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10-20 18:30:52

四川省“8·8”九寨沟县地震抗震救灾大事记 第一期(8月8—13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8-21 10:22:00 浏览次数:2503 【字体:

2017年8月8日

8日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东经103.82、北纬33.2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距九寨沟县39公里、距松潘县66公里、距舟曲县83公里、距文县85公里、距若尔盖县90公里,距陇南市105公里,距成都市285公里。此次地震影响面积约120000.7平方千米,影响人口约8339205人。截至23时59分,已造成63人受伤、5人死亡(死者均为游客)。

同日  九寨沟县7.0级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核实九寨沟7.0级地震灾情,迅速组织力量救灾,全力以赴抢救伤员,疏散安置好游客和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目前正值主汛期,又处旅游旺季,要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和地质监测,密切防范各类灾害,切实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核实灾情,全力组织抢险救援,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加强震情监测,防范次生灾害。

同日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迅即成立“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预案。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任指挥长,省委副书记邓小刚,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宁,省委常委、农工委主任曲木史哈,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邓勇,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副省长王铭晖任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总值班室和医疗保障组、交通保障组、通信电力保障组、救灾物资组、宣传报道组五个工作组,集中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杨兴平副省长担任医疗保障组组长,有序指挥全省地震伤员救治工作。

同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派出省委省政府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强调首先要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要迅速把群众和游客转移到安全地带;要尽快了解情况,加强震情监测,防范次生灾害。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指示要求,依法启动应急预案,尽快了解掌握灾区情况,救治伤员,安置群众,畅通道路,疏散游客,严防发生次生灾害。

同日  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第一时间致电四川省侨联,了解灾区海外侨胞游客和归侨侨眷有关情况,了解当地抗震救灾的需要。同时对四川省侨联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要求。

同日  国务院派出由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的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指导和帮助做好抢险救援、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伤病员救治和灾区交通通讯抢通保通等各项救灾工作。

同日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国家Ⅱ级地震应急响应,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紧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

同日  中国地震局启动Ⅱ级地震应急响应,派出由副局长阴朝民带队的现场应急工作组(共55人)赶赴灾区,协助和指导开展人员搜索、地震监测、震情判断、烈度评定、灾害调查与评估、社会稳定等地震现场应急工作。

同日  西部战区联指中心立即启动抗震救灾应急响应机制,战区司令员赵宗岐、政委吴社洲命令战区陆军、战区空军、四川和甘肃省军区、西宁联保中心就近部队立即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准备。23时30分,西部战区应急指挥所33人携带海事卫星等通信设备出发赶赴震中,第77集团军11架直升机随时待命升空。

同日  交通运输部紧急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指导地方交通部门抢通简易便道,多个路段为配合抢险救援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救援力量进得去、被困群众出得来。

同日  国家卫计委指导地方迅速救援救治,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同时做好国家卫生应急队伍救援准备,根据需要及时驰援。

同日  国土资源部立即启动地质灾害Ⅲ应急响应。部长姜大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询问灾情、作出指示,并派出国土资源部第一批专家赶赴地震灾区。

同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立即下发了《关于做好四川九寨沟地震灾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指导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切实加强地震灾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保障食品药品供应和灾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同日  中国气象局加强震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加密监测会商频次,重点强化局地性突发性强降水、雷电等可能对救援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

同日  成都铁路局、西安铁路局紧急扣停部分旅客列车,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工作,工务、供电、电务等专业人员全力排查线路、设备情况,确保旅客列车绝对安全,尽快恢复列车运行。

同日  民航局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地方政府组织民航开展各项救援工作,重点做好灾区旅客应急疏散。

同日  中国侨联通过涉侨网络平台向全世界侨胞准确、客观地报道灾情,把中央到地方坚决战胜灾害的决心和信心广泛传播;向侨胞公布应急值班电话,请有亲朋好友在灾区的侨胞及时联系省侨联以便提供帮助;应海外侨胞要求,通过四川省华侨公益基金会公布捐赠账号;与阿坝州侨联密切联系,指导排查灾区侨胞伤亡情况。

同日23时31分  国家减灾中心发布九寨沟县7.0级地震快速评估。初步判断,此次地震可能造成2.4万间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11.2万间房屋一般损坏;地震可能造成数十人至上百人死亡,上千人受伤(依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同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立即成立应急中心,将对外发布有关消息,并公布灾情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同日22时51分  四川省军区当即启动发生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通过卫星电话联系九寨沟武装部了解详细灾情,并命令阿坝州军分区和所属武装部、民兵做好赴救灾准备。阿坝军分区司令员廖申强立即带队从马尔康市出发,前往九寨沟组织指挥救援。成都周边军队医疗机构开始准备药品、血浆和医疗救援器材,多支医疗救援队集结待命。工兵部队40余台救援车辆待命出征。

同日  武警四川总队获悉发生地震灾情后,首先责令驻阿坝州武警支队和九寨沟县武警中队了解灾情,做好准备随时展开救援工作。23时24分,震中附近的若尔盖县人武部、松潘县人武部根据四川省军区首长指示,分别收拢集结100名民兵做好参加救援行动准备。两个县人武部主要领导带领民兵分队赶赴震中了解灾情。武警四川省总队阿坝支队第13中队、九寨沟县中队官兵立即展开救治伤员,疏散游客,引导交通。该总队第一支队工兵中队9台车辆68人,携带红外生命探测仪、雷达生命探测仪等专业救援器材赶赴震中。

同日23时05分  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启动地震救援应急响应机制,调派6个支队的610余名官兵、8只搜救犬增援震中地区。截至9日9时20分,已有407名消防官兵、45辆消防车、8条搜救犬,携专业装备抵达震中。

同日  四川省公安厅立即决定,采取远端分流措施,尤其是对平武至成都方向这条大通道要确保完全畅通,在成都、绵阳、广元、阿坝等通往灾区的必经路口设置16个管控点,严格控制进入灾区的车辆,最大限度地将道路资源留给疏散旅客。22时,四川省公安厅交警大队启动了应急机制,对成都至九寨沟一线的道路实行管控,仅放行救援车辆,确保救援力量及时顺利通行。

同日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汪洋第一时间主持召开紧急会议,传达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九寨沟地震应急抢险救援的部署,研究安排交通运输抢险救援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应急指挥部及各工作组,由汪洋带队赶赴灾区,组织力量开展高速、省道、桥梁的抢通保通,最大限度保障通行;调度客运车辆,配合地方做好疏散转运工作。

同日22时45分  都汶高速、广甘高速、成都“二绕”西段、成灌高速、成彭高速、绵广高速、绕城高速全线收费站启动应急预案,在各收费站开通救灾绿色通道,对救援车辆实行保通保畅。

同日22时15分  省减灾委启动四川省自然灾害Ⅱ级救灾应急响应。民政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成立了“8·8”九寨沟县地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宣传、救灾应急和灾情评估、接收捐赠和物资筹集调运、遇难遗体处理、救灾资金物资监督、后勤保障六个工作组,统筹做好抗震救灾相关工作。

同日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益西达瓦第一时间对全厅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立即结束休假启程赶赴灾区。民政厅工作组和省减灾中心技术人员及时携带通信、卫星等应急技术装备赶赴灾区,同时紧急调运帐篷600顶、棉被2000床发往灾区;省慈善总会也于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出捐赠倡议。

