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格尔木之父——慕生忠将军‖王放
格尔木之父——慕生忠将军
王 放
慕生忠将军
2006年7月,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青藏铁路举行通车典礼在高原新城格尔木举行。
当巨大的铁龙呼啸着穿行在世界屋脊之上,在这条一千多年前曾由松赞干布迎送大唐文成公主前往吐蕃王国,开启着汉藏两个伟大民族文化交流的道路上,架起了幸福的桥梁。笔者不由得想起一位毕生情系这条天路的拓荒人,他就是被人们称为“格尔木之父的开国将军”——慕生忠。
慕生忠,1910年生于陕西吴堡县,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期追随刘志丹、谢子长。在创建陕北、陕甘根据地和西北工农红军的艰苦岁月里,浴血奋战,身上留下二十多处伤疤。
1951年,党中央决定西北解放军向西藏进军。范明被任命为西北进藏部队司令员,慕生忠任政委兼进藏部队运粮总队政委。
按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十七条协议,“进藏部队所有的粮食和军需物品都自行解决”。1953年春,西藏军民吃粮告急,慕生忠带领1000多名民工,拉着两万七千峰骆驼,驮着大批粮食,步履艰难地行进在雪山边沿的进藏路上。一趟下来,不仅粮食消耗,骆驼就累死了四千多峰,而当时全国的骆驼仅有20万峰。慕生忠顿时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建设和保卫西藏就必须修一条真正的公路。
于是范明和慕生忠给周总理写了修建青藏公路的报告,仅仅一个月,总理就批准了这份报告。总理还提出了手掌和手背的英明比喻。从西南、西北到西藏,好比手背和手掌,从西北向西藏修路,就好像在手背上。这是真正的战略公路,是理想的国防公路。慕生忠想到了自己的老首长,原西北军区的彭德怀司令员。趁彭总从朝鲜战场归来,慕生忠向老首长汇报了从青海向西藏修路的设想,提出准备拉一辆木轮车先行探路的意见。彭总听后开玩笑地说:“那好嘛,干脆拉一辆胶轮车,不要人多,免得人家说你是被抬过去的!”
有了彭总的支持,慕生忠回到青海,着手做准备。他首先打通了香日德到格尔木300公里的运输线,又派出运粮总队副政委任启明,带着人赶着胶轮车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向藏北重镇那曲(黑河)探路。50天后,任启明从九百里外的黑河发回电报,报告了他们胜利到达,证实了在世界屋脊上完全可以修路。为筹措修路经费,慕生忠上北京,找了许多部门,一一碰壁。他再次找到彭总,彭总听后久久地凝视着祖国西部的地图,指着地图上甘肃的北部和西藏的南部,说:“这么大的一片国土,却没有一条公路,还是空白!”慕生忠说:“这条路我决心把它修通。我想先修通格尔木到可可西里五道梁的300公里,大约需要30万元。”彭老总沉思后说:“可以,你写个报告,我转呈总理。”当彭总问到还有什么困难?慕生忠提出需十辆卡车和十个工兵,最好再有一辆吉普车,彭总当即全部解决。
1954年5月,慕生忠率1000多名民工、工兵和十辆卡车,向“世界屋脊”出发了。他把大本营设在格尔木。当时的格尔木一片荒漠,是风暴和沙石肆虐的天下。慕生忠带领工人在这里栽下第一批树木,开垦出第一块良田,亲手种下第一批粮食和蔬菜。这些在戈壁沙漠上倔强生存下来的树木粮食和蔬菜,不仅装点了格尔木的春天,还拯救了不少筑路工人的生命。筑路最为艰巨的是格尔木以南雪水河的两岸,那里是一片坚硬的沙渍石,手举利镐的筑路人一镐下去,直冒火星,只能刨下核桃大小的小坑。民工们满头大汗地刨,蚊子、虻虫轮番叮咬,没有几天就躺倒了一百多人。没倒下的也染上怪病,腿上出现大片紫斑,流出浓水,疼痛难忍。这时,留守格尔木的同志们送来第一批收获的水萝卜,萝卜吃完了,肿斑全部消失,大家能站起来了。后来才知道,这种病是因长期缺少蔬菜导致,是慕生忠从兰州带来的种子,结出的新鲜蔬菜救了他们。
慕生忠把筑路大军摆成一字长龙。最远的已翻过昆仑山,距后方170公里,每人带20天口粮分段施工。17天过去了,公路不断向前延伸,最后只剩下中间横着的宽8米、深达30米的大裂谷无法逾越。这条大裂谷下边就是终日轰鸣、奔流不息的雪水河。慕生忠带着筑路队的邓工程师实地观察后作出决定,在两侧的悬崖峭壁上打筑石槽,再搭上木桩架桥。工人们昼夜奋战,硬是用了三天架好了桥。邓工准备上车过桥试车,慕生忠一把拉住他:“你是唯一的工程师,下来,我上!”“你是一军之帅,不能上!”两个人争了起来。最后还是慕将军开车。两侧几百名民工一眨不眨地见证着将军那惊险的一刻。
7月30日,公路通到可可西里的五道梁,慕生忠高兴地向北京发电,并直接与彭总通话,彭总听完汇报后非常高兴,又从军费里拨款20万元,调了100辆卡车和一千名工兵。彭总说:“你只管往前修路,有困难直接找我!”
