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0 18:30:52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作者:张睿 来源:方志出版社 发布时间:2017-05-14 11:44:00 浏览次数: 【字体: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天动地撼,肝肠寸断。“5▪12”汶川特大地震,像一幕突如其来的黑纱,挂在华夏儿女沉重的臂膀上。举国同悼,薄海同悲。当时钟指向14时28分,撞击心扉的鸣笛声响彻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在默哀中凝聚爱国主义精神和汇聚战胜灾难的力量,世界也感受着中国人民在默哀中蕴含的人道力量与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中华民族曾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从来没有屈服于灾难和挫折。灾难考验我们,奋斗创造未来,我们创造出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正是这一历史的见证与再现。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5月12日14时30分,汶川地震引发文县山体滑坡 (陈云雁  摄)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图志》是《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十一卷中的第三卷,它通过严格精选,总共收录图照1924张,并攥写文字达16万余字。该志以图文并茂、文图相衔的独特形式,再现了汶川特大地震的真实场景,承载着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精神。《图志》的编排结构、材料选取要求、表述功能都不同于传统的志书,它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汶川县映秀镇街头被地震摧毁的建筑。2008年5月13日拍摄(汶川县新闻中心  提供)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5月15日,大批空运来的地震伤员进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示意图 (翻拍照片,翻拍自“灾后重建展览”)

2009年1月,根据经过国务院批准的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牵头负责并直接领导《图志》的编纂工作。该图志站在国家和历史的高度编修,突出“以图制胜,记述历史”的特点,把握住了编纂的核心,编制出了全面、严谨的篇目。“纵求其渊,把握好纵向时空感;横求其博,注意横向全面和平衡”,该书务求真实记录、全景展现震前风貌、地震破坏、部署指挥、抢险救援、八方捐助和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弘扬于当代,传承于后人”。

《图志》资料长编按照“征集资料篇目全面、系统”的工作原则,采用了“按篇目整理、编排图照,每张图照分别撰写、整理图注,图与文各自独立,又相对应”的编写形式。《图志》的征集范围包括21家承编单位、20个灾后援建的省(区、市),此外,还包括全国人大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等法院、高等检察院、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民盟中央、民建中央等等。同时,还包括抗震救灾展览和画册中收录的优秀摄影作品。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汶川县卧龙镇英雄沟大熊猫栖息地。2006年1月3日拍摄(陈建  摄)

这些图照基本涵盖了汶川特大地震涉及的重要事件、地域、部门、行业、人物等等,具有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和很强的感染力。《图志》中收录的图照数量多、来源广,其编纂遵循了存真求实的原则。按照“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的标准,编纂工作者对图照进行了选择和编辑,并对一些影响重大、存史价值高的事件采用专题的形式予以记述。《图志》文字表述凝练、准确,志稿篇目设计合理,图片归类及排序得到优化,文、图衔接十分紧密,并突出了以图为主的编纂特点。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5月12日19时30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在北京南苑机场登机 (李靖 摄)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5月17日,铁路职工在宝成铁路109隧道塌方现场抢险(唐振江  摄)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5月22日,汶川县城广场救灾帐篷安置点(贾国荣  摄)

《图志》指导思想正确,政治观点准确,特点突出,表述平实而不乏力度;篇目设计合理,资料丰富而翔实,能够全面覆盖、全景展示、真实再现地震灾害、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主要场景。该志书体例把握得当,记述脉络清晰,图与文相得益彰,版式编排合理,语言凝练流畅,实现了图片艺术性和史实资料真实性的有机结合。与其他分卷一道,共同建构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这份瑰丽的文化宝藏。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珍贵历史瞬间的定格——汶川地震志卷三:《图志》

撰稿:张睿\ 编校:张健\ 审核:李江\ 终审:于伟平

(转载自 方志出版社头条号)

来源: 方志出版社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