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探索思考】葛丽平 ‖ “一域全景式村志”的编纂模式探索——对“名村志”编纂工作的逆向思考

作者:葛丽平(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13 21:11:37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4期

“一域全景式村志”的编纂模式探索

——对“名村志”编纂工作的逆向思考

葛丽平

一、村志编纂的历史、现状及“名村志”编纂

村志是记载一村范围内自然和社会诸事物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古代已有村志,但数量很少,大都为私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志编修开始兴起。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倡议编修村史家史,全国兴起村史编纂热。首轮新方志编修中,村志编修未列入政府规划,全国各地许多村庄自发修志,数量大大超过旧村志。第二轮修志时,村志编修仍未列入国家规划,但地方编修村志的积极性很高,并自下而上地发展起来。据统计,至2014 年,“乡镇志、村志编修方兴未艾,累计出版4000多

部。”在此形势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也将村志编修列入议事日程。

2015 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明确提出:“指导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志书编纂工作”,村志编修正式列入顶层规划。2016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批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 年)》,启动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

2017年12月29日,首届中国地情论坛暨首届全国名村论坛在北京举行,首批“中国名村志”丛书举行首发仪式,27部村志入选。2018年,第二批中国名村志丛书出版,20部村志入选。2019年,11部村志入围名村志。截至目前,共编纂出版名村志58本。

“名村志”工程选取极具有地域特色或规划发 展良好的村落,其编纂有着其他村志没有的优势:一是名村志的编纂有方志专家参与指导,体例和行文更加规范,较之村民自发编纂的志书质量更好,成为各地地方志机构指导村志编纂的范本;二是名村志的编修有着相对充足的经费保障,各地地方志机构拨付一定经费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编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支持一定的出版经费。

二、对“名村志”编纂的逆向思考——关于“非名村志”的编纂

名村志的入选范围甚是狭小,入围的村子少之又少。截至2014 年编修的4000 余部村志(含镇志)中名村志58部,仅占百分之一。2019 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针对已出版名村志出现的名村“不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标准,按照新标准,绝大多数村落难以入选“名村志”工程。然而,全国众多“非名村”也有编纂村志的需要。

(一)编纂“非名村志”的意义

1

每个村落都有独一无二的乡愁记忆。

每个人对自己家乡的山水草木、村闾小巷、乡俗民情,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和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便是故土情结,这样的乡愁寄托不可替代。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有着专属于这一方百姓的共同回忆,他们的乡愁同样需要村志去承载,他们的历史文脉也需要村志去延续。

2

“非名村”面临的消亡危机更甚。

近年来城镇化迅速推进,快速的城镇化也伴随着村落文化的大量流失,越来越多的村落相继消失,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据统计,从1985年到2001年,中国村落的个数从940617 个锐减到709257 个,仅2001年就减少25458 个。现如今, 村落的消亡呈加速态势,2017 年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上一组数字触目惊心:近15年,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随着村落消失而消亡的,还有经过数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积淀起来的历史文化。很多专家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如“ 名村志”工程的启动就是为保护抢救、传承保存、开发利用宝贵的村落文化。一些文化部门和学者也积极着手对村落的保护和研究,如 2017年《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003—2017 年,我国先后公布了6批27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 批 4153个中国传统村落。

然而,不论是入选“名村志”工程的58个村,还是上述几千个在案的古村落,它们和散布在祖国大地上的广大农村相比,数量还是太少。相对于具有地域特色或者是经济发展良好的村落,那些文化不彰显、经济不发达的村落更容易在城镇化进程中率先消亡,且消失速度更为迅猛。有太多村落在进入我们编纂或研究的视野范围之前,就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3

“非名村”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更需要编修村志。

传承和弘扬了村史文化,提升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爱村爱家的良好道德素养,增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鼓励乡村史志修编”。村志是村落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村志编修一旦铺开,必将留下体量硕大的文化遗产,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一本好的村志对于文化发达、经济富裕的“名村”来说,有着“锦上添花”的意义,而对于“非名村”来说,则有着“雪中送 炭”的价值。

(1)村志可以有效地感召人们为家乡振兴共同奋斗。我国城乡的发展还是很不均衡,很多经济不发达村的年轻人选择到城市务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集中,形成数量惊人的空村和村庄空巢化。随着年富力强的劳动力的流失,很多村子无法承担起农业生产的重担,更无力承担实现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村志的编修可以唤起人们的共鸣,增强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的热情,感召和鼓舞人们为家乡的振兴团结起来,共同奋斗。

