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杨华珍:让藏羌织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让藏羌织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杨华珍
藏族,四川省小金县人,第十四届成都市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馆长,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中国)会员。
初露锋芒
第四代藏羌织绣传人
相信每个女孩小时候都被布娃娃吸引过,可爱,她一眼就喜欢上了。然而,由于家境贫杨华珍小时候也是如此,而布娃娃也正是她与寒,她买不起店铺里陈列的精致布娃娃,回到藏羌织绣结缘的开始。
8岁的杨华珍一次进城时,偶然在一位尊者家看见了一个布娃娃。布娃娃颜色粉嫩、精巧可爱,她一眼就喜欢上了。然而,由于家境贫寒,她买不起店铺里陈列的精致布娃娃,回到家后,依然念念不忘,甚至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拥有了一个布娃娃。
后来,她看到母亲新买的打算过年做新衣服的布料,灵机一动,裁了一小块下来缝制布娃娃。她拿起绣花针,学着母亲的模样,轻捻出一丝丝彩线,穿过绣花针,想着记忆中布娃娃的式样,一针一线地绣制,一个布娃娃就成型了。虽然走线有些歪歪扭扭,手指还被扎了几次,但杨华珍很开心,因为她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布娃娃了。
缝制布娃娃的经历让杨华珍学会了使用绣花针,此后的人生中,她不断地应用着这一技能。她12岁时就学会了给自己做鞋,16岁时已经能接到缝制衣服的订单。母亲发现她作为“小才女”的声名越发显露,在绣技上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于是决定教授她织绣的手艺。杨华珍因此成为她们家族第四代藏羌织绣的传人。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绣”的合称。杨华珍故乡的民族信仰是自然崇拜,藏羌织绣的设计灵感也是来源于自然万物。千百年来藏族、羌族为适应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不断创新和吸纳汉族挑花刺绣工艺,创造具有藏族、羌族特色和鲜明地域特色的织绣工艺。
建立藏羌织绣协会
1994年,杨华珍决定去外面闯荡,看看更大的世界。离开村寨后,她开过照相馆,后来又通过了阿坝日报社的考核,成为一名记者。
她在记者岗位上,一待就是十几年,在这期间也没忘记自己掌握的织绣手艺,一边学习记者专业知识,一边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如果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没有发生,杨华珍或许会一直当记者。地震发生后,她主动申请参与了救灾、重建的全过程,见到了家乡灾后满目疮痍的模样,决定为家乡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怎样才能让大家摆脱灾难的阴影?她的心中没有明确的答案。她看到家乡的山川河流,猛然醒悟到家乡还有一样特有产物——藏羌织绣。于是,她怀着憧憬与希望,拿出一年的工资建立了藏羌织绣协会,招募了十几位同样会织绣的同龄人,一起跟着她到成都“闯江湖”。比她大的一位老姐姐和家里人说,跟着杨老师,势必要闯出一点名堂来。
一行人兴高采烈地在文殊坊租了房子,自己当设计师缝出花样来卖。也许是都没有做过生意的原因,开张半年,收入零星可见。带来“闯江湖”的钱已所剩无几,而杨华珍每月3000元的固定收入,也不足以支撑今后的日常开销。
杨华珍决定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商量散伙的事,但话一出口,姐姐们投来不甘心的眼神,令她顿感愧疚。而几位老姐姐接连说起离家时放出豪言壮语的故事,让她最终决定再坚持一段时间。
然而祸不单行,过了几天,她们接到了文殊坊要改造的通知,一时没有了固定卖货场所,只能出去摆地摊。因为老姐姐们很少到大城市,不会看红绿灯,也不熟悉路,杨华珍每天带着她们出去摆摊的时候,都要担心老姐姐们的安全。有次运气不好,她们摆摊时遇上了大雨,绣品和人全部淋湿了。
没过多久,事情迎来了转机,她们在文殊坊洽谈下了100多平米的房子。2009年5月,藏羌织绣协会挂牌落户。
非遗之花流传海外
虽已落户,但藏羌织绣协会还是没走出入不敷出的状态。这时有位湖北省的老总了解到她们的困境,深感非遗生存的艰难,决定捐助她们60万元。杨华珍和老总商量将捐款换成藏羌织绣订单,老总同意了这一方案。
