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逝世40周年了!那个仰天大笑依然历历在目‖茆贵鸣

作者:茆贵鸣 来源:方志江苏 发布时间:2023-09-26 15:49:53 浏览次数: 【字体:

逝世40周年了!

那个仰天大笑依然历历在目

茆贵鸣

乔冠华是一位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杰出外交家。当年,被毛主席戏称为“乔老爷”的这位外交才子,见证了党中央、毛主席对新中国一整套外交战略思想和策略原则的决策过程,并随周总理、陈老总等参与了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重要外交事务。《中共党史》(第二卷)对他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树立所作出的贡献,已有客观记载;作为外交家,乔冠华已彪炳史册。

今天,笔者围绕“乔冠华与联合国”主题,谈三个方面。

1974年5月,乔冠华陪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会见英国首相希思

一、联合国,不能没有创始国中国

联合国,是筹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以《联合国宪章》生效日为标志,联合国成立。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为: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现有会员国193个(亚洲39个、非洲54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8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北美和大洋洲16个),包括所有得到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联合国设有两个观察员国(即梵蒂冈和巴勒斯坦);此外,还邀请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实体,参与联合国事务。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另外在瑞士日内瓦、奥地利维也纳、肯尼亚内罗毕、泰国曼谷、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黎巴嫩贝鲁特、智利圣地亚哥设有办事处。联合国工作语言为: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联合国首席行政长官为联合国秘书长,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葡萄牙),为第九任。

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楼

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国,于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参加了联合国筹备期间在开罗召开的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亦称第一次开罗会议、“六分仪”会议),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计划及战后国际局势、尤其是远东的战后安排。会后,由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并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宣告: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窃取的中国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这也成了关于中国台湾问题的最早的国际法文件。开罗会议,对于中国政治上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确立了中国成为世界四强的地位,同时还为中国的领土完整奠定了基础;依据《开罗宣言》,战后的中国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回被日本侵占的大陆领土,收回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从中国窃取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和澎湖列岛,从而恢复中国的领土主权。

《开罗宣言》(中文版)

1944年9月21日至10月7日,中国又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中、英、苏、美四国代表就建立一个战后国际组织的目标、结构和功能达成了一致,第一次描绘出联合国蓝图并规划出《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的主要问题。会议决定:组建联合国,大会重要决议须由与会国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一般决议由简单多数通过;与此同时,中、英、苏、美四国在建议案中一致同意,中国在未来的联合国安理会中将拥有常任理事国席位。会议第二阶段,中国在同意前阶段议案基础上补充的三点重要建议(国际组织在和平解决争端上应考虑正义和国际法原则,大会应承担国际法的编纂和发展的任务,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应扩大到教育和其他文化合作)获得赞同。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巩固了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地位,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得到其他三大盟国的认可。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会场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又称“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开幕,包括中国在内的50个国家288名代表出席大会;作为中国代表团的10名成员之一,中共代表董必武参加了这次会议。6月25日,与会代表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从4月25日开幕到6月25日通过宪章后闭幕,会议持续整整两个月。第二天(6月26日),举行《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中国代表第一个在宪章的中、法、俄、英、西5种联合国正式语言文件上签字,随后法、苏、英、美4国代表依次签字,最后是与会的其他45个国家的代表签字,后又加上了补签的波兰,共有51国。同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以次为标志,联合国成立。从此,10月24日成为“联合国日”,以纪念联合国的成立,包括后来补签的波兰在内的51个国家,成为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左图)中共代表董必武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特派状,(右图)中共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那天起,毛主席就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理所当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总理不仅几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特里格韦•哈尔夫丹•赖伊,要求立即取消“‘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团’继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还专门致电通知当时的联大主席、菲律宾外长罗慕洛:中国驻联合国各机构人员重要任命,中国政府已有考虑和决定,要求联合国秘书长、联大主席早日答复关于开除国民党集团代表和中国代表团何时出席联合国会议并参加联合国工作的问题。当时,中国代表团阵容十分强大:张闻天为中国出席联合国会议(包括安理会)代表团首席代表,冀朝铸为中国出席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代表,伍云甫为中国出席联合国紧急救援基金会代表,孟用潜为中国出席联合国托管理事会代表。

