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文化】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袁征

作者:袁 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8-10 15:41:32 浏览次数:2669 【字体:

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

袁 征

位于邛崃市天台山镇高兴村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巍然矗立在蓝天白云下面。这是我国数十座红军长征纪念馆中的一座,人们将其称作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或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

坐落在邛崃市天台山镇高兴村的红军长征纪念馆(蒲建宇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邛崃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是西汉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里,四川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素有“天府南来第一州”之美誉,距成都市天府广场约70公里。

邛崃古称临邛,因有邛人聚居而得名。《华阳国志·蜀志·临邛县》称:“郡西南二百里本有邛民,秦始皇徙上郡实之。”1993年版《邛崃县志》称:“临邛故地,素有邛民(邛族)聚居,故名。”

邛人曾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控制着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流域一带。东汉时期,他们的一个首领因与朝廷作对而被杀,其家人被迫迁往成都。后来,邛人作为一个民族突然消失。史料中除有只言片语介绍外,邛人的生活、信仰等一直是个待解之谜。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由蜀守张若主持修筑临邛城。此后,邛崃的前身临邛或为县,或为郡,或为州。

民国二年(1913),邛州改邛崃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邛崃县先后归川西行署眉山专区、四川省温江专区、四川省温江地区管辖。

1983年,温江地区撤销,邛崃县划归成都市。

1994年6月,撤销邛崃县,设立邛崃市(县级),由成都市代管。

邛崃市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市)”“国家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白酒原酒之乡”“中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称号。

邛崃市的邛酒、邛崃黑茶、邛崃黑猪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

邛崃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竹麻号子、瓷胎竹编,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夹关高跷、虬龙提梁罐、文君井故事等。

邛崃市区一隅(袁韧供图)

邛崃是川西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地方,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成都境内唯一战斗过的地方,现为全国经典红色旅游区,四川省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1935年11月,红四方面军第4、9、30、31军调集兵力约15000人,从今芦山、雅安分3路进军邛崃,先后打响了天台山、镇西山、天车坡、夹关等10余个战役。经过激烈战斗,红军在邛崃西和邛崃南解放了大片土地,先后建立了2个区苏维埃政府、9个乡苏维埃政府和22个村苏维埃政权。

红军给邛崃贫苦群众分田分地,传播革命思想,不管条件多么艰难,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作风,遵纪爱民,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

经过112天的战斗,红军于1936年2月离开邛崃北上抗日。邛崃人民群众视红军为自家亲人,踊跃参加红军,共有1000多人随红军北上,其中不乏兄弟2人、父子3人、祖孙4人一同参加红军的事例。

笔者父亲袁学邦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因当时奉命随部佯攻陕南而未参加邛崃一带的战斗。

川籍老红军袁学邦回忆录中的部分章节(袁俭供图)

天台山镇隶属邛崃市,地处邛崃市西南部,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天台山的山脚下而得名。

天台山古名东蒙山,远古时期为邛族人生息繁衍地。大禹治水路过蜀国时,选此山为台登高祭天,故得“天台”之名。

巴蜀开明王朝时期,古蜀国国王鳖灵在天台山“登高祭天”。

汉末,道家在此相山凿洞,筑坛祭神,定山名为“天台山”。

三国蜀汉之初,诸葛亮到临邛察看“甲屯”垦殖和开掘“火井”情况,乘坐“木椅车”上山眺望,留下了“天车坡”“望军顶”等地名。

南北朝时期,西游僧人普达舍耶云游到此,创建了天台佛寺。

隋唐时期,天台山宗教盛行。

初唐时,火井县令袁天罡尊崇道教,天台山以道家势力为大。

五代时,天台山又修一座规模宏大的城隍庙。

两宋时期,天台山儒、道、佛3教争山夺林,营造院园、道观、佛寺、官房百余处。因各派矛盾突出,故出现了州通判、推官驻山主政之事。其时,有文同、陆游等领衔管理天台山宗教事务。

明末,张献忠一支军马败退时路过邛州夹门关,天台山3000棍僧堵截。张部绕青草坡从后山袭击宗教集团,天台山宫观寺庵尽毁。

清代,道家、佛家力图光复宗教名山,但规模远不及昔日。

民国年间,天台山一带兵匪肆虐,朝山之事几乎灭绝。

如今的天台山镇与原高何镇及其所辖的高兴村有过一段渊源。

1935年11月,天台山设三角乡苏维埃政权。

民国二十九年(1940),改名三角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三角乡更名天台乡。

1955年,高兴乡、何家乡合并为高何乡。

1958年10月,天台乡改公社。

1982年1月,天台公社改乡。

1992年,高何乡改镇。

1999年,天台乡改镇。

2019年,高何镇撤销,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天台山镇管辖。

天台山是大熊猫栖息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因红军长征时在天台山战斗和工作过,故天台山是成都市唯一的一个红色旅游区。天台山风景区至今保存着石塔、太和两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红军长征过邛崃留下的历史遗存。

