,二是中央其他一些首长上午已出发。

梁守谦文中接着写道:“叶子龙同志要负责毛主席安全到达北平。午饭后,我往外搬行李的时候,看见院子内停着三辆汽车。前面一辆是吉普车,第二辆是中卡汽车,停在毛主席的门口。后面一辆汽车也是吉普车,停在周副主席的门口。这时,第一辆车的司机李育生同志走过来对我讲:‘把叶子龙同志的行李放在前面车上,走时我们在前面带路。’”当时,他看到李银桥同志和周副主席的警卫员张长鸣同志也在搬东西上车。行李很快装完了,毛泽东走出门,上了车,坐在前排副驾驶的座位上。开车的是周西林同志。其中给的信息一是毛泽东、周恩来走的时候是午饭后;二是毛泽东坐的是中卡汽车;三是第一辆车是叶子龙、李育生的带路车。

进而梁守谦写道:汽车启动了,毛主席就要离开住了10个月的西柏坡了。时间是1949年3月23日下午2点30分左右。当时我想一定要把这个时刻记住,将来有人问:“毛主席是什么时间离开西柏坡的?”我能很快地回答他。这一天同毛主席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是同一天,但钟点不同。过黄河是上午11点,而离开西柏坡是下午2点30分左右。当时我就想到要记住毛主席离开的日期钟点,以后对研究毛主席在西柏坡有重要历史价值。在此,梁守谦明确写出了出发的时间,是3月23日下午2点30分。

文中还记述到,他们的汽车开到大门口,看到门口西边停着一辆大卡车,车上站着警卫战士,这是护送毛主席、周副主席的警卫部队。出了大门口,车队向东开去,经东柏坡、贾峪(编者注,实为夹峪)、郭苏往北进入山沟。山沟土路,车速不能太快,但也不能很慢,我们的车是在车队前面带路,与后面毛主席的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随时都能看到后面的车,但又不能让前面车扬起的尘土影响到后面坐在车上的毛主席。所以叶子龙同志随时提醒司机有时开快一点,有时开慢一点。

图片

毛泽东在西柏坡

梁守谦作为当时跟随主席进北京的一名工作人员,如果按他记述的内容,3月23日下午2点30分离开西柏坡这一时间点是特意用心记下来,更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其中透露的信息与《杨尚昆日记》中相呼应。一是,上午,毛泽东周恩来处特别安静,应是还在休息;二是中央书记处的其他书记已起床,分批离开了;三是午饭后毛泽东、周恩来才离开西柏坡。

在梁守谦的文章中,还有一条重要的信息是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共四辆车:第一辆,吉普车,由叶子龙带队,司机为李育生,人员包括梁守谦;第二辆,中卡汽车,毛泽东乘坐,警卫员李银桥陪同,司机为周西林;第三辆,吉普车,周恩来乘坐,警卫员张长鸣陪同;第四辆,为一辆大卡车,负责警卫护送。

笔者曾电话联系当事人梁守谦,由于老人年龄大电话沟通听不清,于是在2018年5月为此事专程到北京登门拜访,遗憾得知住院半年,刚去世了。可我认为梁守谦的说法更正了很多版本对毛泽东离开西柏坡进北京时不准确的时间和场景描述。

笔者又查阅《叶子龙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46-147页)在“进北平”一节中记述道,“3月23日上午,吃过早饭后,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准备起程向北平进发了”。笔者认为此书成于2000年,叶老已84岁,执笔者可能受某些书籍对此事记述的影响,所以写成“3月23日上午”(若没有日记,具体日子应该记不住),但在后面的记述中有一个细节,应该是叶老回忆“按照计划,第一站是保定,但由于道路难行,车队走得很慢,到唐县已近黄昏,毛泽东只好临时在一个叫淑闾村的小村住下了”。其中透露的细节有两个信息:一是“按照计划,第一站到保定”,这个“计划”应是事先搬家委员会做的搬家计划,从西柏坡出发第一天直达保定;第二由于出发较晚,所以晚上“只好临时在一个叫淑闾村的小村住下了”,说明原计划是没有准备在淑闾村住的。但由此可推断出:若按原计划上午乘车出发,晚上可以到保定;可由于是下午出发,路又较难走,走到淑闾村天已黑下来,所以临时选择住在了唐县淑闾村。同时还有一个推断,上午出发的其他中央书记处人员已按计划先期到达了保定。(所掌握的档案资料和回忆没有显示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首长在淑闾村住的记载)

