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区
纪信 生卒年不详,安汉人,为汉将军。汉王元年(前206),鸿门宴上,刘邦借机如厕,纪信与樊哙、夏侯婴等随身护卫,使刘邦得以逃脱回归灞上。汉王三年(前204)四月,刘邦被项羽围困荥阳,纪信献计,“事急矣,臣请诳楚”。汉王应允,由陈平写诈降书传于项羽,说刘邦夜出东门降楚。纪信假扮刘邦从东门出,刘邦乘机与张良、陈平、樊哙、夏侯婴等数十骑从西门逃出。项羽发现中计后,下令齐集火炬,纪信被烧身亡。西汉建立后,刘邦为褒扬纪信舍身替死、安兴汉室的忠义,在其故乡析阆中县置安汉县(县治在今舞凤街道办事处五里店社区)。北宋果州太守杨济在城西金泉山赛云台石壁刻“忠义之邦”,至今犹存。
谯周(201--270)字允南。建兴元年(223)参见蜀相诸葛亮,命为劝学从事,后又擢升典学从事。延熙元年(238)任太子家令。谯周对刘禅外出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极力劝谏,作《谏后主增广声乐疏》;又撰《仇国论》,论及战争危害,劝后主慎用兵,惜民力,努力发展生产,以德政争取民心。蜀景耀六年(263)冬,魏将邓艾军逼成都。刘禅仓皇失措,群臣议论或退守江中(今重庆)或南投东吴。谯周则谋求统一,力主降魏,被后主采纳。谯周因有“全国之功”被魏封为阳城亭侯。后又被授予骑都尉、散骑常侍等职,但均因病未就。后病逝洛阳,归葬于南充。生平著述多达百篇,主要有《法训》8卷、《五经论》5卷、《古史考》《巴蜀异物志》等。同郡人陈寿拜为师,陈寿《三国志》中有《谯周传》。
陈寿(233--297)字承祚。自幼“聪警敏识,属文富艳”,少受学于谯周。矢志攻读《尚书》《三传》《史记》《汉书》等,常秉烛夜读,誓以太史公为楷模。编撰的《三国志》不仅在西晋颇具名气,至今尤为中外称颂。城西果山有万卷楼,清《南充县志》云:“果山在治西,层峦迭起,上多黄柑。晋著作郎陈寿归隐于此。”1990年,在玉屏公元内择址重建万卷楼。
游仲鸿(1138--1215)字子正。南宋淳熙二年(1175)进士及第。绍熙四年(1193),光宗赵悖因久病不理朝政,游仲鸿遂给枢密院赵汝愚上书,陈述宗社大计。赵汝愚称其直谅多闻,甚重之。宋庆元四年(1198),除知嘉定府。开禧二年(1206),吴曦反叛,游仲鸿遣书劝成都帅杨辅、程松加以讨伐。嘉定八年(1215)去世。谥曰“忠”。著有《鉴虚集》,魏了翁为之序,称游仲鸿气节烈烈,其文自足以不朽。
游似(?--1251)字景仁,号克斋,仲鸿子。早年师事刘光祖,宋嘉定十四年(1221)中进士,历任大常丞、秘书丞、军器监宗正少卿、礼部尚书兼修国史、实录院修撰等职。后迁吏部尚书,入侍经幄。曾上疏建立严明的升降制度,以戒“军赏冒滥”。劝理宗“亲儒而从谏,敬畏以检身,节用以致爱,选廉以供理”,深得理宗赞赏。嘉熙三年(1239)正月,拜端明殿学士,封南充县伯。淳祐七年(1247),授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晋爵国公。淳祐十一年(1251)去世,追赠少师。谥清献。工诗善文,《宋诗纪事补遗》录其诗1首,《宋代蜀文辑存》录其文10篇。《宋史》《南宋书》有传。
任瀚(1501--1593)字少海,号忠斋。任瀚三世业儒,“少怀用世之志”,博识多闻,“海内慕其文者,接踵于路”。明嘉靖八年(1529)殿试,嘉靖帝极赏其文才,亲手批阅其试卷。在廷对时,任瀚言词剀切,赐二甲进士,时为嘉靖八才子之一,与杨升庵等合称“蜀中四大家”。后授吏部主事,又迁考功郎中。为官以“清修方正,尽心执事”著闻。1533年改任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检讨。1540年,辞归回到南充。全部精力倾注在培养家乡后辈英才上,当时在全国有影响的学生就有10多名,如罗仲元、陈于陛、黄辉等。
罗瑞卿(1906--1978)原名罗其荣。1928年,转为中共党员。1933年初,任红1军团保卫局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作战,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随军参加长征。1936年6月,任抗日红军大学(后改为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西安事变后,罗瑞卿为中共代表团成员,赴西安协助周恩来促成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公安部部长,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八届十中全会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59年4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9月兼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77年8月,出席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
康乃尔(1910--1980)1931年“九一八”事变,康乃尔任立达学园“抗日救国会”干事会负责人并兼对外代表,积极参与抗日救国活动。1937年10月,经张曙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调中央任统战部第一室任主任秘书。1953年初,调团中央任秘书长。同年秋,调任西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后任西康省副省长、省委常委、四川省文教办公室主任,高教局局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省委委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副省长,成都工学院革委副主任,四川大学校长和党委副书记等职。
