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川陕忠魂铸丰碑‖王志雄
本文 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6期
川陕忠魂铸丰碑
王志雄
1932年12月中旬,红四方面军趁四川军阀混战、川北防务空虚,挥师进入川北,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解放通南巴,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曾经高度评价川陕苏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毋庸置疑,川陕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奋勇拼搏、不胜不休,夺取革命战争伟大胜利
川陕苏区的创建和巩固,都是建立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川陕苏区时期的文件《保卫赤区运动周决议》提出“消灭敌人比吃饭还要重要”,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军事斗争的激烈和频繁。
解放通南巴。1932年12月中旬,红四方面军翻越大巴山。12月18日,进入通江两河口,25日占领通江城;1933年1月23日,占领巴中城;2月1日红军进入南江城。红军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通南巴大部分地区。通南巴解放后,迅速在通江召开了川陕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和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标志着川陕革命根据地正式创建。
反“三路围攻”。1933年1月27日,蒋介石委任田颂尧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田颂尧投入兵力38个团、约6万人,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动“三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采取“收紧阵地、积极防御”的方针,打破敌人围攻,用4个月时间,收紧阵地、节节抗击、待机反攻、重点突破,当红军撤退到通江空山坝时,发起总反攻,击溃敌人后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红四方面军反“三路围攻”胜利结束后,由入川时的1万多人发展到4万多人。随后召开了木门军事会议,将入川时的4个师扩编为4个军。
三次进攻战役。反“三路围攻”后,红四方面军抓住敌人元气大伤的有利时机,主动发起仪南、营渠、宣达三次进攻战役。三次进攻战役从1933年8月中旬开始,10月下旬结束,历时两个半月,取得了巨大胜利。三次进攻战役后,川陕革命根据地进入鼎盛时期,根据地总面积4.2万平方千米,人口500多万,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
反“六路围攻”。川陕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让蒋介石大为震惊,于是委任刘湘为“剿匪总司令”,于1933年11月投入110个团、近20万人对川陕苏区发动“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仍然采取“收紧阵地、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与敌斗争。红四方面军经过10个月的奋战,以伤亡3万人的代价,总计毙敌6万多人,俘敌2万多人,打散敌官兵2万人左右,取得了反“六路围攻”的胜利。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进行局部执政有益探索
在红军入川前,穷苦百姓“三月杂粮三月荒、三月野菜三月糠”,饿死人也屡见不鲜。另一方面,这块土地上的穷苦百姓对革命也不甚了解。徐向前元帅曾说“许多农民住在交通闭塞的山旮旯里,连三民主义、国民革命还闻所未闻,更不要说什么共产主义和苏维埃运动了”。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川陕苏区进行了局部执政的探索。
党的建设。红四方面军解放通南巴后,从部队中抽出数千名工作积极、作风正派、有一定地方工作经验的党团员,组成若干支工作队,分赴各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工作队通过访贫问苦,扎根串连,在打土豪、分田地的实践斗争中物色发展对象。条件成熟,便立即发展入党,并逐步由党小组建立党支部,然后再建立高一级的党组织。根据地党的建设蓬勃开展,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党的基层组织也不断建立健全,县成立县委、区成立区委、乡有党支部、村有党小组。在鼎盛时期,川陕苏区建立了1省、2道、1个特别市、23个县、2个特别区的党的组织。各级党组织动员了数以百万计的劳苦工农大众,在共产党和苏维埃旗帜之下,不断推进政权建设、军队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分配土地、肃反运动等,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富有创造性地完成了伟大的历史使命。
