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酒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3-01-20 10:20:11

《舌尖上的四川》第35集:酒令(上)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喝酒游戏|川酒10

作者:彭家益 《舌尖上的四川》音频创作团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6-25 10:21:21 浏览次数:1086 【字体:

请点击此处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哥俩好啊,三桃园啊,

四季财啊,五魁首啊,

六六顺啊,七个巧啊

八匹马啊,九连环啊,全来到啊。”

“你输了!喝!”

要说到现代人喝酒的时候一般都玩些什么?除了划拳、摇骰子、转瓶子,谈天说地吹吹牛皮以外,最后就只剩下了一个字,那就是干、干、干!

别看我们现在生活水平高,但说起酒桌上的游戏,其实我们现在玩的这些,那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还别不信!说到喝酒的条件,现代人那肯定古人比优越得多,各种美酒应有尽有,又没有禁酒令什么的,想喝就喝,但要说到酒桌上的欢乐气氛,古代人一边喝酒一边玩着各式各样的游戏,同样是乐在其中。

这种一边喝酒一边玩的游戏,就是酒令,它历史悠久,五花八门,跟现在比起来,古代的酒令不仅要多得多,而且想要成为个中高手,难度还不小呢。

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给你介绍一下酒令的起源和几个代表性的玩儿法,让你做一个会玩的当代人!

酒令最早诞生于西周,那个时候的酒令可不是喝酒时玩的游戏,而是喝酒的时候需要遵守的命令。

这些命令来自于周公旦颁布的《酒诰》,我们之前也提到过这份文件,周公旦认为,商纣王因为酗酒,败坏了朝纲,被周朝取代,所以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喝酒的法令。

具体的规定我们上期节目提了,比如要用酒侍奉父母,严禁民间私自聚众喝酒,贵族要喝酒也只能在祭祀的时候等等。

后来,喝酒的风俗从贵族阶层逐渐渗透到民间,王公贵族酒桌上严苛的礼仪也就慢慢减少了,酒令逐渐变成了酒桌上助兴作乐的游戏,也就和现在一样了。

喝酒本来就是一种娱乐,有了游戏来助兴,酒席上的气氛那就更活跃了,互不相识的人也能自然熟,酒令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成为酒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从法令到游戏,酒令的发展变化也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形式还是玩法,历朝历代各有不同,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几个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酒令。

首先介绍的,是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投壶,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酒令,源自以前人们狩猎、战争时候的射箭活动,在酒宴上射箭毕竟不安全,而且也不是所有宾客都会射箭,所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更为简单、温和的玩法。

具体怎么玩呢?就是让参与酒宴的宾客们用手拿着箭,隔着一定的距离,把箭往酒壶里扔,谁扔进酒壶里的箭最多,谁就赢,输了的人要罚酒。这种往酒壶里扔箭,又具有一定惩罚性质的游戏就是“投壶”了。

酒令是用来助兴的,光用来罚酒当然还不够,到了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知识分子追求解放自我,经常饮酒作乐,纵情山水,文人墨客嘛,当然追求格调,这一时期最流行的酒令你或许听过,四个字,“曲水流觞”。

什么叫“曲水流觞”呢?就是选择一个风光秀美有又靠着水的地方,大家一起坐在潺潺的流水边,把装满美酒的杯子放在流水的上游,让它顺流而下,当酒杯漂到哪位的面前时,那位就要做一首诗。如果做不出来的话就要喝酒。

又喝酒,又写诗,这种考验智商和文学水平的酒令是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曲水流觞”也因此被看做是最为风雅、形式最别致、格调最高的酒令。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发生在晋朝永和9年,也就是公元350年的兰亭修禊大会,修是修理的修,褉是示字旁,表示的那个示,示字旁,旁边一个契约的契。

修禊是古代一种消灾祈福仪式,每到春秋两季,人们都要到水边嬉戏,后来逐渐演变成中国古代文人聚会的一种经典模式。

公元350年修禊大会这一天,大书法家王羲之约好了41个好友一同前往浙江绍兴的会稽山,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派对,他们在水边一边喝酒,一边写诗,最后把写下的37首诗编纂成集,取名《兰亭集》。

王羲之负责为这部诗集做序,所谓作序,就是介绍一下这本诗集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什么人一起写的,王羲之本来就是大书法家,那天又是满血状态,他兴笔挥毫,一蹴而就,写下了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行书作品,流芳千古的《兰亭集序》。

就是因为《兰亭集序》,王羲之他们在会稽山喝的这顿酒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酒局之一,也让大家记下了他们喝酒的时候玩的游戏——“曲水流觞”。

到了唐宋,经济的发展让酒令变得更加普及,那个时候,一边喝酒一边玩酒令,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

宋代有一本评论历代诗歌的典籍叫做《蔡宽夫诗话》,里面就写到:“唐人饮酒必为令以佐欢”, 意思是唐朝那个时候,人们只要喝酒就一定会玩酒令来助兴。

大文豪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有这样的描写:“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意思是说花开时我们一同喝酒来排解春天的愁绪,喝醉了就把花枝折下来当做酒令的筹码。

在唐代最盛行的酒令,当属“射覆”,“射”就是射箭的射,在这里是猜测的意思,而所谓的“覆”,覆盖的覆,就是遮掩、隐藏的意思,顾名思义,这个游戏就是用盆、碗等物体把要猜的物体盖住,让另外的人来猜里面的东西是什么。

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是玩这种游戏的高手,他在诗里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意思是说在宴会上大家隔着座位喝酒,分组来行酒令,互相玩射覆的游戏,决一胜负。

明清时期,酒令的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清代文人俞敦培写过一本叫做的《酒令丛抄》的书,被誉为古代酒令的集大成之作,书中记载的酒令多达322种。

而要说到明清两朝最流行的酒令,当属“拧酒令儿”了,拧就是拧毛巾的拧,这是一种流行于街巷、别具特色的酒令,而玩这个酒令需要用的道具说出来可能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不 倒 翁!

“拧酒令儿”玩法是:先拧着不倒翁旋转,停下来后,不倒翁的脸朝着谁就罚谁喝酒,广东等地区也把这种不倒翁叫做“酒令公仔”,《红楼梦》六十七回中,薛蟠给薛姨妈和薛宝钗带的礼物中就有这种玩具。

有的酒令考验技巧,比如投壶,有的酒令考验文学水平,比如曲水流觞,还有的考验运气,比如拧酒令儿……看来古代人喝酒不仅要酒量好,还要具备一定的素质修养,你说这要是穿越回古代,想喝杯酒还真不容易啊。

听到这里是不是吓出了一身汗,赶快喝杯酒压压惊!

不过正在听节目的你也不要担心,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酒令的玩法那是多种多样,只要你想玩,总有一款适合你。

想知道更多好玩儿的酒令吗?《舌尖上的四川》,下一期节目,我们接着聊。

 本节目取材于《四川省志•川酒志》,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喜马拉雅FM联合打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彭家益 《舌尖上的四川》音频创作团队

主播:荣红红  邱 博

审稿:牛 淼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