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成都金河路的历史记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12 19:02:47 浏览次数:871 【字体:

成都金河路的历史记忆

成都市金河路东起长顺上街口,西到下同仁路口,得名于如今已不复存在的金河。

金河路原名金河街,是民国初期拆除满城并新开了通惠门后,从祠堂街到通惠门沿金河新形成的街道。民国初期,因邻近金河,故其东段有顺河街之称。“文革”时期,因修建防空洞,金河被毁,但金河街的街名并未更改。直到1987年蜀都大道建成后,金河街才改名“金河路”,成为蜀都大道的一段。

成都市金河路

谈起金河街,必然说到清代的成都八旗军营,以及满族人当年在成都的生活状态。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成都开始修筑“满城”。满城因沿袭古少城基地,又称少城。由于西藏地区发生蒙古准噶尔部入侵事件,清王朝开始打算在成都设驻防八旗以镇慑西南。而清代的成都金河上游及其以后形成的金河街一线区域,正是这批八旗劲旅所住之地。这个地方,不许汉人进入,违者将被关卡子房,打屁股,还要枷号示众。因此,许多成都人其实并不知道金河街的真实模样,都以为既然是军营所在地,那么一定是戒备森严,刀光剑影。事实上,晚清的金河街是小桥流水、绿树红花,鸟语花香的风景优美之地。街上居住的清人热爱生活,住户每家都有相距数米的庭园,不像汉人住户那么鳞次栉比。空地种花植树,院中挂着一排排的鸟笼,什么百灵、画眉、鹦鹉、八哥,应有尽有。满人长于园艺,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园艺专家。

满清旗人风貌

到了近代,金河路还有不少有名的地点:

金河路街北的原成都军区联勤部幼儿园旧址,是成都市中心过去很罕见的西式建筑。这里曾是川军旅长杨敏生的公馆。1918年被日本驻渝领事馆租用作为在成都的寓所,并以此为基地强行在成都开办驻成都领事馆。本来按照当时规定,成都是通商口岸,是不能开设领事馆的。成都人民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者在成都开办领事馆,曾在1926年将这里的领事寓所捣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这个非正式的领事馆再次被成都人民捣毁,不得不正式关闭。之后此处的房产归于四川军阀王瓒绪之子、曾任国民党军队四十四军中将军长的王泽浚所有,成为了他的公馆,并于1931年改造重建,成为了如今看到的别具一格的楼房。

金河路原成都军区联勤部幼儿园(1999年 唐跃武 摄)

除了西式建筑,这里还有著名的餐馆——“努力餐”餐厅。“努力餐”餐厅位于金河路与小南街交汇路口,不仅是著名的川菜馆,也是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家餐厅名称取自孙中山先生的名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始建于1929年5月30日的三桥南街南口,后迁至祠堂街137号,最后因蜀都大道扩建迁至今天的金河路,仿其原貌重建。

“努力餐”餐厅是车耀先根据党的指示、为掩护革命工作而开设的,但又因其经营面向大众,物美价廉,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餐馆,为当时的革命工作和民众饮食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店主车耀先是一位令人动容的革命战士,如今的餐厅一楼西头还设有车耀先烈士事迹陈列室。车耀先烈士还有一首诗《自誓》流传了下来:“喜见东方瑞气升,不问收获问耕耘。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1940年开在祠堂街的“努力餐”(车毅英 供图)

车耀先

如今,金河已汇入历史的漫漫长河。革命的光辉则仍照耀着金河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向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