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政服务>资政参阅>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董奇智 ‖ 保护开发传统村落 助力广安市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董奇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08 16:30:30 浏览次数:961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4期

保护开发传统村落

助力广安市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

董奇智

汤坝丘传统村落现状

据《邻水县地名录》记载,汤坝丘村得名是因此地有一块又小又圆的田,如同汤粑,故取名汤巴丘,后在核准地名时改为汤坝丘村。

汤坝丘村传统村落较多,据邻水县史志办同仁介绍,共有28座古民居院落。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蒋、唐、吴、龙四姓最先从湖南、广西移民到此落业,之后陆续有移民迁徙到此,逐步形成现有规模。古民居依山就势、临溪而建,为穿木结构,极少使用“减柱法”;多有廊道,建筑考究,风格多样,或以轴线布局形成封闭式院落和三合院,或以单排建筑呈“一” 字形“L”形布局,体现了客家文化与当地民俗的有机融合,地域特色鲜明,其原始形态保存完好,为全国罕有的古建筑群。2013年7 月,被列入第一批四川省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12月,被列为第一批四川十大最美古村落。

邻水县汤坝丘村建筑群风貌

从现场调研走访的几处院落来看,汤坝丘传统村落现状如下:

建筑年代久远,风格古朴,文化底蕴深厚。

汤坝丘传统村落始建于明末清初,有300多年历史,其建筑古朴典雅,堂屋内均设神龛,除“天地君亲师” 牌位外,还有其家族堂口牌位及对联,重在体现其家族渊源。许多建筑有雕花门窗、彩绘柱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客家文化与川东民居的完美结合。

古民居年久失修、房屋破败,有的已成危房。

调研中发现,有的房屋长期烟熏火燎,烟尘蒙面;有的屋顶垮塌、板壁破损,无人维修;有的立柱倾斜,已成危房;有的在修缮过程中使用砖头、水泥等现代建材,对古民居的整体风格造成破坏。

古院落缺少人气、缺乏生机,正逐步灭失。

走访的几个院落,人口不多,每个院落仅有几位老人,年均在60岁以上,大多为七八十岁,几乎无青壮年和小孩,生机不旺,暮气沉沉。经了解,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后大多在城里买房居住,子女大多随父母到务工地读书,少数留在当地的学生正在学校上学。再则,年轻人打工,农村旧房子长期闲置,无人居住和维修,任其风吹雨淋、慢慢衰落。

古村落早有名气,但位置偏远,未开发利用。

十几年前,我就听闻汤坝丘的美名,但由于路途较远, 交通不便,一直未去看过。近几年,邻水县也积极向上申报传统村落,汤坝丘分别在2013年和2018 年获得“四川省传统村落”和“四川十大最美古村落”等荣誉。这次前去,公路已经连通,但位置仍较偏远,邻水县目前尚未将其纳入当前保护和开发利用范围,且未向住房城乡建设部申报“中国传统村落”。

汤坝丘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建议

积极申报“中国传统村落”,进一步提升名气和影响力。

汤坝丘传统村落保存完好度在全国罕见, 虽获得四川省传统村落和十大最美古村落美誉,但其名气和影响力仍局限于川内,没有获得国家级荣誉。对照广安市近年来申报成功的“中国传统村落”,汤坝丘传统村落完全有竞争力,申报成功的概率很大。建议邻水县住建部门按程序加紧向上申报。

纳入县域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区域开发。

目前,邻水县正在长安乡贵人槽一带实施乡村 旅游开发,已取得初步效果。建议将汤坝丘传统村落纳入总体规划,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制订具体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让传统村落在文化传承、民俗展示、乡村振兴中展现出瑰丽光彩。

加紧保护修缮村落民居。

为防止村落急速衰亡,建议选择规模较大、客家文化和建筑文化内容丰富的古村落,按照“统一规划、修旧如旧”原则进行抢救性修缮,所需资金由村民和地方政府分担。村民负责修缮的材料及人工费用、政府负责规划设计等费用,可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实施。修缮工程须征得村民同意,修缮后房屋仍归村民所有和使用。修缮过程中,不能使用与原建筑风格不符的钢筋、水泥、钉子、砖头、琉璃瓦等建筑材料,应使用木、竹、石、小青瓦等建材;修缮技术也必须采用传统建筑技术,防止对古建筑造成 修缮性破坏。

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建议修建从汤坝丘到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让“养在深山”的传统村落与外界快速连通,方便游客前往游览。在各代表性传统村落之间,修建旅游环线,把一个个珍珠般的院落串起来。同时,配套修建停车场、公共厕所、民宿、农家餐饮、旅游商店等设施,推进旅游开发。

邻水县汤坝丘村

广安市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建议

对传统村落进行一次普查,选择一批进行保护。

我们到乡村调研时,见过一些传统村落,有的很有特色,但大多与汤坝丘古村落差不多,破败后无人维修,估计不久将会消失,让人心痛和可惜。为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古村落深厚的建筑基因,建议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一次传统村落普查,并确定一批有价值的传统村落加以保护和修缮。建议地方财政专门为此预算一笔保护修缮经费。

根据现有传统村落资源,编制乡村旅游开发规划。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建议各县(市、区)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开发利用价值,结合产业发展等实际, 制订乡村旅游规划,总的设想是“交通闭环、景区串联、各具特色”。有了总体规划,再分步组织实施。

发掘传统民俗文化,打造风格各异的民俗文化村落。

组织文化、史志、住建等部门深入传统村落,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建筑文化,打造不同风格的传统村落,让其成为游客观赏体验、学者研究探寻、原住民参与传承的优秀文化群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亟需加大投入加以改善。建议在规划建设乡村旅游景区的地方,按照旅游公路标准修建连接城市或高速路、铁路的快速通道,景区内部公路形成环线,为乡村旅游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发动原住民参与,充分调动原住民共建共享积极性。

传统村落的保护、乡村旅游的开发,都离不开当地农村居民。要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旅游业主招商、旅游业态布局、利益分配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参与度与获得感,真正让原住民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人翁和乡村旅游的受益者。

邻水县汤坝丘村传统民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董奇智(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