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联松 ‖ 地域文化引领成德同城化的建议(下)
地域文化引领成德同城化的建议(下)
马联松
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成都、德阳形成了若干紧密联系、相互连接、相互影响和具有共同属性的地域文化,这是两座城市同城化的根基和融合剂,推进成德同城化应强化成德地域文化的引领作用。
二、成都、德阳具有共同属性的地域文化之表现
(六)成德道教文化。道教发源西川,以成都鹤鸣山、青城山和德阳五都山为重要连接点,形成了包括鹤鸣山、青城山、青羊宫、阳平观、葛仙山、仙女山、老君山、严仙观、玉皇观等遗址景观。相传西汉时期,道家先贤严君平时常游历在成都、郫县、彭州、邛崃、广汉、绵竹等地,今成都有君平街、支矶石街,广汉有卜卦台等。
成都青城山(图片来自网络)
德阳玉皇观(图片来自网络)
(七)成德禅宗文化。“言禅不可不知蜀,言蜀不可不知禅”。佛教于汉代传入成都平原,唐朝达到顶峰,汝南智诜曾师从玄奘,后到四川创蜀地禅宗(剑南禅宗),什邡马祖道一是其弟子处寂的高足,也从学于成都大慈寺无相法师。成都、德阳禅宗把农事生活与禅宗修行自然融合为一体,讲求在农事生活中修行,僧侣融禅于农,以农悟道,农家在劳作中悟禅,形成了独具特色农禅并重的禅修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出了具有成都平原特色的丛林农业。什邡马祖故里是农禅文化之乡,每到重要农历节庆,马祖村民都要与马祖寺僧侣共同举行祈福、祈年、开耕、开镰、开摘等活动。宋代崇宁(今郫都区唐昌镇)圆悟克勤开启“茶禅一味”“诗禅一味”“教禅一味”,把“禅”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了起来。川西农禅文化历经千年传承与磨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农禅文化,是国内和全世界都具有影响力的农禅文化形态。成都有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等,德阳有万佛寺、罗汉寺、龙居寺等众多的寺庙。
成都文殊院(图片来自网络)
德阳万佛寺(图片来自网络)
(八)成德移民文化。成都、德阳自古以来就是移民地区,最早移民是古羌人从西部山区移民成都平原,建立三星堆古蜀王国。秦灭巴蜀关中移民,据《华阳国志》卷三“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秦统一六国后继续移民巴蜀。刘秀灭成汉又有一批关中人口迁入蜀郡。三国时期董卓之乱数万户进入四川。刘备占领益州,一批荆襄大户又迁入四川。“永嘉南渡”在今德阳辖区建阴平郡、晋熙郡以置流民。明朝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大规模移民18次,今成都、德阳辖地又是明朝移民的重要迁入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湖广填四川”,成都、德阳又迁入大量人口。抗战时期,北方27所大学迁来成都,国立六中二、四分校迁入德阳。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几十万大军进军西南,大批晋、豫、鲁籍干部来到成都、德阳。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大规模新工业区和后来的三线建设,大批的工厂兴建和内迁,成都、德阳成为新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和科研基地,一批支援者来到成都、德阳。多次大移民促进中原文化、巴蜀文化的大融合,形成两地移民文化。
湖广填四川(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九)成德红色文化。在革命战争时期,成都、德阳党组织和党员活动联系紧密、相互影响。德阳地区早期党员萧朴生在成都求学期间,参加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万余人声援五四运动游行,考入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领头成立成都劳人团,倡导劳工神圣。罗江人民的儿子孟本斋,在党的引导下成长为成都工人运动领袖,在成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首译《资本论》的中江人陈豹隐成都任教,成为国家一级教授。绵竹人王干青一生追随革命,牺牲成都十二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都成华特委、川西支部、川西特委、川西行委直接领导了绵竹、广汉、什邡、中江、德阳党组织,1930年的广汉起义就是由成华区特委改建的川西行动委员会领导,成都人车耀先、罗南辉等领导和参加了广汉起义。1933年,都江堰党组织创始人干希宇调到中江,参加中江县委工作,领导的文家场农民暴动声势浩大、震惊四方。
中江人陈豹隐(图片来自网络)
成都人车耀先(图片来自网络)