(2)村志可以有效地助推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张勇在《修村史促村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以东莞市为例》一文中,通过分析东莞市编修《潢涌村志》《油甘埔村志》等村志的实践,总结村志编纂在促进农村基层治理上发挥的主要成效:

进了村民的团结和友善;创新了纠纷调解机制,优化了邻里和谐关系;打造了共商共治、共融共享的平台组织,加强了村民自治;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村社产业经济的发展。可见,村志的编纂能够有效地助推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发展,是践行“文化育和谐”理念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上新水平的创新实践。

(3) 村志可以有效地助力精准扶贫。首届 “名村志”中的兰英村是入围“名村”中仅有的贫困村,《兰英村志》在编纂过程中利用扶贫 档案作为基础资料,记载该村精准扶贫情况,为其他贫困村志书的编纂提供了范本,也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参考。目前,我国还有大量经济落后村,志书编纂可以全面盘点各村落的物质和文化遗产,有利于总结贫困村的脱贫路径;且编写村志也是对扶贫工作的有效监督,推动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促进精准扶贫的开展。

(二)目前“非名村志”编纂的局限

03

1.经费问题——缺钱编

足够的经费支持是编好村志的物质基础。几乎每一本村志的编写都耗尽了编者心血,从开始启动编纂到最终修订成书,往往耗费数年时间, 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很难成事。现在编一本村志经费大约为6万到9万元,有的达到十余万。举双流为例,以一本村志的经费10万计算,双流106个社区、28个行政村都编一本村志,就需要上千万的投入,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虽然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实现村志的全覆盖极有可能,如上海金山区的村志编纂就已全面铺开,但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经济负担还是很大。如果把编纂任务交给村上,很多村是无力也不愿开展此项工作的。

04

2.人才匮乏——缺人编

当前村志编修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人才匮乏。现在村志编修多处于自发状态,一般是委托地方志部门编写,村委会组织人员收集资料,也有很多村志由 村支两委组织编写,或是个人参修。村上自发组织的编辑人员虽然有一定文字功底,但缺乏专业的志书编纂知识,又没有政府统一的组织管理,得不到有关方面配合,体例和行文规范上容易出现偏差。同时,这部分村志在编写过程中更易受到个人影响,出现过分突出某些村干部的政绩,或对某个家族、某些人过多叙述的情况,严重影响村志质量。从“名村志”的编纂实践看,熟悉村志编纂的基层工作者非常稀缺,如果把编修范围扩大,编纂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跟进,而这也是目前村志编纂的一个主要矛盾。还有一 部分村志由地方志机构负责编纂,地方志机构有能力 邀请方志专家指导和组织专业人员编修,但人员精力有限,也很难短时间编纂完成更多的村志。

05

3.同质化现象严重——内容雷同

一定的辖区范围内村村相连,村与村的地形地貌、气候物候大同小异,物产资源、经济类型比较相似,民情风俗、人文环境互相渗透,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差异不大,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农业学大寨、包产到户等大事基本呈现全国一盘棋的形式。以笔者参修的村志为例,2012 年双流按要求编修了《瓦窑村志》,随后又编纂了“幸福美丽新村系列”之《东岳村》《双坝村》。3 本书在地貌气候、风俗物产、语言习惯及大事等记述上不可避免地出现雷同。试想,如果编纂完成一个区(县)的所有村志,那么该地的村志将会出现大量相同或相类似的内容,这不仅是一种浪费,也损害了村志的存史价值。

三、“一域全景式村志”编纂模式的思考

“一域全景式村志”,即通过一本志书,尽量全面收录一域所有的行政村(社)、自然村的自然、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以精炼的文字、志书的体例、档案的形式,全景式展现一域乡村文化。同时,全景式的梳理编排方式也便于方志文化进入更多人的视野,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01

(一)编纂“一域全景式村志”的优势

1. “一域全景式村志”可以更好地集中财力。

完成一个区域内所有村(社)的志书编纂任务,不论是交给当地地方志机构还是交由村落自身,经济上均难以负担。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完成更大范围内的村志编修。“一域全景式村志”,可以将一域内所有的村(社)收入一本书里,以编一本书的经费完成同一个区域内所有村志的编纂,同时更好地整合各级地方志机构对一本村志的经费投入,从而保证村志编纂“不差钱”。

