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菜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3-10-27 22:48:39

《舌尖上的四川》第18集 社会不?川菜还有六大“帮派”|川菜18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3-11 23:20:59 浏览次数:994 【字体:

社会不?川菜还有六大“帮派”

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免不了厮杀打斗。高手过招之前,除了说一声“请”,还要自报家门,比如这样:“在下叶问,佛山咏春派,师承陈华顺……” 

除了咏春派,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什么“丐帮、铁掌帮、峨眉派、华山派”,但是这些帮派,有的只是小说家们虚构出来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不过川菜的“帮派”,历史上却的的确确存在过。当然,这里的“帮派”需要打个引号,因为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帮会,没有严密的组织,更像是一种流派,代表了一个地区川菜的风格和特色。

历史上的川菜“帮派”有上河帮、下河帮、大河帮、小河帮、自内帮和海派川菜,一共6个。它们各有所长,各有特点,我们现在吃到的大多数川菜,大多出自这六个帮派。

了解了这段历史,你以后也可以为川菜“自报家门”,例如:“在下做的这道麻婆豆腐,出身于川菜的某某帮派”,是不是有点好玩儿呢?

本期《舌尖上的四川》,将带你了解川菜的“帮派”,探寻美食的“出身”,一起来听听吧!

在介绍川菜的“帮派”之前,我先来给你讲讲这些“帮派”是怎么来的。川渝地区面积辽阔,物产丰富,但是受大江大河的分隔,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时候,地域之间的交流不像现在这么便捷,所以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口味喜好也就各有差别。

我们前面提到的六个帮派,就是川菜在六个地方基于当地不同的饮食特点,形成的六个流派。下面我们来一一给你介绍一下。

首先要讲到的是上河帮,这个“帮派”主要以成都为中心,涵盖周边的川西地区。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上河帮的特点,那就是“精致”。这是因为成都周边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被誉为“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人们可以掌握和控制旱涝水情,百姓不知道什么是饥饿。正因为此,这里的人对于饮食很有讲究,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所以上河帮的川菜注重荤素搭配,合理膳食,追求菜品的色香味并重,在细节上很下功夫。

除此之外,上河帮还特别注重民俗文化,很多名菜都是在原有的民间菜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清朝宣统年间刊印的《成都通览》,记载了266种川味大菜,其中,成都的家常菜就多达113种,几乎占据了半数。这些“接地气”的民间风味成为川味菜品的代表,体现了成都市民生活的安逸、舒适和文化的包容、开放。上河帮的代表菜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回锅肉,龙抄手……有没有Q到你爱吃的呢?

接下来要说的是下河帮。下河帮的菜可以用两个词来总结,那就是:豪放+维新。

先来说说“豪放”。下河帮的中心在重庆,涵盖周边的万县、涪陵、黔江等川东地区。这里的人性格豪爽,直来直去,体现在做菜方面就是,饮食味道追求浓郁,刺激,配料不拘一格。举个例子:做一碗重庆小面,厨师要添加十余种配料。要是食客感觉某种味道不带劲儿,那就继续加配料,加到食客满意为止。

同时,下河帮又是川菜界的“维新派”,这是为啥呢?因为,重庆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是长江上游的第一大城市,水路交通便捷。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接纳了全国各地前来避难的民众。为了适应不同顾客的需求,下河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求变求新,成为川菜中最能博采众长,乐于创新的一个流派。

下河帮的代表菜有:豆瓣鲢鱼、重庆辣子鸡、一品海参、毛肚火锅等等。其中的毛肚火锅,《舌尖上的四川》做过重点介绍,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出门左转,收听“从丑小鸭到白天鹅四川火锅的“逆袭”之旅”这一期节目。

