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大竹县水利发展
大竹是一个无大江大河的河源县,县内虽雨量充沛,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之坡陡谷窄,溪河短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既无水库,又无湖泊可供调蓄,一遇暴雨,山洪倾泄,河水暴涨,造成水灾。大旱时,无大江大河之水可用,溪河几近断流,农作物缺水灌溉,田土龟裂,禾苗焦枯,颗粒无收。加之历代统治者皆不重视水利建设,在频发的水、旱灾害面前束手无策,导致民众食不果腹,饮水困难,民不聊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水资源匮乏,一些本想在大竹落户的大中型企业选择他乡;因水资源匮乏,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组建的大竹专区也一分为三。为此,全县大力兴建水利设施,先后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
1950年,大竹即着手解决农业灌溉和群众饮水问题,成立大竹自来水工程处,筹建东门自来水库。次年2月破土动工,11月完工,建成大竹有史以来第一座水库。
随后,大竹县人民政府号召修建小型塘堰,动员家家户户挖塘蓄水。全县掀起修建“千坑万凼”的第一次水利建设热潮。到1957年,全县兴建小一型水库1座,响滩子、刘家坝、凤山、雁尔等小二型水库17座,引水渠堰100多条,山塆塘1586处,总蓄引提水能力2300多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5.7万亩,其中保灌面积1.71万亩。
1958年9月3日,全县第一座中型水库工程——乌木滩水库破土动工,1960年3月大坝完工,1962年春竣工蓄水,总库容5310万立方米,有效灌面8.5万亩。1959年11月15日,同心桥水库动工兴建,1961年冬主体工程竣工,总库容2700万立方米,有效灌面3万多亩。与此同时,一批小型水利工程也纷纷上马修建。到1962年,全县除建成乌木滩、同心桥两座中型水库外,还修建九龙、太阳等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21座,引水渠堰55条,山坪塘617口,建成机电提灌站23处。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大大增强了全县水资源的调蓄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深深受益。
大竹县乌木滩水库
1964年,人和公社踏水桥建成第一处电灌网,有电灌站31处,装机31台371.5千瓦。随后,机电提灌建设在全县展开。到1966年,建成固定机电提灌站203处。
1968年至1979年“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主的水利建设掀起高潮。全县上千处小型水利工程动工。重点建设大竹县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组织施工的中型水利工程——青滩子水库,是开发东河流域,利用同心桥水库渠系延伸、扩大灌面而建的工程项目。1977年正式开工,1981年底一期工程竣工。水库利用到灌区270多米的天然落差,配套建成大竹县最大的青滩子水电站,成为灌溉、发电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十余年时间,建成全县40%的小一型水库,46%的小二型水库,以及星罗棋布的小型水利工程,为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竹县继续抓好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完善,同时开展场镇饮水工程建设,先后建成石河、石子、杨家、清河、团坝等场镇自来水工程,解决了群众饮水困难。
2001年12月25日,龙潭水库破土动工。2006年,大坝和配套设施完工,下闸蓄水,一座新的中型水库建成。
到2006年,全县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的水利灌溉网基本形成。建成蓄水工程6306处,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84座,山坪塘3676口,固定机电提灌站404处,石河堰139座。蓄提引水总量1.8亿立方米,有效灌面50.5万亩,其中田43.89万亩,保证灌面40.63万亩,占农耕地面积的49.47%。农村饮水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全县原有的63个场镇、49个村组饮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大多数农户用上机井,基本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
这些水利工程在抵御自然灾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农业稳产高产提供了保证,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供稿:大竹县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