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政服务>资政参阅>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资政参阅专刊第35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30 08:43:56 浏览次数: 【字体:

关于统筹开发李冰文化资源的建议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编者按:四川是水利资源大省,拥有迄今为止年代最久且仍在发挥巨大作用的世界水利工程鼻祖——都江堰。“治蜀先治水”,自古以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把对都江堰工程的维护当作重大事件,并以都江堰的管理为“根本之图”,形成了尊崇都江堰创建者李冰的文化传统:包括修建于四川各地的川主庙、大王庙等,包括不断挖掘和利用的各种李冰文化资源,也包括盛行于清明前后在都江堰渠首举行的“放水节”活动。这些文化传统,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科学与美学、技术创造力清晰地呈现出来,为当今和未来的人们提供着最生动的历史见证。在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放水节来临之际,我们组织撰写了《关于统筹开发李冰文化资源的建议》一文,对李冰文化资源的类型、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供参阅。

一、李冰其人其事

李冰,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为蜀郡守,继承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治水经验和开明氏凿金堂峡治理沱江的分水之功,集蜀人治水兴农业绩之大成,以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程的科学方法兴建都江堰,创世界水利工程之最,至今泽惠于民,被誉为强农利国的“活的生生不息的长城”。除都江堰外,李冰还治理笮道文井江,开凿羊摩江,晚年时导洛水、治绵水,为成都平原水利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他还在“内江、外江”上修筑了连通城内外的7座桥,成为出入成都的交通要道。由于其对世界闻名的天府蜀水文明作出了奠基性贡献,2017年7月11日,李冰被列入首批四川历史名人;2019年12月6日,李冰被列入水利部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

二、李冰文化资源类型

李冰文化内涵深厚,从物质层面看,主要体现在李冰建设的水利工程、李冰遗址遗存以及李冰纪念性建筑等方面。从精神层面分析,可高度概括为廉政为民的奉献精神、继承与创造的奋斗精神以及道法自然的科学精神,其中折射出的中国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取代的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有形的文化资源

1. 水利工程。李冰任蜀郡太守40年,蓝褛开疆,功绩卓著,在四川各地(包括今成都、德阳、乐山等地)修建的水利工程众多。除众所周知的都江堰外,还有知名度相对不那么高的什邡朱李火堰。后者取名于朱家桥、李家碾和火烧堰,古称“洛堋”“洛口堰”,相传为李冰“导洛通山”时所建,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朱李火堰与都江堰一道,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岷江沱江两大水系自此从桀骜不驯的“祸水”变成造福成都平原的幸福之水,共同成为“天下粮仓”成都平原旱涝保收的保障。2022年7月22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朱李火堰遗址授牌仪式在什邡市举行。

2. 遗址遗迹。主要有都江堰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东汉持鍤人像,成都天府石犀、七星桥遗址;德阳什邡章山李冰墓、李冰神祠(大王庙)等。其中,关于石犀的记载,最早出现于西汉扬雄《蜀王本纪》中。杜甫也曾撰写《石犀行》:“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然而随着岁月流逝,石犀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1973年,天府广场修电讯大楼打地基时发现一头石兽,由于其体积巨大,未能挖出。一直到2013年,才正式出土,并被专家认定为李冰主持雕刻的石犀。后来石犀入藏成都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3. 纪念性建筑:主要包括都江堰二王庙、伏龙观,什邡李冰陵园、李冰纪念馆、川主庙、升仙台、礼斗峰等。祭祀李冰的川主庙,目前全川尚存180余座。其中,什邡的川主庙被称之为“川主第一庙”。北宋时,李冰被敕封为川主,洛水人民为纪念李冰,将龙神庙改为川主庙,现在成为集传统文化、休闲活动、宗教活动于一体的活动场所,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二)无形的文化资源

1. 水利文化。李冰“师法自然、因势利导”的治水宗旨;李冰石像上“珍水万世”的珍水敬水理念;李冰创造的无坝引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奇迹,成为顺应自然、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李冰建成都江堰后,设立“湔氐道”,负责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兼理地方民政,之后的历朝历代也多设有相关管辖机构。都江堰的维修,分岁修、大修、特修、抢修几大类,其中以岁修(每年定期进行整治维修一次)最为重要。岁修根本目的在于保护都江堰的生态环境,使它能实现良性循环。岁修工程主要包括“河方”和“堤堰”,以“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为修复原则。岁修制度成为令都江堰独步千年的最重要原因,至今仍被奉为水利工程的圭臬。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思想和技术规范,在岁修制度中得到贯彻、融化和普及,使得都江堰不仅在工程模式、水文明理念等方面堪称可持续发展典范,而且在组织、制度层面同样留下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放水节”民俗活动。放水节源于几千年来人们对江神的信仰和江水的祭祀,秦时因李冰建堰治水有功,都江堰民间就已存在着改祭祀江神和江水为祭祀李冰的春秋祭祀活动。都江堰岁修一般为枯水季节 ,当地民众用杩槎、竹笼等筑成临时围堰,截岷江水流并淘修河床,加固河堤。到了清明时节,成都平原春耕急需用水,人们便拆除杩槎,引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灌溉成都平原千里沃野,同时举行庄严而又盛大的仪式,纪念李冰父子,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放水节也因此得名。北宋时,官方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由此形成了清明放水节的独特文化传统。都江堰市也因此而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拥有放水节的城市。