2. “ 一域全景式村志”可以更好地集中人力。

“一域全景式村志”的编纂形式,便于各级地方志机构参与志书编纂,形成规范的人才保障体系。如:省级地方志机构可以制定出台村志编修工作指导意见,出面邀请专家指导和质量把关。市、县级地方志机构把工作重点放在组织专家编纂和对资料采集人员的培训上。具体到一部村志的编纂,县级地方志机构可以借助省、市的力量,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或有一 定修志经验的同志,全程参与指导编纂并审校;组织专业编写人员从事具体编纂;在基层选出合适的参修人员,同时培训资料采集人员。

其中,关于参与修志人员,笔者认为必须要有本乡熟悉村情的人参与。他们虽然未必很了解志书规范,但他们的作用不可替代。村志作为最贴近百姓的志书,承载着百姓最为熟悉的花草树木、房屋建筑、菜蔬荒野以及过往传奇,它呈现的面貌不应是刻板的记录,不应是保存在规范而冰冷的条条框框中所谓即将“衰亡”的资料,而是立足于本村历史发展,基于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呈现出的有温度、有人情味儿的村志,而这些更需要热爱本乡的当地人充分参与。

上述所说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力量,其优势可以在“一域全景式村志”编纂中更好地发挥,更大限度地确保村志的编修质量。

3. “一域全景式村志”可以减少雷同现象。

“一域全景式村志”,将同一区域内的村(社) 全部囊括进来,在志书编排中,于开篇把各村各社的相同或相类似内容如区域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物产风俗以及大事要闻等提取出来进行统一编写,合并“同类项”之后,在各村(社)的篇目下仅保留其最具特色的部分,既增加志书的资料价值,也增强可读性,还有效地减少村志的雷同现象。

02

(二)编纂“一域全景式村志”的可行性

1. 档案部门的延伸为村志的编纂提供了资料保障。

2017年11月23日,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更全面地加强农村档案工作,规范村级档案管理,国家档案局联合民政部、农业部共同发布了《村级档案管理办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档案工作延伸到了村一级,并明确了村级档案应该整理保管的内容、保管方法和管理办法。各地村级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将为村志的编写提供可靠的资料保障,也是编修“一域全景式村志”难得的契机。

2. 各学科的介入丰富了编修村志的科学方法。

村志编纂引来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村志记载的范围虽小,却也包罗万象,勾连着农业、方志、地记、建筑、草本、月令等内容,涉及到农学、方志学、生态学、动物学、植物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这些学科的介入为村志的编修提供了具体的科学方法。如村志口碑资料的采集可以借鉴访谈法,很多村庄缺少纸质档案资料,这些资料需要从村民记忆中挖掘,通过访谈法加以收集和整理。笔者还认为,调查研究方法中的田野调查法对于指导收集资料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鉴于参与修志 的基层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多为兼职状态的情况,地方志机构可以借鉴田野调查法,改变过去会议培训办法,着力编制一整套科学、便于实际操作的资料采集表,从而形成完善的村志编写档案。如此,无论基层人员如何变动都可以直接上手采集资料,节约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

3. “一域全景式村志”的优势是其可行的关键。

“一域全景式村志”编纂模式可行性的关键就是上文阐述的优势:可以更好地集中财力、人力以及更有效地避免雷同。相信在“不差钱”、不缺人的前提下,编纂这样一部村志不难实现。

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大量村庄面临衰败和消亡,村志的编纂属于抢救性文化工程。“名村志”工程的启动为编纂村志、抢救村落文化、留住乡愁作出了积极贡献,并为更多村志的编写提供了范本;但是作为精品志书的“名村志”能够抢救的属于少数,绝大多数村依然需要依靠各地地方志机构或者村落自身力量开展村志编纂工作。所以,笔者沿着“名村志”的编纂思路逆向思考,结合现在众多村志编纂缺钱编、缺人编的困境,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村志——“一域全景式村志”编写模式,分析该编纂模式的优势及可行性,以便为更及时、更好地抢救村落文化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进而更好地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贡献。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葛丽平(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