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射洪的抗日募捐宣传‖吴汝成

作者:吴汝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23 15:00:56 浏览次数:301 【字体:

射洪的抗日募捐宣传

吴汝成

援“马”募捐活动

日本军国主义者借口“中村”事件,于1931年9月18日夜,发动九一八事变,攻击北大营,占领沈阳。当时守将张学良遵奉蒋介石命令,采取不干涉、不抵抗主义,转瞬间即将东北全部大好山河以及飞机武器等拱手让于日寇,致使祖国的一片锦绣河山,遭到日军蹂躏,几千万东北同胞,受尽欺侮凌辱。

日寇打家劫舍,强占民房,掳掠财物,奸淫妇女,肆意杀戮,造成了普遍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凄惨不堪言状。时有东北名将马占山将军,激于爱国热忱,大义凛然起而奋勇抗击,带领一批救国义勇军,辗转于辽沈前线,游击于敌人后方,同中国人民一道誓与日军周旋,不顾浴血牺牲,竭力抵御,积极打击倭奴。他的这种爱国行为,得到全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烈支持。

射洪老百姓尤其是最富有爱国敏感的青年学生,虽地处大后方,没有直接遭受日帝国主义的危害,但是爱国救亡工作从来不落后人。汹涌澎湃的革命爱国思潮,首先在县城各个学校的师生中沸腾起来。

1931年冬季,笔者任教于射洪城金华镇,偕同国民师范学校教师田访丞、李节书,学生杨兆来、陈子玉、詹蜀秋、黄公甫、陈型、刘良弼、杨占育,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学生赵育群、陈荣绰、杨光大及模范小学校教师王伯珉、谭云汉、何芸农、汤开文等人,齐集于城隍庙街模范小学校内会商决定:射洪全县人民群众的名义给东北抗日义勇军致敬电,鼓励他们坚守国土,驱逐倭寇滚出国境,收复东北失地。同时,组织四支宣传队,趁值当天逢场,立即走上街头,分赴衙门口滨涪宾馆茶堂,正街高梧宾馆茶堂,菸市街大观亭茶社及江西街、水洞街一带,宣传日军侵略东北三省的种种野蛮残暴罪行,主张积极抵御外侮,挽救民族危亡,免做亡国奴,唤起人民大众,热爱祖国,进行募集捐款,支援马占山的抗日爱国行动。听众中有不少人对日寇的入侵表示愤慨,对马占山的抗击则誉为民族英雄,大多以捐献现金的实际行动来支援抗日义勇军。沿街商店店员老板亦纷纷前来捐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东北失地”“积极支援东北义勇军”等口号响彻射洪县城。

这种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流,猛烈地冲击着射洪全县人民的头脑,旋即有射洪中学、太和镇小学、洋溪小学等校师生,相继发出愤怒吼声,起而响应,组织青年学生队伍,在当地沿街宣传抗敌后援工作,展开援“马”募捐活动。大家均以自由乐捐的方式,募得一笔款项,交由金华镇模范小学校教师王伯珉经手汇集、邮寄给东北马占山将军。

宣传抗日救亡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强占我东北三省,侵踞我热河、冀东。1937年,日寇又制造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对我国的全面侵略。中华子孙莫不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在以共产党为首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霎时遍及射洪城乡。

为报国仇雪国耻,射洪一部分青年学生如罗奇祥、傅宝林、杨克从、蔡清宴等组成抗日救亡宣传队,于1938年暑假,集中在射洪县民众教育馆,进行短期节目排练,然后由该馆馆长田裕生带领这支队伍深入农村,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1937年四川省第十二区专署射洪县立初中校抗日宣传标语(图片来源:遂宁新闻网)

出自一片爱国赤忱,这个宣传队的伙食、住宿、交通等费用,概由青年们自理。白天跋山涉水,徒步行进,晚上在集镇上讲演、演出,宣传抗日。虽备极辛劳,但青年们仍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风尘仆仆于县城内外双溪、天仙、复兴及射洪、盐亭交界地区,宣传抗日救亡道理,鼓舞民心士气。宣传的内容有抗日歌曲《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活报剧有《放下你的鞭子》;曲艺有自编的莲花闹、金钱板、花鼓词以及一些舞蹈、短剧等。

射洪县立初级中学印制的《从军保国告同胞书》(图片来源:遂宁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

宣传队每到一处,即有当地青年学生出面联系,安排食宿,共同开展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以后利用寒暑假期间曾多次组织文艺演出,向群众宣传抗日,并售票募捐,支援抗战。

耍龙灯募捐

为进一步增加募捐收入,支援前线,射洪的青年学生多想办法开辟募捐门路。1938年寒暑假期间,罗幼生、傅宝林、林陶、黄祥海、谢维宝、杨克从、罗奇祥和社会青年杨邦畿等几经商议,决定从1939年春节起,利用春节民间传统活动——耍龙灯,为抗日将士募捐,定名为“射洪青年抗日建国龙灯”。这样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寓宣传于活动之中,吸引了广大群众,轰动射洪县城。

具体活动是:印制“建国龙灯贺年片”宣传抗日募捐意义,发至县城每家每户及城郊募捐对象。从阴历正月初九起,即与射洪各社会群团的龙灯会一起出龙,直至正月十五才收场。在十四、十五两日,龙灯便进入各家堂屋给人民祝贺元宵节,收取人民向龙灯备送的贺礼作为抗日募捐。募捐结束后,由财务负责人万志英结算账目,除扎龙灯等费用外,其余全部汇寄重庆抗日救亡总会慰劳抗日将士。这种建国龙灯活动,1939年至1940年开展了两年,到1941年春节,由于国民党背信弃义,掀起反共高潮,在射洪大肆扣捕青年学生,镇压抗日救亡运动,建国龙灯和文艺宣传、话剧义演等活动被迫停止。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吴汝成

供稿:遂宁市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