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家风家教解密》 第二篇 是父是子(2)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0-30 18:11:20 浏览次数: 【字体:

­

《苏门家风家教解密》

第二篇  是父是子(2)

重点四、因材施教

苏轼的祖父苏序对苏涣、苏洵因材施教的故事常被后人津津乐道。苏涣聪颖好学,是个标准的读书苗子。苏序对他是精心培养,“教训甚严”,终于在天圣二年(1024年),25岁的苏涣考取进士;苏洵从小“游荡不学”,到27岁依然学业事业无成,苏序对他依然是“纵而不问”,坚信他总有一天是会要书要前程的。

知子莫如父。苏序对苏洵的自信来自他对苏洵的了解。苏洵对科考的声律句读之学极其厌烦,但颇有大志,且“为人聪明,辨智过人”,随着阅历的增加,他自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在屡试不中之后,苏洵决意不再沿着老路走下去,“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一生未考中进士的苏洵,最终成为文章大家,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苏洵也感慨说:“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

苏洵对苏轼、苏辙的培育,显然也是传承了老一辈的“因材施教,顺其天性”的理念和方式。他曾作《名二子说》,依据两个儿子不同的性格和志趣,分别命名为“轼”“辙”,体现了他因人而异、各安生理的差异性教育思想和方法。

重点五、寓教于名

苏氏家族将对子孙的希望寄托于他们的名字中。“苏轼”的名字就是一典型。苏轼,字子瞻。轼,本意是古代马车轿箱前端供人凭倚的横木;瞻,就是望的意思。苏洵是希望儿子能站高眺远,树立远大的志向,日后功成名就。同时,车轼突出在外面,故苏洵又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告诫他此生要注意掩饰自己内心的情感和主张,为人处世宜内敛低调,不可锋芒毕露。纵观苏轼后来的人生际遇,是不是非常符合“轼”字的含义喃?

苏门的子孙姓名,也不是随便取的。苏轼的子侄辈均以带走之旁“辶”的汉字命名,对孩子们寄寓着能循道疾行的期望。而孙子辈,则多以带竹字头“⺮”的汉字命名,取其竹的节概之义也。

苏辙晚年作《六孙名字说》,以此说明他六个孙子的名与字的由来及其含义,籍以勉励诸孙进德修业。如苏筠,字坚。筠,本指竹子的青皮,也指竹子,其质地坚实。希望他能像竹子一般坚实,始终保持高尚节操。苏筑,字进。“进而不止,虽山可成”,为人为学要像筑山一样,只有不断积累一筐一筐土的微小之功,才能有所成就。

这实际上是一种寓教于名、终身管用的家教方式。

重点六、题砚教子

苏轼12岁时,与小伙伴在家里面玩耍,得到了一块鱼形的石头,试着将其作砚台用,容易发墨,却无贮水的地方。苏洵却说:“此乃天砚。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并给苏轼说:“是文字之祥也”。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得“天砚”,正是苏轼崛起文坛的祥瑞之兆,以此激励苏轼奋力向学,也让苏轼有了强烈使命感和远大抱负。对砚台形体之不足,苏洵说是重德不重形,引导苏轼以德立身。

苏轼也延续父亲的做法,用“题砚”的方法鼓励子侄学习上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长子苏迈将首次去地方上做官,临行前,苏轼赠别礼物是一方砚台,并为之作铭曰:“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他告诫儿子,用这方砚台来学习圣贤之道时,须时常有如饥似渴之心;用来求取上进时,须时常出新令人惊奇;用来管理财物时,须时常想着给予他人;用来书写狱讼公文时,要常想着给人以生路。苏轼借一方砚台从治学、仕进、治财及为政诸方面提醒儿子——时刻都要走人间正道。

绍圣年间,苏轼贬谪岭南,临别前赠次子苏迨也是一方砚台,并写下《迨砚铭》,告诉苏迨,好的砚石生于沟壑深溪之中,得之不易,极为珍贵,以此激励苏迨刻苦治学。

一方砚台,传承着苏氏家族读书治学的家风和为人处世的准则。

供稿: 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曾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