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22:07:13

《四川省志·统计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2-09 21:31:00 浏览次数: 【字体:

230853e54a6648fcafaa0b129164de95.png

《四川省志·统计志》概述

四川统计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古代的计数、记数均未冠以统计之名。以名实相符的统计,被称之谓近代统计,在四川则是自清朝才开始推行的。1859年,清廷创办“海关册”。1875年英国在宜昌设立海关,重庆为子口,开始建立进、出口贸易统计。到1906年,清廷宪政编查馆内设立了统计局,以统率全国统计工作。两年后,清廷的民政、陆军、邮传、农工商等部门及大理院都先后设立了统计处,接受统计局的指导。清廷又规定各府、厅、州、县均要设立统计处,在调查统计方面受统计局的指导。1906年四川都督府政务处设立了统计局,并制定了《统计通章》,各府、州、厅、县设置统计课统计局本身分科办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军政、实业、交通、外交等统计,并有较详细之规定。但由于军事动乱,没有真正的统计工作。

1935年川政统一,四川省政府设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建设厅和秘书处,保安处。1936年1月秘书处内正式成立统计室,各厅的统计股陆续建成。李景清任统计室主任,使统计工作逐步开展。随着从省到县统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开始摸索建立定期统计报告制度。1939年拟制出由省级厅、局、处和各府、县执行的“统计资料分类纲目”,并对调查方法、统计报表作出具体规定,形成较为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并陆续收集到一批统计资料。1946年大部分县编制出比较完整的统计年报。省根据年报资料编印了一批以统计数据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各县也编印了一些统计专集。1948年后,统计报表难以收集,统计刊物停发。

从1950年起在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西南财委)的直接领导下,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西康省与重庆市分头开展了调查统计工作。同时各行署、省、市先后分别建立起统计室或组,配备了统计人员,贯彻执行全国统一布置的各项专业统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计工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恢复、建设和社会发展及时地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统计资料及大量的调查统计分析报告,充分发挥了统计工作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

一、起步与创建(1950~1952年)

从调查研究入手。1950年2、3月间在西南财委的统一部署下,对市场物品价格进行了调查,1950年末四个行署与西康省、重庆市对工矿企业进行了普查,主要指标有职工人数及工资;主要原材料、燃料及电力耗用与结存;动力设备及使用情况;主要生产设备及使用情况;工作母机及使用情况。同年还对城、乡居民购买力进行了调查与估算工作。1952年对农产品产量进行调查。指标有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以及水田、旱地亩数、大牲畜头数等。

建立统计机构。在大量调查统计任务的推动下,1950年3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在经济研究室设立统计科,重庆市在财政经济委员会内设置统计组。1950年12月川西财委统计室成立,配备干部4名。川东、川北、川南和西康省的统计室也相继成立,分别配备5~8名统计干部。1952年9月四个行署撤销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省财委组建统计室。接着各市、专署也都先后建立了统计机构(局、室、科),绝大多数县也建立了统计科。一般为人民政府统计科,有的设在财经委员会内。统计业务接受上一级统计机关的领导。

多种调查方法并用。50年代初期各级政府与统计机关的调查统计手段,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特别是在各解放区形成以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为代表的,以典型调查为主体,即“解剖麻雀”的调查方法,二是在接收国民政府统计机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承袭了部分传统的调查统计方法,有的采用全面统计,但更多的是重点调查统计。三是引进苏联的以全面统计为主的专业垂直统计。由这三个方面汇集成比较完整的统计手段与调查方法。

二、统一与健全(1953~1957年)

统一机构。1952年9月四个行署撤销,省统计机构到1953年初完成组建,4月重庆市统计室改建为统计局。5月西南行政区统计局成立,四川、西康省财经委员会统计室也相继改建为统计局,1955年10月,西康并入四川省,再次充实了四川省统计局。西南大区撤销,重庆市由中央直辖市改为省辖市,市统计局归省局领导。1954年四川省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与充实各级计划机构的指示》,将已经建立起来的所有专署、县统计机构,均改建为计划、统计合一的计划统计科,并首次实行定编。1956年11月又根据全国计划会议与全国第五届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再行分设。