同日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和“8.8”九寨沟县地震四级医疗救治模式,成立以沈骥主任为组长的联合紧急医学救援指挥部,组织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展开医疗救援工作。紧急调派地震灾区相邻四县(每县派两辆救护车)、绵阳市卫生应急力量和对口支援当地的省级医疗专家急驰地震灾区,并紧急调配100个单位血浆驰援灾区。指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省骨科医院,阿坝州和绵阳市医院预留床位,做好批量重症伤员收治准备。23时,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总队组织应急队员集结完毕,后勤保障组的同志马上准备应急物资,做好全方位的准备。23时40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省骨科医院三支医疗救援队,在省纪检委委员宋世贵组长率领下紧急赶赴灾区,并成立医疗救治前线指挥部。

同日  团省委立即成立四川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调中心,拟在九寨沟建立工作站,协调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伙伴有序参与。公开倡议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伙伴,专业、理性、有序参与“8·8”九寨沟救灾工作,同时发布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强调在未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前,暂时不要盲目前往灾区,留出救援通道。

同日  四川省旅发委迅即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组,明确相关工作职责,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通过与旅行社、酒店建立的微信群、QQ群等各种渠道,连夜收集汇总游客信息。省旅发委做出紧急部署,提出三项应急工作:一是保障人员聚集秩序不乱,有序避灾;二是对人员受伤进行及时救治;三是对于途中塌方情况进行排查,引导疏散明日抵达的游客。截止8月8日22时11分,没有接到一起受伤以上的人身伤害报告。

同日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立即启动医药储备应急保障预案。一方面及时与阿坝州沟通,掌握受灾情况,做好医疗救灾物资的需求对接;另一方面与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国药四川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协调,做好物资准备、物流运输、调度手续等相关准备工作,确保一旦接到紧急调度指令,医疗救灾应急物资能够及时、准确、安全到位。

同日23时  省水利厅派出工作组前往九寨沟县指导帮助抗震救灾工作,要求连夜排查九寨沟附近地区水库。省国土资源厅、省民政厅等部门启动救灾应急响应工作。

同日  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第一时间启动四川省地质灾害Ⅰ级应急响应。23时,按国土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冬生要求,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蒋俊带领相关负责人从理县紧急赶赴地震灾区。

同日  四川省地震局按照1级响应全面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成立地震应急指挥部,对震情监视、灾情收集、信息发布、现场救援等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各项应急工作全面启动。现场工作队、四川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集结待发,分析预报专家组织震情紧急会商,监视震情发展变化。当地防震减灾部门已经按指令出发前往灾区。

同日23时  四川省地震局召开震后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以下信息:1、8月8日晚21点19分,四川省九寨沟县境内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2、九寨沟干海子景区附近有100余游客被困。3、省地震局已派出40人应急队伍赶赴灾区,同时调集绵阳、德阳、成都、自贡等地地震部门同志前往灾区做灾情调查,协助当地政府抗震救灾。4、地震局专家判断,此次地震发生在岷江断裂带与东昆仑断裂带东部交汇地带。5、目前已经检测到2次余震,后面还有发生比较强余震的可能。6、目前网络上已经开始有据称来自省地震局消息的谣言,请广大网友不要信谣传谣,省地震局将会通过新闻发布会、官方微博、微信发布权威消息。

同日  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立即启动应急测绘响应,省测绘应急指挥中心开始运转,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开通成果提供绿色通道,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开始编制抗震救灾指挥专题图,省遥感信息测绘院开始编制震前影像专题图,测绘应急保障中心已集结完毕奔赴灾区。该局的测绘无人机队伍正紧急赶赴震中区域,大型直升机也待命待飞。省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为省地震局紧急提供20点至22点九寨沟周边基准站1秒采样率卫星定位数据,用于震前震中震后的位移分析。

同日  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集4支救援队伍,73名救援人员赶赴九寨沟救援。为防止发生次生事故,省安监局同时对灾区安全生产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九寨沟县安监局连夜对当地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隐患排查。

同日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鞠波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全力做好抗震救灾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一是立即成立省食品药品监管局“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及时下发《关于做好“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三是加强全系统应急值守,畅通信息渠道,进一步落实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灾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救灾急需药品、医疗器械的品种和需求数等情况,做好相关支援准备工作。

同日  四川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邓绍平第一时间火速集结医疗救援力量,赶赴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四川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博士主持开发的“ICL地震预警系统”提前40多秒发出了地震预警信息,为地震处置及逃生争取了宝贵时间。

同日  四川省残联第一时间通过阿坝州残联表达了对灾区残疾人及家人的问候,对阿坝残联参与抗震救灾做出安排。阿坝州残联通过“量服”平台逐一联系到了灾区所有残疾人,了解他们各自的受灾情况和具体需求。截至8月11日16时,四川省残联和阿坝州残联已紧急调配了100辆轮椅椅送往灾区,以备应急使用。

同日  阿坝州紧急启动地震灾害一级应急预案,成立州应急前线指挥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委书记刘作明,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克宁已带工作组紧急赶赴现场。一是统筹组织九寨沟县和松潘县3支专业医疗队伍赶赴灾区现场施救,红原、若尔盖县和州人民医院已组织专业力量前往灾区;二是武警、消防、公安、民兵预备役往九寨沟机动;三是交通运输部门做好道路抢通和交通管控;四是统筹九寨沟、松潘、红原、若尔盖县组织矿泉水、干粮、衣物、帐篷、棉被、医疗设备等救灾物资运往灾区。

同日  阿坝州交通局立即组织九寨沟、松潘两县交通公路部门以及九绵高速、雪山梁隧道施工单位10余台机械、50余人投入道路抢险保通工作。成都交警在相关道路开启了专门的救灾专用通道。绵阳交警支队按总队要求准备警力,确保经绵阳-江油-北川-平武-九寨沟线畅通。平武县公安交警大队全员上岗。

截至8月8日22时30分  九环线西线由于国道213线茂县段此前塌方,暂时不能通行,九环东线经绵阳平武前往九寨沟的道路可以通行。

同日  九寨沟县立即启动Ⅰ级应急预案,成立了社会稳控群众工作组、医疗保障组、游客疏散组、综合协调组、交通保畅组、通讯保障组、景区应急组、物资保障组、舆论宣传组等9个小组。

同日  据九寨沟景区统计,8日当天进沟游客有3.8万人,次日拟进沟游览的游客有一部分已经到达,同时还有部分前期游客尚未离开,初步统计游客与外来务工者共有近6万人。当晚,九寨沟县政府即组织九寨沟景区3万多名外地游客转移到县城安全地带。

同日  地震发生后20分钟,内江市委、市政府立即作出安排部署,启动应急响应,按照省上统一部署,第一时间派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火速驰援灾区。内江市委书记马波,市委副书记、市长任晓春作出指示:立即做好驰援救灾队伍、装备、物资等准备,等待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一旦下达命令,立即出动。

同日11时30分  根据内江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由公安、安监、住建、国土、医疗、气象、燃气、交通、公路等部门150名人员组成的综合应急救援支队整装待发,携30辆救援和保障车、4只搜救犬已连夜赶赴灾区。385名民警、特警、武警、消防官兵进入二级勤务状态,随时待命。与此同时,全市连夜下发了《关于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各级各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对全市重点公路、桥梁隧道、水库及水利设施、在建工程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巡查。各级公安部门加强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同日23时56分  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第一批应急队伍携带“动中通”、无人机等装备前往灾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同日  中国石化将前往九寨沟沿线的所有加油站开通绿色通道,离九寨沟最近的加油站均正常运行,库存各类油品260多吨,成品油和非油品物资充足。中国石油11座震区加油站库存各类油品500多吨,可满足两天以上的救灾供应,还有300多吨油品即将送抵灾区。