陈全波(1912—1992)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川剧四大名丑之一。拜艺人刘瑞甫为师,学习文武小生戏艺。出科后,陈全波搭班演出于川北、川南一带,30年代中期搭班上成都演戏。解放后,在南充川剧团扛鼎演出,培育新秀。曾3次应邀进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贺龙、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高超精湛的演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心月法师(1919--2002)俗姓李,名松益。1937年春,经普云法师介绍,祝发于重庆华岩寺,在际云大和尚座下为徒,赐名心月。1950年春,在西南革命大学学习。结业后,在重庆市人民法院担任书记员、审判员工作。1987年冬,重庆市宗教部门、佛教协会及四众弟子真诚殷请,辞闽回渝,续佛慧灯。1991年10月,由四川名僧遍能大和尚传法,心月法师正式升座华岩寺方丈。先后访问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宣传佛法、介绍祖国、呼吁和平。法师德行高洁,论述精深,诗词清雅,书法苍劲,因而遐迩闻名。
常玉(1900-1966)号幼书,祖籍四川顺庆。少年时随父习画,曾师从四川大儒赵熙,习书法。1918年赴日本观摩艺术,结识王季冈。1919年返上海,于“一心”公司设计牙刷包装,乃识图案。1921年响应蔡元培“勤工俭学”号召,与王季冈等赴法留学。在法期间,与徐悲鸿、蒋碧微、庞薰琹、潘玉良、邵洵美、梁宗岱、徐志摩等过从甚密,并与其后享誉世界的毕加索、勃拉克、贾科梅蒂、藤田嗣冶、马蒂斯等交往密切。画油画、版画、漆画以及水墨,并作雕塑,以颇富东方意韵的方式参与20世纪的艺术变革,活跃在当时已是世界艺术中心的巴黎。常玉的作品风格简约瑰奇,多以人体、动物、花卉为题,富有隐喻。1966年在巴黎寓所因煤气泄漏去世。常玉作品《五裸女》,在2011年5月30日罗芙奥“现代与当代艺术”专拍,以1.28亿港元成交,创下当时华人油画最高成交纪录。2019年11月23日晚,佳士得香港2019年秋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最终以3.039亿港元成交,再次刷新华人画作拍卖纪录。
常德源(1864-1931)名建杰,字俊民。清同治三年(1864)生于南充县城(今顺庆区)城小东街。其父常书舫工于书画,有强烈爱国意识。德源深受影响,青年时期,便立志发展经济,报效家乡父老。在父亲和亲朋帮助下,他以做小生意积累资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所积资金渐多,在南充城内开设“德源复”商号,经营绸缎、布匹、棉纱、百货。宣统元年(1909),又在重庆设立“鸿记”商号。聘请乔纪六任经理。经过两年,常的资产总额便达到8000余两白银。员工增至20多人。1912年,常任南充商会董事。1915年,常与何慎之、乔子瑜等人合股在平城街开办“吉庆丝厂”。常股份最多,任总办,乔任厂长。从养济院(孤儿院)挑选孤儿100余名当学工,从外地请来技工数十名,员工约200余名,有缫丝车100余部。常重视科学管理,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生产管理制度和工艺流程,所产生丝质量稳步上升。符合出口生丝标准年产生丝100余担。民国六年(1917)何慎之下股。吉庆丝厂与合兴绸庄合并,改名德合丝厂,仍由常任总办。1918年他亲赴上海、杭州、无锡学习考察,聘请回专家、高级技师。回南充后在厂安装锅炉,采用蒸汽加热缫丝,产品质量迅速提高。1919年,国际市场生丝开始走俏。常抓住机遇,扩建厂房,改良设备。缫车增至1000台,员工达到2000余人。成为当时南充最大缫丝企业之一。所产生丝,注册商标名“醒狮牌”,意即东方睡狮已经醒来。常德源资产增加到百万余两白银,人称“常百万”,成为名噪川北的大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日本凭借不平等条约生丝大量运至中国倾销,挤压中国民族丝绸业,一时间中国生丝售价惨跌,丝绸工厂纷纷倒闭。常德源亦遭受沉重打击。他在病中叹道“我之所以失败,不是人无才能,也不是设备不好,质量不高。根本原因是国家不强盛,关税不自主。《马关条约》开通商口岸,祸及子孙,实可愤慨!”1931年5月他在绝望中含恨离世。
奚致和(1885-1955)字箴,蓬溪县人。随父育仁定居南充县城大北街。奚致和为人诚实仗义,致力于实业救国。1913年春,支持盛克勤等人创建“果山蚕业社”。1921年,任南充县商会会长,带头资助修筑模范街、果一街。1925年,支持张澜先生创办嘉陵织绸厂。1937年春,奚致和等支持张澜先生创办《新南充报》,宣传民主和抗战。1939年冬,奚致和任建华中学董事会副董事长(鲜英为董事长)。次年,日本飞机轰炸南充,奚致和免费供给难民茶水和食物,出资掩埋死难者,救济死难者家属。为便于防空疏散,奚致和倡议并出资八成,修建明家河石桥。1943、1944年,奚致和先后创办南充利国纺织印染公司,南充利民运输行,为民盟筹集活动经费。奚致和还资助过南充救济院孤儿所、南充职业学校、南充建华中学、南充成达中学、南充县立女中等学校。为南充职校修建了教学大楼——致和楼。他还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李常华、黄海珍、李继先、冯秉渊等到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深造。1950年2月,出任川北行政公署委员、财委委员、商业厅长,川北政协委员、川北工商联络委员会主任委员。1952年9月,川北行署撤销,奚致和调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省商业厅厅长、省政协委员。1955年1月9日,病逝于成都,终年70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