统一统计制度。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合并,统计方法制度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尤其是各专业统计制度之间互相矛盾和重复统计均存在。省人民政府于1953年11月28日发出通令,强调各部门、各地区应贯彻执行省统计局制定的《四川省关于制订及审批调查统计报表的实施细则》,将统计报表的制发权集中到政府统计机关。在组织实施统计报表工作上则采取“谁主管,谁布置”的原则,形成既有统一的报表制度,又有明确分工的执行部门。省统计局对调查方法也作了统一规定,对工业、商业等全民所有制经济实行全面统计;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私有制经济采取建立基点与典型调查加以推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统计分析开始起步。1955年6月,在各专业已经分头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正式编印以统计分析资料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刊物《统计工作简报》,从第二期起更名为《四川省统计局简报》。此刊第四期刊载了《一九五五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综合报告》。1956年再更名为《统计简报》。开始发表“1955年国民经济和国家计划执行情况公报”,比较全面、系统的印发了当年的统计数字。1957年继续发布了“1956年国民经济和国家计划执行情况的公报”。各专业统计的分析研究也全面展开。

三、跃进与挫折(1958~1961年)

从改革开始。1958年6月初省统计局召开了全省统计工作跃进会,会议提出统计工作实现“大跃进”的方向:“①及时反映生产高潮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促进生产高潮的进一步高涨”,强调有破有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②尽快把中心工作统计承担起来”,统计要“⋯⋯反映各个时期中心工作开展情况的动态资料⋯⋯”。“③要全面系统地整理资料,做好资料的供应工作。”在供应资料上应改变以往“等客上门”、“要不要老一套”的作法,“尽可能将报表的报送时间提前,并以‘送货上门’的精神,主动了解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在此精神指导下,省局接连在重庆、合川、资中、泸州、泸县、自贡、忠县等市县召开了城市统计和农村统计工作现场会、跃进会、改革会。

随着先破后立思想的确立,原有制度被突破。为满足各级党政领导无限度的需要,统计报表大量增加,使基层(主要是公社)难于应付,往往凭估计、凭想象、凭计划数上报,结果是统计报表越来越多,统计数字越来越乱,各项统计数字越报越大。

四、整顿与清理(1962~1965年)

60年代初期,为了克服“大跃进”造成的混乱,1962年4月4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统计部门通称“四四决定”)后,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统计局“关于统计系统组织机构和编制问题的报告”,并批准省统计局内部机构撤科建处。1963年国务院发布《统计工作试行条例》,进一步使统计工作向规范化迈进,强化了统计机构的职能,纠正了统计工作的混乱局面。省统计局抓住《统计工作试行条例》的核心“一垂三统”(即业务上实行垂直领导,统计部门的编制、干部、经费实行统一管理),在各地区展开了试点工作。经过宣传、动员,部分市、地、州开始将统计部门的编制从地方总编制数中划出,统计人员有所充实。1964年5月,省统计局在江津县召开统计工作实现“两无两好”现场会,在全省推广该县“报表无迟报、数字无差错”和“调查研究好、整理提供资料好”的经验。

清理统计报表。1962年9月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统计局“关于我省清理精简统计报表的报告”,全省上下都认真进行了统计报表的清理工作,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保留、修订、简化、取消的办法加以处理,清理结果仅省级各部门即精简报表136张,占制发总数的27.9%,有的地区的精简比例高达50%。1963年2月省人民委员会又转发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国务院各部门清理精简统计报表的报告”,各级政府领导亲自挂帅,对统计报表进一步作了比较彻底的清理,基本上刹住了滥发报表之风,统计报表的制订与审批权真正集中到了省统计局。

核实统计数字。从1962年起,省统计局与省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对“大跃进”以来的各项统计数字进行了全面核实。核实后的统计数字,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角度加以验证,基本符合实际。

推广抽样调查方法。1959年省局在国家统计局派抽样调查专家的指导下和绵阳地区、德阳县共同试行运用抽样调查方法调查农产量,并取得成功的经验。但在大量全面统计报表的冲击下,未能得到推广。1963年3月全国农产量调查总队四川分队成立,组织实施全省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7月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认真加强农产量调查统计和做好今年大春农产量调查统计工作的指示》,组成以省委常委杨万选为首的四川省农产量调查委员会,负责领导全省农产量调查工作。1964年3月省人民委员会又发出“关于认真做好1964年小春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据此省统计局在全省133个小麦主产县中抽取出13个县进行调查,在这些调查县中再以随机抽样方法抽出公社、大队、生产队直至田块进行“实割实测”,据以推算全省产量。