同日  灾害发生2小时内,太平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启动地震应急预案:一方面通过24小时地震理赔专线和互联网等多渠道受理报案;另一方面简化理赔申请手续,多数保险公司进行无保单理赔。

同日  四川省红十字会向灾区派出救援工作组,首批调派德阳市红十字赈济救援队赶赴灾区。

同日  成都大邑县驻阿坝州松潘县援建队,在震后2个小时赶到九寨沟施以援手。

同日  距九寨沟县仅60余公里的中铁二局成兰铁路项目部马上召开抢险救援动员会,成立抗震救灾组,第一时间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仅仅1个多小时后,一支由50余人、4台挖机、4台装载机、4台出碴车、2台拖车组成的抢险救援队组建完毕,连夜开往地震灾区。

同日  陕西消防总队集结3个重型搜救队7个轻型搜救队,共计67辆消防车,455名官兵,7条搜救犬,随时准备进行增援战斗。

同日  甘肃蓝天救援队迅速集结数十名队员,携带发电机、担架、手动破拆工具、汽油破碎机、搜救犬、无人机、急救箱等设备赶赴灾区。

同日  地震发生后,对口援建九寨沟的成都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立刻发动医护人员抢救伤员。

8月9日

9日10时17分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9日10时17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16度,东经103.86度)发生4.8级强余震,震源深度26千米,是九寨沟县发生7.0级强震以来最大强震。截至9日23时00分,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1429个。其中7.0~7.9级地震1个,6.0~6.9级地震0个,5.0~5.9级地震0个,4.0~4.9级地震1个,3.0~3.9级地震18个。造成包括阿坝电网110千伏九寨沟变电站(甘海子)在内多个变电站、多条线路停运,黄龙乡1900余户停电。

截至9日22时10分  死亡19人(其中游客6人,本地群众2人,未查明身份11人),受伤人员增至343人(重伤13人,其中危重2人)。死亡游客遗体已全部转运至县殡仪馆,死亡和受伤情况主要发生在漳扎镇辖区内。

同日凌晨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9日凌晨紧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14时30分,由国家减灾委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为组长,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为副组长的联合工作组,抵达九寨沟县漳扎镇,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联合工作组在现场指挥部听取了抗震救灾工作情况汇报。顾朝曦对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抓好抗震救灾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予以肯定,希望四川进一步做好人员搜救、伤员救治、游客疏散转移、受灾群众安置、次生灾害防治等工作,确保抗震救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同日6时  省委书记、“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在九寨沟机场主持召开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一次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王东明指出,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指示要求,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预案,迅速设立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若干工作组,各项抢险救援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进。王东明对抓好当前和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一要争分夺秒开展搜救工作。始终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轻言放弃。充分发挥专业救援人员、部队和当地干部的作用,进村入户开展地毯式搜救,重点清查景区景点、宾馆旅店和游客集散地,清查边远户、单独户、五保户,确保不留死角。二要千方百计抢救伤员。医疗救护力量要与搜救队伍同步进入,确保受伤群众得到及时救治、该转移的及时转移,尽最大可能减少受伤人员死亡率和致残率。三要继续抓好道路、电力、通信等抢通保通工作。调集专业设备和精干力量,加快抢修道路、供电、供水、供气、供油、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交通管制,严禁社会车辆进入灾区,确保救援力量、物资进得去、伤病员能够顺畅运出来。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尊重科学、注意安全,防止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四要稳妥安置转移群众。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的水喝、有衣穿、有临时医疗救助、有临时安全住处。注重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工作。五要继续把疏散人员特别是游客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确保目前灾区经绵阳平武和甘肃文县的两条对外公路通道畅通,有序组织人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向外转移。协调加密绵阳机场民航班次,把已经抵达绵阳的游客尽快分散转移出去。督促绵阳市、成都市、双流机场成立的人员转移指挥部发挥作用,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六要加强监测预警,严防次生灾害造成新的损失。加强余震监测,做好预警预报工作,避免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加强群众安全教育,不能回到家里拿东西,也不能把帐篷设在住房边上。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气象预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引导群众到安全地方避险。七要维护灾区社会大局稳定。高度重视做好遇难人员善后工作,组织基层干部做好安抚遇难者家属工作。加强群众思想教育,搞好心理疏导,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安定人心、稳定社会。发挥好基层干部和党员的作用,党旗要飘起来,党员干部要站出来,当好群众主心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八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及时公布救灾信息,做到统一、及时、准确、客观,回应社会关切。王东明强调,抗震救灾是当前全省的一项重大任务,是阿坝州和九寨沟县的中心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各项部署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迅速传达到灾区干部群众当中,激发大家坚韧不拔、战胜灾害的信心决心,凝聚起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王东明强调,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方面的鼎力支持,有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不会被突如其来的灾害所压倒,一定能够打赢抢险救援、抗震救灾这场硬仗。10时20分,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抵达九寨沟县漳扎镇,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同日晚上  省委书记、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在九寨沟县主持召开指挥部第三次会议,进一步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部署抢险救援和抗震救灾有关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尹力出席会议。会议指出,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干部群众的关心关怀,对抢险救援和抗震救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坚持科学救灾,确保抗震救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会议对灾害发生一天时间以来,各地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抓好抗震救灾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予以肯定。会议强调,要继续把抢救生命摆在第一位,加大地毯式搜索力度,确保排查到位、不留死角。要继续千方百计抢救伤员,科学调配医疗救护力量,确保受伤群众得到及时妥善救治。要继续把疏散人员特别是游客的工作做细做实,有序组织各类人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向外转移。要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着力保持平稳、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要继续抓好道路、电力、通信等抢通保通,为抗震救灾提供有力支持。要继续严格落实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各项部署,全面加强隐患排查,坚决避免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要继续压紧压实州县主体责任,进一步做深做细群众思想工作,加强情绪疏导和心理抚慰,引导受灾群众感恩奋进,维护灾区社会和谐稳定。省领导曲木史哈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同日21时30分  九寨沟7.0级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关于此次地震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安排部署应急处置工作。场指挥部下设新闻秘书组、后勤保障组、烈度调查组、监测预报组和综合协调组。会议强调,要集中力气做好烈度调查工作,加强航天航空影像资料的运用;确定新闻发言人并宣布接受采访制度;发挥好技术负责人的作用,加强内业技术力量;做好应急工作的同时确保人身安全。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决定10日派出16个工作组开展烈度调查工作。该会议由中国地震局副局长、现场指挥部指挥长阴朝民主持召开。

同日下午  九寨沟“8·8”地震首场新闻发布会在九寨沟口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截至9日13时,经初步核查,地震已致19人死亡,其中游客8人,本地群众2人,其余9人的身份正在核实。经排查,九寨沟县17个乡镇有1680户房屋受到损坏。其中1037户轻度受损,420户中度受损,223户重度受损。同时,地质灾害排查发现,漳扎镇及九寨沟景区7处地灾隐患点有落石等震后次生灾害发生,已排除火花海有堰塞湖情况,具体受灾情况正进一步核查。全省共收治伤员247人,其中轻伤员207人,重伤员40名。重伤员中已有27人转移至成都、绵阳等地医院,其余重伤员有望在9日晚全部转移完毕。心理救援也已全面推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坝州委书记刘作明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死亡和受伤情况主要发生在漳扎镇辖区内。为保障游客安全,当地进行了地毯式全覆盖搜索,在不到24小时时间内,已累计转移疏散近6万名游客和务工人员至安全地带,同时启动受灾群众的应急安置。

