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 17:54:16

【“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胡庆军‖社区防疫:一位社区工作者一天里的十六小时

来源:胡庆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 发布时间:2020-03-15 11:24:25 浏览次数: 【字体: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的征稿启事》

投稿邮箱:59890114@qq.com

截稿时间:疫情结束后十日左右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审核通过后的作品,在四川省情网“‘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展示”专栏发布,同时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搜狐号、企鹅号)推出;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发表,并收入正在组织编纂的《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一书。

春天被挡在了心情以外,一把锁锁住了春天的大门。

清晨6点,老张匆忙喝了碗妻子做的稀粥,戴上口罩便匆匆出门。

作为社区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每天简单地重复书写最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匆忙里,如同战士,老张和他的战友们在时间里记录着防疫工作的点点滴滴,记录着每一个“战疫”瞬间。

上午7:00 ,当多数人还在温暖的被窝中酣睡,老张他们早已戴好口罩,在社区进出口执勤,在社区里穿梭于楼栋之间,机械性地重复着喷洒动作,走累了就在路边歇歇,想春天里那些欢笑,用自己的不辞辛劳给予社区居民一份心安。

上午8:00 ,在劝导点,老张正和党员志愿者们不厌其烦发讲解防疫知识,忽然听说独居的陈大爷家中不知为何停了电,老张忙带上工具往他家赶。

居民们都说,正是老张他们这样的一群社区人,才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上午10:00,几位热心居民给社区捐来口罩和消毒液,老张忙着登记,手机响了,老张看了一眼就挂掉了,嘱咐完几位居民要注意防范,然后去与执勤口的值班人员换班。

中午12:30,老张回居委会,汗水早已被微翘的风吹干。他和几位同事说笑着,冲了一包泡面,开玩笑说,这泡面能吃出“佛跳墙”的美感。

电话响起,这次老张接了,电话那头是妻子嘱咐他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范。

下午13:30 ,老张继续在社区巡查,那些熟悉的楼栋里,居民们戴着口罩,远远地竖起大拇指,他们由衷地为社区工作者点赞。下午15:00,在某楼栋口老张遇见情绪激动的刘某,经过交谈后得知,原来他的儿子、儿媳、外孙都在外地,因无法与家人团聚,导致刘某心情特别烦。老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现在短暂的分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负责。同时与刘某添加了好友,告诉他有事24小时可以联系。看着老张走远,刘某早已泪流满面。

下午16:00,伴着落日的余晖,老张拉起宣传车开始第二轮的宣传工作。没有了早上的艳阳高照,傍晚的风多了几分凉意,他和他的战友们不禁搓起了双手取暖。

晚上18:00,夜幕降临、万家灯火。老张他们吃的依旧是泡面。几位居民路过执勤点,嘱咐执勤人员:一定要加外套,戴帽子,抵御夜晚的寒。

顶着凌冽的寒风,感觉冷了就站起来抖抖腿,面对一些居民的不理解,老张耐心解释。

当多数人深夜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睡之时,又有多少人知道,正是很多老张他们这样的人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只为坚守社区的平安。

晚上21:00,是社区微信工作群总结会的时间,大家集中对一天的工作各自做了总结,反省了今天各自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每个人都很疲倦,但每个人都那样乐观。

晚上22:00 ,老张执完最后一班岗。夜深了,他回家的背影定格成深夜的风景。

这是一位社区工作者一天里的16小时。社区防疫,多少像老张这样的人在亲人的牵挂中义无反顾。一个口罩,就是他们在走家入户时最好的保护伞;一句辛苦,就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戴上口罩,他们隐藏去各自的名字。面对危险,他们换上了一个共同的姓名:基层一线干部、共产党员。

作者简介

胡庆军,笔名:北友,河北黄骅人,主任记者职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曾出任多家刊物、网站编委、副总编、总编。作品散见《中国文化报》《西北军事文学》《诗潮》《绿风》《天津文学》《时代文学》、泰国《中华日报》等报刊。作品被收入《2009中国诗歌选》《2010中国诗歌选》《中国网络诗歌精选》《天津现当代诗选》《中国散文选100家》等30余种文学选本。著有诗集《走向成熟》《远去的风景》《点亮一盏心灯》《站在时光的边缘》等多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胡庆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 胡庆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