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剧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29

【川剧志音频】《川剧的前世今生》第14集:川剧化无为有的牵眼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13 20:50:48 浏览次数:624 【字体: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擅于塑造人物的川剧表演不仅对演员眼技的要求很高,对眼神的运用也有独到之处,产生了不少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牵眼线”就是其中一例。

牵眼线是一种用变无形为有形的方法揭示人物内心隐秘的表现手法。川剧中最为人称道的“牵眼线”表演是在折子戏《射雕》中。这出戏讲述的是,元代贵族少女耶律含焉与嫂嫂庹氏受兄长耶律寿之托,去梵王宫刺探义军消息。在回家途中含嫣与射雕少年花荣偶遇,雄姿英发,箭艺高超的花荣令含嫣怦然心动;而花荣呢,也对活泼俏丽的含嫣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们二人四目相视,凝然不动,彼此之间如有万缕青丝紧密相连。嫂子庹氏察觉后,大呼小叫的予以阻拦,但他二人早已深坠爱河,对嫂嫂的举动毫无察觉。

川剧折子戏《射雕》剧照

《射雕》是一出充满情趣和视觉美感的折子戏,其中由三位演员配合表演的“牵眼线”,围绕两位有情人的视线大做文章,将花荣和含嫣一见钟情的痴迷表现得十分传神:花荣与含嫣含情脉脉地相互凝视,庹氏发现后,打趣地从花荣眼里牵出一条线,又从含嫣眼里牵出一条线,然后将两条线打结连成一线,并开玩笑地用手拉扯、弹拨,这条线竟然发出“咚咚咚”“当当当”地拨拉声;而线两端的花荣和含嫣居然也被拉扯得前后、左右地晃动;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改变两人的凝神对视,庹氏只好取出剪刀来剪,一剪下去,绷得紧紧的线断了,花荣、含嫣随之一震,这才从沉迷中清醒过来。

川剧折子戏《射雕》剧照

这段长达三分钟的“牵眼线”表演,充分发挥了戏曲的虚拟特点,运用眼神、手势、身段等程式,将无形的视线虚拟为有形的眼线,并通过庹氏牵线、打结、拉线、剪线,花荣和含嫣在“定格”身段中的对视、摇动到恢复常态等一系列表演,不仅对花荣、含嫣的痴迷进行了细腻而夸张的描绘,而且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审美想象力。庹氏的牵眼线,看似逗趣,实则是在为二人穿针引线;她所牵出的,与其说是眼线,不如说是蕴含于二人内心深处的一缕情丝;她将眼线打结,则预示着将两个有情人拴牢了,给他们挽上了同心结。这就为观众留下了遐想的空间,回味的余地,充分体现了戏曲艺术的写意之美。

川剧折子戏《射雕》剧照

除了《射雕》外,“牵眼线”表演在折子戏《船舟借伞》中的展现也颇有特点。《船舟借伞》讲述了由白蛇化变的少女白素贞来到了西湖,为了与昔日情人桂枝罗汉变成的许仙搭上关系,她施法降雨,并带着青蛇化变的侍女小青,以避雨为由搭上了许仙乘坐的小船;行船途中,白素贞有意通过交谈向许仙表达爱意,而许仙也为白素贞的美貌所倾倒,分手时,许仙将雨伞借给了白素贞,并约定第二天去白府拜访。白素贞手撑雨伞下船,站在岸上与许仙久久相视,依依不舍,此时,存心要和他们开个玩笑的小青急忙催促艄翁开船,没想到艄翁也被水中白、许相望的倒影所打动,呆呆地立在船头,完全没听到小青的催促声,无奈的小青只好往水中扔了块石头,将二人的倒影打破,这才让三人因受惊而“解冻”。

《船舟借伞》剧照

在这段戏中,为了充分表达白素贞、许仙乍逢即别、难分难舍的心情,演员们不仅用上了两人对视、小青从中牵眼线等表演程式,而且设计了艄翁呆看水中倒影的细节。因为舞台上的船、湖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虚拟的,所以此处对于水中倒影的表现,也同样采用了将视线化无为有的虚拟表演,饰演小青的演员先从艄翁眼中象征性地牵出一条线,并用表演示意此线直达水面,然后做出投石入水的样子,由于艄翁在舞台上的位置居于白素贞和许仙之间,所以随着小青牵眼线、投石惊动三人的表演,观众很自然地就会将艄翁的视线与湖面联系起来,进而联想到他是在看白素贞与许仙相视的水中倒影。

《船舟借伞》剧照

《船舟借伞》这出戏中的“牵眼线”表演虽然不像《射雕》那样浓墨重彩,但根据规定场景和特定人物所作的精心编排,同样极具艺术魅力。尤其是对于艄翁视线的处理,既让舞台上出现了虚拟的水中倒影,又通过艄翁的神态衬托了许仙和白蛇依依惜别的动人场面,这种别出心裁的表现手法与合乎情理的情节相得益彰,使这出神话剧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船舟借伞》剧照

除了“牵眼线”外,咱们的川剧中还有很多别出心裁又妙趣横生的“表现手法”, 在以后的节目中,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去探索。

《四川省志·川剧志》带您感受川剧的魅力。

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感谢“杜建华工作室”杜建华研究员特别指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指导: 杜建华

监制:王 祎

策划:凌 飞

撰稿:杨 睿

主持:葵 葵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