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②:鲜明树起勤政廉政标杆
成都“老市长”赵抃
易旭东
2 鲜明树起勤政廉政标杆
成都,一个可以将生活艺术化的城市。
生活之美。“成都至唐代号为富庶,甲于西南。其时为帅者,大抵以宰臣出镇。富贵悠闲,寝相沿习。其奢丽繁华,虽不可训,而民物殷阜,歌咏风流,亦往往传为佳话”。
不管富裕,还是窘迫,成都人都不会放弃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改天有空,请你喝茶”。
幽默与悠闲的内心流露。
街旁、路边茶馆里成都人,端起茶碗,抿上一口,吐出一个词“安逸”。安逸,裹挟着绵长的地方口音,荡漾在茶客轻扬的眉间,散落在城市大街小巷,不疾不徐的脚步声里。
时间的刻度隐去,生活的味道就会浮现。
成都市茶馆文化(图片来自网络)
潇洒与轻松奇异的融合,尊严与享受绝妙的交织。看似不经意,却又无时无刻不在空隙里,装满趣味的生活态度,构成了成都独一无二的生活美学,成就了优雅迷人的城市风格。
百姓如此,达官显贵,更是出入灯红酒绿场所,周旋粉丛翠黛之列。
诗酒风流,逢场作戏,更为社会礼法、舆论允许。
还有官妓制度,专为官吏服务。
“松柏之心,冰霜之操”。
赵抃以忧患意识,纠正奢靡之风,身体力行,端正官纪。
上任起,采取了三项有力举措。
始终如一。谢绝所有接风宴请,拒绝各种名目的贿赂。
大力提倡节俭,反对奢靡。
率先垂范。要求府州县各级官员,必须照此实行,敢于顶风违抗的官员,一律严惩。同时,大力提拔、奖掖清正廉明的好官,主张“学术才行备具”,清白奉献。
鲜明树起勤政廉政的标杆。
“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
减负百姓。提出对策:宽贷民力。
坚持“民有可与与之,狱有可出出之”的理念,“力学笃行”“人皆仰止”。
深入基层,贴近民众。
“行部无所不至”“民或生而不识使者”。百姓在街头巷尾、田间小道,随时可直接同他交谈。弊政冤案,都能及时解决。那些贪污、渎职的官吏,都不敢胆大妄为。
重视民情、民意和民生。
深入“穷城小邑”,低调不张扬,有时甚至近乎于微服私访。
“父老惊喜相慰”,百姓们欢喜异常,奔走相告。
“为政简易”。与在成都努力工作、尽情享受,幽默与悠闲,将学术做得“倜傥”,将娱乐提高到“风雅”,刺激消费,与扩大内需的“红杏尚书”宋祁相比,完全不同的治理政方式。
素来要好。作为“前辈”,文同“则至于叹服” 。
路经成都,拜见赵抃,不亦乐乎。
文同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车馆寓居,再次借阅王献之《送梨帖》,作题跋:“治平乙巳冬至,巴郡文同与可久借熟观。时在成都回车馆。”共23字,字迹柔美娟秀,颇具“二王”遗风。与在仁寿平云阁阅范仲淹手书《道服赞》的题跋,保存下来,载于《三希堂法帖》。
书法手迹,如今仅见的墨宝之一。
治平三年(1066年),朝廷派人考察,成都百姓以为朝廷来召赵抃回京,数千人把考察官员的车轿拦住,声泪俱下地讲述着赵抃治蜀的成绩,并表达了大家的心声:“愿上书借公留。”
宋英宗没有召回赵抃,反而大力褒奖。
以宽治蜀。“张咏严明为政,赵抃简易临民”。
宋英宗肯定:“赵抃为成都也,中和之政也。”
百姓闻讯,手舞足蹈,奔走相告。
苏辙对赵抃充满敬仰。多年后,在《太子少保赵公诗石记》中记叙:“辙昔少年,始见公于成都,中见公于京师。其容璀然以温,其气肃然以清。十年之间,富贵炜烨,谈笑于廊庙,而其所以为公者,湛然无毫发之异。自不见公,今又十余年……”寥寥数语,清晰勾勒出真实“画像”,“其容璀然以温,其气肃然以清”。“铁面”下,有一颗柔软的心。
治平三年(1066年)八月,苏轼、苏辙守孝期间,到成都拜望赵抃,再次感激赵抃推荐怀才不遇的父亲一事;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除服返开封,又“中见公于京师”。
忘年之间。苏轼和赵抃,经常有书信往来,情谊深厚。
“共君友契非今日,蔽芾棠阴自剑南”。
苏辙后来在筠州(今江西高安),与赵抃的次子赵屼唱和,仍提到两家成都情谊。
出身成都天府新区的范百禄,正任利州(治今四川广元)路、梓州路提点刑狱。赵抃、范百禄二人关系颇融洽。范百禄奉诏还朝,出任同知谏院,赵抃写诗《送范宪百禄赴阙》称颂。
泥书下紫宸,公议协朝绅。
真主正图治,谏官今得人。
阆中人鲜于侁得到赵抃的推荐,“通判绵州。绵处蜀左,吏狃贪成风,至课卒伍供薪炭、刍豆,鬻果蔬多取赢直。侁一切弗取,郡守以下效之。赵抃使蜀,荐于朝”。
徽宗一朝,官至右相的张商英,多以为出自章惇提携,第一个举荐的是赵抃。
张商英,成都新津花源镇出生。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及第,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负气倜傥,豪视一世”,“警敏强记,日记万言”,“著道士服”,见了钦差“长揖就坐”。
他,靠脸就能吃饭,偏偏要靠本事吃饭。
出任通川县(今达州市达川区)主簿。渝州(今重庆市)一带少数民族叛乱,虽是一个小小的主簿,但凭借本事,“以祸福谕之”,硬是把少数民族头领给说服,归顺朝廷,不再作乱。
“抃荐之,召赴阙。初对,袖《草茅忧国书》以进,擢光禄寺丞”。
“好贤乐善,出于至诚”。受到人们称誉。
并非一味以宽为治,而是“因俗施教,宽猛不同,以惠利为本”。
“蜀人安之”。
“以宽为治”。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抚琴逗鹤,吟诗喝酒。
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
用佛家思想来修养身心,无论做什么都力求心安。
既是儒家,又学佛家的禅宗。
衙中无事,把衙门问案的大堂改做禅堂,就在那里打坐。
夏日,在大堂上打坐时,忽然雷雨交加,霹雳一声,身体不自主地跳动,开悟。
于是,做了一个偈子:
静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
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
明心见性,清楚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的道理。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召赵抃回京城任知谏院谏官。
按照旧例,近臣从成都回来就会担负重任,必然升任重职、要职。
众臣大惑不解。
宋神宗说:“朕是想发挥仗义直言的优点,采纳他的主张,不是小看。”
他,谢恩时,宋神宗说:“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听说你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政策宽松平和,也能任谏官吗?
褒奖有加。“纯明不杂,金玉自昭”,能“识其公器”,以国之大事为先,治蜀而“蜀民歌之”。将赵抃升至参知政事(副相)位,制定了“丞相之治者,宜有通方亮直之臣”的原则。
作为治蜀的模范,宋神宗要每个继任的官员学习。
九月,升任参知政事。
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50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往期回顾
【方志四川•人物】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①:做官要像江水保持清白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