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文化】军号声声——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二)‖周根保

作者:周根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8-10 15:30:31 浏览次数: 【字体:

军号声声

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

(二)

周根保

刘伯承夫人汪荣华的崇高风范一例

汪荣华女士,作为刘伯承将军的贤内助,一直以来以其崇高风范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她不仅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性,更是刘伯承将军事业上不可或缺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汪荣华女士的崇高风范体现在多个方面。她深知家庭的重要性,始终将家庭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同时,她也是刘伯承将军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在将军的奋斗历程中,她始终陪伴在侧,默默支持着将军的每一个决定和行动。

汪荣华女士的品格高尚,为人真诚善良。她对待他人总是充满善意和关爱,她的言行举止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与淡定,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坚定与强大。

在下面叙述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位老红军的非凡风范。这位老战士,经历了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却依然保持着那种纯朴无华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她不仅是一位值得敬仰的革命前辈,更是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楷模。

1996年秋,笔者在赣州军分区任司令员,有一天,负责接待工作的同志,来电话告诉我:“刘伯承夫人汪荣华,住到了我们分区的赣州宾馆。”

笔者喜出望外,匆匆从外地赶回赣州。

笔者曾在1982年9月,从团长岗位,离职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完成班,进修两年。在两年学习中,听到太多刘伯承的故事。

当时,刘伯承的家,还住在军事学院西南角一个小山头上。山下有一条宽宽的水泥路,通往他的独立住宅,这条不足1000米的水泥路,两旁长满四季常青的花木,非常安静,这里似乎无车辆通行,行人也极少,是散步极好去处。

两年军校期间,凡有空,笔者都在这里流连忘返,有时上下来回几趟。

听老同志告诉:路的尽头,住的是赫赫有名的刘伯承夫妻。

可是,两年过去了,笔者从未见过这扇神秘的大门启开过,只是在学员散步、闲谈中,听到不少刘伯承及夫人的故事。

今天能见到刘伯承夫人汪荣华,真是难得机会。

当时赣州宾馆,是赣州军分区第二招待所,平时主要接待一般地方干部,军队来赣州的干部,一般都住在分区院内第一招待所。笔者当时决定,一定要把她请到分区内招待所住宿。

谁知,一见面,就碰了个钉子……

老太太只带一个随行人员,出奇的朴实,出奇的慈祥,出奇的低调。

笔者上前给她敬礼,表示歉意,事先一点不知道她要来,一点准备也未做,要求她搬到军分区内住宿。

她问了一下笔者情况,只淡淡说:“我就住在这里,哪里也不去。这里很安静,很好,不要惊动什么人。”

刘夫人似乎不愿多说话,只告诉我:“退休了,趁还走得动,替伯承还一个心愿,到他生前战斗过的地方,替他走一走,看一看。”

刘伯承夫人汪荣华,悄悄住进军分区招待所,低调、简朴得这样惊人!

笔者心中油然而生敬意。

她是开国元勋的夫人,伴随刘帅、照顾刘帅一生。

她本人16岁参军,是一名红军女兵。

1985年离休,享受正军待遇。

她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三次过草地,两次爬雪山。

18岁那年,经任弼时介绍,认识了刘伯承。

1936年中秋,在长征路上的小镇——甘南,举行了极简单的婚礼。

闪电式恋爱,却终生相依到老,一直互敬、互爱、互谅。

刘伯承一身是伤,却活到十大元帅中最高寿:94岁,刘夫人功不可没……

这次来赣州视察,只带一名随员,不住地方高级宾馆,却找到条件十分简陋的军分区招待所住食。

这是现在一般人难以相信的事,却是笔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在赣州,汪荣华住了三天。上午,按照她的要求,到她指定地方转转。下午,一般在招待所休息。她饮食极其简单,不接受任何外面吃请。

