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攀枝花市>盐边县>详细内容

盐边县地情

盐边县地处攀枝花市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25′~27°21′、东经101°08′~102°04′之间。东邻米易县、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南接市郊仁和区,西与云南省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毗邻。盐边县属攀枝花市辖县,二滩电站主淹没县,省定贫困县,享受少数民族县待遇。幅员面积3 269.45平方千米。县政府驻桐子林镇,距攀枝花市区28千米,距桐子林火车站3千米,距攀枝花机场44千米,距攀西高速公路入口处18千米。

第一节   建置沿革

一 、大笮县的建立

夏禹时,“茫茫禹贡,画为九州”。“华阳黑水惟梁州”(《左传》襄公四年)。西昌至云南大姚一带(含盐边),属当时九州之一的梁州边缘地区。到周成王时,“合梁于雍”(《重印李修云南通志》民国排印,明·嘉靖纂)。盐边地区亦属雍州。

   战国时,七国争雄,秦势日盛。周慎王五年(前316),秦灭巴、蜀二国,改置巴、蜀二郡。“而蜀国之民,因国破,子孙居姚 等处”(《史记正义》唐人张守节撰)。姚 之地,正是指今西昌、攀枝花至云南永仁、大姚一带。

   周赧王三十年(前285),秦昭王派蜀太守张若“取笮及江南地焉”(《华阳国志·蜀志》)。笮即指今盐源、盐边、米易及云南华坪、宁蒗、大姚一带。

  汉承秦制。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平南越后,返师平西南夷,并以邛、笮等地设置越 郡,东汉末曾改名为集 ,郡治邛都(今西昌东南)。同年置大笮县,县治盐边县鳡鱼乡,辖地今盐边中南部及市区仁和区的一部分,东汉末省入定笮县。同年又置定笮县,县治盐源盐井,辖地今盐边县北部及盐源县。大笮、定笮两县均隶属越 郡管辖。《元和志·昆明县》云:“汉定笮也,属越 郡。凡言笮者,夷人于大江水之上置藤桥谓之笮,定笮、大笮皆是。”同年又置三绛县,东汉时改名三缝县,县治会理县南,辖地包括今盐边南部的红格、新九、新民、安宁、和爱五乡。汉武帝建元时期(前140~129年)置遂久县。“遂久有县,有绳水也”(《华阳国志》)。今盐边西北部为遂久县管辖。

北周·天和二年(567),置定笮镇,镇治盐源盐井南,隶属 州,辖地今盐边、盐源。

  唐·武德二年(619),以定笮镇改昆明县,县治盐边健康,隶属越 郡,辖地今盐边、盐源,后没于南诏。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置牢州及寻声、林开、松外三县。唐高宗永徽三年(653),州废,省三县入昌明县,县治盐边健康,天宝后没于吐番,后又为蒙氏南诏所据。贞观八年(634),曾置和集县,其辖地含今盐边南部五乡,后没于南诏。

二、甸卫司时期

  从五代十国至宋辽金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分裂时期,同时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在这段时期内,盐边曾先后为云南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大理国、大中国和后理国等6个地方割据政权所统治。大理国前的三个短暂政权,多沿袭南诏旧制。在大理国和后理国统治的300余年时间设三府一郡地,盐边属善巨郡之贺头甸。

  元宪宗二年(1252),忽必烈率蒙古大军从甘肃经四川北部,过大渡河,南渡金沙江灭后理国,确立行省制。盐边等地隶属云南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1277),置盐井管民千户,辖地盐源、盐边。至元十七年改为闰盐州,10年后改为闰盐县,隶属罗罗蒙庆宣慰司。

  明·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辖地盐源、盐边,隶属四川行都指挥使司。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置马喇长官司(今盐边之惠民、永兴地区),治所盐边惠民,隶属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初设宁远府,治所西昌。盐源、盐边隶属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雍正六年(1728),罢卫改置盐源县,隶属宁远府。时盐边为盐源县所辖,统名山后。

  嘉庆二十一年(1816),在盐边阿所拉地(今健康镇)设巡检司,隶属盐源县。盐边作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划单位是从设巡检司开始的。