政权建设。在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筹备下,1933年2月中旬,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通江旧县署大堂开幕。省工农兵代表大会下设省执行委员会和省监察委员会;省执行委员会下设常委会,常委会设苏维埃政府主席。省苏维埃政府下设省军区指挥部、财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交通委员会、政治保卫局、革命法庭、土地委员会、劳工委员会、粮食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内务委员会等部门。同时,川陕苏区还建立了2道、1个特别市、23个县、2个特别区苏维埃政府,区、乡、村基层苏维埃政权机构设置齐全,这些机构和部门为推动川陕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川陕苏区军事斗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群团建设。各级成立了工会,发展了大批会员,发挥了工人在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上的主力军作用;成立贫农团,组织占农村人口60%的贫农起来闹革命;成立少年共产党,成为党和红军的有力助手。据不完全统计,川陕苏区共发展团员2万余人,有组织的青年达10万之众。此外,还成立少年先锋队、妇女委员会、儿童团、反帝拥苏大同盟等各级各类群众组织,在苏区生产建设、安全保卫、支前扩红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级各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设置齐备、运转高效,当时的川陕苏区,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局部执政探索,实现了全面治理。
强力推动、齐头并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川陕苏区坚持全面发展、齐头并进的科学态度,将一个积弱积贫的闭塞落后地区发展成为具有蓬勃生机、充满革命激情的根据地。
发展经济。“平分土地”后,川陕苏区加紧发展农业生产。围绕《中国共产党川陕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的斗争纲领》,按照“迅速分配土地,推广耕种,赤区一寸土地也不要荒废”的要求,展开声势浩大的宣传,《春耕运动宣传要点》《春耕宣传大纲》《川陕省苏维埃临时政府迅速进行春耕事布告》《欢迎被欺骗胁从的群众回家分田》等得到广泛、深入宣传。同时采取成立合作社等措施,鼓励、扶持农业生产。获得了土地的苏区人民,在川陕省党和红军的教育引导下,以百倍的信心和精力,投入生产劳动。川陕苏区的农业发展得到党中央肯定, 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称赞:“川陕苏区的农业收成良好!”川陕苏区的党和红军同样致力于工业发展。除了发展合作社、执行统一累进税、发展交通与水利事业等,还重点开发川陕苏区特产与发展手工业,川陕苏区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戒除鸦片。据《川陕苏区·巴中卷》记载,“十室之邑,必有烟馆,三人之行,必有瘾者”。为了戒除鸦片,川陕省苏维埃成立戒烟总局,各县、区、乡设戒烟局、所,专门负责戒烟。戒烟总局制成戒烟丸,下发各地戒烟所。戒烟丸效果非常好,一般有瘾的人吃上一段时间,都能戒掉,所以被人们称为神丸子。到1934年春夏,“通南巴苏区吸烟的人数大大减少,不吸的占70%,完全戒除的占20%,仍吸烟的老弱只占10%”。戒烟运动不仅发展了农业生产,夺得了粮食丰收,保证了大批军粮供给,而且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注重教育。川陕苏区的学校教育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各地的列宁学校承担了普及教育的任务。列宁学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类,规模大小不一,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有的达数百人。另一种就是旨在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如党校、苏维埃学校、红军大学、彭杨军事学校等。除这些全日制的学校对适龄儿童进行教育、对革命干部进行培养外,苏区还广泛开展社会教育,办有工余学校、俱乐部、识字班、读报班、农民夜校,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
加强医卫工作。“穷得狗在锅里卧,生疮害病用命磨”,这是红四方面军入川前当地的医疗现状。红军入川后,一方面广泛宣传卫生常识,另一方面创办各级卫生医疗机构。根据地地方和红军部队分别创办了各级工农医院和红军医院。据不完全统计,红四方面军创办了红军总医院1个,分医院5个,军医院5个,师医院15个,团医务所44个。地方创办了工农总医院1个,分医院6个,县工农分医院23个,工农药店或药铺160多个。军、地的医疗卫生机构组成了医疗机构网,为救死扶伤,保存革命力量和改善根据地人民的卫生状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心为民、保障民权,谋取人民群众最大福祉
“盼红军,盼红军,红军来了救穷人,红军来了分田地,红军来了大翻身。”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发扬和坚持维护民权、落地落实的思想作风,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解放劳动妇女。川陕苏区《妇女斗争纲领》把妇女从家庭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同时还具体规定,“女工产前后休息八星期,工资照给,另给补助费、医药费!女工月经五天内停止工作,工资照给!雇主为女工设置婴儿院,哺乳时间至少一小时,每次距离不得过三小时,停工时间工资照给!”《妇女斗争纲领》的贯彻执行,受到广大劳动妇女的欢迎,激发了妇女们的战斗激情,让川陕苏区妇女和男人一样,投身到川陕苏区的各项事业中。
