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四川对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是四川较严重的自然灾害。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整治,减轻灾害的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949年以前,四川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减灾为自发性防治,如清朝时泸定县羊圈沟用木框装石作羊圈堤坝和干砌石坝防治泥石流,汉源县城东西沟干砌石排导堤等。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图片来自网络)
建国后,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起步早。20世纪60年代中期修建成昆铁路时,铁路部门和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已开展泥石流灾害防治研究,重点是泥石流工程治理研究。当时的治理措施是单一的工程治理,采用“土来墙挡,水来洞放”的方法。1967年后,在西昌黑沙河开创了以工程为主,工程与生物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规划的研究,1972年实现了其综合治理规划。自1979年四川泥石流灾害防治由四川省防汛指挥部主管,协调开展城镇泥石流和矿山泥石流的综合治理,结束了自发、分散、割据的泥石流防治历史,进人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治理,四川泥石流灾害形成了综合防治系统。
四川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是:全面考虑,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分清主次;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行政措施为主,行政和社会防治结合;群测群防,减轻灾害。以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健全防灾体系。
成昆铁路喜德段铁路路堤滑坡治理工程(图片来源: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网站)
主要治理措施如下:
一、预防保护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四川地质灾害面大、量多、灾重,灾害的发生与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密切相关。因此,应保护现有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禁止乱砍乱伐,过度放牧,毁林开荒、刀耕火种,加强封山育林,采取水田改旱地,坡改梯,合理利用和经营森林。
各地根据当地历史灾害的发生情况,在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组织力量进行检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对沟道障碍,本着谁设障谁清理的原则,发现对度汛有害的障碍及时清除,保证汛期沟道畅通。
对于各种经济发展布局,选址和城镇建设都要避开地质灾害危害的范围,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
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群测群防”主要包括雨量观测、动态观测、通讯联系、报警信号、撤离疏散等。四川在全国率先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各级地方政府逐步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领导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防灾、识灾、避灾广泛宣传,积极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各级政府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防灾、救灾、减灾能力。这一措施的实施,使一些有预见性的灾害在发生时得到有效防治。如2012年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成功典型事例16起,共避免了362户1412人伤亡,使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显著减少,取得了大灾之年无大难的好成绩。防灾减灾成效显著,死亡人数比1998年下降79.8%,比2000年下降45.9%,四川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效果与过去相比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实践证明,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的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是目前防治地质灾害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宣传和积极推进,四川“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有了较大发展。
图表来源:《巴蜀灾情实录》(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出版)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近年来,科技工作者经过研究和实践,对泥石流、滑坡的预测、预报已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对一些地区地质灾害的有效预测、预报,减轻了灾害损失。如1985年6月12日凌晨,长江三峡发生震撼全国的新滩滑坡,体积为3000万立方米。顷刻间新滩古镇全部被毁,大部分土石高速滑人长江,激起巨大涌浪。由于在滑坡发生前5个月就作出了预报,滑坡前3天又作了紧急预报,新滩镇1371名居民及重要物资搬迁撤出,无一人伤亡,避免了重大损失,成为国内外滑坡预报史上一次成功实例。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作为全省地质灾害行政主管部门,2002年5月在全国率先开展“四川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建设”,该系统2003年7月1日正式运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通过四川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向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发布当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此举全面提升了四川地质灾害防灾水平。2003年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范围内,取得成功避灾的事例11起,安全撤离受灾群众694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23万元。2003年7月17日,宣汉县天台乡政府根据16日发布的四川省地灾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将危险区内所有人员撤离,19日发生大规模滑坡时,滑坡体上32户111人全部撤离,虽大部房屋倒塌、损毁,但无一人伤亡。