同日  住建部组织25人的建筑抗震应急专家团队,为灾区震后房屋安全应急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应急值守,密切跟踪灾情。

同日  财政部、民政部向四川省安排中央财政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亿元,主要用于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和凉山州普格县泥石流灾区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民房恢复重建和向因灾遇难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支持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同日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率工作组由成都赶赴紧邻震中的重要游客疏散节点绵阳市平武县,现场指导游客疏散工作。

同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安排四川省救灾应急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6000万元,用于灾区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的恢复建设。

同日  商务部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做好食品、饮用水等基础救援物资的管控,组织部分商贸流通企业补充货源,增加部分日常用品供应,确保区域内几家大型超市的物资供应和保障。

同日  农业部以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环境消毒、紧急免疫为重点,强化疫情监测,加强检疫监管,有序开展灾后动物防疫工作。

同日  中国侨联及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向四川九寨沟地震灾区提供50万元人民币救灾资金及物资支持。截至18时,30万救灾物资已由中国侨联“钢丝善行团爱心万里行”车队运达地震灾区,20万元救灾资金已汇到四川省侨联。

同日05时50分  西部战区某陆航旅按照上级指示,飞行员完成集结,首批4架飞机飞赴九寨沟灾区救援。6时许,首架抗震救灾应急救援飞机抵达九寨黄龙机场。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及近百名带有特殊救灾工具的救灾人员、医务人员抵达地震灾区。截至8月9日18时,西部战区共出动兵力1285人,各类车辆90台、各型飞机9架。

同日傍晚  由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武警总医院和中国地震局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出动80名队员,携5条搜救犬、2台救援装备,以及包括生命探测仪、顶撑、破拆等器材在内的8大类378件救援器材,乘空军2架运输机飞赴灾区。

截至8月9日10时  武警部队有166名官兵奋战救援一线,另有1200余名官兵、67台(套)装备机械担负抢险救援任务。

同日0时30分  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调派全省21个支队,1108名官兵,396台车、55台生命探测仪、30支搜救犬、33组照明灯组、24台发电机赶赴现场。

同日1时  四川省“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发布:为便于救灾,请社会车辆经批准后有组织地进入地震灾区。

同日4时  四川交警权威发布九寨沟地震交通管制措施:一、放行成绵高速及成绵复线高速(成都往绵阳方向)社会车辆至今晨7时。二、对绵阳平武、广元青川、甘肃文县、阿坝若尔盖、松潘进入灾区方向车辆仍然实行交通管制。

同日11时  四川交警权威发布九寨沟震区及沿线最新的道路交通情况。通往景区道路情况:四川绵阳平武经双河至九寨、甘肃文县经双河至九寨全线畅通。阿坝松潘经川主寺至九寨因滑坡出现巨石阻挡,导致沿线道路中断,目前正在抢通。疏散车辆、人员情况:截至目前,已疏散景区滞留人员3万余人、车辆5392辆。景区大客车基本全部到达双河,小客车基本疏导完毕。交通管制情况:一是甘肃全力协助管控进川道路,对文县至九寨、甘南至松潘全线实施临时交通管制。二是我省继续对G213线若尔盖至川主寺段、S105线北川至青川段、S205线绵阳至九寨沟县双河乡段、S301线川主寺至甘肃文县段、S302线茂县至梓潼段、成绵高速和成绵复线高速进行管制,禁止所有社会车辆前往灾区方向。投入警力情况: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共投入抢险救灾警力1636人。其中,成都200人,阿坝530人,高速公路346人,绵阳310人,德阳100人,广元150人。交警总队机关全体民警除部分24小时值守指挥中心外,其余警力全部投入一线参战督战。

截至8月9日22时10分  省道301线3处断道(K79、K83、K98)均已抢通便道;17个乡镇恢复供电;转移车辆1万余台,转移人员超6万人(含126名外国游客)。

同日5时  省民政厅分管副厅长罗平恩随王东明书记、尹力省长飞赴灾区。第一批救灾物资(帐篷600顶、棉被2000床、棉衣裤2000套)抵达灾区。

同日  省民政厅召开紧急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王东明书记、尹力省长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成立了民政厅“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抗震救灾相关工作。

同日  省民政厅工作组和省减灾中心技术人员及时携带卫星电话、短波电台、无人机等应急技术装备赶赴灾区。

截至8月9日18时  累计向灾区调运棉被3000床、棉衣裤3000套、帐篷2000顶、折叠床1000张、睡袋3000个、应急照明发电设备50台。

同日8时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冬生主持召开厅领导碰头会,部署安排“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相关工作。会后,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冬生立即赶赴地震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迅速联动,开展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截至8月9日11时  阿坝州国土资源局协调组织华地公司等专业地勘队伍的专业技术人员36名,组成隐患排查、监测工作组,携带无人机、卫星电话、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指导、协助九寨沟县开展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排查、监测工作,提出防灾、减灾工作措施建议。黑水、松潘、红原、若尔盖、茂县、马尔康市已落实8支专业地勘队伍57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前期应急排查、整治的基础上,开展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并随时待命,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同日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已组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省骨科医院,阿坝州和绵阳市医院预留床位,做好批量重症伤员收治准备。0时15分,国家救援队院第一小组-四川省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小组14人,3台救护车按省卫生计生委指示出发。凌晨5时,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率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各5名医疗专家搭乘飞机前往灾区,靠前指挥医疗救援工作,这批医生全部具有丰富救援经验。8时,省疾控中心派出两支应急队伍共8人2台车,分别从成都和马尔康出发赶往灾区,开展灾后公共卫生风险快速评估,制定震后卫生防疫工作方案,进行灾后传染病防控、水质监测、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灾后防病工作。9时,九寨沟县共派出救护车9辆,医务人员425名开展医疗救援工作。9时30分,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总队第一批3名应急队员赶赴灾区,第二批应急队员集结待命中。绵阳市派出医疗救援人员52人奔赴灾区,各主要医疗机构预留床位共350张,以应对转院接受治疗的伤员。

截至8月9日11时  灾区相关县共有救援医疗卫生人员505名,其中九寨沟县450人;四川省内分别派出医疗队伍8支,派出医疗卫生人员55人。救援医疗人员在漳扎片区从下往上进行救援,采取“先重后轻”原则,对危急重患者实施现场救治,保证生命体征及时转院到县人民医院或中藏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截至8月9日12时  全省共收治伤员247人次,门诊治疗193人次、住院治疗54人次,重伤40人,开展手术18台,转院7人。其中,九寨沟县收治伤员217人次,门诊治疗166人次、住院治疗51人次,重伤37人,转院4人至绵阳市中心医院;松潘县人民医院接收伤员15人,转院3人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同日1时30分  四川省住建厅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专题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抗震救灾相关工作。会上宣布立即启动I级应急响应,抓紧核实掌握地震灾损情况,做好抢险救援应急工作,地震应急评估,市政设施和供水应急抢险、评估等准备,建立24小时应急值班和报告制度。

同日凌晨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立即指派驻当地的6名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救灾工作,还紧急组织专业地质队伍共100余人,携带专业监测设备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等,出发赶赴灾区,开展全面应急排查工作,严防次生地质灾害。