慢慢熟了,她的话才多一些。记忆中,影响最深刻,她说:刘伯承在江西这块土地上,有两件事,记了一辈子:一是参加南昌起义;二是参加宁都会议。

为什么?没深说。

在她离开的那天,笔者提议和刘夫人合影留念,刘夫人很温和地说:“好,就在这宾馆门前,这是当年伯承进军赣南经过的地方。”

随即叫工作人员,搬来一张长条木凳,我和李文法主任,坐在她两旁,留下那张珍贵影照……

人们常说,夫妻之间往往有着难以言喻的相似之处。在汪荣华的身姿之中,笔者仿佛窥见了刘伯承昔日那崇高的政治风范与令人心生敬仰的精神风貌……这种默契与共鸣,仿佛跨越了时空,将两位伟大人物的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老红军汪荣华的赣州之行,使我们看到,老红军的好传统,深藏于老一辈革命家的言传身教细微之中。她所传承并发扬的优秀作风与清新风气,仿佛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为我们提供了无可辩驳的明证。

刘伯承汪荣华夫妇(资料图)

萧克将军:一次独特的训练考察

1981年,笔者在步兵253团任团长时,十分荣运接受了萧克将军训练视察。

在此次别具一格的训练考察中,萧克将军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整个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不仅深入了解了训练考察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还结合自身的丰富作战经验和独特见解,为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在考察期间,萧克同志展现出了对细节的极度关注,总能敏锐地捕捉到问题并提出独到的改进见解。他严谨务实的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在场全体人员的广泛赞誉和深深敬意。此外,他还积极主动地与参与者展开互动交流,使得整个活动氛围更加活跃,内容更加生动富有趣味性。

我从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身上,深刻体会到了老一辈所秉持的那种求真务实的严谨工作作风。

萧克将军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

他25岁任军团长,29岁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任一二0师副师长;解放战争任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华中军区参谋长……“文革”后,他荣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

萧克将军,始终担任我军高级将领。

笔者一生,最难忘的荣幸,是两次走近萧克将军。

1982年9月,笔者离任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完成班进修两年。

有一天,笔者散步,路经学院招待所旁的小花园,巧遇萧克院长。

我上前向他敬礼,他竟然认出了我:“周团长,你来学习了,好。”

以后,只有在开大会,听报告,见过几次萧克院长……

而我第一次见到萧克院长,却是在上学前的1981年秋天。

有一天,师长李克昌给我来电话,告诉我: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萧克,过几天要来团里考察训练场地及设置,了解基层部队训练情况。

这真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考察办法,不是看部队训练现场演习,而是考察训练场地及设施……

萧克将军到团里活动是一天。

上午九时半,他的车队到达253团路口,迎候他的李师长向他敬礼后,问:是先到招待所坐坐,还是直接去战术训练场?

萧克手一挥:“上战术训练场。”

253团战术场,是全师设施较为完备的训练场。

可供一个步兵连实弹演习;

福州军区曾在此组织过“步兵连夜间攻防对抗”演习现场会。

我把主要战术构想、训练场地布局现场介绍完后,萧克院长没说一句话,又一挥手:“到前沿阵地、地下坑道工事看看。”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萧院长对每个工事、每个火力点布置及地下工事,都要问个“为什么”。

山前山后,转了半天,又一挥:“去一个营,看看营区内训练设置。”

我们驱车到全团最完善的第2营营区,在营区内看了日常训练的一些设置。

此刻,2营5连正在进行队列训练,他看了看,还是二话没说。

快到中午,在李师长请示下,才回团招待所就餐、休息。

253团招待所,有道名菜,叫“酸辣汤”,凡来团里就餐的首长,都称好。

李师长懂得萧院长作风,再三交代:按规定,四菜一汤。你们把“酸辣汤”做好。

果然,萧院长喝下一碗“酸辣汤”,连声称好。

午后休息后,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

听完大家发言后,萧院长放开了话匣子,他说:“上面来了解训练,常常是部队摆个样子,搞得热热闹闹,叫上级看得高兴。其实这是劳民伤财。

练兵是为打仗,要把情况设置得复杂些,难度大些,才能练出好兵。

现在我们训练落后实战需要,往往受训练场地、训练设置制约。

从你们训练设置看,你们在训练上还是动了不少脑筋的。

你那个地下工事设置好,台军现在都已经地下化了,要多研究怎么打地下工事。”