开国大典

中国政府正当的、合法的要求,很快得到苏联、印度、南斯拉夫等国家的同情和支持。1950年1月10日,苏联驻安理会代表甚至就支持中国外长周恩来1月8日的电文,专门提出一项提案,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作出决定,把国民党集团代表从联合国开除出去。

然而,敌视中国、无视中国主权的美国,却肆意践踏《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他们操纵联合国,采取或拖延讨论、或以所谓的“重要问题”为借口,不断变换手法,蓄意进行阻挠,致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蒋介石集团长期地非法霸占而一直得不到恢复,前述的阵容强大的联合国中国代表团,亦因此一直没有能够成行。

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绝不能没有作为创始国的中国!

自20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1955年4月18-24日,周恩来总理在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期间,代表中国政府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促成这次会议十项原则的产生;尤其是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3月1日,周恩来总理在率领中国代表团出访亚非欧14国(重点是非洲10国)期间,提出中国处理同阿拉伯和非洲关系的五项原则及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之后,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国际威望日益崛起,联合国众多的会员国都在热切地期盼着能够尽快聆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为此,支持并呼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呼声,越来越响亮。

1971年10月25日,纽约时间夜晚9:47,一条振奋人心的喜讯终于从大西洋彼岸传来——当天,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等23个亚非拉国家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这一提案,最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事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精心设置的“两道防线”:即美国、日本等23国提出的所谓“重要问题”案和美国、日本等19国提出的所谓“双重代表权”案——这两个提案,都是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大会当天对“重要问题”案先行表决,结果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被否决。阴谋彻底破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终于以联合国大会压倒性多数通过的联大第2758号决议而得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成为中国在联合国唯一合法代表。

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中文版)

二、乔冠华,与联合国有不解之缘

国民党的代表已从联合国离去,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出现暂时的空缺。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立即致电中国,邀请中国政府尽快派代表团进驻联合国,以便出席第26届联大接下来的会议。

这一喜讯,既嫌漫长、又颇感突然。称其“漫长”,是因为中国人民已经等待了22年;感到“突然”,则是因为这一期盼的结果要远比预想的来得快。周恩来总理随即召集外交部有关人员,围绕联大决议专题讨论组团出席联大的问题,但在当时那种普遍认为“联合国是资产阶级政客的讲坛,是受美苏两霸御用的工具”,“是喝咖啡、聊天、打嘴仗的官僚机构”年代,讨论的结果却是,观察一年,准备一下,明年再说。简言之:暂不派代表出席本届联大。

“要去!为什么不去?”毛主席在获悉外交部这一讨论意见后,果断地对周总理说,“马上就组团去,就让‘乔老爷’做团长。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不就脱离群众了嘛。我还听说,联大的表决结果一宣布,会场上立刻就有人唱歌呀、欢呼呀,甚至还有人拍起了桌子。拍桌子是什么意思?”周总理笑着解释说:“在会场上拍桌子,表示极为高兴。”毛主席感叹地说:“是呀!有那么多国家欢迎我们,再不派代表团去,那就没有道理了。”

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23国提案后,全场一片欢腾

国家外交,总是影响甚至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周总理十分重视外交事业。外交部刚组建,周总理就在内部建立了外交政策委员会并亲任主任委员,同时将年轻的乔冠华调任副主任委员。周总理认为,一个合格的职业外交官人选,除必须具有丰富的社会活动能力和非凡的外交才干以外,还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脱俗的谈吐和精湛的艺术。时年36岁的乔冠华被周总理器重并委以重任,当然不是偶然的。3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40年代,他在香港和重庆工作时,就以其卓越的才华、雄辩的口才、流利的外语、充满自信又潇酒自如的风度,展示出他所蕴藏的外交才干。他的学识和素养、他的风度和气质,使他在任何外交场合都显得引人注目。这正是乔冠华才情人生的风格和魅力;这种风格和魅力,恰恰是一个职业外交官所求之不得的。

