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菜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3-10-27 22:48:39

《舌尖上的四川》第21集 现实版的“中华小当家”|川菜21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4-01 16:07:32 浏览次数:773 【字体:

说起《中华小当家》,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一部影响一代人的动画作品。主人公“小当家”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厨艺比赛,最终成为一代名厨。当年这部动画片播出的时候,里面介绍的一道道美食让观众是食欲大开,不少人还因此多吃了好几碗饭,体重也增加了。而现在我们经常说起的“黑暗料理”这个说法,也出自这部动画片。

了解主人公“小当家”的朋友都知道他是地道的四川成都人,从小学习厨艺,通过跟不同的厨师切磋交流,吸取了中华各地美食的精髓,最终融会贯通,成为了“中华料理集大成者”。 

 纵观真实的川菜历史,有这么一位大厨,堪称现实版的“中华小当家”。他博采众家之长,不仅让川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大众所认识、认可,而且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后来的川菜名厨,为川菜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这位大厨,是川菜的开山鼻祖,也是一代宗师。他的名字,叫做关正兴。

关正兴是满族人,清代咸丰年间在成都开起了一家包席馆,名为“正兴园”,专门承包官场上层人士享用的烧烤、鱼翅宴席,也兼做满汉全席。关正兴本就是满洲贵族,加之他在官场人缘颇好,当地官府及八旗大员都乐意去关照捧场,因此,正兴园生意非常红火,很快,便成了成都地区赫赫有名的“餐饮巨头”。 

 在当时,清朝政府对于省府大官有一项“避籍”的规定,就是各省的重要官员不能在本省任职。也就是说,你在哪个省出生,就不能在那个省做官。所以四川省的官员,大多都是从外地调派来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初来蜀地的官员自然是放不下家乡的那一口“味道”。为了能在外地吃上一口家乡味,这些达官贵人到四川任职时,大多会带上自家的厨师,即使到正兴园宴请宾客,也会带上。这恰恰给了正兴园一个与南北名厨交流的机会——关正兴抓住这难能可贵的机遇,不断学习中华各地特色美食,就是这样的融合,为川菜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清光绪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903年,浙江官员周善培来到四川,先后管理全省的警察和工商事物,任职期间,他经常光顾正兴园,并带去江浙名菜,被人称作“周派”。两年以后,湖北人贺伦夔又前往四川成都担任四川警察总监一职。这个贺伦夔,用现在的话来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处女座吃货”,对美食的态度一丝不苟,极其追求完美——他既要求菜品精致,更要求餐具、摆盘等各方面都精益求精、不能有一丁点儿瑕疵。大家觉得他对美食的执念与追求甚是有趣,便赠其雅号“贺油大”。这位著名吃货“贺油大”自然也是正兴园的常客,和周善培一样,也常常到正兴园品尝美味佳肴,同时也与关正兴交流对美食的认识,从此贺伦夔就被人称为“贺派”。正是在“周派”和“贺派”的影响下,关正兴像小当家一样,博采众家,取长补短,让正兴园的菜肴水平不断提升。据说,当时正兴园的菜品和菜式以精致大气著称。尤其是海鲜类菜肴,从燕窝海参到鱼翅鱼肚,成菜的方式和品种随着季节变化而不同,山珍野味类菜肴,也有自成一体的烹饪方法,就连普通的原材料做的菜肴,刀工都很精致。所以深得食客青睐。

 如果说贺伦夔是个“处女座吃货”,那么关正兴就一定是个“处女座厨师”。他对美食的要求也可以说是“相当严格”了。古诗曾云:“美食不如美器。”意思是说,精美雅致的餐具比丰盛的菜肴更吸引人。菜肴出锅后,该用碗的就要用碗,该用盘的就要用盘,餐具在餐桌上交错相接,才能和菜品完美融合,让整个宴席成为一件艺术品。关正兴深深明白“器物之美”的作用,将正兴园的装潢餐具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清代末年成都文人傅崇矩所著的《成都通览》里有这样的记载:“席面之讲究者,只正兴园一处。”直接将正兴园的席面摆盘,推上了蓉城第一的位置,可见世人对正兴园席面器皿的认可。久而久之,关正兴也算是个“收藏家”了,据记载“关正兴素来收藏古董甚多,故官场上均照顾之。”由此可见,不仅他自己极爱收藏,他的达官贵人朋友们,也乐意在这方面照顾他。而作为老板,他也常将自己的藏品用于正兴园的装潢和摆盘。故也有记载:“其瓷盘瓷碗,古色斑斓;菜品讲究,汤味尤佳,所谓排场好而派头高也。”这么高的评价足以体现人们对正兴园的认可。 

 对于关正兴而言,成为川菜界的“祖师爷”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融汇百家所长和追求器物之美,更在于他培养出了无数推进川菜不断发展大师——比如正兴园的名厨贵宝书、戚月斋。他的再传弟子更是有蓝光鉴、周映南、谢海泉、张海清、李春廷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川菜名家。尤其是一代川菜名厨蓝光鉴,这也是川菜历史上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的一个名字,他的故事,也将成为我以后讲述的内容。

 如今的川菜,早已名声在外,深受全国乃至全世界食客的青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在漫长岁月里,厨师为了做好一道菜,需要付出多少心血与汗水,当我们大快朵颐,满足口腹之欲时,我们也应该为这些辛苦研制川菜的大师们,点一个大大的赞。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