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平同志在第一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2016年12月6日,广州)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按照会议安排,根据小彬同志意见,由我向大会介绍、汇报四川地方志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请大家批评指正。
经过一轮、二轮全省范围,时间跨度35年,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流变、生态文明等全方位的探求,我们认为,四川的社会主义方志史就是一部创新史,目前正在进入成熟期、质变期:以社会主义新方志理论探索、构建为先导,以“两全”目标实现的丰富实践为基础,以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为核心,以志鉴馆库网用研全面发展为支撑,以方志专兼职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主持、方志部门主办、众手成志的工作格局和鲜明特征。其中,尤其以组织领导强监督,以理性认识固根基,以工作实绩升地位,成为四川方志工作的长期做法和深切体会。
一、以组织领导强监督
通过抓领导实现领导抓。一是高标准建机构。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1年恢复成立,到今年刚好35周年。35年来,省志编委都是由省委、省政府常务以上的省领导担任主任,四大班子联系秘书长任副主任委员。省地方志办从一成立就是正厅级的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二是高标准抓审核。为确保质量,我省成立了《四川省志》审核委员会,一直坚持由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担任主任。三是高要求抓基层基础。省上的表率作用,一直延伸到了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在全省强力推行、构建了政府修志、政府审志、政府管志的良性格局。
通过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法规的刚性落实。四川地方志工作首创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率先立法,依法治志。2003年7月诞生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2013年11月,再次进行了《条例》修订,条款由13条增为26条,重点强化了各级地方政府依法修志的领导职责、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依法履职、监督指导。2015年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地方志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地方志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基础性工作。2016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地方志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些地方法规、重要文件,既为推进方志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法规、政策依据,更是四川精准细化、严格落实“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实践和具体执行。
二、 以理性认识固根基
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只有重正面、守正道、扬正气,方志事业才能立足主战场,增添正能量。为此,我们坚持不懈狠抓了三个重点环节:
一是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建设凝魂聚魄。地方志是官书官修官责,新方志需要严把的四关,第一就是政治关。我们注意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方志系统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牛鼻子”,提升理论素养,增强党性锻炼,强化“四个意识”。在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及有关方面的关心重视下,我们连续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办“四川方志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近百名市州、县市区方志办主任、省级部门处长参加培训,在国家级的培训机构,接受革命传统、党史国情、党纪国法及各类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努力既成为编史修志的行家里手,又成为观大势、想大事、为大局,善于综合协调的领导干部。
二是紧紧抓住市州主任、机关处长这群“关键少数”。近年来,我省市州、县市区和省直部门地方志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变动较大,许多长期在主干线奋斗的基层领导进入地方志工作领导岗位。针对实际情况,我们坚持每年举行全省市州、县市区主任培训班、学习会,邀请市州主任参加省地方志办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组织他们到省内外学习考察,参加全国会议、培训等,千方百计使四川地方志事业“关键少数”的理论水平、理性思考、关键作用在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等历史背景下,得到有力有效的挖掘、提高和发扬。
三是紧紧抓住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体攻关。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深刻指出,理论、思想、旗帜,决定一个政党、组织、事业甚至个人生命的长度和厚度;强调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认为这些深刻洞见,一语中的切中了当前地方志工作的肯綮: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为此,我们提出,要针对当前地方志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体攻关、集中研讨,看症候、查病因、开药方、问效果、定规制,既埋头苦干实干,也抬头看天问道,形成一批理性思考、理论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方志理论体系做出四川贡献。今年,我们把全省21个市州、10余个省直部门,组成3个课题组,集中进行“二轮修志经验总结研究”、“年鉴编修与现代传播方式研究”、“方志馆建设与规范化管理问题研究”集体攻关,目前3个课题都已经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正在撰写课题总报告,总体感觉是成果超出预期,作风得到改进,队伍得到锻炼,士气明显提振。
三、以服务实绩升地位
方志是中国的“独门绝学”。“修志为用”是我们不变的宗旨,“方志为民”是我们永远的初心。再好的“武功”不能应用,再宏大的工程不能走上社会实践、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都最多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或者是穷酸腐儒的敝帚自珍、孤芳自赏。基于这样的认识,四川在读志用志以资治兴川、发挥功用以助推大局方面,下了一些实实在在的老实功夫:
一是扎实、快速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最新工作指示。今年4月25日,李克强总理夜访成都宽窄巷子,要求地方负责人“应该把过去的历史资料、成都志,特别是有关宽窄巷子的历史脉络梳理清楚”;“只有守住历史传统的根脉,才能打开面向世界的门窗”及“巷子可以窄,造福百姓的思路一定要宽”。4月28日凌晨,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28日早上一上班,我们省地方志办党组即“闻讯”而动,庚即碰头研究;连续多天、多次,组织成都市及青羊、锦江、金牛、武侯、成华五城区志办负责人,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思考商讨,在省级部门第一个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具体工作举措,第一个提出系列具体措施,落实总理要求的工作单位,明确一要抓紧时间,高质量编纂《宽窄巷子图志》,《宽窄巷子通览》等图书、资料,服务市场、读者需要。二要举一反三,组织力量编纂成都特色历史、文化类丛书,如成都会馆、成都茶馆、成都非遗等,把“最成都”的精神文化成果奉献给广大读者。三要积极挖掘地域文化优势,重点围绕巴蜀文化、红色文化、藏羌彝文化、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文化,加强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表扬。
二是扎实、精准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多年来,四川地方志工作部门和历史资料,向各级各部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发旅游资源、打造优势产业,确定地理标识产品等,提供了可信、可鉴的决策依据。为向家坝、溪洛渡、二滩、紫坪铺等国家级水电建设工程提供了重要参考。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北川县志》为新北川的灾后重建、确定产业重点、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是扎实、及时参与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仅仅今年,我们就在5月承担了尹力省长在国务院《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首发式及座谈会的讲话材料起草工作;7月,完成了省委交办的“建国以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材料的收集、起草;9月,参加了省委省政府与外交部联合举办的“开放的中国:看四川•看世界”全球推介活动省领导讲话稿内容讨论;9月,参加了省里组织的赴江苏、浙江考察文化古镇建设等活动。
四是扎实、深度融入全省支柱产业建设发展。我们主动作为,与省纪委联合,记录保存四川革命先辈先烈及历代先贤名人家风家训珍贵资料,深度参与全省廉洁从政文化、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与省水利厅合作,做好四川江河志,特别是大江大河洪涝灾害及抗洪救灾历史经验总结;与省住建厅合作,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及精准扶贫等工作;协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修订、编纂《四川省4A级以上景区资料汇编》,探寻服务文化事业、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我们的工作,与中指组和省委、省政府的期望比,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比,都还差距较大,也任重道远。诚邀各位领导到四川指导,各位同仁到四川交流,各位朋友到四川作客。
谢谢大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