茆贵鸣著:《乔冠华传:从清华才子到外交部长》

乔冠华,注定是一位能代表中国与美国打交道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乔冠华与联合国,更是有着不解之缘。

当年,乔冠华在香港《星报》发表《罗斯福当政九年》述评,就曾激怒过驻重庆的美国使馆,引来了他们对国民党外交部的抗议,弄得蒋介石亲笔批示“彻底查办”。因《星报》后台老板是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不久香港又沦陷于日本,这才不了了之。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借助舆论工具,大肆宣传美国和苏联矛盾,扬言美苏矛盾会引发战争进而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按照他们的逻辑:美苏一旦开战,美国必定击败苏联。这也与他们在国内叫嚣的几个月内即可消灭中共的论调遥相呼应。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的乔冠华,针对美苏矛盾究竟会不会引发战争问题,写下一系列时事述评并出版了一本专讲美国问题的册子《替美国算命》。

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还不到9个月,美国便派遣军队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命令其第七舰队肆意侵入中国台湾海峡,以美空军第十三航队为代表的美国武装人员以“军事顾问”身份来到台湾。9月15日,美国又纠集起15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并悍然轰炸我中国东北,将战火一下子延烧到中朝边境。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乔冠华受命以顾问名义随伍修权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愤怒控诉美国对中国的侵略行径,并提出了引起世人关注的“美国侵略台湾”案。当年伍修权代表中国政府的正义讲话及记者招待会上的一系列精采发言,均出自乔冠华的手笔。这次联合国之行,是中国代表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正式亮相,乔冠华也正是在这次国际外交舞台上崭露了头角。

1950年11月,伍修权(前左一)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美国侵略台湾”案,控诉美国对中国领土的侵略行径

1951年7月,从联大回国不久的乔冠华,再次受命以顾问的身份随同李克农赴朝,参加举世瞩目的朝鲜停战谈判。在此期间,他协助李克农完成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外交事务,其耀眼的学识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彰显。由他所提出的许多事后被证明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正确建议,都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及时采纳;由他亲自执笔起草的那篇著名的告别文稿,更是催人泪下并已名垂青史。

1954年3月1日,毛主席亲自电调时在朝鲜的乔冠华回京,参加日内瓦会议的筹备工作。4月24日,随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来到日内瓦后,频繁地陪同周总理与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外长莫洛托夫、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法国新任总理兼外长孟戴斯·弗朗斯、朝鲜外务相南日、越南副总理兼代理外长范文同、柬埔寨外交大臣狄普芬、老挝外长萨纳尼空及其他国家代表团进行穿梭外交。有条不紊的往访、会谈、宴请、接见、拜会,有效地扩大了彼此的交往与了解,为日内瓦会议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讨论朝鲜问题,第二阶段讨论印支问题)的进展作出了贡献;“中美大使级会谈”就是这次日内瓦会议后正式拉开序幕的。不仅如此,他还积极为中央出谋划策,为代表团起草文稿并及时记录整理各类谈话,其出色的工作不仅得到周总理的赏识,也引起了西方外交家们的刮目相看。7月23日,日内瓦会议结束,中国政府通过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首次向西方国家表明新中国处理外交事务的原则,即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年后的1961年5月,乔冠华作为主要顾问又随陈毅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再次出席以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4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5年4月,乔冠华又一次以顾问的名义随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在万隆召开的有29国参加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主召开的、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一次大型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同制度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最终促成十项原则的产生。亚非会议,是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到来的象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结果。中国代表团为会议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特别是周恩来卓越的外交艺术,受到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赞扬;这其中,自然凝聚了乔冠华作为代表团顾问的非凡学识、聪明智慧和外交才华。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同制度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促成十项原则的产生