2017年5月,泸州市纳溪区实施鹿羊村下场口地质灾害隐患整治(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二、综合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主要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在治理中是先行的,应急的,它工期短,见效明显。但如果工程措施不当,设计不正确,施工质量差,不仅工程要受到破坏,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时间越长,效益越大,恢复效果越佳,有治本的功效。若能加强管理,将长期产生效益,但其见效慢。一般从造林到发挥效益,大约需10年时间,而稳定土体厚度小,造林面积大,尤其是在活动性崩塌、滑坡区造林,须建工程应稳定坡地才能奏效,否则不仅无法造林,还会使原来的森林遭到崩塌、滑坡的破坏。
对泥石流的防治治理,采取“调、稳、拦、排、淤”五个字的对策。
调:在泥石流沟上游兴建水库、渠堰、以拦蓄洪水,调节洪峰。调节水库的设计标准,应比灌溉水库设计标准高,谨防水库溃决形成特大泥石流。引水渠要严防漏水,避免经过崩塌、滑坡地区。
稳:对小流域上游泥石流源地,应稳住易产生松散固体物质的山坡,对滑坡崩塌体及坡残积物,兴建护坡、挡土墙、排水等工程,使大量的固体物质稳住在原地。
拦:在泥石流沟的中上游,进行层层设防拦挡,拦截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改变河段或河床坡降,减轻泥石流的侵蚀,减轻水土流失和灾害。
排:在泥石流沟的流通段和较近的堆积段,修建排导工程即排导沟、渡槽、急流槽、导流堤、吸水坝和护岸等,使泥石流物质能顺畅地往下排导,防止对下游建筑物和耕地的危害。
淤:在泥石流沟的出口处或在下游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停淤场,使泥石流在指定地点停淤,避免堵塞江河造成次生灾害。
生物工程措施可归纳成“封、造、护、停、管”五个字对策。
封:在泥石流沟内全面硬性地实行封山育林,以草护坡,恢复山地植被,以调节洪峰,减少固体物质来源,抑制泥石流发生条件,改善山地生态环境。
造:在泥石流源地的裸露坡地、滑坡体、泥石滩上营造水土保持林,以防止沟头水源侵蚀,防止沟谷扩宽加深,并改造泥石流滩地。泥石流地区造林,一要根据不同自然条件来安排不同林型,采用不同的造林树种,即使是在同一条泥石流沟内,也应考虑坡向、岩性、土层的厚度和湿度,选择合适的树种;二要根据泥石流地区的土壤条件和各种树木生长特点,来选择不同造林方法;三要根据泥石流地区气候特点和造林方法来确定播种季节。
护:营造防护林,以延长各类工程的寿命,绿化和美化环境。
停:在泥石流区内停耕还林还草,减少水土流失。一般泥石流沟谷坡上不宜造梯田,尤其在崩塌滑坡地区更应绝对禁止。梯田边埂需用干砌块石加固,在沟源洼地修梯田时需留有足够宽度和深度的排水沟。
管:加强泥石流沟内生态环境的管理。对营造的各种水土保持林,应加强抚育管护,形成山林生态系统,禁止任意在沟内开挖、取石、砍伐林木和放牧等,以减少灾害发生。
滑坡的防治治理,根据滑坡的成因性质、发展趋势和危害,采取“避、排、减、挡、填、护”六个字的对策。主次分明、对症下药、治早不治晚。
近年来,四川对一些危害城镇、铁路、公路、工矿和农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抑制了灾害的形成条件,减轻了灾害的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如对得荣、喜德、凉山、宁南、南坪、金川、黑水等地区地质灾害的治理。黑沙河泥石流是一条著名的灾害性泥石流沟,1874—1967年间,曾暴发泥石流12次,先后毁灭村寨5个,使300多亩耕地变成荒滩。1971年3月开始实施综合治理,历时9年。蓄洪水库的建成,滞洪削峰,使黑沙河多年没发生泥石流。拦沙坝在稳定河床、拦沙固坡、防止岩崩滑坡等方面发挥了作用。谷坊对制止支沟泥石流起到积极作用。山区林地由治理前2.8%的覆盖率,增加到1976年的62%。大多数沟谷泥石流趋于衰亡,浅层滑坡趋于稳定,暴雨径流得到一定控制,使泥石流规模减小到不能造成重大灾害的程度。凉山黑沙河综合治理,成效十分显著,成为我国泥石流防治工作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成功实例。
有些山区城镇建立在泥石流扇上,一旦泥石流暴发,便在劫难逃。近年来,有40多座县市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每到雨季,人心惶惶不安。通过综合治理,许多城镇如金川八步里沟、黑水芦花沟、南坪后山水泉沟等灾害得到了控制,每逢雨季,人们不用为泥石流而担惊受怕,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经济得到较好发展。
2005年甘孜州丹巴县城建设街后山滑坡应急抢险治理施工现场 (图片来源: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三、社会防治措施
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危险点或坡体采取未治先管的措施,开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法规宣传和贯彻,加强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管理力度,防止因人为因素的破坏而加重灾害。
近年来,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地质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1996年起,开展了成都、内江、宜宾、泸州、广元、乐山、达川、南兖等地以地质灾害调查为主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对全省地质环境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危害特征有了认识。
2010年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8.13”文家沟特大山洪泥石流应急治理工程(图片来源: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结合四川省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编制《四川省地质灾害防御预案》,提出防灾减灾措施,为各级政府制定防灾减灾对策提供决策依据。各市、县、乡根据本地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编制本地《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防治规划纲要,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危险点做到心中有数。
近年,先后在成都、德阳、泸州、内江、广元、凉山州、攀枝花等地建立了地质环境监测站,逐步推进各地、市、州的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针对四川矿山灾害的日益突出,1998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四川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明确提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要求,极大提高了地方和采矿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一些遭受地质灾害的市、县,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乡规民约等。如南坪县(今九寨沟县)在1982年2月发布了《关于南坪县城后山泥石流治理保护区管理规定》的通告,要求各单位和群众遵守。
经多年努力,四川已建成了汛前检查、防灾编制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检查等制度。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同时把市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工作考核。
(资料来源:《巴蜀灾情实录》,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出版)
辑录整理: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资料收集:何晓波 张兆法 朱艳林 罗一洋 雷雨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