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荣芯 ‖ 芳华中的微光——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志愿者们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的征稿启事》
投稿邮箱:59890114@qq.com
截稿时间:疫情结束后十日左右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审核通过后的作品,均在四川省情网“‘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展示”专栏及“方志四川”头条号发布(关注“方志四川”头条号即可查看)。因微信平台文章发布数量所限(每天最多发布8篇文章),择部分征文作品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发布;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发表,并收入正在编纂的《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一书。
芳华中的微光
——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志愿者们
荣 芯
2020年1月,一场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从湖北武汉打响,疫情猝不及防地在全国各地蔓延开去,给2020年的春天蒙上了一层沉重感和恐惧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大医护工作者纷纷奔赴疫情一线,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他们是“最美逆行者”“生命的守护者”。还有一群特殊的群团,他们没有专业救护背景,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或是党员、共青团员、人大代表、退伍军人、军人家属,也或是教师、司机、学生、贫困户……;不论年龄、性别、地域,专业,为着一个共同目的走到一起: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他们就是志愿者。
在每一次灾难降临时,总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来去匆匆,传递着他们心中点亮的“微光”。
。
“儿子的那份心意我来替他传递”
迤沙拉是攀西地区唯一的“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疫情发生时,村党组织发出倡议书,招募志愿者。共产党员、人大代表、普通群众纷纷响应,快速组建了一只只志愿服务队,群策群力防控疫情。志愿者们坚守岗位二十几天,牢牢守住每一个卡点,登记、上报、监测好每一个回攀人员,把防疫知识宣传告知到每一个村民。全村604户2225人,志愿者分批次分区域挨家挨户入户排查、发告知书、宣传防疫要点。“不要出门,不要做客,不要请人来你家吃饭,戴口罩,有人回来第一时间到村上报告”,一遍遍,一声声……在这次疫情防御战中,迤沙拉用这些“接地气”的话,牢牢抓住“阻断传播途径”这个防疫工作的关键节点。
在迤沙拉志愿者中,有位特殊的志愿者——纳茂刚,今年58岁,当得知村委会在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时,他第一时间联系村委会,要求加入。他说:“我家小平不在了,我想代他参加志愿者,如果他还在,我知道他一定会第一个报名参加的。”
小平是他的儿子,2019年8月因病去世。老年丧子的父亲,怀着对儿子的想念用特殊的方式延续着对孩子的“父爱”。虽然年纪偏大,但是干起工作来,却十足是个精力旺盛的“小伙儿”,凡事抢在前面,凡事干在前面。儿子生前不曾给这位父亲丢过脸,儿子不在的岁月里,父亲也想继续去做儿子生前一定会做的事情,仿佛这样就能离儿子近一些,仿佛这样儿子就还在自己身边一样……化小爱为大爱的他,是令人心疼惋惜的父亲,更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尊者。
脱贫不忘念党恩的“致富人”
家住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的倪树兵是2014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人口4人,已在2017年实现脱贫,脱贫质量较高。福田镇金龟村地处川滇交界,人员流动较大,倪树兵知道疫情事件之后,自愿自发在村防疫卡点,同其他同志一道负责车辆、人员出入盘查登记、体温检测和消毒等工作。“胡书记,现在全国疫情严峻,村子里防疫前线缺人手,就让我上吧!党委政府帮我脱了贫,做人要有良心,该我还党的恩情了。”这是他对镇上领导说的朴实无华的话语,但也是坚定不移的誓言。
防疫前线的任务总是最重最危险的,别人都在家里不出门,倪树兵却抢着上前线。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是他上班之时。他总说,“这些算啥,这些年党和政府帮助我家落实了易地搬迁,发展了产业,现在住上好房子,日子也变好了,没有‘大家’平安,哪里来的我这个‘小家’,这个非常时期,我和大家一起守卫好我们的‘大家’”。
卡点值守辛苦,为确保工作人员生活保障,能够集中精力做好防控一线,他主动把自家的鸡、香肠等农产品弄好送到卡点,让同事们吃上一口热乎饭;在休息时,他主动上门到本村组贫困户家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贫困户们不信谣、不传谣、不聚会,鼓励他们要坚信疫情不会影响帮扶政策,稳定贫困户的情绪。倪树兵,脱贫不忘感党恩,贡献心力助战“疫”;这样的脱贫户,脱下的是贫困,获得的是尊敬。
“不怕苦”的年轻人
老人们总说,现在的年轻人总是怕吃苦,眼中只有花花世界,想的都是吃喝玩乐。但在白拉古村,就有一群“另类”的年轻人。白拉古村是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最早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的村之一,2月3日便有大量村民、学生、青年志愿者报名加入。白拉古村团支书杨金国带领着8个青年志愿者行走在山野村间,每天除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带这些“小朋友”们在卡点做好执勤登记和劝导。平地风大,早晚很冷,到了中午又是骄阳似火,志愿者们的头发常常都是凌乱的,脸庞也是一副烤焦的颜色,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始终用欢声笑语互相鼓励,做好手上工作的同时,还根据自身能力特长主动承担一些分外的工作。
“我想积极为人民服务,努力学习,当一名好老师,为了明年的美好,一起加油,共抗疫情!”李清云,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学生,看到村中一些人因为疫情慌乱无措、一些年长的人却毫不重视,她决心加入志愿者服务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好防疫宣传,守护家园。除了卡点执勤工作,李清云还主动提出想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知识,试着为村委会撰写一些工作简报,让更多村民知晓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让更多人知道他们不出门不扎堆就是对抗“疫”的最大贡献。
还有很多很多的志愿者,他们的故事我来不及一一诉说,他们的付出却不能被遗忘。在看似平凡的小事背后,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善行无大小,有爱暖人间。在生命的长河中,这段短暂的志愿者经历是他们人生中难忘的时光。
照耀别人、温暖别人,他们心中点亮的一缕缕微光是带领我们走出灾难、走出黑夜的希望。
希望有更多人来点亮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荣 芯(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宣传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