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3月1日,乔冠华随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访阿联(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阿尔巴尼亚、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缅甸、巴基斯坦、锡兰(斯里兰卡)等亚非欧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出访国家最多(14国)、时间最长(72天)、行程最远(108000里)的一次重大外事活动。具体负责代表团出访期间新闻采访、新闻发布的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和新闻司司长龚澎夫妇,全程陪同周恩来的重大外事活动。也就是在这次随周总理出访14国归来不久,乔冠华由外交部部长助理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夫人龚澎则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

1969年10月,乔冠华又受命出任中苏边界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这期间,他与对手反复周旋,唇枪舌剑于谈判现场,不仅赢得了尊严,还获得了对手叹服有加的赞赏,被称为“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谈判对手”。在此前1958年由毛主席亲自批准的一场炮击金门以牵制美国的战斗中,乔冠华更是多次参与研究,出点子、想办法、提建议,展示出一名合格外交家出色的外交才华。

这一次,也就是在第26届联大正式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之前,乔冠华受毛主席、周总理的指派,正忙于接待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第二次访华,并由他与基辛格就美国总统尼克松次年访华结束时的联合公报(即著名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初稿进行谈判。未料,刚刚送走基辛格,便有了由毛主席亲自指定的由他出任中国赴联大代表团首任团长;乔冠华亦由此6次出任中国代表团团长,连续出席第二十六届至三十一届联合国大会。

基辛格访华期间,乔冠华陪同他游览北京天坛

此时此刻,与联合国有着不解之缘、也不乏与美国打交道经验的乔冠华,一想到将要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代表团团长身份,亲自率领代表8亿人民的中国代表团进驻联合国并荣登联大讲台,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新中国外交官的自豪,感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对自己的器重和信任,感受到进驻联合国后所面临的使命与担当。紧急受命之后,乔冠华迅速地开始了联合国之行的各种准备工作。

三、乔冠华在联合国的风采与影响

中国代表团阵容强大:团长乔冠华,由毛主席、周总理亲自点将;副团长、中国常驻联合国安理会代表黄华,由乔冠华提议并经毛主席和周总理批准,陈楚为副代表;成员有长期担任过外交使节并具有丰富阅历和外交经验的外交前辈如符浩、陈楚、唐明照、熊向晖,以及担任外交部司领导的安致远、王海容、邢松鹢、张永宽等。

此前的10月27日晚上9时左右,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住处专门约见过周恩来、叶剑英、姬鹏飞、乔冠华、熊向晖、张文晋、唐闻生等人,就代表团的准备工作和赴联大后应注意的诸多事项进行座谈。毛主席近三个小时的讲话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大意):

其一,今年有两大胜利,一个是林彪,一个是联合国。两大胜利,我都没想到。林彪搞鬼我有觉察,就是没想到他跑外国,没想到他坐的三叉戟飞机摔在外蒙古,折戟沉沙。在联合国,这次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都当“红卫兵”造美国的反,葡萄牙也当了‘红卫兵’。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同我们建交的只有古巴和智利,这次居然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美国的“后院”起火,这是件大事!这么多国家欢迎我们,不派代表团去,没道理!