一席话,才把大家的心放下。

话锋一转,他又说:“干什么事,都要求真务实,搞训练是这样,其他事也一样。

我看现在搞计划生育,就不是实事求是,一刀切。”

听了这话,大家心里都一扎,这是基本国策啊,谁敢多话?

一辈子求实,求真的萧院长,一生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后来,笔者在两年军事学院生活中,更多感受到萧克院“求真,求实”的作风!

……

在中央党校巍峨的门楣上,那熠熠生辉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描绘出老一辈革命家坚定而崇高的精神风貌。这四个字,不仅是他们一生的信仰和追求,更是他们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它们静静地诉说着那些岁月里的艰辛与辉煌,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人民军队,何谓伟大?

细枝末节处显现深厚真情,萧克将军的毕生岁月,无疑正是这种伟大的真实写照。

王师长:扑下身子抓训练的片段记忆

原31军军长王昭坤,在担任85师师长一职期间,深得我的敬仰与钦佩。作为我曾在野战部队的老首长,我与他相识最久、接触最多,对我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他不仅是我在军事生涯中的楷模,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

1980年,他荣升31军军长,便失去了联系。

直至2012年,笔者专程去厦门军干所拜访他。

厦门军干所工作人员告诉他,有位老部下专程看望他,他特意走出门外等候。

王军长已年逾90,仍精神矍铄,除头发全白外,似乎还是当年当师长那样神采……

看到老首长那熟悉的笑容,握着首长仍然有力的手,把笔者带回当年,王师长当年扑下身子抓训练的记忆中……

笔者认识王师长,还是在1972年,“913”事件后。

全军为了肃清林彪影响,对干部进行军事补课。师里组织排以上干部,进行3个月集中军训。

王师长亲任集训大队队长,各团团长当中队长,营长则当排长,按连队管理条例,对干部进行强化军训。

笔者此时是254团6连3排长,参加了这次集训。

为了恢复我军老传统、老作风,集训队按连队正规化要求,进行严格训练。

王师长尽管是集训队大队长,也按普通一兵要求,每天扎着腰带,着装整齐,跟班作业。

早上,和大家一起出操;

正课,和学员一起操训;

每天三餐,在大食堂和学员一起用餐。

王师长以其长期在军队中锤炼的优秀传统和崇高作风,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全大队的学员们树立了光辉的表率。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军人应有的风采和担当,激励着广大官兵勇往直前,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3个月集训中,军事技术、战术,进行了15次考核,全大队有两个学员考了全优,笔者是其中之一。

可能这次集训原因,王师长对笔者留下了印象。

3个月的集训,成了笔者人生的转折点。

集训结束后,笔者提升到1营2连任副指导员;不到4个月,又提升为1营营长。

那年,笔者才26岁,在当时,算是引人关注的年轻干部。

1981年,253团担负29军“夜训试点”,研究如何“打敌夜视器材”。

笔者已是253团长,负责到2营抓夜训试点。为保障训练效果,试点分队开训后,就集中驻训到江口师教导大队。

有一天,已深夜10点,部队正在野外训练,团作训陈参谋,匆匆找到我报告:“王师长到了夜训射击分队。”

笔者赶过去,见王师长正趴在一个战士身旁,体验“使用夜视器材如何观察敌情”……

夜视器材,这是现代夜战中最先进装备,通过“热成像原理”,设计的一种夜间观察器材。我们试点课题,是如何利用夜视器材观察敌情。并探索如何与敌夜视器材做斗争。

王师长见我赶来,放下手里夜视观察镜,即站起来。说:“我到福州开完会,回师里,经过这里,过来看看你们夜训试点情况。”