截至8月9日14时30分  经过震后17余小时的监测,甘肃境内离九寨沟震区最近的石鸡水电站、苗家坝水电站、麒麟寺水电站和碧口水电站四座电站的大坝未受地震明显影响,安全运行。

同日0时38分  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基于九寨沟灾前卫星影像,编制完成“8.8”九寨沟7.0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图,将为省应急指挥部的决策提供依据。

截至8月9日17时  在应急指挥部的安排部署下,地震系统现场技术力量完成勿角乡测震台和漳扎乡荷叶村强震台布设架设,完成九寨沟区域台的设备系统巡检,完成57个点的灾害调查评估,完成石鸡坝乡微震仪架设。所有台站数据实时回传四川、甘肃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用于序列处理。

同日  省农业厅派遣动物疫病紧急防疫队伍赶赴灾区,开展灾后动物疫病紧急防疫工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组织消毒药、喷雾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一批运往灾区。

同日6时  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应急排险救援分队及阿坝州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突击队分别从成都和马尔康出发赶往灾区,对重点特种设备危险源进行隐患排查。

同日10时  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马小彬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8˙8”九寨沟县地震抗震救灾相关工作:一、协调相关单位,及时了解抗震救灾进展情况;二、省地方志办牵头,实行省州县三级联动,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三、抓好大事记编纂工作;四、梳理相关地情资料,随时提供给相关单位查阅。

同日  成都市公安局组织警力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火车东站、火车北站及相关高速出口、客运站等处加强交通疏导及治安巡逻,并设立7个便民服务点,为从九寨沟地震灾区撤离的遗失证件群众出具临时身份证明,以便撤离群众在成都顺利乘机乘车回家。在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临时设立了24小时服务的“九寨沟地震应急疏散中心”,分组引导旅客在此通过长途客车、公交车、地铁、铁路等方式转运,还有免费客车送往机场,免费提供部分食品药品。

同日  绵阳市卫生计生委制定《“8.8”九寨沟地震灾区游客撤离沿途医卫保障方案》,要求绵九环线沿线医疗机构负责提供医疗救助服务,共设置医疗救助点36个,救助点共安排医护人员142人。截至17时,绵阳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已救治798人。

同日凌晨  阿坝州启动游客疏散工作。以平武县为中心站,采取市州“接力”的办法转移人员。为弥补运力不足,阿坝州紧急征用各单位公务用车、中巴车,社会志愿车辆也积极参与转运。绵阳调集190辆大巴车,成都、德阳调派87辆大巴车,一起前往平武集结。在9日18时、20时,成都又分别追加50辆、80辆应急运力前往平武。九寨沟到平武沿线志愿者超过1500名。

同日10时55分  从九寨沟疏散出来的首批300余名游客顺利到达平武县城。

同日  九寨沟县投入14台装载机、10辆小车、2辆运料车、90名工作人员开展道路抢险工作,同时出动医务人员310人、救护车辆47车次开展受伤人员救治工作,组织县武装部、民政、公安、消防、通讯、电力等各方救援力量1200余人、大型机械90余台,积极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组织旅行社大巴和自驾车辆有序驶离九寨沟,设立咨询点和紧急避难场所,并派出咨询服务人员到宾馆、乡村客栈、街道等地提供转移路线和抗震自救知识相关咨询服务。加紧开展调运、抢修工作,确保物资保障充足。

同日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发布公告,为保证游客游览安全,九寨沟景区停止接待游客,具体接待游客时间另行通告。已经预订了8月9日及以后门车票的游客可到阿坝文旅办理退票。

截至8月9日8时  九寨沟县漳扎镇共滞留游客35000余人。旅行团游客和自驾游游客正陆续从甘肃省文县方向和绵阳平武县方向转移疏散,其余游客通过统一安排的车辆从绵阳市平武县方向转移疏散。地震发生不到24小时,九寨沟已经转移出8000余辆旅游车辆;截至9日16时30分,地震灾区已安全转移近6万名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员。

同日15时8分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发布景区内各景点受灾情况通报。日则沟、则查洼、树正沟、扎如沟均存在不同程度损毁,山体垮塌,道路阻塞;火花海出现长50米、深约12米、宽20米的决口,景点受损严重,其余各湖泊水位无明显变化;沟口到盆景滩6公里不同程度损害,磨坊到盆景滩3公里三分之二损坏,犀牛海对面栈道全损坏;村寨房屋都有不同程度损坏,饮用水管畅通、水质待检测,使用中。

同日  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加紧抢修漳扎片区、漳扎镇至甘海子区域、牙扎村以下区域等因变电站及其设备损坏无法供电区域。截至8月9日16时,九寨沟县城新区、旧城已恢复供电,城关至漳扎镇35千伏线路已部分供电。

同日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铁塔公司为灾区开启免停机、免费电话、寻亲热线等服务。目前,九寨沟沟口通信基本恢复,景区内固话、宽带和无线网络基本畅通,现场抗震救灾调度指挥通信畅通。

截至8月9日16时  灾区已恢复基站129个,完成2G基站扩容小区34个,新增3G基站小区通道8个,设置免费服务点9个、免费平安电话11部。同时,开通应急通信车1部,开通7×24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布放临时光缆23公里,抢通通信光缆18皮长公里,松潘至弓杠岭至天堂至九寨沟县城恢复语音通信。

同日5时26分  民航第一个抗震救灾加班航班起飞,运送救灾人员及物资,返程将接滞留旅客回蓉。国航、东航、四川航、成都航、海航等航空企业启动应急保障机制,积极调整运力,保证救灾人员和物资的运输畅通。同时密切关注灾区动态,根据需要随时执行救援和加班飞行任务,确保航班计划正常实施,并为近期前往九寨沟的旅客提供免费退改签服务。四川驼峰、西林凤腾、翔云通航等通航企业也启动应急救援,统一调配派遣救援飞机前往灾区。

同日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从成都备灾救灾中心眉山仓库,向灾区紧急调拨棉被2000床、家庭包1000个、帐篷200顶,现已陆续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截至8月9日17时30分  省慈善总会共接收到九寨沟县地震捐款1052余万元,其中万达集团捐赠1000万元,这是截至目前省慈善总会接收到的最大一笔爱心企业捐款。此外,省慈善总会还接收到中储粮总公司捐赠的大米50吨(价值23万元)、食用油10吨(价值12万元)。

同日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分别慰问九寨沟地震受灾同胞。

8月10日

10日5时05分  九寨沟附近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截至10日12时  共记录到地震总数为1776个(余震总数1775个)。其中7.0~7.9级地震1个,6.0~6.9级地震0个,5.0~5.9级地震0个,4.0~4.9级地震2个,3.0~3.9级地震22个。已致20人死亡(其中游客6人,本地群众2人,未查明身份12人,新增1人未查明身份),431人受伤(重伤18人,其中17人重症伤员已转移至成都、绵阳救治,1名重伤员暂在松潘县医院救治)。431名受伤人员中,369名为九寨沟县境内受伤人员,其中重伤13人(危重2人),较重21人,轻伤33人,已转院53人;另62名伤员为松潘等县出现的伤员,主要在松潘县医院治疗。

同日上午  省委书记、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尹力,与由国家减灾委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为组长,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为副组长的联合工作组,就九寨沟县7.0级地震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等进行工作会商并交换意见。