可是在读到王聚英先生著作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78页)的记述时,又让人产生了迷惑,其中写道:这个车队共有11辆小汽车和10辆大卡车。第一辆是吉普车,是带路的前导车。第二辆是一辆中吉普,司机周西林,毛泽东主席乘坐在这辆车上。同车的卫士有警卫排长阎长林,卫士李银桥、王振海、金武森。由于沿途是马车走的土路,前面警卫车一路扬起的灰尘全落在后面的车上了。因此,毛泽东戴上眼镜口罩,穿着雨衣,全副武装以抵挡灰尘。第三辆中吉普也是一辆警卫车,坐着几名警卫员,紧跟在毛主席的车后。第四辆是一辆小卧车,坐着刘少奇一家。第五辆是江青和李讷坐的中吉普。第六辆是周恩来和邓颖超乘坐的,也是一辆中吉普。往后第七辆、第八辆是朱德一家、任弼时一家乘坐的中吉普。再往后是陆定一一家和胡乔木一家乘坐的第九辆、第十辆小吉普车。最后一辆是叶子龙一家乘坐的小吉普车断后压阵。

图片

毛泽东乘车离开西柏坡途中

王聚英书中此段史料据其文后注,引自舒云著的长篇纪实文学《从西柏坡到中南海》(长征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1页),作为纪实文学书籍,因而所述无注明来源。此信息现已被广泛引用,但笔者查寻,档案始终未见。那么这样就有了分歧,一是离开西柏坡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二是中央书记处首长们是一起走还是分开走的呢?

笔者又查阅了时任警卫员武象廷的回忆《护卫毛泽东进京琐记》(《西柏坡记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0版,第290-291页),其中写道:离开西柏坡不久,出现了意外,陆定一坐的车掉到坑里去了,所幸无大碍。毛泽东说:“转战陕北咱们都安全没有事过来了,现在要进北平了,千万不要出事啊!”这样回忆的细节,不可能杜撰出来,那么这里出现了疑问:①原定第一批离开的中央领导是否是一起离开的西柏坡?即11辆车一起离开的?②是一些领导如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按原计划23号上午11点先走,而毛泽东因为起床晚些,周恩来等他休息好后,下午2点半再走的吗?乘四辆车走的?③还是下午2点半,11辆车一起走的?

当时,负责具体搬迁事宜的杨尚昆曾在1949年3月22日的日记中记述:下午钱益民(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兼联络部部长)到,直到深夜2时,除20辆小吉普车已到达外,大车只到了一部。与钱谈了汽车的情况之后,向周汇报,临时改变计划,先用小吉普将书记送走,其余第一批走的人员待大车到后再说。如此就乱了,需重新组织,搞得手忙脚乱,颇为费劲。

此段文字中,提到由于搬家的车并没有按时按要求到达西柏坡,因而“临时改变计划”,那么原定计划是否是舒云所引用到的历史资料呢?计划是早已订好的,但可从查阅到的迁往北平的相关回忆资料中得知,确是后来有变化。例如时任周恩来卫士长的成元功回忆文章《周副主席在西柏坡》一文中,写到“原定11时出发”,“原定”即原计划,结合《杨尚昆日记》显示11时并没有出发,出发时间应该顺延,故出发应在11点以后。

根据以上材料,笔者认为,自1949年2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于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离开西柏坡,并就包括出发时间、车辆安排、沿途警戒、宿营食宿等等进行了精细安排:即中央领导集体于3月23日上午11点离开西柏坡,当晚到达保定宿住休息。第二天(3月24日)在保定会见当地领导,下午到涿州,晚12:30乘火车到北平清华园。可是由于毛泽东凌晨才睡,所以原定上午11点离开未成行。正如他身边工作人员回忆的:“头一天晚上,毛泽东批阅完最后一批文件,站在窗前眺望夜空,一支一支地抽着烟来,边吸烟边想着李自成进北京的历史悲剧,这是他这些天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直到3月23日凌晨三四点钟,毛泽东才上床睡觉。”醒来已近中午,午餐后,和周恩来于23日下午的两点半左右离开。而其他几位首长,则按原计划上午11点离开,当日直达保定。

来源:党史博采

作者:史进平

来源: 党史博采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