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陶洪生供图)

天台山上的村民很早以前把老南瓜既当菜又代粮,将其种子当零食。南瓜成熟后,要等到根苗全部枯萎了才采摘。这样的老南瓜,能吸收更多营养成分,吃起来味道鲜美。老南瓜非常容易保存,在冰箱里一般可存放2—3个月,游客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天台山上的老南瓜。老南瓜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于是,土味十足的老南瓜得以登大雅之堂。

邛崃天台山一隅(徐淑琴供图)

高兴村隶属天台山镇,地处邛崃市西部,毗邻天台山国家4A级自然风景名胜区,距邛崃城区约45公里。村域面积16.25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3399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实行乡保制,高兴场称为高兴乡第一保。

1952年,高兴场第一保改为高兴乡石塔村。

1955年,高兴乡和何家乡合并成立高何乡,石塔村改为高何乡3大队。

1981年10月,高何乡3大队更名为高兴村。

高兴村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四川省四好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2022年2月,中组部、财政部将高兴村列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2022年12月,高兴村被认定为四川省第3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高兴村是红军长征纪念馆和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南宋石塔所在地,也是邛崃革命老区的中心村。如今,该村成为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个重要打卡地,是进行红色教育的理想课堂。

一处处历史遗迹,一件件革命遗物,掀开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红色往事。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红军的战斗遗迹有的被参天大树掩盖,有的在密林里长满了青苔。但是,长征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邛崃长征小道体验区(徐文江供图)

在红军长征纪念馆游客中心前,矗立着一位红军战士雕像和一道红军队伍群体石刻浮雕墙。石刻浮雕墙的另一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七律·长征》。

红军战士雕像(徐文河供图)

红军石刻浮雕墙(高香云供图)

毛主席诗《七律·长征》(曾瑞炎供图)

红军长征纪念馆于199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6000平方米,主要由陈列大厅、石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石刻标语陈列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塔寺石塔、四川红军长征数字展示馆、党史陈列馆、红军书屋、2.5公里红军长征小道、和尚崖战斗遗址、参军广场等多个体验设施和文物古迹组成。

从红军长征纪念馆游客中心出发拾阶而上,沿途一侧石壁上雕刻着红军当年战斗、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另一侧围栏上镌刻着牺牲烈士的名字。

游客中心通往红军长征纪念馆的阶梯(陈玉琼供图)

经过约10分钟的攀登,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红军长征纪念馆”7个苍劲有力的楷体大字映入眼帘。

红军长征纪念馆一隅(陈一农供图)

红军长征纪念馆整个馆区苍山环抱,翠柏葱茏,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是教育、科考、休闲的好地方。

2003年7月,红军长征纪念馆被批准为四川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川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碑(罗燕冰供图)

红军长征纪念馆升旗广场上,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红军长征纪念馆陈列馆大厅红砂石砌成的大门门楣上,镌刻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红军长征纪念馆”7个草体大字。

徐向前元帅用两种字体为邛崃题写红军长征纪念馆馆名,足见对这里的深厚感情。

红军长征纪念馆一隅(蒲建宇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红军长征纪念馆陈列大厅采用300多幅照片、200多件文物和大量文字、图表,介绍了邛崃地下党、抗捐军、红四方面军、川康边游击队的历史功绩,重点展现了红军在邛崃西部山区开展战斗、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英雄业绩。

锈迹斑斑的马灯、泛黄破损的布币、手雷、步枪,红军生活和战斗的用具等,把参观者带入那个不屈奋斗的年代。点点滴滴的细节展示了红军战士“革命理想高于天”“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定信念、优良作风和担当品格。

红军长征纪念馆陈列馆一隅(郭宏志供图)

1935年11月,红军来到邛崃。为改善伤病员的伙食,一位红军司务长每逢赶集,总要去商贩刘代春的肉摊买猪肉,并且常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付给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发行的布币,一共45张。

1936年2月,红军即将离开邛崃北上抗日。司务长最后一次买肉时郑重地向刘代春承诺,胜利后,我们一定给你换成流通货币。刘代春将布币夹在《三字经》书中藏在自家房梁下。