3. 神话传说。李冰治理好蜀地岷江河水泛滥问题,为蜀地经济、社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蜀地人们在口耳相传中,逐渐将李冰神化,并衍生出川主信仰和神话传说。如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中对李冰化为神的记载:“冰凿崖时,水神怒,冰乃操刀入水中,与神斗。”东汉应劭《风俗通》记载了李冰化身为牛,与江中恶神大战的故事。唐白敏中《成都记》也记载了李冰入水杀恶龙的故事。后世将其纳入道教神仙体系,官方不断给其加以封号;其子李二郎,也成为道教著名神仙二郎神的原型之一。

三、李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一)开发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各地(特别是成都和德阳)十分重视李冰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众多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各类形式多样的文学与艺术作品纷纷出现,各类李冰纪念场馆和文旅场所相继建立。今列举如下:

  1. 学术研究。学界关于李冰的研究,从内容上看,大体分为以下六类:一是关于李冰籍贯、生平与家庭的研究;二是关于李冰入蜀、守蜀时间的考证;三是关于李冰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研究;四是关于李冰历史贡献的研究;五是关于李冰文化的研究。六是关于李冰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其中,关于李冰文化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李冰信仰文化而展开。

  2. 文学与艺术作品。主要有川剧《李冰》《夫妻桥》,纪录片《蜀守冰》《李冰与都江堰》《中国川祖李冰》,电影《李冰》,电视剧《李冰传奇》,动画片《龙脉传奇》《中华治水故事》第9集《李冰和都江堰》,皮影剧《李冰治水》,书籍《李冰》(杨学敏著)、《李冰传》(冯广宏著)、《汤汤水命:秦蜀郡守李冰》(凹凸著)等。

  3. 旅游资源。关于李冰文化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今成都、德阳两市。成都市主要有都江堰景区、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都江堰李冰文化国际旅游节等。其中,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是都江堰市全域旅游经济地理中的自然与文化硬核和旅游经济消费中心,也是都江堰率先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的核心支撑。德阳市主要有“导洛通山”工程遗址公园、川主庙、朱李火堰、升仙台、礼斗峰等。什邡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对大王庙进行了修缮,重建了李冰陵园,实施李冰广场、高景关李冰导洛通山遗址公园、李冰纪念馆等五大工程,让古人的智慧与精神在现代社会继续焕发生机。

(二)存在问题

李冰文化资源种类较为丰富,但对李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研究与宣传作品数量较为匮乏、整体热度不高、社会影响力也不够大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李冰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二是李冰文化资源宣传力度还不够,特别是艺术创作领域还需拓展,精品力作还不够多。三是缺乏鲜明有力的文化创意品牌。四是成德两地在文化旅游资源的统筹开发上联动不足。

四、统筹开发李冰文化资源的建议

(一)联动加强李冰学术研究,深度挖掘李冰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如加强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和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与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等机构合作,通过联合发布学术规划专题,调动广大学者参与,积极推动社科界、全省高校人文学科进一步深度挖掘李冰文化的重大学术价值和丰富内涵,开创李冰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二)加强李冰文化宣传与传播,提升民众对李冰文化的认同感

如编写李冰文化乡土教材;推动李冰文化进高校、进社区、进中小学;面向社会受众编写李冰文化的社会普及读物等,通过扩大社会受众面,宣传和传播李冰文化。

(三)加强艺术创作指导,鼓励创作一批李冰文化的文学作品

选择加工李冰文化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力量进行文学创作并将其改编成电影、电视、戏曲(除传统戏剧外,还可包括音乐剧、歌舞剧、情景剧等),提升李冰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加强李冰文化旅游资源统筹开发联动,助力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

如通过对李冰文化资源的全面梳理,促进创意设计与实体经济、现代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对接,加快培育具有李冰文化特色元素的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支持举办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大赛、推进活动等,推动建立企业、市场与院校协作的创意产品研发体系,加快实施一批易开发、能转化、有市场的优质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利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助力文旅经济持续壮大。李冰文化资源丰富,有形的文化旅游资源散落各地,特别集中在成都、德阳两地,是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可资利用、可做强做大的优质资源。成都、德阳两地可在统筹联动上进一步沟通、合作,打造统一文旅品牌、共建旅游精品路线,形成文旅资源开发合力,推动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资政参阅专刊第35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