第三个帮派是:大河帮。它的范围包括长江上游的宜宾、泸州、乐山眉山一带川南地区。用一个词总结它的特点,就是“适中”,因为大河帮的菜品,口味比上河帮稍重,又没有下河帮那么浓烈,算是川菜中比较中庸的一派。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河帮靠近长江上游,自然就以烹饪长江鱼鲜而出名。泸州、宜宾、乐山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坝坝鱼馆子,所谓坝坝鱼馆子,就是在长江边的坝子上开的鱼火锅,里面供应的鱼都是从长江里捕捞起来的鲜鱼,很有地方特色。

除了鱼鲜以外,这一地区的菜式,大多是以小炒、小煎、干煸等烹饪方法做出来的民间菜,代表菜有:宜宾的宜宾燃面、李庄白肉、泸州的荤豆花、酸菜豆花,眉山的东坡肘子、乐山的棒棒鸡等。

第四个帮派是“小河帮”。它的范围包括嘉陵江中上游和川北一带,也辐射到合川、南充、绵阳、遂宁等地。小河帮的特色可以总结为“鲜香”。味道上,辣味没有重庆的下河帮那么浓烈。咸味要比成都的上河帮稍重。

由于合川、南充、绵阳等地历史上以出产山珍野味而出名,所以小河帮的山野风味菜品很有特色。代表菜有:合川的鸡蹄花、南充的顺庆羊肉、川北凉粉、绵阳的梓潼片粉等。

第五个帮派是“自内帮”,这个帮派的名字最好记,就是“自贡+内江”的简称,它涵盖的范围是自贡、内江、资阳等沱江流域的川中地区。

自贡菜可是出了名的“辣”。所以自内帮的特点也同样“好走极端”,讲究“香、鲜、辣”,味道强烈,挑战食客的味蕾极限。但是与下河帮的重庆菜偏向麻辣不同,自贡菜追求的是鲜辣、香辣。

至于菜品方面,自贡自古盛产食盐,过去的盐场用牛作为主要劳动力,由于工作辛苦,一头壮牛只用几个月就要被淘汰,所以自贡菜里有很多用牛肉做成的名菜,比如水煮牛肉、火边子牛肉。

除了牛肉,自贡的冷吃兔,资中和内江的豆瓣鱼、球溪鲢鱼,富顺的豆花等,都是自内帮的代表菜品。

前面讲到的五个“帮派”,上河帮在川西,下河帮在川东,大河帮在川南,小河帮在川北,自内帮在川中,都是在川渝这片土地上诞生的。但是接下来,第六个帮派“海派川菜”却不一样,它的诞生地不在四川,而是在上海。

上海最早出现川菜馆是在清末,当时有四川人在英国租界四马路,也就是今天的福州路一带开设了川菜馆,受到上海食客的欢迎。辛亥革命以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北伐军中有不少四川人,北伐军打到了上海,川菜也就在上海广为流传了。

用一个词形容“海派川菜”的特点,应该是“混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上海的川菜馆要面对上海的食客,不得不对传统的川菜进行较大的改良和创新,既保留川味特色,又有上海的地方风味,似川菜而非川菜成为它最大的特色。

例如结合上海人的口味:香辣酸甜,鸡茸鱼翅不用猪油改用高汤来炒,在川式担担面的基础上发明了担担鳜鱼丝等等。除此之外,海派川菜的代表菜还有:干烧明虾,干烧排翅,蚝油纸包鸡,梅龙镇鸡、酱爆茄子……

以上就是川菜的“六大帮派”了。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帮派”应运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便捷,这种差异也就慢慢变小,最后和川菜“帮派”一起,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身处于不断融合,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法评判这种更替和消失好与不好,只有用文字,用声音,来记录川菜的历史,让后人知道,现在司空见惯的菜品,其实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背景。

 介绍完了川菜的帮派,你知道自己爱吃的川菜属于哪个帮派了吗?欢迎在节目下方留言,告诉小编。下一期节目我们来给你介绍一些川菜的冷历史,譬如:“快餐”这个概念在我国唐代就有了;“AA制”的规矩也是老早就有;炒菜馆和饭馆在过去有着严格的分工,不能越界……这些有趣的冷知识,舌尖上的四川,下期节目再见。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