其二,不打无准备之仗。请总理挂帅,现在就抓紧准备,最重要的是联大发言。1950年我们还是“花果山时代”,你“乔老爷”跟伍修权去联合国,在安理会上“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控诉就是告状,告“玉皇大帝”的状,但那时候的“玉皇大帝”神气十足。这次你们不是去告状,也不是跟美国吵架,而是去伸张正义,长世界人民志气、灭超级大国威风,给反对外来干涉、侵略、控制的国家呐喊、声援。第一篇发言就要讲出这个气概。发言内容,首先要算账:这么多年不让我们进联合国,原因主要是美国、日本,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有一股气,所以要点他们的名,不点不行;对于提案国也要一一列举。其次要讲联合国成立以来的世界形势:即“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当然还要讲点历史,如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等都是伟大的,但都没有1945年以来这样大的规模;讲中国推翻三座大山,取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新民主主义胜利;讲美国必须从台湾撤走它的武装力量,任何人想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都是痴心妄想。再次要讲我们对国际问题的基本态度:这次同基辛格谈公报的许多话都可以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要宣传五项原则,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做超级大国;反对大国欺侮小国、强国欺侮弱国,不许任何国家操纵联合国。总之要旗帜鲜明,高屋建瓴,势如破竹。

其三,今年联合国打的这一胜仗,主要是各国朋友帮我们打的,我们没理由翘尾巴。你们要以勇为本。为将当有怯弱时,代表团团长就是“将”,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谨慎,也不是谨小慎微,看准了的该说就说、该做就做;把握主要情况、本质情况,即可作出判断、就应下定决心。两句话,一句是我写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另一句是田家英帮我写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代表团出发前的11月8日晚8时,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再次约见周恩来、姬鹏飞和代表团的乔冠华、符浩、熊向晖、陈楚、唐明照、安致远、王海容、张文晋、唐闻生,以及回国述职的驻法大使黄镇、驻苏大使刘新权等,就代表团赴联大注意事项及安全问作出指示。谈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话题,毛主席说这是针对教条主义的。客观事物不断变化,人的认识总是赶不上变化、总是落后于实际,一切都调查清楚再说话办事,那就永远不能说话、永远不能办事。我是一贯反对下车伊始就哇哩哇啦的人,那样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自以为了不起,光想当先生,不愿当学生。“乔老爷”你到联合国要学阿庆嫂,不卑不亢,不要怕说错,当然要搞调查研究,但不能什么都调查好再说。我最近常讲军队要谨慎,这是有的放矢。今年在联合国打下的这个胜仗其实是外国朋友帮我们打的,我们没有理由翘尾巴。现在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以我讲“为将当有怯弱时”,“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遇事要商量,要多谋善断,不要学袁绍的“多谋寡断”,更不能“不谋专断”。在联合国也要搞统一战线,这是国际统一战线,与国内同一战线既同又不同;国内同一战线是不同阶级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领导权;国际统一战线是不同国家的统一战线,没有谁领导谁的问题。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谁也不应该领导谁,谁也不应该听谁的领导。过去我们说“以苏联为首”,因为他是老大哥,为了对付帝国主义,必要的时候让他牵个头、开会的时候让他当个主席。但是,如果它要掌握领导权,搞父子党、搞父子国,这就完全错了。美国总是要别的国家听它的,这就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应该被打倒。所以,搞国际统一战线就是要平等协商,绝对不能以大国自居、颐指气使,绝对不能干涉别国的内政,绝对不能有领导人家的想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和美国对骂了20多年,彼此早已形成隔阂,互不来往,互相戒备,互相敌视。现在,突然有了个去纽约的机会,派代表团到美国的心脏里去,到不受欢迎的敌对国家去开展多边工作,这不仅会使去的人心有余悸,不去的人也为之担忧和顾虑。恩来,你马上发个电报给黄镇的助手,让他转告基辛格,我们的代表团在美期间,美国政府必须保证安全。如果出了问题,唯美国政府是问。再一个就是,明天代表团出发时要高规格欢送,在北京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再加上北京的几千名群众,都要到机场欢送,要大张旗鼓地热烈欢送。也要通知外国使馆,去不去由他们自己决定。

11月9日上午9点30分,以乔冠华为团长的出席第26届联大的中国代表团,已集结在首都机场隆重的欢送仪式上。整个机场锣鼓喧天,场面热烈感人;乔冠华率代表团绕场一周,不停地挥动手中的花束。在向专程前来为他们举行高规格欢送仪式的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李德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驻京6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和代表,以及首都4000多名群众代表致意告别后,中国代表团乘专机离开首都北京,经开罗、巴黎前往联合国所在地纽约……