同日上午  副省长杨洪波赴抢险救援一线调研关键点位道路保通保畅、应急运输保障等工作,看望慰问一线交通执法人员、公安干警和转运的游客,仔细询问救援保通情况,了解为被疏散群众提供的服务保障,并和转运游客亲切交谈。杨洪波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坚守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爱心志愿者表示慰问。他说,地震发生后,各级各部门及时有序开展抢险救援,保证了通往地震灾区的陆、空“生命通道”畅通,确保了救援力量、物资进得去,伤病员能够顺畅运出来。希望大家发扬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继续做好群众的疏散转移工作,夺取抢险救援的最后胜利。

同日上午  副省长杨兴平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调研“8·8”九寨沟地震伤员救治工作,并看望慰问转入成都救治的地震伤员。在第一住院大楼的骨科病房里,杨兴平仔细询问和察看了两位地震伤员伤情,还向医务人员详细询问了伤员们的救治情况。他希望医院发挥医疗技术优势,尽心尽力救治伤员。随后,杨兴平又来到省人民医院的急诊ICU病房。在急诊ICU病房里,杨兴平详细了解医院对伤员的救治情况,要求医院要高度重视伤员的救治,科学施治,使伤员们早日痊愈;并告诉伤员们,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伤员的救治,医院将创造最好的条件,提供最好的服务,让伤员得到最佳的救治。

同日下午  省委书记、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在九寨沟县主持召开指挥部第四次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尹力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阿坝州、九寨沟县、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关于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汇报。会议指出,灾害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抓好人员搜救、伤员救治、游客疏散转移、受灾群众安置、基础设施抢通保畅、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救灾资金物资保障、信息公开等各方面工作,抗震救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会议指出,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各方面要继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把抗震救灾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具体,绝不能有丝毫松懈。一要继续千方百计开展搜救工作,加大地毯式排查搜救力度,确保不留死角。二要继续千方百计救治伤员,确保所有受伤群众都得到及时救治,切实减少受伤人员死亡率和致残率。三要把妥善做好群众安置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五有三防”的要求,坚持科学选址、注重避险避让,确保安置点安全,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被盖、有临时安全住处。四要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发挥好基层干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好群众主心骨,进一步做好情绪疏导和心理抚慰工作,引导受灾群众感恩奋进,确保灾区社会和谐稳定。五要坚决防范次生灾害,全面落实防灾减灾各项部署,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坚决避免出现新的人员伤亡。六要在抓好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坚持从灾区实际出发,及早谋划和组织开展灾损评估、规划编制、恢复重建等后续工作。七要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广泛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干部群众的关心关怀,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四川人民特别是灾区干部群众积极乐观、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可贵精神,进一步凝聚起打赢抗震救灾硬仗的强大合力。省领导曲木史哈、邓勇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同日凌晨1时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率工作组到达平武县城。李世宏代表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向值守在抗震救灾工作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慰问,并充分肯定沿途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疏散游客所做的扎实工作。要求各级旅游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下大力气督促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按要求做好游客疏散工作。

同日  中国地震局现场指挥部派出16个灾评小组前往灾区各地开展烈度评定和灾害调查工作。

同日上午  阿坝州委书记刘作明在九寨沟“8·8”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调度抗震救灾工作时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按照国务院工作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强化救灾现场秩序管理,不断完善各项保障机制,全力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同日下午  “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在九寨沟县城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省委常委、农工委主任、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曲木史哈和西部战区副参谋长于守国发布相关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曲木史哈介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中央有关部委、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省州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灾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各项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一是开展地毯式人员搜救。组织当地救援力量2500多人、青年志愿者420多人,投入大型机械90多台,全力开展抢险搜救工作。从周边市县调派警力1500多人,会同当地救援力量逐村逐户开展搜救。9日中午,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在震中漳扎镇召开会议时,了解到有多名群众被困在九寨沟景区的高山上,由于山体垮塌严重、滚石滑坡不断,通往山上的道路彻底损毁,救援人员难以到达。但指挥部本着“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轻言放弃”的态度,当即与部队协商,研究制定周密救援方案。一方面派出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安监矿山救援等多支突击队从不同路线由地面突进,另一方面成立军地前线联合指挥体系,协调西部战区陆军航空兵某陆航旅,派出多架军用直升机在群众被困地点上方长时间反复搜寻。在救回10名被困群众后,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专业人员留在日则保护站继续搜救,并采取措施,对确保救援人员安全作出安排。二是集中力量救治伤员。紧急调派灾区相邻县医疗力量和对口支援当地的省级医疗专家驰援灾区,组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省骨科医院3支医疗救援队41名医疗专家紧急赶赴灾区,并成立医疗救治前线指挥部。目前,灾区共有医疗卫生救援人员548名,省内共派出医疗救援队15支,西部战区也派出精干医疗力量到达救灾现场,全力以赴开展伤员救治工作。目前,因灾受伤的431人全部得到救治,其中重伤的40人已有38人转移到成都、绵阳等地救治,还剩2人由于不便移动,正在当地医院救治。三是大规模转移疏散游客和外地务工群众。从九寨至平武、九寨至川主寺两个方向,采用接驳运输等方式,有序组织旅游大巴、自驾游车辆陆续离开。在沿线绵阳市、广元市、德阳市、成都市和省机场集团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指挥机构,并向社会公布联络人和电话,做好撤离疏散群众的服务保障工作。已累计转移疏散游客和外地务工人员6万多人(含126名外国游客)。四是全力抓好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抢通保通。道路方面:对成灌、都汶、成绵等通往灾区的高速公路主通道实行交通管制。投入40余台抢险机具、200余名抢险人员、1600多名交警力量,全力保障灾区生命通道安全畅通。目前,九寨沟县城至漳扎镇、九寨天堂至川主寺道路可通行。国道213线茂县石大关乡山体高位垮塌处已抢通便道;若尔盖向九寨沟方向的若九路已基本抢通。省道301线3处断道均已抢通便道。部分乡道、村道不同程度受损,正在继续组织人员尽快抢修保通。电力方面:累计投入300名抢险人员、88台抢险车、3台发电车、15台发电机等,全力保障电力供应。震后一小时,九寨沟县城恢复供电。目前,若尔盖县、松潘县、红原县供电正常,松潘县九寨黄龙机场供电正常,九南(坪)线、九神线正在紧急抢修。通信方面:派出20余支抢险队伍、270余名抢险救灾人员、60余辆应急抢险车辆赶赴灾区参与现场通信保障,开启免费寻亲热线并对灾区全境提供免停机服务。累计恢复基站129个、受损光缆18皮长公里,目前九寨沟县城、漳扎镇移动、电信、联通信号已恢复正常。五是严密防范次生灾害。加强与中国地震局会商研判震情形势,派出5名工作人员携带6台流动地震台赴震区加强监测。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Ⅰ级应急响应,成立应急工作组赶赴灾区,开展应急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继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进行深入细致拉网式排查。目前,九寨沟县范围内排查复核原有隐患点227处,有变形加剧隐患点9处,发现新增隐患点33处。各工作组立即对变形加剧隐患点开展监测工作,划出危险区范围,制定避险转移路线。全省32支矿山救护队处于临战状态,确保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迅速有效处置。六是妥善安置灾区群众。坚持安全第一,在漳扎、永乐等17个乡镇,设置安置点249处,临时安置群众23477人。对集中安置点群众,实行集中供应,保障生活所需;对分散安置群众,按政策给予每天1斤粮、20元钱的临时生活救助。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被盖、有临时安全住处。七是加强救灾资金和物资保障。中央财政已紧急拨付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1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应急补助6000万元,省级财政安排应急抢险专项资金5000万元,妥善解决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期基本生活。迅速启动救灾物资应急调运预案,已调运棉被3000床、棉衣裤3000套、帐篷2000顶、折叠床1000张、睡袋3000个。目前,灾区救灾和群众日常生活用品能够正常保供,县粮食公司暂存小包装大米100吨,九寨沟国家库存有1000吨,州存储1800吨,若尔盖存储600吨;九寨沟县境内6座加油站汽油库存14.8万升,柴油13.3万升。八是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阿坝州、九寨沟县正加快核实遇难人员身份,联系遇难人员家属,切实做好遇难人员家属安抚及善后处置工作。针对灾区遇难者亲属、青少年及老人,进一步做深做细群众思想工作,加强情绪疏导和心理抚慰,引导受灾群众感恩奋进,维护灾区社会和谐稳定。曲木史哈介绍了此次地震灾害的特点。一是地震震级高。震级里氏7.0级,是继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后的又一次强烈地震。二是受灾地点特殊。九寨沟县是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县,也是自然遗产九寨沟景区的所在地。三是灾害损失大。截至10日13时,死亡人数20人,受伤431人,不少基础设施、城乡住房和旅游景点不同程度受损。四是余震次数多。截至10日12时,共发生余震1775次,其中4到4.9级2次,3到3.9级22次。五是人员疏散任务重。由于震中距离九寨沟风景区较近,此时正值旅游旺季,大约有六七万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员,疏散压力大。曲木史哈和于守国还回答了记者关于群众转移疏散、失联人员搜救、群众生产生活恢复和九寨沟生态恢复等方面内容的提问。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房方主持发布会。