时光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位司务长代表红军作出的承诺,依旧重如千钧。

1981年,已是80岁高龄的刘代春将45张布币全部捐献给了邛崃县人民政府。政府参照当时的物价,兑换给刘代春300元人民币。

印制粗糙的川陕苏维埃政府布币,见证了那段风云岁月。它们身上经纬线交织着的是红军的情,人民的义,是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相濡以沫的历史与传承。

央视科教频道报道刘代春老人将45张布币全部捐献给邛崃县人民政府(何旅章截屏)

1935年,一支红军部队打到临邛白鹤山。战斗中,几名战士不幸被俘,敌人将其绑在老城隍庙外的戏台前示众。一个小男孩看到其中有个红军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便把一个饭团递给了他。小红军接过饭团,把它分给了另外两个战友。小男孩见他们饥肠辘辘,又把第二个饭团递了过去。小红军接过饭团,从衣兜里摸出一枚两百文和一枚五百文的铜板递给小男孩。小男孩一直珍藏着这两个铜板。

20世纪90年代,得知邛崃要修建红军长征纪念馆,当年的小男孩把两块铜板捐献给了纪念馆。

红军长征纪念馆陈列馆大厅里陈列的红军货币(武家荣供图)

1935年冬,红军在高兴村驻防。因条件艰苦,缺医少药,许多官兵患上了疟疾和疥疮。村里的老中医张崇荣上山采药,为红军官兵熬制汤药。在张崇荣及其家人的精心治疗下,红军官兵很快痊愈。

1936年2月,红军离开前付给张崇荣医药费,张崇荣坚决不收。在多次推让后,红军把跟随他们南征北战的一根扁担送给了张崇荣。张崇荣把这根扁担视为传家宝,妥善保管,代代相传。

2005年,张崇荣的孙子张永志将这根扁担捐献给红军长征纪念馆。

红军长征纪念馆陈列大厅玻璃柜里陈列的红军扁担(贾宪生供图)

在高兴村楠木溪旁的山腰上,坐落着一个寺宇,因寺前有一石塔而得名石塔寺。

该石塔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高约18米,全部用红色砂岩砌筑,属亭阁式塔与密檐式塔两种风格的结合体,造型独特,雕刻精美,全国少见,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邛崃市石塔寺石塔(张克明供图)

石塔寺正殿为明代建筑,样式别具一格,山门为三叠重檐式。该寺历经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几毁几建。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创建红色政权的岁月中,将此寺作为红军、地方武装、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开会、办公的地点。

当年红军指战员就是在这里组织部署了辖域内的香炉山阻击战、天车坡争夺战、夜袭余岩等重大战斗,沉重地打击了四川军阀势力,动摇了国民党在当地的统治地位。

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一隅(范克非供图)

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展陈着红军长征途经邛崃时遗留下来的马灯、斗笠、蓑衣、扁担、瓷壶、木碗、牛皮公文包、油印宣传品、纸币、布币、铜币、银币、望远镜、山炮、枪械、手雷、大刀等物品,向人们述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一隅(胡志君供图)

1985年7月,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被列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在筹建红军长征纪念馆时,有关部门对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了修缮。

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石碑(胡开良供图)

红军长征纪念馆陈列馆大厅右侧建有一亭,亭内栩栩刊立着红军留下来的石刻标语24块,张爱萍将军为该亭题写了“红军亭”3个大字。

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亭(王雪丹供图)

红军进入邛崃后,利用战斗间隙,派出干部战士组成宣传队,在苏维埃政府辖域的要道、桥梁、山岩、石壁、石碑、石坊、石柱以及街面、村寨墙壁上,錾刻或刷写标语,张贴油印传单和口号,与群众拉家常,教唱革命歌曲,形象直观地宣传党的主张和革命道理。还砍些竹子划成竹片,在上面写上标语口号,再把这些木板、竹片一背篓一背篓地运到河边,倒在河里,让水把它们冲到敌占区。这些木板的内容一传十、十传百,群众亲切称它为“水电报”。

1972年,邛崃地方出资,将“桥头亭”改名为“长征亭”,建在原高何公社对面。

1983年,将“长征亭”改名为“红军亭”,迁建高兴村石塔寺。同时,将此前集中于高何乡人民政府和王家村的红军石刻标语碑,先后悉数排列在亭内。

1982年3月,邛崃县人民政府将红军石刻标语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由红军刻写的标语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引人注目。