(十)成德工业文化。以德阳大企业总部(或营销总部)在成都、基地在德阳为代表,形成了包括东方电气集团、国机重装成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四川蓝剑集团销售总部、宏华集团总部等均在成都而生产基地在德阳的前店后厂历史文化链接。德阳、成都工业历史渊源深厚,1957—1958年,德阳第一次工业区建设期间开工建设的成飞集团前身420厂、航空工业学校以及2417、2418、2419等三个航空工业技术学校在工业区撤销后迁建成都。1956年10月,西南重机厂选厂工作筹备处会同第一机械工业部三局和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局成立联合选址组,对成都市石板滩等5个候选厂址进行多次踏勘、地质钻探和论证。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德阳三大厂党的领导关系和组织关系也曾属于成都市。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德天铁路、广岳铁路和开采绵竹、什邡山区煤矿,也是为了支援成都工业建设。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图片来自网络)
(十一)成德熊猫文化。成都、德阳都是大熊猫栖息地,以国家熊猫公园为纽带形成了包括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熊猫绿道、熊猫文化博物馆、熊猫国际艺术中心、天府大熊猫文化研讨会、成都国际熊猫音乐节、德阳熊猫公交、绵竹年画熊猫、什邡熊猫课间操等的历史文化景区景点和品牌。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图片来自网络)
绵竹年画熊猫(图片来自网络)
三、关于地域文化引领成德同城化的几点建议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同城化发展的灵魂。 提升成德同城化水平,须挖掘和利用成都、德阳两市共属的文化资源,发挥成德地域文化在同城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打造成德地域文化创意高地、交流基地和旅游胜地,共同推进成德同城化深度融合发展。
(一)共同加强成德地域文化研究。提高成德同城历史文化地域共性的认识,让成德文化同城化在两地留下记忆、成为乡愁。成立成德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加强成德地域文化及其传承政策法规研究。积极推动社科界、高校人文学科加强对成德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交流。
(二)共同制定成德地域文化发展规划。成都提出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德阳提出打造古蜀文化名城,两市在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战略上高度契合。提升成德同城化战略和规划的传承、创新及持续发展与民众需求,让成德地域文化深度整合融合和创新发展。提炼成德地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让成德“蜀之核心、同城发展”成为文化同城化的标识和引擎。在同城化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重视体现成德地域文化特色,特别是连接通道的规划建设。
德阳市岷江路大桥风光(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三)共同打造成德地域文化发展轴线。以连接成都、德阳两市的交通干道、河道两岸景观、绕城路(二绕、三绕)、轨道交通线、绿道、廊道、主题公园、休闲公园、湿地公园为依托,在城市建筑、道路风貌、场镇建设、动车公交视觉文创打造中,融入成德地域共同历史文化元素,大力开展文化同城化品牌营销,积极培育同城文创品牌,打造从点到线、由线到轴的成德同城文化轴线,讲好成都、德阳共同的历史文化故事。
(四)共同搭建成德地域文化发展平台。建设成德地域文化展览馆,以浮雕沙画、LED大屏、微缩模型和展示板等形式多层次呈现成德同城历史底蕴、当前成果、未来规划;设立成德文化同城化大讲堂,结合成德同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题材,组织专家学者讲授成都德阳历史渊源及影响成都、德阳的历史名人,使成德同城融入成德民众心灵。积极打造文化同城化示范点、展示区和消费市场,开展成德同城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共同感悟同城历史文化魅力。组织开展两地各个层级文化同城化对话会,深入推进文化融合发展。组织联合申遗,开展文化联展、联演、联建、联创、联享,搭建大众化传承平台。
德阳市长江路东段(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五)共同打造成德地域文化旅游带。以成德国宝旅游专线开行为新起点,将景观景点“串珠成链”,重点再打造“金沙·三星堆”古蜀文化旅游专线、都江堰·李冰陵李冰文化旅游专线、武侯祠·庞统祠三国文化旅游专线、金堂十里村·中江塔梁子汉崖墓旅游专线、龙门山熊猫文化旅游专线等历史文化传承旅游带。
德阳夜景(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六)共同打造成德边界地域文化共建共享区。在接壤区、边界区、边界线同城化示范园中,注重增设地域文化主题园区,体现同城历史文化厚重底蕴,发挥文化同城化边界效应。
(全文完)
上期回顾: 【方志四川•资治】马联松 ‖ 地域文化引领成德同城化的建议(上)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马联松【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