以乔冠华为团长的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在首都机场欢送仪式上

11月11日中午,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肯尼迪机场。乔冠华一走下舷梯,迎候的联合国总部礼宾司司长锡南·科尔莱立即前来:我代表联合国秘书长,向乔团长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良好的祝愿!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被安排在纽约中心的罗斯福旅馆居住。代表团有什么要求,我将大力协助。乔冠华说:感谢您为中国代表团所做的工作,也通过您向联合国秘书长致谢!希望您能安排中国代表团在机场发表讲话,以表达我们对纽约人民的良好祝愿。锡南·科尔莱立即表态:没问题,我们已有安排。随后,乔冠华来到麦克风前发表简短演讲:“今天,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高兴地来到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我们对前来欢迎的联合国总部的代表、各个国家的代表和各方面的朋友,深表谢意!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正常的关系;一贯支持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反对外来干涉、掌握自己命运的正义斗争。我们代表团将遵循我国政府的既定政策,在联合国里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的代表一道,为维护国际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而共同努力。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美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我们愿借此机会,向纽约市各界人民和美国人民表示良好的祝愿。”

以乔冠华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抵达肯尼迪机场后受到热烈欢迎

中国代表团一踏进曼哈顿闹市区驻地,即被旅馆门前的美国人、尤其是等候多时的记者们团团围住,“中国代表团吧?”“欢迎来到纽约!”代表们一走进14层楼,便见置放在入口处表示欢迎的散发着香味的花蓝,纽约警察局派出的警察也值班在走廊的两头。当晚,美国的三大广播公司均以头条新闻在黄金时段播出中国代表团抵达的消息,团长乔冠华、副团长黄华的镜头数次在镜头中出现。次日,五星红旗即在罗斯福旅馆升起,《纽约时报》以显著位置对中国代表团外交官一一介绍;美国《生活》杂志很快还刊登出大幅照片,介绍代表团成员吴健民在旅馆楼顶跑步锻炼时的情景。对于美国人来说,中国代表团的到来,就像似外星人在美国的突然出现。

11月14日,乔冠华立即拜会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主席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随后又赴医院探望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接着,又连续拜会了23个提案国的代表。乔冠华的这种灵活、坦诚和充满友谊的外交姿态,博得了各国代表团代表对中国代表团的广泛好评,国际舆论界普遍认为,乔冠华是中国“派出的最合适的人选”。

11月15日,美国时间上午10时30分,被大会主席马利克称为“历史性的时候”到了——以乔冠华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走进了联合国会议大厅。大会主席马利克宣布:今天的大会,一般性辩论暂停。让我们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顿时,会场上出现了一片欢呼声。乔冠华一路微笑地走来,吸引了大厅内的全部目光。在礼宾司司长锡南·科尔莱的引导下,乔冠华走到写有“中国”标牌的座位前,礼宾司长为他拉开了座位。刚刚落座,一名记者便将麦克风递了上来,但亦不失礼貌:“尊敬的乔先生,能请您谈谈此时的心情吗?”“哈哈……”乔冠华仰头便是一阵开怀大笑!乔冠华的这一开怀大“笑”,真可谓笑在当口、笑得绝妙,不仅笑出了自己的自信与自豪,更是笑出了中国的国威与风采!随着闪光灯的闪烁和摄影机的“咔嚓”声响,这一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的瞬间被定格了——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乔的笑》。被西方记者形容“震碎了联合国议事大厅玻璃”的这幅《乔的笑》,《纽约时报》见报后很快轰动世界。乔冠华那标志的“笑”,也由此成为经典。

(左图)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第26届联大全体会议,受到各路记者“包围”。(右图)被西方记者形容“震碎了联合国议事大厅玻璃”的《乔的笑》