王师长向我了解了试点情况、训练中困难后,随即与师里驻训的作训科长,交流了一下情况,便连夜赶回师部去了……

夜训试点两个月中,王师长深夜来夜训现场四五次,从没事前通知我们;巡查完毕,除一次在教导队留下休息外,通常是深夜又赶回师部。

夜训试点结束后,福州军区分管训练的石副司令,参加了试点训练汇报会,对夜训试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王师长不打招手,深入夜训现场那身影,至今还留在笔者记忆中……

早在1978年,步兵254团承担师里赋予“步兵连夜间实弹对抗演习”先行。

笔者此时,笔者任254团副团长。

部队开训,便带领步兵2连,进驻仙游县白沙镇,组织训练试点。

在一个周日上午,2连按计划正准备展开进攻战斗训练推演,突然,后方公路口,停下一辆军车。

连里通信员,很快跑来向我报告:王师长来检查训练了!

我忙迎过去,见除一名警卫员外,王师长独自一人,拿着望远镜,正向四周观望。

见我过来,停下,只轻声说:“连队按计划训练。”

又说:“组织夜间实弹对抗演习,场地选择很重要,今天周日,我过来看看。”

师长周日,亲自到演习场考察,事前没打招呼,仅带一名警卫员,就过来了……

笔者一边指示连队按计划推进训练,一边紧跟师长身后,回答师长对驻地地形和社情的询问。

师长对周边地形观察后,又询问了一下演习中和当地群众协调情况,便在一道山沟前坐下,一边吸烟,一边详细询问实弹演习准备的细节……

笔者看到王师长在繁忙中,亲自深入演习场考察安全,亲自把关演习环节,心里充满了敬意。

临近中午,笔者建议王师长早点回师部休息。

王师长说:“中午不回去了,就在驻训点吃饭。下午组织连里同志,座谈一下训练情况。”

说完,便往山庄部队驻训点走去。

夜间实弹对抗演习,既要紧贴实战要求,但确保安全,是第一要紧。

这是王师长巡查训练的目的。

“文革”前,王师长就是北京军事学院战术教员,又有多年实战考验。

他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从山东的故乡毅然踏上了军旅之路,投身到了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历经磨砺与考验,他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逐步攀升至营长的职位。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他更是身先士卒,率领部队参与了众多激战,尤其是在夜间和近距离的恶战中,他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为战斗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如何在和平条件下,练出部队近战夜战的过硬本领?这是王师长日夜念叨的事。

王师长到部队考察训练,不打招呼,不带随员,亲自看,亲自问,掌握一手情况,研究解决办法,这是他传统作风……

这件事,在今天听来,似乎像在创作文艺作品。

但当时,这确是笔者,亲身所见……

中午连队开饭,在王师长的面前,仅仅多了一个炒鸡蛋……

这次步连夜间实弹正式对抗演习,军、师首长亲临现场,29军营以上干部参加的集训队,到实地参观了演习。

这次试点经验,很快在军区进行了推广,各级首长均给予了很高评价……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笔者已年逾七十,老师长已是九十三岁高龄的老者……

然而,当年老首长那一丝不苟投入工作的身影,仍历历在目。他亲力亲为,手把手地对我进行传帮带,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他那深入一线,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仿佛烙印般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中,难以忘怀……

这岂不是老一辈革命军人、老一辈共产党人以及他们所坚守的崇高传统和严谨作风的鲜活展现吗?这岂不是对他们那种矢志不渝、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的深刻注解吗?

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力量,人民军队的雄壮威武之势,不正是汇聚于这些历经风霜雨雪、矢志坚定不渝的老八路军战士、老党员身上所展现出的磅礴洪流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根保(中共党员,1947年4月生,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原执行会长,江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原第一副会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