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蓬安县利溪镇花房子村见证伍氏家族荣耀‖柴梓嫣

作者::柴梓嫣(南充日报全媒体记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13 20:46:37 浏览次数:547 【字体:

蓬安县利溪镇花房子村

见证伍氏家族荣耀

柴梓嫣

一座座白墙青瓦的新居鳞次栉比,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划一,一幅生动写意的“美丽乡村”画卷美不胜收,这便是南充市蓬安县利溪镇花房子村。

如今,一说到花房子村,不少人都会因它有着美丽乡村之貌,称其为“网红新村”。殊不知,百年前,这里还曾因“伍氏庄园”闻名天下。

因花得名

伍氏庄园里的花房子

初闻花房子村,不由得让人心生疑惑:这个村难道与“花”结缘?“我们这个村庄,就是因为曾有个‘花房子’而得名。”花房子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罗东海的一句话印证了人们心中的猜想。

“以前利溪镇有个‘伍氏庄园’非常出名,花房子就是庄园的一部分。”少顷,罗东海即将花房子与伍氏庄园的故事娓娓道来。

据《伍泰信一支族谱》记载,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伍泰信从湖北迁徙至四川蓬安县利溪场,成为利溪场伍氏始迁祖,时年22岁。后来,伍氏入川后第二代先祖伍德全与侄儿伍桂芳、伍兰芳,被清廷授朝议大夫。伍德全告老还乡时,嘉庆皇帝御批“大夫第”,以彰伍氏一门三大夫。

由清朝嘉庆皇帝御批的“大夫第”,位于利溪镇以南1.5公里处。据悉,建成时的“大夫第”坐南朝北,占地约6000余平方米,其主体建筑为单檐歇山顶、抬梁与穿斗结构混合的木构建筑,飞檐翘角,屋脊彩绘,处处体现出主人的审美追求。中轴线上,至南而北依次为正堂、天井、中堂、天井、下堂、前埕,三堂屋左右由厢房衔接。左右各有两栋扶厝,主屋与扶厝之间各有三个过水亭连接,这是当地民居中最典型的“三堂五栋”建筑样式,也是官家富豪身份派头的象征。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蓬安县利溪镇大夫第(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当时,利溪伍氏家族荣耀至极,以官声财力,尽力修造故宅,光耀门廷,显赫一方。“我们蓬安县利溪伍氏家族在晚清时期是旺族,官员最多,田土最多,房宅最多,是当时出名的‘三多’。面积二千多个平方米以上的房宅,东西南北中,就有五个大庄园。”罗东海介绍说,当时,伍氏庄园遍布利溪,其中最有名的便有4处,分布于利溪四方,即:东面花房子、北面大夫第、西面梅花墙、南面万桑园。

人世推移,沧桑更颜。伍氏家族从这里走出了伍德全、伍桂芳、伍兰芳、伍非白、伍玉文等百余名文武才子。“现在散落在全国各地原籍利溪的伍氏后裔已有上千人之多。每到清明,伍氏后人都会齐聚‘大夫第’缅怀先祖,重温家风。”罗东海说,百余年来,“大夫第”几经拆改,部分房屋已拆除,昔日的花园亦不复存在,只有正厅、右厢房及书房等主要建筑物保存完好。如今,“大夫第”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蓬安县利溪镇大夫第(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历史悠久

曾是川北荣校校部旧址

在利溪镇,说起“花房子”的故事,不少人都能聊上三五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还是川北荣校校部旧址。

《蓬安县志》记载:1950年11月,在利溪场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充地区荣誉军人学校(简称荣校),校部设伍家花房子,有学员1600余人疗养学习。1953年1月迁南充高坪坝。

“当年川北荣校设于利溪后,校本部就设在伍家花房子,毗邻的梅花墙、包包田、大夫第等大院,都住过荣校的学员。”关于川北荣校与花房子的故事,罗东海也从村中老人口中或多或少听说过。“花房子”距离利溪场镇仅3公里左右,或许正因为这里交通便利,住房宽敞,川北荣校创办时才会选址于此。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蓬安县利溪镇大夫第(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据了解,川北荣校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建校初期规模较小,其主要任务是帮助老红军学习文化。当时学校设有政工股、教育股、后勤股等。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员被送到学校学习,学校的规模也不断壮大,教职工和学员人数从几十人、几百人一直发展到千人之多。1953年,川北荣校从伍家花房子搬迁到南充市高坪区。

“学校搬走后,花房子逐渐冷清。”回忆过往,罗东海感慨万千,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当年利溪镇上有名的五处庄园被拆毁了四处,花房子位列其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蓬安县利溪镇大夫第(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网红新村

步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物换星移、岁月流长。花房子的故事逐渐被人们淡忘。如今,再提起花房子村,“网红新村”已声名鹊起。

春暖花开的季节,寻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驱车从南充市区出发,仅40分钟便可达花房子村。与其他村庄相比,令人流连的,除了生机盎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更有一座隐蔽山谷的奇趣动物园。

“妈妈,快来看,大老虎在散步!”“哇,那里有好多鸵鸟啊!”因为这个动物园,眼前的花房子村俨然成了一处乡村旅游的好去处。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好奇地观察着动物的一举一动。在互动区域,不少游客在喂食时还与鸵鸟、羊驼等动物亲密接触,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山谷。

望着眼前的热闹场景,罗东海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我们这里很落后的。”他说,花房子村离蓬安县城尽管只有14公里,但因其是典型的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蓬安县利溪镇花房子村村貌(蓬安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前几年,我们村成立了花好月圆专业合作社,打造了动物园,很快便提升了人气,成了‘网红新村’。”谈及花房子村的发展变化,罗东海的喜悦溢于言表。近几年,花房子村积极探索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事生态农业种植、特种珍禽养殖、果蔬花卉栽培、休闲观光旅游等,不仅让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也让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一个动物园,带活一个村。如今的花房子村已与花好月圆动物园实现农旅融合、产村一体,村民成为股民、产业工人,干起了生态农业种植、特种动物和珍禽生态养殖、果蔬和花卉生态栽培等“技术活”,步入了乡村振兴快车道。

“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村里的山山水水和小动物们都欢迎大家来做客!”离别时,罗东海诚挚地发出邀请:欢迎四方游客来花房子村探寻伍氏庄园故事,观赏网红新村美景。

花房子村

小档案

花房子村位于南大梁高速利溪段互通出口,距蓬安县城约14公里。全村面积约9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1230户3682人。该村主要从事生态农业种植,特种珍禽养殖,果蔬花卉栽培,已建成一个集现代生态农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该村先后成功创建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南充市文化旅游特色村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柴梓嫣(南充日报全媒体记者)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