慕生忠满怀信心投入新的征途。当测量队抵达长江源头沱沱河时,正是洪水季节,大家被阻在岸边。慕生忠叫人用绳子拴住自己,另一头交给大伙,他大踏步地走向滔滔的河水。刺骨的雪水冻得他直打寒颤,他紧咬牙关,在他的带领下,测量队终于完成测量任务,保证了筑路工程的进度。
这年十月,筑路队开上“生命禁区”的唐古拉山,气候异常恶劣,狂风卷着雪团和冰雹,大家用铁锨遮脸,用铁桶或土筐盖头。此处的含氧量还不到内地的一半,不要说抡大锤,就是站着说话都十分吃力。火经常点不着,水烧不开。慕生忠带领大伙白天抡大锤,晚上住帐篷,他不断地鼓励大家说:“修筑青藏公路的决心不能动摇,就是死了也要头朝拉萨。”他的言行深深激励着每一位筑路工人。10月20日,当公路修到唐古拉山顶时,慕生忠站在高山之巅给北京的彭总发出电报:“我们已战胜了唐古拉山,在海拔五千七百米以上筑路三十公里,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段公路。”彭总把电报送给周总理,总理当即就派出慰问团上山慰问筑路大军。
筑路大军情绪高涨,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克服了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仅仅20多天,公路又开进了300公里到达黑河。1954年11月23日,筑路队抵达羊八井,这是通往拉萨最后一段艰苦的工程,20公里的大石峡。此时,上面支援的一千名工兵到来,带来了机械设备,全体工人又奋战了20天,打通了大石峡。今天当我们穿越这段石峡时,望着公路两边犬牙交错的岩石,无不为当年修路的艰辛而惊讶和赞叹!
在彭总的全力支持和西北军区、西藏工委帮助下,慕生忠带领筑路大军以奇迹般的速度向前推进。1954年12月15日到达拉萨,慕生忠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乘坐汽车进入拉萨的人。1300公里的青藏公路只用了7个月零4天修成,藏族人民把这条公路赞誉为通往幸福的金桥,把慕生忠赞誉为架设金桥的筑路将军。
1954年12月25日,拉萨军民举行了公路通车盛典,成千上万的藏胞翻过雪山草地聚集到这里,目睹了这庄严的场面。从此,从拉萨到内地,再也不用少则七八个月多则一年时间翻山越岭了。今天仍耸立在拉萨西郊宏伟的“青藏公路纪念碑”上,书写着“高原公路,世界奇迹,四海闻名,五洲赞叹”16个大字,见证了这段光辉的历史!
1955年夏,慕生忠在北京见到彭总。彭总欣喜地问他:“你真把路修通了?”慕生忠自豪地说:“我是坐汽车进的拉萨。”很少夸奖人的彭总激动地说:“好!就是要有这么一种拼命的精神。”中午吃饭时,彭总拿出一瓶泡着人参的白酒说:“这是我泡的好酒,给你补补身子。”慕生忠一饮而尽。
毛主席得知慕生忠修路的事后,专门请他到自己家里详细了解筑路情况,用家常的鸡丝面款待筑路将军,夸奖他为革命立了大功。
慕生忠回到了青海,投入新的战斗。他把管路、修路和建设沿线作为新的目标,带领工人在青藏路沿线开煤矿、硼矿、硫矿等,建了砖场和林场,建起一排排房屋,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1958年秋,彭总到青海视察,当飞机降落在察尔汗盐湖机场时,彭总站在平整坚硬的盐湖上,放眼四望,看到一辆辆汽车在“万丈盐桥”上疾驶,兴奋地说:“呵!这机场,这公路好气派!”在格尔木,彭总住进了新修建的二层楼式的窑洞,风趣地说,慕生忠把延安窑洞带到了青藏高原。他向工人们讲话,表扬大家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公路。他指示总政,把当年军事院校毕业的千名大学生,全部分配到青藏高原参加祖国的建设。
慕生忠关心工作在边疆地区的工人和干部的生活,他和范明向西藏工委请示,批准建立了西藏秦腔剧团,在西安请了专家,招聘了青少年演员,又从北京调来了有文化的女指导员张锦航。曾在那里工作过的著名作家王宗元,根据筑路工人在青藏高原的生活,写下了著名的小说《昆仑山上一棵草》,被拍成电影,真实地记录下他们艰苦的工作和生活。
青藏公路作为内地和西藏最为实用、便捷的大通道,承担了超过70%以上进出藏物资的运输,特别在后来的西藏平叛以及中印自卫反击战中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它为西藏的建设,为藏胞的幸福,为祖国西南边陲的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样一位功勋彪炳、无私无畏的老将军,能够战胜世界屋脊上的艰难险阻,却无法躲过政治运动的风雨。1959年秋的庐山会议,彭老总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头子,范明和慕生忠受到牵连。从此,厄运不断。他们被污蔑为彭德怀的黑干将,就连彭总住过的二层楼窑洞也被当作罪证。在后来的将近二十年里,慕生忠被批、被斗、被关,直到1979年才被彻底平反。1982年秋,他再次来到格尔木,看到自己昔日用汗水建设的荒原已成为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青海省第二大城市,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当年亲手栽下的树木已合抱而粗,灰色的“将军楼”依然俯视大地,老将军不禁热泪盈眶地说:“彭老总若是黄泉有知,再能视察这里,该有多么好啊!”
1994年10月19日,慕生忠将军在兰州逝世。临终前留下遗言,把骨灰撒在昆仑山上、沱沱河畔,从此,他永远长眠在这里。
1958年,毛主席、党中央也曾设想在世界屋脊上修建铁路,可惜当年国家财力有限,随着三年困难时期的到来,这项工程不得不下马。
今天,筑路人的梦想终于实现,更让我们惊喜的是,青藏铁路通车后,新一代建设者发扬老一辈人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敢想敢干,又在人类的生命禁区修筑格尔木至拉萨的高速公路,让我们共同期待和见证着又一个人间奇迹即将诞生在雪域高原!
慕生忠将军之子慕雅峰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王 放(陕西三秦儿女红色宣讲团团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