三、废厅改县

  因阿所拉巡检司远距盐源县治,加之又有柏林山阻隔不便管理。“盐源县令容谦甫君之请升为厅”。宣统元年(1909),罢司升为盐边厅,治所盐边健康,设通判,直属宁远府。

  民国二年(1913),袁世凯发文《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将省下属府、州、厅名称一律改为县。遂改盐边厅为盐边县,隶四川建昌道。

  民国二十四年(1935),盐边县与会理、西昌三县改属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建立西康省,三县又改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50年3月31日盐边解放。建国初隶属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并入四川省,盐边县隶属四川省西昌专区。

  1965年8月1日,盐边县所属同德、务本、民政、银江四乡划归渡口市。

  1978年10月四川省报请国务院批准,11月5日,原西昌专区所属的盐边、米易二县正式划归渡口为市辖县。

  1990年7月1日,原仁和区所属的红格、新九、新民、安宁、和爱五乡划归盐边县管辖。

第二节   行政区划

一、境域变更

汉唐时期,曾有大笮、昆明、昌明三县设治所于盐边,但其管辖区域均大于盐边县疆域,盐边仅作为三县的一部分。

  五代时,盐边与云南华坪等地同属大理国善巨郡之贺头甸。

  元明时,盐边与盐源同属盐井管民千户和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明·永乐元年(1403),置马喇长官司,隶属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辖盐边境内惠民、永兴、江西、强胜和渔门乡的部分地区,“东至卡所箐六十里交中所界,南至石牌六十里交云南永北高土司界,西至罗可岩五十里交云南华坪县章土司界,北至古乐箐七十里交中所界(《盐边厅乡土志》)。”盐边其余地区为中所、左所、右所管辖。

  清初,盐边仍属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雍正六年(1728)属于盐源县,统名山后。嘉庆二十一年(1816)设阿所拉(今健康)巡检司,隶属盐源县。宣统元年(1909)升为盐边厅,直属宁远府,其疆域与民国时期同。

  民国二年(1913)废厅置县,隶四川建昌道。《盐边厅乡土志》载:“全境略成一仰钟形,西北阔,东南狭。东抵赞子岩与西昌接界,东南至绳(金沙江)若(雅砻江)二水合流处与会理州之三堆子分界,南以白水江(金沙江)与云南大姚县分界,西南接云南华坪县界,西连云南华坪县永北厅及盐源县,北连盐源县界,东北以黑箐梁子与盐源县分界。东西横广二百二十里,南北纵长三百二十里,面积约七万零四百方里,有盐源县全境之三分之一。”

  民国二十六年(1937),四川陆地测量局,曾到盐边进行实地勘测。据《川康边政资料辑要·盐边概况》载:“经四川陆地测量局勘测,东以石头山、茅草山、风浪山长八十里与西昌为界,东南以小官山、大平地长五十五里与会理毗连,南以白水江、把关河界于云南省之永仁县,西南以棉花地、黑箐梁子为华坪、盐边两县之界,西北以塘房、朵格梁子、阴司沟与云南之永北县为界,共长百四十里,北接盐源,以滥坝场、大火山、元宝山、望乡台、岩口等处为界。东、西、北三面环山,独南依河,诚天造地设之形势也。县境自东至西广百二十里,自北至南袤百零五里,全县面积为一万一千五百五十方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盐边县经过了两次较大的境域变动。

  1965年,盐边县同德、务本、民政、银江四乡面积399.77平方千米,划归渡口市管辖。盐边县面积由1965年前的3 162.50平方千米缩小为2 762.73平方千米。其疆域为:东至雅砻江与米易县交界,南接渡口市仁和区的同德,西南和西北与云南华坪、宁蒗两县接壤,北以柏林山、黑箐梁子、干沟梁子山顶与盐源分界。

  1990年,红格、新九、新民、安宁、和爱五乡面积563.70平方千米,划归盐边县。盐边县面积由1990年前的2 762.73平方千米扩大为3 326.43平方千米。其疆域为:东连米易县、会理县,南靠仁和区,西与云南华坪、宁蒗县接壤,北同盐源县毗邻。

来源:盐边县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3-05-15 14:30:32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