此时的联合国会议大厅,许多友好国家的代表团团长已不顾会场秩序,纷纷涌上前来与乔冠华握手、致意、祝贺,竟形成了一条长队。气氛稍微安静下来,马利克致词了:“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就座。作为大会主席,我很高兴欢迎这个代表团的到来。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已开始参加世界这个主要的政府间组织工作。毫无疑问,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工作,联合国的工作成效将会得到加强。”随后,各个国家的代表都纷纷登台致词,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到来——

法国代表:“中国在我们当中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不公正和荒谬的状况终于结束了。……我们由于中国的文明、历史、勇敢、尊严和她正在进行的巨大努力而对她表示欢迎。”智利代表:“智利从一个不结盟国家的立场出发,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致敬!”“我们向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致敬——毛泽东是长征的革命斗士,是思想家、诗人,他鼓舞和经常指导他的人民,把知识变为主观的经验,并使这种经验同持久的革命态度融合起来。……在毛泽东看来,帝国主义有两重性。它既是铁老虎、又是纸老虎。智利像其他小的附属国一样,正在为争取完全的主权、收回自己的天然资源和实行自决而斗争。但是它正在同一个恫吓、威逼和妨碍它的强有力的铁老虎进行斗争。”这位常驻代表还用西班牙语朗诵起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坦桑尼亚代表:“我们当中那些像我一样曾经有幸同中国人民相处,并对他们一些有了解的人,完全有理由钦佩他们的古老的、保存的很好的文化,钦佩他们为争取自己的尊严和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以及钦佩他们对全世界解放斗争的坚决支持。……我们特别高兴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她在这个组织中的合法地位,因为我们相信,联合国把这个国家看成一个支持各国人民的自决与独立权利、反对形形色色的压迫和不公正的十分可贵的成员国。”匈牙利代表则破天荒地以中文致词,这也开创了联合国大会上外国人以中国话发表演说的先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后任美国总统的美国代表乔治·布什也径直走上讲台,一改起先力阻中国进驻联合国初衷,用了近两分钟时间对中国代表团表示欢迎:“美国同其他国家一起,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乔冠华、黄大使及他们的同事来到联合国!……他们的来到将对本组织协调各国的行动的能力作出贡献。……包括美国在内——几乎同意的一种看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联合国的历史时刻来到了!”以色列代表因不便在会上致词,但私下却告诉乔冠华:我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在中国长大。乔冠华说:中国确实有很多以色列人。我很高兴在这里认识你。中国人要和平,这是中国人的文明传统。这一点,希望能在你的身上有所反映。

本来,11月15日联大会议是以“世界裁军会议”议程而召开,但大会主席马利克致欢迎词后,与会的57个国家的代表都相继登台致词,欢迎中国代表团出席本届联大,场面异常热烈。

中国代表团已经占领大会的重要位置,乔冠华已成为大会的重要角色。但这只是“开场”,“重头戏”还在后面。

下午3点40分左右,大会主席马利克宣布:请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先生发言。顿时,会场上一片寂静。乔冠华修长的身驱稳稳地站定讲坛后,先以他特有的微笑向大会主席马利克点头致谢,接着又以他充满自信和自豪的目光扫视全场并向大家频频点头示意,会场上即刻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中国人民正式登上联合国讲坛的历史性一瞬!这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一瞬!

“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先生”,经久不息的掌声尚未完全停息,乔冠华已作开场:“首先,请允许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的名义,感谢主席先生和许多国家的代表对我们表示的欢迎……”会议大厅显得特别的静,代表们都在屏息凝神地聆听着这位来自中国代表团的正义之声。发言中,乔冠华严厉抨击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强烈遗责美国、日本图谋制造“两个中国”,坚决维护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利益。乔冠华强调,“联合国的事,要由参加联合国所有国家共同来管,不允许超级大国操纵和垄断。中国现在不做、将来也永远不做侵略、颠覆、控制、干涉和欺负别人的超级大国”“联合国应当在维护国际和平、反对侵略和干涉、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表示,我们“将同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为维护各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为维护国际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共同努力……”。