不了解市场行情的杨华珍,给对方报了一极低的价格,老总随后又教她们怎么算账,把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房租费、税费等成本除开,最后得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3年后,一位留学生带了一位法国人上门拜访。留学生介绍这位法国人是一家公司的老总,想请人为酒店设计床上用品和室内装饰品,来中国前看过她们以往设计的产品,觉得很合意,因此特意前来商谈。
双方最后谈下了几十万的订单,当天晚上团队还开了庆功会,姐妹们围着火堆开心地跳起锅庄舞。
喜悦的同时,杨华珍决定把阿坝州的花鸟草木等元素融入图案里面,用藏羌织绣里独有的挑花刺绣进行缝制,能够保证品质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外国人看见藏羌织绣的手艺,让刺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法国订单只是走向海外的开始,接下来的几年,杨华珍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国际品牌合作。
2014年,日本彩妆品牌植村秀希望她为公司即将上市的两款产品“穿一件有民族特色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跨界合作,给产品穿衣服,怎么穿?又怎么穿得好看?
她通过向在四川大学读研的徒弟请教,才知道植村秀是国际彩妆品牌。她研究该产品的配料表时发现都是常见植物,顿时就有了灵感,知道了该如何量身定做。
她设计出来的成品让品牌方很满意,而这次的合作也开启了非遗IP的先河,她们又陆续与星巴克、环球影业等20多个品牌展开了非遗IP合作。
2015年,杨华珍前往香港参加国际授权展,这次的参展无疑是让藏羌织绣走向世界的契机。她在展会上的演讲,吸引了众多目光,一些国际品牌的艺术总监、设计师纷纷被她对刺绣的讲述所折服,后期不断抛来合作的橄榄枝。
2020年,国际顶级奢侈品牌爱马仕在香港国际授权展上和她签下了《莲花化生图》和《十二月花》的授权。《莲花化生图》改编自敦现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对市场的敏锐度比较煌艺术,带有神秘的宗教感,而《十二月花》高,创新能力更强。是来自她家乡的灵思。爱马仕约定按每条丝巾出厂价的百分之十作为报酬,略算下来将有800万元的红利。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与国际品牌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藏羌织绣在世界的影响力,也为之增添了许多活力。
织绣传承后继有人
一开始杨华珍等人不被大众认知的时候,她很担心传承的问题,担心藏羌织绣后继无人。
2012年,杨华珍受四川大学老师的邀请给研究生授课,在课上介绍藏羌织绣,带领研究生做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杨华珍收获了两名藏羌织绣的爱好者和追随者,两人都决定毕业后跟着杨老师拜师学艺。她和姐妹们得知两位研究生的决心时喜极而泣,期待着研究生都来工作,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非遗。
事实也是如此。这以后,慢慢有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她的团队。她积极与时代接轨,提高年轻人的薪酬待遇,同时转变观念,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而不仅仅是自产自销的生活用品。
她一直认为传统与时尚的结合,给非遗提供了很好的出路,她所掌握的技艺是传统的,而时尚体现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对市场的敏锐度比较高,创新能力更强。
杨华珍不仅招徒弟,还去家乡各地传授技艺,开办藏羌织绣技能培训班。2008年至今,杨华珍已累计培训近4000人次,让更多的妇女有了一技之长,有了生活保障。
虽然这些年杨华珍靠刺绣积累了财富,带动了就业,但她始终认为绣品的最终归宿是博物馆。2012年8月,她在文殊坊建立成都华珍藏羌博物馆,把文物静态展示与活态传承相结合,展现藏羌文化的同时,努力让文化传承下去。
目前,她还带着徒弟走访老艺人,收集和保护散落在民间的技艺。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汪国芳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