截至8月10日13时  四川省公安交管部门累计投入警力3675人、各类警用车辆1900余辆次参与灾区抢险救援和受困游客、群众安全转移,设置交通管控点和疏导点16个,疏散灾区滞留车辆1.3万辆,协助疏散景区各类滞留人员7.1万余人。截至此时,滞留在县城的最后一批游客和务工人员安全坐上了转运汽车。

截至10日12时  省交通运输厅累计应急调用620辆、开行820余辆次,采用接驳的方式疏散出滞留在九寨沟灾区的(主要为散客)13000人,其中转移出阿坝州9700人。

同日19时30分  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通信电力保障组召开通信电力保障组第二次联络员会议。会议传达了省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保障组联络员会议精神,通报了通信电力抢通保障最新进展,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下一步工作重点作了安排部署。会议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新有同志主持。

同日  经过50多个小时连续奋战,震区259个通信基站恢复217个,中断的2条主干线光缆全部抢通,同时14辆应急通信车和扩容92个基站解决了未恢复基站的通信覆盖问题;至8月10日23时,震区公众通信服务恢复正常。

同日  美国北加州巴蜀同学会发来慰问电,对灾区人民深表关切,向地震遇难者亲属及伤员表示亲切慰问,向正在全力参与救援工作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医疗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截至8月10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意大利、秘鲁、智力、泰国、斐济、莫桑比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来电来函,纷纷表达了对灾区的关切和祈福。

8月11日

截至8月11日21时  九寨沟7.0级地震已造成24人死亡(其中10人身份不明,14人已核实身份)。灾区共有医疗卫生救援人员548名,省内共派出医疗救援队15支,因灾受伤的431人全部得到救治。在17个乡镇,已设置安置点249处,临时安置群众23477人。受灾较严重的漳扎镇有29个安置点,共安置8000多名受灾人员。

11日2时30分  最后33名游客抵达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至此,在政府、社会、旅游公司、游客共同努力下,四川完成了难度高、规模大、时间短的人员大转移。

截至8月11日10时  1129个旅游团、33191名游客已全部离开四川九寨沟县震区返家,其中30779名游客已到家。同时,近28000名散客也已疏散出震区返家。累计转移疏散游客和外地务工人员6万多人(含126名外国游客)。

同日上午  在九寨沟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省委书记、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尹力,前往九寨沟县第一小学安置点,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基层干部,检查指导应急安置和过渡安置有关工作。王东明反复叮嘱州、县、乡镇、社区有关负责同志,要把妥善做好群众安置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五有三防”的要求,不断改善安置点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继续做好救灾物资发放工作,保障好群众过渡安置期间的基本生活,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被盖、有临时安全住处。要坚持科学选址、注重避险避让,集中力量做好安置点及其周边地区次生灾害防治、卫生防疫、消防隐患排查等工作,坚决确保安置点安全。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带着感情和责任做深做细群众思想工作,加强心理疏导和情绪抚慰,引导受灾群众感恩奋进,进一步凝聚起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强大合力。省领导曲木史哈、刘作明参加看望慰问。

同日  省委书记、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尹力,前往绵阳市平武县、江油市,看望慰问参与九寨沟地震游客转运疏散的客运站工作人员、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谢他们为抗震救灾工作付出的辛勤努力、作出的重要贡献。王东明对大家说,这次地震发生时正值旅游旺季,九寨沟县内有6万多游客和外来人员,疏散压力很大。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专门对游客转移疏散提出要求。同时,游客来到四川、来到九寨沟旅游观光,就是我们的客人,作为东道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安全,让他们平平安安回家。如何迅速、有序、安全将6万多游客和外来人员转移出去,是这次抗震救灾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抢险救援工作中,我们在集中力量开展搜救、千方百计救治伤员的同时,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道路抢通保通,采用接驳运输等方式,有序组织旅游大巴、自驾游车辆陆续离开,在沿线绵阳市、广元市、德阳市、成都市和省机场集团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指挥机构,并向社会公布联络人和电话,做好撤离疏散群众的服务保障工作。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高效圆满完成了游客和外来人员转移疏散任务。大灾大难面前,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光辉旗帜。在这次游客疏散转移工作中,有关市县主动作为,参加这项工作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了辉添了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示了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也展示了四川人民的良好形象。我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王东明强调,下一步,要继续全力做好交通保通保畅、灾区急需物资调配等工作,坚决确保九环线生命通道畅通,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创造良好条件。省领导、指挥部副指挥长曲木史哈参加看望慰问。

同日下午  四川省水利厅组织水利专家奔赴九寨沟震区,与先前派出的抗震救灾指导组汇合,会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工作组结成团队,现场踏勘九寨沟损毁景区。18时,专家组现场汇总下午踏勘情况,就损毁原因及修复建议达成初步共识,并计划形成书面报告,为九寨沟景区恢复重建提供水利技术支持。

同日  省民政厅及时向民政部请求救灾物资支持,同时增调省级救灾物资抗震救灾。截止8月11日10时,中央和省级向灾区调拨的2000顶帐篷、3000床棉被、3000套棉衣裤、3000条睡袋、1000张折叠床、50台应急照明设备、60个简易厕所等救灾物资已送达灾区。

截至8月11日17时  省慈善总会共接收社会爱心捐赠款2458.8296万元(其中,万达集团捐赠1000万元;北京市委市政府捐赠300万元;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吉林省佐丹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中储粮总公司捐赠的大米50吨(价值23万元)、食用油10吨(价值12万元)。

8月12日

12日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12日07时56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12度,东经103.87度)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截至8月12日8时0分,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2903次,其中6.0—6.9级地震0次,5.0—5.9级0次, 4.0—4.9级3次,3.0—3.9级26次,目前最大余震4.8级。