根据毛主席授意,由乔冠华起草并经周总理审定的这篇45分钟讲话稿,经乔冠华慷慨激昂、侃侃而谈的精彩发言,震慑了联大会场;若大的会议大厅,全凭他回肠荡气的声音在室内回响、荡漾。他时而微弓身躯,时而挺直胸膛,时而挥动左臂,时而又双手按立于案前。他的举手投足,无不向人们昭示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代表们时而报以掌声、时而顿足喝彩、时而满堂哄笑。待到他以“谢谢大家”结束演讲并致谢时,大厅内又立刻爆发出长时间的雷鸣掌声。

乔冠华在第26届联大发言

乔冠华在第26届联大的发言由《纽约时报》发表后,很快引起国际世界的反响,观察家和国际舆论界纷纷评论起来——

路透社称:“乔冠华的发言震动了联合国大会”;法新社评论:“乔的严厉讲话使人毫不怀疑,无论是人民中国进入这个世界组织,还是尼克松总统即将对中国访问,都不会使北京改变它在重大问题上的政策。”共同社评论:“这一展示基本方针的演说,是不折不扣的在联合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演说之一,它的意义和反应将迅速涉及地球上的一切地区。这篇演说阐明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中国国际政策,坦率地表明了中国的原则立场,明确地表示了中国作为中小国家的代表对超级大国垄断联合国的局面进行挑战的姿态。”南斯拉夫的报刊评述:“乔对超级大国的谴责成为联合国的最强音”“乔的讲话使尼克松明年访问北京时已没有施展什么伎俩的余地”“乔如此雄辩,如此幽默,又如此有他独特的风格,他是世界一流的外交家”。基辛格则感慨:中国人什么东西都不会浪费。我在公报草稿中删掉的那些有争论的话,几乎全都写进联合国的发言了。

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身份第一次登上联合国大会讲坛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一鸣惊人。他在联大关于裁军、中东、印尼冲突等系列问题上具有轰动效应的发言;他往来穿梭于数十个国家代表团之间不卑不亢、谈笑风生、充满自信的外交风采,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讲坛上的威望,完美地树立了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形象。12月18日,出席第26届联大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及其部分随行人员,在圆满完成本届联大工作任务后乘机离开纽约。

12月22日,乔冠华一行返抵北京。此时的机场,与一个多月前代表团出发时的盛大场面一样: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李德生、郭沫若、周建人、阿沛·阿旺晋美、华国锋、耿飚、吴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在京的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和各国驻华使节,计约4000多人,在机场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隆重欢迎以乔冠华为团长的出席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凯旋而归,其规格之高、人数之多,令代表团的成员所始料未及,更为意外的是外交部礼宾司还特意安排回国代表团成员的家人前来机场迎接,这也成为中国外交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破例。

乔冠华,这位被毛泽东和周恩来赏识器重的新中国第一代才子外交家,自此进入了他外交生涯最具辉煌的顶峰期。此后,他连续出任第26至31届联大中国代表团6任团长,他在联大讲坛的历次发言、讲演和辩论,一次次震动联合国大厦;他的行政职务也由外交部副部长升任为外交部部长,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笑傲国际外交舞台的乔冠华,终于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地以其超群的学识和智慧、非凡的才华和口才,鼎定其世界一流外交家的历史地位。

回味历史,观照未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的50年,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在风云变幻中把握中国前进方向,书写了中国以及人类发展的壮阔史诗;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多边主义,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日益深化。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进步力量不断增长。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就是要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就是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造福人民;就是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就是要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总之,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来源:方志江苏

作者:茆贵鸣(《乔冠华传》作者,盐城市委党史办公室、盐城市地方方志办公室原主任,现为盐城市湖海艺文社副社长)

来源: 方志江苏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