关心扶助伤亡战士及家属。1933年8月11日,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印发《抚恤伤亡条例》,对伤亡红军战士的抚恤作了全方位规定。比如,“牺牲者的抚恤金,给予他的直系家属领取,主要目的是酌量补助他有劳动力的家属生活上的费用,并抚养子女成长。如他的家属的确没有劳动能力,除抚恤金的补助外,由苏维埃政府在国家社会保险金中,再拨发一部分。抚恤金的多少和期限,依据牺牲者家属的状况来决定……”8月12日,作为《抚恤伤亡条例》的配套文件《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优待红军及其家属条例》出台公布,该条例对红军家属的生产生活方面应该享受的优惠规定得翔实具体,同时还对红军家属的社会保障作了明确规定。这两个条例的制发和执行,解除了参军参战的红军战士的后顾之忧,极大地体现了川陕苏区党和政府对红军战士及其家属的关心关爱。
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川陕苏区工业取得大发展的同时,川陕苏区注重工人权益保护。《川陕省第三次雇工代表大会决议》规定,“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一倍以上,七天休息一次,革命纪念日不做工,雇工伙食、住屋要与老板一样……对于违反这些要求,或以歇业、开除来反对雇工利益的雇主,必须请求苏维埃以严厉的制裁”。《川陕省第三次雇工代表大会决议》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于保护雇工及其他工人的合法权益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作出具体的处罚规定。这份文件的贯彻执行,对于保障工人合法权益、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川陕苏区时期制发的《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公粮条例》对公粮使用作出了规定,“以十分之四作苏维埃公务人员及来往运输队吃;以十分之四作红军吃;以十分之二作社会保险(即发给没有生产能力的鳏、寡、孤、独、残疾者吃)”。这一项政策虽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但作为最初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失去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的最低生存条件。
抛家舍业、任劳任怨,书写奉献革命新的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红军入川后的两年多时间,川陕苏区共有32万多人参加红军和脱产的地方武装,列入红军建制部队共23万人直接上前线与敌战斗,其中14.23万红军英勇捐躯。不脱产地方武装近40万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投入了战争,共有26.7万余民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存在的两年多时间里,这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英勇献身的英烈中,很多人连自己的真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史册中仅仅记载了他们的小名,甚至还有部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
川陕苏区的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口粮当军粮、把自己的衣服当军装、把自己的门板当担架、把自己的儿郎送上战场。川陕苏区200万人次以上参加运输队等各项支前工作,提供粮食5亿多斤,衣被122万多套。巴中作为川陕苏区的首府和核心区域,提供粮食1.5亿多斤,投入运输的力量100万人次。
撤出苏区、策应中央,成就人民革命伟大事业
1935年1月22日,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给红四方面军发来电报,“建议你们应以群众武装与独立师团向东线积极活动,钳制刘(湘)敌,而集中红军全力向西线进攻……你们宜迅速集结部队,完成进攻准备,于最近时期实行向嘉陵江以西进攻……”接到中央电报后,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西进策应中央红军的问题。然后红四方面军开始有序撤离川陕苏区,与中央红军汇合北上抗日。
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川西与中央红军会师时,将所筹集的数十万斤粮食和大批其他物资,日夜兼程运送到驻小金县一带的中央红军部队,“雪中送炭”使翻越大雪山后几乎“弹尽粮绝”的中央红军“绝处逢生”。
正因有了红四方面军的策应,调动了敌人力量,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使得中央红军能够顺利与红四方面军汇合;正因有了红四方面军的加入和补充,为红军胜利走完长征、将革命进行到底,最终赢得革命胜利增添了力量。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志雄【中共巴中市委党史办公室(巴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
配图:巴蜀史志编辑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