截至8月12日16时50分  新增确认九寨沟7.0级地震遇难者身份6名。遇难的24人中,已有20人确定身份,其余4名正在核实身份。

同日下午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通过视频会议传达了中央领导的批示并听取和指导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专题会商会。

同日  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传达省委书记王东明指示要求,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强调要按照统一安排部署,继续做好抗震救灾后续各项工作,努力维护灾区良好的社会秩序。在听取阿坝州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有关部门工作汇报后,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邓勇,副省长杨洪波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要求。省领导刘作明、省军区副司令员杨吉贵等参加会议。

同日下午  “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烈度图。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李志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均岐解读了烈度图并表示,震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较高,抗震性能总体较好,经受住了地震考验。同时,对景区受灾情况进行了说明。

同日  四川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并提出响应对策:密切关注当地降雨预报及降雨实况;检查群测群防网络运转情况;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工作;对房前屋后斜坡、靠山靠崖、沟口等危险地段加强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主动预防避让措施,撤离受威胁人员。

同日晚  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发出医疗救灾应急物资调配指令,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连夜召集省卫生计生委、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药四川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医疗救灾物资调配工作。

同日24时  第一批应急保障药品分汶川-理县-马尔康-红原-若尔盖、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两条线路运往灾区,包括:84消毒液392瓶、含氯消毒片500瓶、一次性手套1300双、一次性帽子300只、一次性手术衣300件、一次性口罩2100个、化学防护服51套、防冲击眼护具100付、一次性清创缝合包35个。截至8月13日11时,阿坝州、松潘县急需的第一批应急保障药品已安全送达,后续药品正在紧张准备当中。

同日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和州、县国土资源系统共投入专业排查队伍8家、专业技术人员132人,投入无人机、全站仪等排查设备215台(套、架、部)、车辆39辆,对九寨沟全域开展次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截至8月12日9时  九寨沟县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401处,威胁4992户20082人。其中,复核原有隐患点246处(存在变形加剧隐患点17处),发现新增隐患点155处,实施避险转移70户225人。

同日  四川省地震局向社会公布了九寨沟7.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及其震害特征,此次地震最大烈度为九度,等震线长轴总体呈北北西走向,六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8295平方千米,共造成四川省、甘肃省8个县受灾。

同日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组织消毒药、喷雾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一批,已于今晨启程运往灾区。阿坝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塔英主任带领的动物疫病紧急防疫队伍已抵达灾区。

同日  阿坝州食药监部门分片区对药品批发公司、鑫兴超市、清平市场及10个集中安置点和餐饮供应集中点、28家餐饮单位进行检查;在台子坝临时供餐点,对提供的2500份盒饭、500个鸡蛋和1大桶面条进行抽查;依法检查142家食品经营店和药店;对100人次志愿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紧急培训。

同日  绵阳市紧急向灾区运送帐篷300顶、轮椅10辆以及方便食品、矿泉水、头灯、安全帽等救灾物资,并从三台县殡仪馆派出三台运尸车及相关冷藏设备抵达灾区进行遇难人员遗体转运。同时,在疏散路线设立救助服务站点29个,为灾区转移群众提供休息场所和急需用品。

同日  德阳市在成绵高速等主要疏散通道设置应急救助站9个,抽调干部职工50余人,组织志愿者120余人,做好疏散游客的交通保障、生活保障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同日  广元市紧急向灾区调运800顶帐篷、6000毫升新鲜冰冻血浆,并在广元机场、汽车站、火车站等地设置临时生活和医疗救援救助点6个,全力做好撤离人员保障工作。

同日  内江、遂宁、自贡等地民政部门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连夜安排救灾储备物资进行清点,随时做好救灾物资和人员支援准备工作。

8月13日

截至8月13日20时  “8·8”九寨沟县地震已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其中重伤42人),6人失联(其中5名人员基本确定身份信息),19768户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涉及阿坝州九寨沟、松潘、若尔盖、红原等4个县53个乡(镇)309个村(社区)。绵阳市平武县有11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

同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和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陈晓清在九寨沟开展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实地考察,发现五花海、金铃海、镜海等许多海子的水几乎已经恢复到跟地震前一样。

同日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称:截至13日零时,"8·8"九寨沟7级地震共造成四川绵阳市平武县11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共造成经济损失约1.1446亿。其中,道路交通经济损失约3704万元;房屋经济损失约860万元;农业经济损失约2952.01万元;林业经济损失约2150万元;通讯经济损失约200万元;电力经济损失约180余万元;工业经济损失约1400万元。

同日  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消息称,截至8月13日13时,因灾阻断公路已全部抢通并正在全力保通,灾区对外通道保持畅通。目前,省交通运输厅投入公路保通现场救援人员(含武警交通)1400余人,专家30余人,设备500余台套,持续开展抢通道路的保通工作;组织周边市(州)交通部门和施工企业,储备应急抢通储备力量人员1866人,各类机具486台(套),沿九环线东、西两线布局,确保一旦发生灾害能够迅速投入抢通保通;由公路设计院、交通设计院专家组成的2个技术小组继续开展灾损道路隐患排查工作,分类确定排险除危措施,按照“全面拉网、不留死角”的原则,对人员驻地安全、桥梁、隧道等方面重点安全隐患组织全面排查。

同日  省国土资源厅全面完成九寨沟县共169处临时集中安置点地灾安全性评价工作,安置群众3664户14586人。其中,九寨沟景区临时集中安置点4处地灾安全性评价,涉及群众343户1490人;全面完成景区外围漳扎镇临时集中安置点35处地灾安全性评价,涉及群众1172户5113人;完成其他乡(镇)临时集中安置点130处,涉及群众2149户7983人。

同日  除九寨沟县外四川其余各县(市)共组织11家专业地勘队伍19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40支排查组,开展次生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共排查隐患点427处,威胁4050户20371人。其中,变形加剧隐患点17处(理县15处、茂县2处),威胁212户835人;发现震后新增地质灾害隐患2处(理县1处、松潘1处),威胁20户112人;对变形加剧隐患点和新增隐患点相关县(市)制定了相应防灾措施。

截至8月13日16时  九寨沟县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401处,威胁4992户20082人,威胁125574万元。其中,复核原有隐患点246处,发现新增隐患点155处,实施避险转移70户225人。

同日  阿坝州文广新局、九寨沟县文体广新局前往漳扎镇扎如寨、荷叶寨、树正寨和则查洼寨等4处灾后安置点组织开展“送文化进帐篷”。截至8月13日,先后派出160余人次,车辆40余台次,放映电影40场次,送图书6300余册,报刊2100余份,在避灾安置点发放直播卫星电视接受系统100余套,发放防震科普知识等资料6000余张。

同日10时40分  九寨沟县漳扎镇彭丰村月亮湾的受灾村民安置点内,当地组织村干部、医护人员开展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并对周边山区进行了地质灾害排查。

截至8月13日18时  阿坝州慈善会、红十字会累计接收“8.8”九寨沟地震捐赠资金5478819.89元。其中,全州慈善会接收捐赠资金4101292.12元(州慈善总会接收捐赠资金1147329.24元,九寨沟县慈善会接收捐赠资金2953962.88元);全州红十字会接收捐赠资金1377527.77元(州红十字会接收捐赠资金36020.00元,九寨沟县红十字会接收捐赠资金1228910.77元,红原县红十字会接收捐赠资金10670.00元,理县红十字会接收捐赠资金85562.00元,松潘县红十字会接收捐赠资金2000.00元,黑水县红十字会接收捐赠资金14365.00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