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四川】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上的耀眼明珠——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上的耀眼明珠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宝兴县境内,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神奇的地势地貌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它成为许多孑遗物种的避难所,中外科学家先后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发现并命名了151种动、植物新种,是全世界少有的天然生物基因库,同时也是邛崃山系大熊猫基因交流的重要走廊带,是四川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育的绿尾虹雉(图源:四川雅安)
蜂桶寨保护区经国务院(1975)45号文件批准成立,始建于1979年,1994年被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保护区管理机构升格为雅安市人民政府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外围有卧龙、黑水河、喇叭河3个自然保护区,呈一个三角形,蜂桶寨保护区处在中心地带,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带,邛崃山脉中段,夹金山南麓,青衣江源头,是邛崃山系大熊猫栖息地关键性的走廊带,对连接邛崃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促进大熊猫种群间基因交换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区总面积4万公顷,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其中核心区27581.5公顷,缓冲区2897.5公顷,实验区8560.0公顷,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0.65%、7.42%、21.93%。区内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山体剧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地形起伏大,高低悬殊。最高海拔4896米,最低海拔1000米,形成了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奇峰峥嵘、峰崖壁立、怪石嶙峋的独特景观。
这里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年降水量700——1300毫米,湿润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至今,蜂桶寨保护区共发现模式(亚)种602种,其中植物212种,动物390种,植物以“穆坪(现宝兴)”二字命名的有52种。正因为宝兴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这么多年来坚持不懈地保护,才会有这么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被发现并命名,才会成为世界公认的动植物基因库。法国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这里发现动植物新(亚)种数十种,其中包括震惊中外的动物活化石——大熊猫,植物活化石——珙桐,昆虫活化石——大卫两栖甲。
据不完全统计,区内已知维管束植物107科429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22种,裸子植物4科12种,被子植物91科39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独叶草、连香树、水青树等树种。由于区内水热条件的垂直差异大,植物垂直带谱明显:海拔1000—1500米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500—2000米,为常绿阔叶与落叶混交林带,海拔2000—2900米,为针阔混交林带,海拔2900—3500米为针叶林带,优势树种为冷杉;海拔35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脊椎动物38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云豹、豹、雪豹、白唇鹿、扭角羚、林麝、马麝、黑鹳、绿尾虹雉、胡兀鹫、雉鹑等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鹿、小熊猫、血雉等33种,具有较高保护价值。
保护区内大熊猫数量多,密度大,分布广泛,大熊猫栖息地面积327.2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3.8%,该区栖息地保护完好,无农耕地,大熊猫可食竹种类多,生长良好,适于大熊猫生养栖息。据1986年第二次全国大熊猫普查统计,蜂桶寨保护区有大熊猫23只左右,主要分布在锅巴岩沟、汪家沟、青山沟、邓池沟、得胜沟、大水沟、快乐沟、桦溪林沟、椿米沟、冷木沟等。第三次全国大熊猫普查显示宝兴县境内有大熊猫140余只,蜂桶寨保护区内有大熊猫40余只,比第二次普查的结果增加了一倍。
蜂桶寨邓池沟景区(图源:四川雅安)
20多年的保护历程,使蜂桶寨保护区职工同大熊猫结下了不解之缘,保护区职工同宝兴县人民一起为保护大熊猫作出了重大贡献,先后抢救病饿大熊猫60余只,成活41只,其中放归21只,向国家提供20只。从解放初期到现在,宝兴县共向国家输送大熊猫120多只,其中18只作为国礼赠送给朝鲜、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8个国家。1972年中国政府赠送给美国的第一对大熊猫“玲玲”“兴兴”,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大熊猫盼盼、世界上第一只人工截肢的大熊猫“戴丽”、世界上第一只野生残疾大熊猫“紫云”、嗷嗷待哺的“硗远”“武岗”“白杨”“张卡”就出自这里。根据国家林业局2015年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显示,宝兴有野生大熊猫181只,其中蜂桶寨保护区有37只,宝兴是大熊猫发现最早、大熊猫生态文化保护最好、大熊猫栖息地占全国比例最高的地方,被誉为“熊猫老家”。
蜂桶寨保护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各地游客,漫步在保护区内,可看见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悠闲舔硝的扭角羚群体,欣赏到各种猴子的潇洒英姿。倘若徒步到园草坡,既能欣赏“群峰拱日”的美景,又能欣赏“云海日出”的斑斓,体验柔柔的清风轻吻肌肤的感觉,让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站在山顶,俯视连绵起伏的山峦,体验“一览众山小”的神奇。
蜂桶寨保护区内的邓池沟天主教堂,始建于1839年,是四川历史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教堂建筑。远远看去,天主教堂是一个四川建筑风格的木质四合院,进入主堂,呈现在眼前的是欧洲哥特式的意境,可谓西方法兰西建筑风格与巴蜀建筑文化有机结合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1869年阿尔芒·戴维就是在这里发现了大熊猫,并采集到了大熊猫模式标本,第一只大熊猫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宝兴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