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共产党》月刊:吹响建党的号角‖渠雨桐
《共产党》月刊:吹响建党的号角
渠雨桐
中共一大纪念馆珍藏着中国共产党筹建时期的重要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创刊号,封面印有英文单词COMMUNIST(译为“共产主义者”)。她担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建党知识,统一建党思想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100多年前,宛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中国要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毛泽东更是称赞道,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出版的刊物《共产党》“颇不愧‘旗帜鲜明’四字”。
团结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8月22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从其警务处编制的《警务日报》一条简讯中得知:“陈独秀,前北京大学教授,现居环龙路。据报,陈正于该处安徽籍人士中组织一社团,旨在改进安徽事务并废除现任督军。”却未能破解他组建社团的真正意图。实际上,该社团就是在上海成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8月,在陈独秀的主持下,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也是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其甫一成立,就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展工人运动,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问题该如何解决?陈独秀等人从俄国革命实践中获得了重要启示。1900年,列宁通过创办《星火报》团结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随后,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决定也创办刊物,通过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从思想上武装成员们的头脑,把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统一起来。就这样,半公开的刊物《共产党》应运而生,李达担任主编。
为宣传共产党而奋斗
1920年11月7日出版的《共产党》月刊创刊号(中共一大纪念馆 藏)
1920年11月7日,《共产党》正式创刊,特点就是旗帜鲜明地打出共产主义的政治主张,指出“该刊的任务是,为在中国建立一个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布尔什维克式的共产党而宣传、奋斗”。围绕这一任务,着重刊发了有关共产党的基本知识以及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的状况等文章,条理清晰、指向明确地回答了“为什么建党”“党的使命和任务是什么”“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等问题。由此划清了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区别,帮助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明确了建党的基本遵循。
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了《短言》,号召中国劳动者“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不可”,“用劳动专政的制度,拥护劳动者底政权,建设劳动者的国家以至于无国家”,“一切生产工具都归生产劳动者所有,一切权都归劳动者执掌,这是我们的信条”。
随后,《共产党》刊载了《俄国共产政府成立三周年纪念》《共产党同他的组织》《俄国共产党的历史》《列宁的历史》等一系列文章,介绍了俄国的社会及经济状况,通过引入列宁生平事迹阐明其对建党的重要贡献,总结苏俄革命的成功经验。
当时,为《共产党》月刊供稿的作者、译者大多为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有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后改名施复明)、沈雁冰等。他们不仅立场坚定、学识渊博,且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自第四号开始,他们运用更为朴素平实的文字撰写、翻译文章,对劳动群众进行阶级教育与政治动员活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护作者的安全,《共产党》月刊编辑部让他们不署名或用笔名发表文章,如陈独秀化名为“TS”、李达为“胡炎”“江春”、李汉俊为“汗”“均”、施存统为“C.T.”等。
不愧“旗帜鲜明”四字
《共产党》不仅为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直接指导,还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了理论上的准备。针对成员们普遍缺乏党的认识和思想觉悟的现实情况,刊物在前三期着力探讨共产党的基本理论问题,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够救中国,主张劳动阶级联合起来,在中国建立布尔什维克式的共产党,以革命手段夺取政权为改造社会的根本手段。
1920年12月,青年毛泽东在收到《共产党》后,立即给好友张文亮送去了9本。1921年1月21日,他给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回信中,称赞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出版的刊物《共产党》“颇不愧‘旗帜鲜明’四字”。
5月至6月,为配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该刊物在第四号、第五号聚焦国内现状,论述中国的革命问题、批判曾在中国风行一时的无政府主义等。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随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第六号发表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太平洋宣言及我们应采取的态度》《上海劳动界的趋势》等文章,用较大篇幅分析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状况。值得探究的是,第六号标明的出版日期为“一九二一年七月七日”,但从刊登文章内容来看,实际出刊日期最早也是在1921年11月左右。
虽然《共产党》只陆续发行了6期,后因经费紧张停刊,但它是当时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学习党的知识的基本教材。该刊物让他们对共产党的纲领、性质、特点、组织原则、组织机构等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为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在思想上、组织上完全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组织作用。正如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指出:“党的出版物,除《新青年》外还有《共产党》,销数很广,宣传亦很有力量。”
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渠雨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