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
2020-04-03 【历史文化】罗万庆 ‖ 雅安农村旧时礼仪中的文书和婚庆说席文化拾遗(四)编者按3月31日至4月3日,“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分期推出了《雅安农村旧时礼仪中的文书和婚庆说席文化拾遗》,欢迎在文尾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婚礼正宴时的四言八句...
-
2020-04-03 庄子眼中的颜色先秦诸子对色彩的解读,体现出他们的哲思和对宇宙人生的把握。孔子曰“非礼勿视”,不符合礼制的不要看,主张以礼来规范色彩的使用,推崇的是“青、赤、黄、白、黑”五种正色;墨子用“墨”作为姓氏和命名墨家学派,用黑色彰显哲学理念。老...
-
2020-04-03 清明说中华传统文化,法于自然,谐于阴阳,循天人合一;源于农耕劳作,饮食穿着,行动坐卧。自与岁中之四时,四时之节气,互契相合。便览所记,清明是也。
-
2020-04-03 清明节溯源据记载,我国传统的清明扫墓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
2020-03-30 儒家仁爱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尽管各种哲学与文化形态存在宗教和历史文化的差异,但在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方面,却是殊途同归。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建构在全人类共同认可的道德基础和价值信念基石之上。“爱人类”是儒家“仁爱”思想底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
2020-03-30 依于仁义 守望相助 ——由“伯牛有疾”说起新冠肺炎病毒来袭,举国奋起抗疫。宅居闭户的日子里,必闻“窗外事”,且读诸如《论语》之类“圣贤书”。《论语》中不乏直面病疫的鲜活事例,兹由“伯牛有疾”说起。《论语·雍也》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
2020-03-30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本与根《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体制最为完善、编制最为出色的一部目录书,其文献学和思想文化史的价值自不待言(有学者把它与同时期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相比较),其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价值亦愈来愈引起...
-
2020-03-30 “玄德”的审美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标举的有别于儒家“仁义”道德的“玄德”伦理价值观,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古代文人和文学传统有着重要影响,这一问题需要从哲学到文学作交叉贯通性的深入探究。
-
2020-03-30 声失则义起 ——汉魏五言诗之经典化重塑在中国诗歌史上,《诗经》是四言诗的开山经典,汉魏五言诗是五言诗的开山经典,其历史地位都是后来者难以比拟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经典出现在主流史述中,都很大程度地远离了其原初形态,而呈现为被重塑过的经典化形态。关于重塑之原因,...
-
2020-03-28 克己复礼:阐释路径与思想真髓作者:周国林 魏巍《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2日 11版) “克己复礼为仁”是我们格外熟悉的《论语》语句。然而,人们对熟悉的话语未必深入推敲过它的真正含义,也未必都仔细思考过它在思想史上的意义和当代价值。 关于“克己复礼”,现存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