五、中断与恢复(1966~1978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省统计人员一面参加运动;一面还继续执行统计制度,上报统计报表。一些经常性的业务工作继续进行。到1967年在“停产闹革命”的口号鼓动下,省局与绝大多数市、地、州、县统计局完全陷入瘫痪状态。统计业务活动完全停顿。

1968年5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省革委)建立后才从省到县层层筹建起统计组。省革委生产指挥组下的计划组内建立统计组。由于统计力量薄弱,收集资料困难。直到1973年6月省革委决定恢复四川省统计局,8月10日正式办公,市、地、州、县和省级各部门也以不同的名义(局、组、处、科)相继恢复了统计机构,调配了一定数量的统计人员。虽然也收集和整理了一些统计资料,但统计业务很难正常进行。1977年7月省革委批转了省统计局“关于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的情况报告”,批语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应根据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搞好统计部门的思想建设。”1977年下半年全省进行了全民、集体所有制单位实际用工普查。1978年全省进行了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普查和科技人员普查。还在成、渝、渡口(1981年改名为攀枝花市)三市和西昌、广元、昭觉三县进行了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值调查。

六、完善与法制(1979~1985年)

1979年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实统计机构的决定》提出建立强有力的统计机构和加强统计监督等六条决定。1980年1月省人民政府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到年底,在17个市、地、州单设了统计局,县一级恢复了局的有143个,占总县数的80%。省级各部门的统计机构也大都恢复,配备了一部分统计人员。随着统计教育的实施,统计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1979年恢复了城市职工生活调查和农村经济调查基点。恢复了发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制度。随着统计机构的充实与加强,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全面恢复了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基本建设投资、交通邮电、财政金融、物资、劳动工资、人口等各项专业统计制度,而且统计范围与内容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农业生产统计发展为农村经济统计;职工、农民生活调查发展为城、乡住户

调查;基本建设投资统计发展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并新建立了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能源统计、旅游统计、对外经济统计、社会商业统计、国民经济平衡统计。开展了投入产出调查计算工作。进行了历时3年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和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下的儿童情况抽样调查以及内容大为增加的第三次人口普查。使统计内容大为充实、统计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统计开始改革。1983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统计工作实现“六化”(统计指标体系完整化、统计分类标准化,统计调查工作科学化,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统计计算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全省认真进行了贯彻,并取得了明显效果。随着改革开放、总方针的贯彻,统计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并实现了统计服务由单纯统计过去的情况转变为既统计过去又预测未来、多方扩大信息源;调查方法由过去主要依靠报表转变为各种调查方法灵活运用;统计信息技术由过去主要依靠手工操作转变为主要依靠电子计算机处理,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统计能直接、间接为党政领导提供了许多决策资料,省局各专业处及市地州县都有大批统计人员参与地方决策研究,参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80年代统计监督职能主要是对宏观经济运行实行监督与监测,为此省局印发宏观监测统计资料专辑,不断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转折与各种比例关系以及前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报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据以采取措施纠正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偏差。

198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的公布,使统计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统计工作与国外的联系也逐步开展。1981年6月联合国统计司人口普查数据专家来省考察人口普查试点工作。并到四个基层登记站进行了实地考察,1982年7月以日本总理府统计局制表部长北山直树为团长的日本统计考察团,来四川省考察人口普查工作。1985年5月由美国商务普查局副局长本顿、劳工部统计局副局长齐格勒、商务部普查局国际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家戴义3人组成统计考察团来省了解统计管理体制和统计资料的搜集以及数据处理等情况,并到新都县和成都无缝钢管厂参观。省考察统计工作。除接待国外考察团外,四川省在国家统计局的统一组织下,也派员出国考察,1984年10月程利仁副局长作为“中国统计考察团”成员赴日本考察统计工作。

此外,建立了统计学会,开展统计科学研究工作;组建了城、乡经济调查队;兴办了统计函授学院;建立了统计财务;初步建成电子计算网络和自动传输系统。办公与生活设施逐步完善,统计服务正在向现代化迈进。

《四川省志·统计志》.pdf(11.5M)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