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名镇名村>详细内容

【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吕仙村

来源:自贡方志 发布时间:2025-03-12 14:37:51 浏览次数:77 【字体:

中国传统村落——吕仙村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传统村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是现代人寻找乡愁、体验古韵的宝贵场所。吕仙村,这个位于四川省荣县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愁古韵的典范。

吕仙村的荣耀与使命

2017年,吕仙村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21年,它又荣登四川省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名单。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传统村落,荣县将吕仙村纳入首批乡镇志、村志编纂名单,进一步理清历史文化家底,为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观音岩与摩崖造像:唐代石刻的瑰宝

吕仙村的观音岩以其奇特的山形地貌、悬崖绝壁令人为之一振。观音崖摩崖造像凿刻于唐代,现存4龛17尊造像,坐东向西,分布面积15.5平方米。这些造像分别为观音、大势至、释迦牟尼和弥勒说法图,龛壁间刻有造像题记,龛内壁有南宋绍兴年间的修缮题记。2005年,对造像进行了修复、彩绘,并在龛外修建房屋进行保护。观音崖摩崖造像比例匀称,线条流畅,保存完整,属川南唐代石刻造像的精品,对研究唐代石刻造像艺术具有重要价值。200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岩摩崖造像

集生砦: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区域

集生砦,是村里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区域,建于清朝咸丰年代,是以颜昌英为首的颜氏祖辈修建的古寨。其时颜氏先辈为躲避战乱、土匪,整个寨内面积约300亩地,建有文昌宫、仙岩寺古庙。后来的吕仙村以集生砦为中心,逐步形成比较大的村落。宋端平年间(1235年),蒙军大举入蜀,全蜀残破。四川志士挈家于险峻高山创筑城砦,以保身家性命。1242年,余玠入蜀主持四川政事,建立恃险筑城的“山城防御体系”。荣州沿铁山山脉建砦堡。据推测,集生砦应修筑于此时。清咸丰十年,自贡盐商为了避暑、躲匪,来此复建山寨。据民国《富顺县志》载:“颜昌英,号鹤龄,孝友性成,敬礼师儒,多济人利物,费金巨万无吝。修筑三多寨,捍卫井厂,出力斡旋,群推厚德。复修集生砦于威远之吕仙岩,保全凡万余人。”寨子四周围墙矗立,用条石砌成,长约八里,高约两丈。东面为寨门,内外两层,护卫把守。寨门外有壕沟,长三十多米,宽十多米,深约两米。壕沟上有吊桥,平时收起,有人进出,确认身份后方可放下,让其通行。寨门上有城堡,护卫日夜巡视。寨内有文昌宫,宫门石狮镇守,宫内雕梁画栋,十分精美。另有颜氏武状元府第,门前石狮石鼓,甚是气派。寨子由李、颜、王三大家共同修建,上个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名扬邑里,可惜毁于文革“破四旧”。

狮子寨:历史中的庇护所

在荣县吕仙村中,狮子山巍然矗立,其形似伏卧巨狮,狮头般的山峰与岩壁、狮身般的山体轮廓,尽显威严。清咸丰同治年间,乡民为避祸乱在此建砦,因山形与寓意而取名狮子寨。

狮子寨依山而建,非传统村寨,而是由工匠在巨石上凿出的石屋组成。原先仅北寨门一道,沿栈道上山,曲径通幽。寨内有近 20 间石室,大小不一,多为 20 至 30 平方米,造型方正规则,有单间和复式结构,层高 2 米多。石室凿空山石而成,设有瞭望孔和通风窗,从形制和大小看,分为不同功能用房,凿刻工整。石室彼此相通,有排水沟、储水池、引水槽、灶台等生活设施,伙房还留有烟熏火燎痕迹。

新中国成立后,狮子寨曾作为生产队保管室储存粮食,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村民在此生产生活。其规模宏大、布局巧妙、室内开凿工整平滑且分功能区,推测是在周密规划下一次性完工,极有可能是建于南宋末年的军事防御设施,如今成为当地人文历史的见证,吸引着众多游人。

老君山:名胜古迹的传承

与集生砦遥遥相望的老君山,是当地另一处名胜古迹。老君山又名荣德山,《乾隆四川通志》记载:“荣德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荣州取此为名。”“一名老君山,山中有仙人修道。”荣德山与荣梨山、荣隐山一起,古称“三荣”。古荣州十二景之一“荣德晴岚”即此地。老君山独高约五百尺,一条人工开凿的石梯直通山顶。仰视云雾缭绕,石径耸入云端。山脚石梯左面石壁上,有赵煕乙卯年秋(1915年)游荣德山七绝一首:“一念前生堕世间,飘然人外御风还。秋来化鹤三千岁,独立荣州第一山。”沿石梯往上,岩壁间有郭曼军游山题诗:“身在仙山缥缈间,眼前山脚即尘寰。山山山色围天外,山外千山复万山。”道士陈抟于后晋入蜀,在荣德山修炼传教,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沿石梯继续攀爬,半山腰,石梯右方有一石室,近二十平方米,乃古时道士修道之所,石刻皆已风化,依稀难辨。穿过石门直上,石梯陡峭险峻,二尺左右长,半只脚宽,似通天梯。爬完陡梯,从一石洞穿出,左边一石龛有二三平方米,老君手持法器,端坐正中,雕像栩栩如生,此乃“丹岩”,传说为老君炼丹之地。山顶有老君庙,正殿叫“三清圣殿”,老君像脚踏荣县、威远两界,为唐朝石刻。

老君山

传统村落的新生

而今,吕仙村抓住传统村落保护的机遇,恢复了寨堡的护城河,饱经沧桑的石板路也清晰可见,让人感悟乡愁古韵。村里也因地制宜修建起了民宿,壮大集体经济,能够留住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魅力,成为人们了解历史文化、感受乡村生活、体验乡愁古韵的重要窗口。

来源:自贡方志

供稿:荣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自贡方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