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一隅(颜琪供图)

红军在邛崃錾刻的标语都是大白话,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诙谐风趣。如“实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国民党是刮民党”“赤化全川”“活捉薛岳”“扩大民族革命战争”“争取苏维埃新中国”“蒋介石的民族复兴就是中国亡国灭种”“只有抗日才能救中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万岁”“穷人不当亡国奴”“只有来参加红军才是出路”“中国快要亡国了,只有抗日反蒋才能自救救国”“穷人自动参加红军分好田好地”“红军绝不杀投诚的官兵”等。

为了不暴露军事机关名称,红军在邛崃以“崇安政”“拔起政治部”“德城政治部”等代号为石刻标语落款。

面对这些石刻标语,人们仿佛看见了一群血气方刚的革命者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战的身影。那时,这些标语是革命的理想,革命的宣传,革命的动力,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与决心。如今,它们成了永久的红色印记,任人们凭吊瞻仰,激励后人奋勇前行。

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一隅(吴疆供图)

红军长征纪念馆游客中心一侧,新建了一座四川红军长征数字展示馆。该馆于2019年立项建设,2021年9月完工,10月对外开放。

四川红军长征数字展示馆建筑面积5881平方米,展厅面积约4062平方米。该馆以巨大的红色五角星为外观造型,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壮丽。

四川红军长征数字展示馆是全国首批11个长征文化展示馆重点场馆之一,也是四川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两大重点工程之一。

该馆采取多媒体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展示技术,再现红军长征的历史场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和感受红色文化,是我国首次采用长征战史视角、民族团结视角和国际视角进行展示,也是首次专题式讲述和数字式展示相结合的展示馆。

展馆共两层,分5个展示部分,以顺时针为参观展线,从宏观的长征历史到贴近邛崃本地的红军历史,分空间时序逐步展现红军长征历程、邛崃的红色土壤孕育过程,以及新时代新征程下培育红色基因的重要性。

四川红军长征数字展示馆(袁映供图)

近年来,邛崃市以“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廉’基因”为主题,将红色教育寓于廉政文化建设。依托馆藏文物、战斗遗址和天台山自然资源等,深度挖掘红军长征精神和廉洁故事,开发“四个一”实境课程,开展红色文化研讨会,融入农耕文化体验项目,打造集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为一体的廉政教育路线,将历史事件、红军生活情景有机融入,使参与者在学习中熏陶理想、锤炼品格,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推动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生动教材。

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教育实践工作,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发了党课学习、研学教育、现场教学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引导青少年体验红军生活,传承红军长征精神,重温红色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会将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红军长征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学习中。目前,已建设用于青少年教育的教室3间、红军书屋1间、红军小道1条、现场研学教育场地5处。

身着红军服的中学生参观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曾成供图)

各地党组织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在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学习,缅怀先烈,重温党史,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教育,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等活动。

2023年5月16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在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蒲建宇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英雄不朽,浩气长存。愿红军长征纪念馆傲然屹立,永垂青史!

写于2024年5月27日

参考资料:

1.《“红+绿”,是这个村的特色》,邛崃文旅,2023年12月26日。

2.邛崃市地方志办公室,《邛崃市地情》,四川省情网,2023年11月28日。

3.徐平的书屋,《四川古镇|邛崃高何》,个人图书馆,2023年4月23日。

4.孙伟,《红军时期的宣传标语》,攀枝花统一战线,2022年11月22日。

5.《邛崃高兴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邛崃市人民政府,2022年9月28日。

6.《邛崃市召开研究讨论高兴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实施方案专题会》,邛州先锋,2022年3月1日。

7.《廉珠成串丨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红军纪律最严明》,清廉蓉城,2022年2月20日。

8.邛崃市纪委监委,《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清廉蓉城,2022年2月20日。

9.《四川红色场馆推荐(第三十四期)——走进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2021年8月27日。

10.《百年党史天天学习丨红军长征脚步走过邛崃“红色印记”诠释历久弥新的奋斗精神》,成都龙泉教育,2021年6月28日。

11.《纪念馆里看长征》,中国青年报,2019年8月19日。

12.《1000多名邛崃儿女随红军战略转移北上抗日》,抗日战争纪念网,2018年11月27日。

13.《红军亭(成都篇)》,中国共产党历史网,2012年12月6日。

14.《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博雅文化旅游网。

15.《邛人》,百度百科。

16.《天台山镇》,百度百科。

17.《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天台山镇高兴村》,博雅地名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袁 征(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